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佛山市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制订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佛山市1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基本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掌握程度等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的基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率分别是64.3%、57.7%、60.4%。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和全家月平均收入对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最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和家庭月平均收入升高而增高。结论影响人群健康素养的因素复杂,其中健康信息接受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明显影响人群健康素养的因素,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对人群健康素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186名15~69周岁江宁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评估居民的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及不同维度的素养水平,并对健康素养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7%(标化率为16.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的素养水平分别为16.7%(标化率为23.4%)、21.3%(标化率为26.7%)、16.3%(标化率为2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年收入为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职业类型对健康技能也有影响。结论江宁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今后应针对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和老年群体以及诸如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等薄弱环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提高居民整体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比较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城乡分层共抽取江西省15岁~69岁的常住居民2644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居民的健康水平较低,健康理论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总评分4项指标的及格率分别为54.5%、42.6%、50.3%和49.7%。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评分及格率为76.4%,农村居民为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待于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提高人群的文化水平有助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为政府部门制订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15个县(区)15~69岁常住居民5096人进行入户调查,对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南宁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 14%。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27.12%,健康技能素养17.1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10. 84%。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0. 39%,科学健康观素养37. 82%,健康信息素养21.49%,基本医疗素养16.76%,传染病防治素养15. 35%,慢性病防治素养11.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年收入均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女性的健康素养水平是男性的1.281倍,30~3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5~19岁的1.359倍,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不识字/少识字的35. 652倍,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是公务员的2. 435倍,家庭年收入≥10万元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家庭收入为1万元的1.419倍。结论广西南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以及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年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10个县(市、区)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监测。结果监测城乡居民3 669人,具备健康素养者575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5.67%。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3.2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2.87%,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9.68%;安全与急救为53.86%,科学健康观为35.40%,健康信息为30.99%,基本医疗为23.96%,慢性病防治为21.37%,传染病防治为18.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应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指导手册》,使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江苏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并利用不同维度的健康素养得分与健康素养综合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性别、年龄、文化、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从事医疗行业;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与基本技能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性别、年龄、文化、婚姻、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从事医疗行业;健康素养综合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文化、家庭常住人口、是否从事医疗行业。结论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特点,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信息素养的建设有望成为健康素养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及与PPS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2756位吉林省15~69周岁常住人口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具备率为8.6%,5个维度素养中,具备中医药基本理念素养18.9%、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素养3.7%、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25.1%、中医药文化常识素养18.9%、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素养21.2%。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影响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结论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应用两水平Logistic随机截距模型探讨乌鲁木齐市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和各分维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24个街道办或乡(镇)15~69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数据层次结构的特点,采用两水平Logistic随机截距模型分析常住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是否具备健康素养数据和各分维度数据在街道存在聚集性。在街道办水平上,不论是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和各分维度水平均为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在个体水平上,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是否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民族和文化程度是居民是否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老年人、少数民族、文化程度低和工人及其他职业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24个街道办或乡(镇)15~69岁的常住居民。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以自答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500人,回收有效问卷2425份,有效回收率为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居民健康素养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性别(OR=1.18)、年龄(OR=0.72)、民族(OR=0.73)、文化程度(OR值分别为2.86、1.89、1.42)。结论在制定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时,应关注高年龄段、男性、少数民族和低文化水平的居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国18~65岁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4200名居民,使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统计软件SPSS24.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8~65岁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为(134.81±23.83)分,56.60%的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各维度平均分依次排序为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压力管理、营养、健康责任、运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职业、户口类型、人均月收入的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职业、人均月收入是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结论:18~65居民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良好水平,应加强健康责任和体育锻炼。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不同的健康策略,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省15~69岁常住居民。首先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通径分析进一步探讨各项影响因素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作用方式。结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最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城乡、年龄既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产生直接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素养产生间接作用,而是否从事医疗工作、自我健康状况评价、是否患有慢性病通过影响基本知识和理念与基本技能素养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结论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改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改善的关键是基本知识和理念的改善。故健康教育应加强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定西市1 000名城乡居民,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92份,有效率98.2%。结果调查显示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44.8%(440/982),不同地域、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和自评身体状况的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OR=2.009,95%CI:1.224~3.297,P=0.006),较高文化程度(初中OR=4.150,95%CI:2.341~7.357,P=0.000;高中/职高/中专R=5.355,95%CI:2.873~9.980,P=0.000;大专及以上OR=14.680,95%CI:6.874~31.349,P=0.000),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2.447,95%CI:1.495~4.005,P=0.000)的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高。结论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总体不高,应考虑居民城乡区域、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高其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入户问卷调查四川省城乡居民6 042人。结果四川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0.70%,其中城市居民为16.70%,农村居民为4.80%;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程度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具备率不同,经χ2检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民族、文化程度为影响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四川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具备率较低,建议在全面干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以及文化程度较低者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四川省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坛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9—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金坛市15~69岁常住居民450人,使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49.58±12.27)%,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9.56%。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及职业均对其有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下居民的健康素养进行研究,为本区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策略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6—8月,对闵行区13个社区的15~69岁常住人口2,400人开展问卷调查。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8.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年收入、患慢性病年数和自我健康状态人群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和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自我健康状况评估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和总体健康素养的共同促进因素,职业是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的智慧服务,可以全方位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并探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0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四川省的数据,以居民健康素养总得分为因变量,年龄、性别等人口和社会学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性别和职业,其中文化程度和收入起主要作用。[结论]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其健康素养水平也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读性,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香洲、斗门和金湾3个行政区内分别抽取6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15~69岁人群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对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康知识因子的大小与调查对象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有关;健康理念因子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购买保险有关;健康行为因子与调查对象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和身体疾病状况有关;健康技能因子与身体的疾病状况有关。结论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受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疾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罗映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22-4724
目的 了解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等不同特征人群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政策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红花岗区15~69岁的常住人口的健康基本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掌握程度等.结果 调查对象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以及总体健康素养分别是23.57%、20.24%、43.10%、17.83%,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平均月收入人群健康素养差异明显.结论 红花岗区居民健康素养率低,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平均月收入等.对居民健康素养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淮安市4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0-12月对淮安市45~69岁2 768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等)和健康素养及其3个维度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等。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以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标化。结果共调查城乡居民2 812名,得到有效问卷2 768份。2 768名45~69岁常住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为258人,健康素养水平为9.32%,标化后为9.76%。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居民,其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或职高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对健康素养影响的OR值(95%CI)分别为2.914(95%CI:1.488~5.707)、4.048(95%CI:2.092~7.833)、5.122(95%CI:2.438~10.760)和11.416(95%CI:4.521~28.825);相对于农民,脑力工作者对健康素养影响的OR值(95%CI)为2.462(95%CI:1.324~4.577);相对于家庭人均年收入1 000元,≥10 000元对健康素养影响的OR值(95%CI)为1.644(95%CI:1.127~2.440),均是健康素养的正相关因素。结论淮安市4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苏莹  马志杰  郭恂  王莹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1):1333-1337
目的 了解2020年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8—12月选取黑龙江省28个国家级贫困市县15~69岁6 762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问卷调查。 结果 2020年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33%。其中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三方面水平分别为25.37%、14.72%、15.95%;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6类问题水平分别为37.02%、19.26%、17.79%、39.45%、20.72%、23.8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均是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针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