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或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前路颈椎手术患者进行分析,19例患者常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9例加用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术后都行X线检查,21例进行3~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结果术后症状有明显缓减,脊髓功能明显恢复者占76.19%,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滑脱。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满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中的作用。方法 1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前路减压后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获得随访病例132例,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单节段与两节段病变者术后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融合率为100%,16例3节段病变者融合体为81.3%,内固定并发症为5/132(3.8%)。术后椎间高度与生理曲度均获得满意重建。JOA记分平均改善率65.8%。结论 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应用带锁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并有助于后路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1992年至2001年收治的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钛钢板内固定术,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近4年来采用前路椎管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手术方法及手术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从而避免可能导致术后效果不良的操作。结果32例病人经过随访,效果优良。结论适应证选择恰当,手术方法及手术细节正确,前路椎管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8年4月,本院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 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1、2、3、6、9、12个月摄片,观察植骨融合效果.[结果]32例获得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JOA评分,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和消失,由术前7~10分(平均8.6分)恢复至术后12~14分(平均12.8分);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 %;1例术后3 h颈部血肿形成,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个月螺钉松动,延长颈围外固定时间至术后6个月,固定节段融合.[结论]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1月 ,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整合椎间融合器 (通用公司专利器械 )治疗 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经随访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 0~ 6 5岁 ,平均 5 9岁。术前X线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 ,CT、MRI检查示脊髓受压节段为C4~C5 3例 ,C5~C6 5例。 8例患者均感手或上肢无力 ,5例有肢体麻木感 ,1例有胸部紧缩感 ,3例走路足底有踩棉花感 ,手内在肌萎缩 2例 ,截瘫 2例 (1例为外伤后颈椎间盘突出致完全性瘫痪 ,FrankelA级 ;1例为不全性瘫痪 ,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改善率为(92.6±3.1)%,其中优30例,良6例。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42例(A组)、前路减压Cage植入46例(B组)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48例。结果A组的JOA评分改善率为71.3%,B组为85.5%,C组为73.6%,A组和C组JOA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或C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路减压结合Cage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疗效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103例中获随访99例,临床疗效优良80%,植骨融合率为97.9%(97/99),其中单节段椎间融合率为100%(12/12),多节段椎间融合率为97.7%(85/87)。结论: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有  相似文献   

10.
颈椎椎体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颈椎椎体间融合器(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CIFC)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并与环锯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环锯法)作对比分析。方法 CIFC组42例,共56个椎间隙,环锯法组40例,共50个椎间隙,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椎间高度和融合情况。结果 CIFC组56个椎间隙中52个间隙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2.86%,术后2周椎间高度较术前增加(1.5±0.8)mm,随访24个月,椎体高度仍较术前增加(1.1±0.6)mm,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植物并发症;环锯法组50个椎间隙中有41个间隙获骨性融合,融合率82%,23例26个间隙不同程度的存在椎间高度丢失、椎体塌陷,椎间高度较术前降低(1.2±0.7)mm。结论 应用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能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椎间骨性融合率和维持术后椎间高度,降低自体植骨并发症,并能维持脊髓减压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 C S M) 影响前路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0 例 C S M 共56 处椎间盘行前路减压及常规椎间融合,其中12 例共15 处椎间盘以椎间固定融合器( T F C) 取代髂骨块植入。结果:经过6 个月~2 年,平均92 个月随访,按肢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价,疗效优良率807 % 。结论:术中实现圆满、彻底减压并重建颈椎稳定性,是确保前路手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以 T F C 植入作颈椎固定、融合,较传统骨块植入法更具优点;对术中如何实现圆满、彻底减压,作者介绍了一些操作体会  相似文献   

12.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与病程及年龄有关;单节段与双节段减压融合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别,但两者的疗效均高于三节段减压融合的疗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应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尽早进行外科干预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本文对1986年5月 ̄1994年2月间的152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结果发现,病程、年龄及病情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方式与疗效无关。建议脊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在各类颈椎病中引起功能障碍最严重,对其早期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1] 。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远期疗效已得到肯定[2 ,3] 。我院自1995年开展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治疗4 2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 2例,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36~70岁,平均5 7岁。病程2 1天~8年,平均16月。1.2 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颈椎动力位摄片及MRI检查。X线示合并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7例,节段性不稳10例,局灶性后纵韧带骨化5例,10例为退行性变。MRI提示1个椎间盘退变、突出9例,2个椎间盘退变、突出1…  相似文献   

15.
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86例C3-4、C5-6或C6-7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及C3-4椎间融合器和C5-6、C6-7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 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愈合良好;症状明显改善者75例(占87%);无椎间融合器下沉、脱位,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 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颈椎可获得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本文对1986年5月~1994年2月间的152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结果发现,病程、年龄及病情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方式与疗效无关。建议脊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三种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植骨和钛网融合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可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骨性融合率,且能维持术后椎间高度和脊髓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和早期疗效。方法 2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16例,后路单开门成形术7例,前后路同时进行1例。结果 术后进行7~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0例,占83.3%。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结论 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应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彻底减压,维持正常椎间隙高度,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三种术式的中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1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行环锯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一组),4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植骨加带锁钢板固定术(二组),4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界面固定术(CIFC)(三组)。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问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融合情况;结果:经过平均30个月的随访,一组融合率为82.69%,二组融合率为92.86%,三组融合率为95.24%。终访时,一组平均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较术后早期显著性降低,二组和三组则无明显性差异。一组与二、三组之间中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二组与三组之间中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手术时带锁钢板固定和界面固定均可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骨性融合率,维持术后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并能维持脊髓减压效果,与环锯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具有较好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ORION颈椎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颈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 O R I O N 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颈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 O R I O N 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后行 X线检查,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结果:全部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 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无1 例发生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滑脱。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经减压及植骨后辅以钢板内固定将使融合节段更加稳定,更有助于植骨节段的融合, O R I O N 颈前路钢板具备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并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生物相容性良好和不含磁性等优点,有助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