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例胸椎管狭窄和胸椎畸形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NASCIS-II方案,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开始MP冲击治疗,24h后停药。评价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围手术期MP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呈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症状加重者。无感染、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出现,发生消化道反应1例。结论胸椎高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短期应用冲击量MP,具有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并发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柱转移瘤所致恶性脊髓压迫症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所致恶性脊髓压迫症患者22例,13例采用一期后路椎管减压、肿瘤姑息切除手术治疗,减压前30min给予MP1000mg冲击(用药组),术后第1天起予MP80~120mg静脉点滴,每日2次,共应用3~5d;同期9例未使用MP而其余处理相同的同类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术前、术后1d、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进行ASI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部病例随访2~27个月,用药组与对照组术前的ASI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1周和1个月时两组ASI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瘤所致恶性脊髓压迫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有利于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30min给予MP 1000mg冲击.76例减压术后第1日起每日200mg递减,术后第5d停药.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6例,其中3例MP用法同上;另3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时即刻按NASCIS-Ⅱ方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另6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其中术后MP每日200mg递减治疗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1例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2例术后1年随访时肌力恢复满意但肢体仍有麻痛感;采用NASCIS-Ⅱ方案治疗的3例患者中,2例于治疗后48h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1个月双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减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具有预防和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12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11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83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1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87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40min),平均出血量650m1(300-17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瘫痪加重2例。随访3~22个月,除一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部位病理破坏程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12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11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83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1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87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40min),平均出血量650ml(300~17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瘫痪加重2例。随访3~22个月,除一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部位病理破坏程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椎间盘坏死突出为主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上以椎间盘坏死突出为主的胸腰椎脊柱结核的致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结核病灶局限于椎间盘组织的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及选择性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并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5年,平均3.8年。21例结核病灶清除彻底,结核治愈无复发。合并不全瘫6例中,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4例中恢复至E级3例,1例无变化,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恢复正常。结论结核性椎间盘坏死及突出时对脊髓造成压迫和损伤,来自结核病灶的机械性直接压迫和结核炎性刺激所致的脊髓硬膜组织变性两个方面,早期手术可有效减轻脊髓进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8例严重脊髓压迫症患者脊髓减压术后出现脊髓损伤或原有症状加重,于术后1小时内立即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000mg,随后23小时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50mg维持。分别于术后1天、2周、3月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早期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8例严重脊髓压迫症患者脊髓减压术后出现脊髓损伤或原有症状加重有明显的疗效,术后早期发现脊髓损伤或原有症状加重,早期使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特别是术后8小时内。脊髓功能JOA评分在术后24小时内升高最明显。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升高4.375。结论:脊柱术后早期应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于预防和治疗由于手术造成脊髓损伤或原有症状加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影像学脊髓无明显压迫的颈椎过伸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影像学脊髓无明显压迫颈椎过伸伤<8 h的患者31例,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以NASCIS-Ⅱ方案的MP组及给予安慰剂的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SOD和MDA活性及ASIA评分并记录。结果 MP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OD值升高;血清MDA值降低;ASIA评分升高。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可延缓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增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MP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严重脊髓受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地松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严重脊髓受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预防和治疗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5年5月,选择严重颈或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压迫超过椎管的1/2)51例,采用一期后路,或二期后、前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减压前30min给予MP1000mg冲击(用药组),如患者手术后4~6h以内出现脊髓损伤平面上升或加重的情况,排除血肿压迫等其他原因后,按照NASCISⅡ提出的脊髓损伤8h以内的冲击治疗方案执行;其余患者术后第1天起MP按照200mg、200mg、80mg、80mg逐日减量,共应用4d。同期15例同组手术医师治疗的同类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使用MP作为预防和治疗手段,其余处理相同)。采用JOA评分法对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部病例随访0.5~3.5年。术前JOA评分用药组为5.5±2.9分,对照组为5.2±3.3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严重脊髓受压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MP预防和治疗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出现脊髓功能受损的原因,总结脊髓手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II)[1]的预处理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内收治的3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脊髓恢复情况,出现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2年内在收治并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中,手术减压前给予1克甲基强的松龙预防.5例患者于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受损,即刻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脱水药及神经营养药,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理想,2例患者症状部分改善,生活可自理,2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出现的脊髓功能受损可能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再灌注损伤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较多见,但出现严重监床症状的少见,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妥善的处理可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后,给病人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研究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8h内进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疗效。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对30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大剂量MP冲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骨折类型选用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恢复程度。结果 56例经12~36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和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下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明显后突畸形发生。结论选用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可以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和椎管容积,为受伤脊髓修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不全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并脊髓损伤致不完全瘫痪的患者经胸或胸腹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肋骨(钛网)植骨、椎体行内固定术.术后正规四联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16例均获随访,时间12 ~60个月.植骨部分融合时间为3~8个月,到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融合.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无钛网移位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 经胸及胸腹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肋骨(钛网)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不全瘫痪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继发性结核病,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如不及时诊治,极易导致脊髓、神经压迫而出现瘫痪。脊柱结核中胸椎结核(48.03%)和腰椎结核(42.36%)最为常见,其次为胸腰椎结核(29.58%),而颈椎结核(5.39%)和骶椎结核(4.22%)则相对少见~([1])。脊柱结核常引起脓肿形成、脊髓功能障碍、脊柱失稳以及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多数脊柱结核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15.
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 5例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及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结果:5例胸椎结核全瘫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疗效满意,截瘫恢复满意。结论:脊柱结核一旦出现脊髓功能损害,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特别是CT.MRI明确病因后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近年来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进展,总结了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按脊柱的颈椎、胸椎、胸腰椎、腰骶椎等各部位结核论述了不同的手术入路及根据病情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方式,且指出应用内固定技术的必要性。认为治疗脊柱结核并发畸形的有效方法是在彻底病灶清除、畸形矫正后获得脊柱前后方的稳定,可分期进行手术。对于脊柱结核合并截瘫,则提倡早期手术及去除脊髓前方致压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近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对6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根据伤后时间并按照自愿选择用药原则分为应用MP治疗组(A组),1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6±6.4)岁和未应用MP对照组(B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6±7.8)岁。伤后8h以内患者列入大剂量MP治疗组,受伤时间超过8h的患者列入对照组。以ASIA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疗效和并发症。分别于入院时、伤后6周和6个月时对脊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MP治疗组(A组)的感觉功能在伤后6周和6个月时均有明显好转,运动功能在伤后6个月时才有明显好转。对照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效的药物,正确、及时使用MP能够早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但未显著增加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刘晓光 《中国骨伤》2014,27(2):89-91
<正>脊柱骨折脱位常常造成严重的脊髓损伤,其治疗应充分考虑骨折脱位的类型、稳定性、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合并其他损伤的程度。对不稳定型脊柱骨折脱位且伴有脊髓损伤者应手术治疗,目的是及时解除神经压迫,恢复和稳定脊柱序列,最大限度恢复残余脊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旋转手法剔骨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颈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中下颈椎骨折/骨折-脱位78例,均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A组40例用地塞米松治疗,术中未用旋转手法;B组38例采用旋转手法剔骨减压及应用MP治疗(第1小时30mg/kg,然后5.4mg/kg维持至24h)。结果用MP者脊髓功能恢复较好,用旋转手法者术中脊髓损伤概率减小(P<0.05),两组在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手法剔骨可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MP对脊髓损伤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于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对我院35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早期大量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恢复情况Frankel 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其脊髓功能早期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早期脊髓损伤患者对于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及促进残存脊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