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肩胛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自1997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17例肩胛盂骨折患,1例肩盂前唇骨折采用前方入路,其余病例均采用后方入路。结果 17例患中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9~72个月,甲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周;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不稳定的肩胛盂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后方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适合应用于Ideberg分型Ⅰ型以上的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肩胛骨外侧切口人路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应用肩胛骨外侧切口人路对1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部骨折5例,外科颈骨折3例,关节盂缘骨折2例,关节盂窝骨折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为12个月.结果 患者各阶段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22周,平均9周.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 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比较适合于肩胛骨体部、肩胛骨颈部、关节盂缘、关节盂窝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但由于该切口偏于肩胛骨外侧,用于肩胛冈骨折时须延长切口.该切口不适合用于肩峰骨折及喙突骨折.肩胛骨外侧切口配合应用多孔重建钢板,可取得肩胛骨体部和颈部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胛颈盂骨折的改良后侧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6月以来收治的经改良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6例肩胛颈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均为男性,左侧17例,右侧9例。肩胛颈骨折21例,肩胛盂骨折5例。手术取后侧改良切口,上肢外展上举,沿肩峰略偏向内至肩胛下角作弧形切口,将三角肌下缘的肌筋膜切开,松解三角肌并将其向上拉开,在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进入,显露肩胛骨腋缘直至颈盂部。根据情况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4年,平均2.6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按Hardegger标准疗效评定:优15例,良5例,中1例,差5例。结论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颈盂部骨折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Judet切口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2011年我院收治的15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反Judet切口手术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依据Rowe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结论采用反Judet切口手术治疗肩胛盂、肩胛冈、肩胛颈及肩胛体外侧部骨折,显露清晰,复位满意,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12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 男4例, 女8例;年龄30~75岁, 平均53.5岁。肩胛盂骨折按照Ideberg分型:Ⅰa型2例, Ⅱ型9例, Ⅴa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腋窝入路治疗, 2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于麻醉下先行手法复位, 2例IdebergⅠa型患者使用锚钉固定, 余10例患者使用腋窝入路专用接骨板固定, 3例合并大结节骨折患者均经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使用大结节专用接骨板固定。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Hawkins分级分别对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疼痛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9~20个月(平均14.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55~110 min, 平均76.3 min;术中出血量为60~160 mL, 平均103.8 mL;住院时间为8~14 d, 平均11.1 d。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肩胛盂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肩关节不稳、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末次...  相似文献   

6.
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Zhou DS  Li LX  Wang LB  Wang BM  Xu SH  Mu WD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4):1686-1688
目的探讨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经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4岁(18~62岁)。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肩胛体部骨折11处、肩胛颈骨折10处、盂缘骨折8处、盂窝骨折7处、肩胛冈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其中多部位复杂骨折1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肩胛上神经损伤4例。通过改良Judet手术入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1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结论改良Judet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大多数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可通过改良Judet入路完成,尤其适用于肩胛体部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以及不存在喙突、前部肩胛盂骨折的多部位复杂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0-01—2014-06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18例,11例选择前入路,7例选择后入路。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个月,无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无废用性肌萎缩、创伤性关节炎、肩峰撞击征、冻结肩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根据肩胛盂损伤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明显缓解肩关节的疼痛,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2000年5月-2007年11月经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34.6岁(18~62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直接暴力伤2例.刀砍伤1例.闭合性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3例.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8处,肩胛因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肩胛颈骨折lO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4处.其中混合型骨折10例,合并全身多发伤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1例,肩胛上神经损伤2例.通过后入路手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和钢丝等固定.[结果] 1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0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5.7%.术后并发肩关节不稳1例.[结论] 经后入路内固定肩胛骨骨折操作简单,暴露充分.效果可靠.几乎各种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均可通过后入路完成,尤其适用于肩胛骨的体部骨折,外科颈骨折及肩胛因骨折以及多部位复杂骨折,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的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8例.骨折根据Hardegger等分型方法,肩胛冈骨折5处,肩胛体骨折15处,肩胛颈骨折11处,盂缘骨折3处,盂窝骨折4处,通过改良的后侧入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均采用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32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改良的后侧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可以治疗大部分肩胛骨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反Judet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及体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1月,采用反Judet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及体部骨折44例。男34例,女10例;年龄20~53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压伤4例。根据Miller等骨折分型标准,ⅡA型6例,ⅡB型14例,ⅡC型4例,Ⅳ型2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20 d,平均11 d。手术前后通过肩胛骨正位X线片测量盂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术后参照Rowe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肩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200 mL。2例术后5 d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及换药后于3周内好转,未影响功能锻炼;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骨不连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患者盂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分别为(36.24±5.89)°和(9.27±2.12)°,均较术前的(17.08±3.28)°和(23.52±4.35)°显著改善(t=18.792,P=0.001;t=19.503,P=0.001)。术后1年参照Rowe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获优32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0.9%。结论反Judet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及体部骨折,对肩袖肌群损伤小,三间隙显露肩胛骨二柱结构,手术操作简便,骨折可获满意复位和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Ideberg Ⅰa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前方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的16例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术后2周、6~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术后6~8周行CT检查,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侧直切口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该切口入路在操作中的细节处理。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46例(47肩)以肩胛颈、盂和体部骨折为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外侧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并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手术采用外侧直切口入路,保留三角肌后束的完整性,通过松解三角肌和周围肌肉之间的筋膜使其具有一定牵拉活动度,在适度屈伸收展肩关节和提拉三角肌后束下,自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间隙进行分离,显露肩胛颈、肩胛盂后侧、肩胛骨外侧,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术后分别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6个月时采用Hardegger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47肩均获得骨性愈合。3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并发肺感染2例,1例伴同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并发尿路感染,以上经治疗感染均得到控制。1例术后出现异位骨化。依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结果优40肩,良6肩,可1肩。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90.6±6.9)分,90~100分37肩,80~89分8肩,70~79分2肩。结论外侧直切口具有软组织剥离少,利于早期康复的优点,用于肩胛骨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腋后路治疗IdebergⅠa及Ⅱ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腋后路治疗的9例肩胛盂下部分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50~78岁。所有患者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依据肩胛盂骨折Ideberg分型:Ⅰa型6例,Ⅱ型3例。分别于术后第6、12周及6、12个月摄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末次随访时9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为55~96分;DASH评分为3.33~33.33分。结论:腋后路内固定治疗IdebergⅠa、Ⅱ型肩胛盂骨折有效解决了前方入路显露肩胛盂下部分骨折困难的问题,可避免肩胛下肌以及关节囊医源性损伤,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42例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22~ 65岁,平均36.3岁.骨折按Hardegger等提出的分型:42例均为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其中肩胛体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11例,肩峰骨折4例,肩胛冈骨折3例,盂缘骨折3例,喙突骨折2例,盂窝骨折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9d,平均6.6d.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9~24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周,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Hardegger提出的评定标准评价患肩功能:优27例,良9例,可5例,差l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早期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及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4例采用后方Judet入路,2例采用前后方联合入路,1例喙突骨折与2例盂部前方骨折采用前方入路,2例肩峰骨折采用骨折处直接切开,2例盂部后方骨折采用后方肩胛骨外缘直接切开。16例伴有肩胛骨多处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固定,1例喙突骨折及2例关节盂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2例肩峰骨折分别采用克氏针和钢丝环扎,2例关节盂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21例获得随访,时间9~55个月。骨折均愈合。采用体格检查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术后并发浅表感染1例,外展>90°时轻微疼痛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1例。结论对于达到手术指征的肩胛骨骨折,适合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可以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2月至2003年6月,对一组26例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骨折14处,肩胛颈部骨折12处,其中解剖颈骨折1处,外科颈骨折11处,肩胛冈骨折5处,肩峰骨折4处,肩胛盂窝骨折5处。手术入路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17例,肩关节后方入路9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平均30.5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在8~12周达到骨性愈合,平均9周。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6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无伤口感染和骨不连。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恢复了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和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合理的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肩胛盂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肩胛骨骨折的1%。由于肩胛骨被周围强大的前后肌群呈"夹板式"包绕,结构比较稳固且血液供应充分,绝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肩胛盂关节内移位性骨折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文献多采用Judet肩胛骨倒"L"形后侧入路。自2010年3月—2013年9月,我们采用肩胛骨垂直切口手术治疗肩胛盂关节内骨折17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2006年10月手术治疗2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位于肩胛冈6处,肩峰3处,肩胛盂6处,体部12处,颈部11处。采用肩胛骨腋窝缘入路15例,后入路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29.6(12-48)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于11(10-12)周达到临床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定: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6%。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切口感染和骨不连。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能及时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和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合理的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腋后路联合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胛盂下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腋后路联合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的7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胛盂下部分骨折患者资料。男2例, 女5例;年龄51~78岁, 平均62.9岁。所有患者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依据Neer分型:Ⅱ型1例, Ⅲ型1例, Ⅳ型3例, Ⅵ型2例。肩胛盂骨折Ideberg分型:Ⅰ型5例, Ⅱ型2例。术后第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摄患肩正、侧、腋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记录所有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结果 7例患者术后获8~15个月(平均11.9个月)随访。7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平均4.3个月(3~6个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肩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及腋窝瘢痕增生影响功能活动。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3.4分(55~92分), DASH评分平均为13.5分(4.2~33.3分)。结论腋后路联合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Jdet人路为主的多种组合手术人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2例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和肩关节前屈、内旋、内收及外展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有18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6个月,1例随访患者X线片显示创伤性关节炎,其余患者x线片下肩胛骨骨折骨性愈合良好,复位关节面平整未发生明显移位,内固定物无松动及脱出现象。根据Schandelmaier等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对于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