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步长稳心颗粒和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45例)和胺碘酮组(45例)。稳心颗粒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胺碘酮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期前收缩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2%,胺碘酮组为80.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与胺碘酮相当,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白介素细胞-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共有70例,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白介素细胞-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IL-6及hs-CRP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及hs-CRP均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的IL-6及hs-CRP水平下降,且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双盲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临床诊治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稳心颗粒、胺碘酮联合治疗,疗效较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研究组采取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电图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19%;研究组患者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具改善症状显著迅速、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及血脂指标变化,治疗后1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观察组ST段下移程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对照组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较胺碘酮单独治疗效果更显著,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对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按照入组序列号随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QTcd,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治疗4周后QTc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有助于降低QTcd,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73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纽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室早总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及QT间期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25/35),观察组为89.47%(3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室早总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及QT间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SF-12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后SF-12各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应在临床上加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稳心颗粒及胺碘酮片,对照组(30例)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 .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片用量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9例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的治疗组50例,单用胺碘酮的对照组4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室性期前收缩改善情况、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比单用胺碘酮效果好,且可减少胺碘酮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的98例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以本院同一时期应用胺碘酮治疗和稳心颗粒辅助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联合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8%明显低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2.6%,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发生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患者能较好的恢复心功能,且安全可靠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