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性传播感染(STIs)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CT)、人型支原体(MH)、微小脲原体(UP1、3、6、14)和解脲脲原体(UU)等在女性下生殖道的感染率,探讨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的36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及导流杂交方法,对受试者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STIs病原体、HPV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对需要行阴道镜活检的受试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CIN组和子宫颈癌组,比较STIs感染在组间的差异。结果 (1)在360例受试者中,215例被检出STIs感染,感染率为59.7%,6种检出率较高的STIs病原体为UP6、UP3、MH、UU、CT、UP1,感染率分别为20.6%、19.2%、18.6%、10.3%、9.7%、7.5%;在感染类型中,STIs以混合型感染为主,其中单一、双重和多重感染率分别为41.3%、37.3%、21.4%;HPV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其中单一、双重、多重感染率分别为82.4%、14.1%、3.5%;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之间STIs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8,P0.05),表明两者之间感染具有一致性。(2)10种STIs病原体与HPV感染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UP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之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OR=4.579,95%CI 1.607~13.048,P0.05;UP1:OR=1.100,95%CI 1.060~1.140,P0.05),提示MH、UP1感染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MH、UU感染率在子宫颈细胞学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χ2=6.259,P0.05;UU:χ2=5.623,P0.05),提示MH和UU感染与子宫颈细胞学异常呈正相关。(4)HPV感染女性中STIs感染率在病理组织学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HPV感染导致CIN乃至浸润癌的过程中与STIs病原体的感染无关。结论 HPV感染女性一般伴随STIs混合感染,两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下生殖道MH、UP1、UU感染是HPV感染和CIN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45岁中国大陆女性首次接种四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简称"四价HPV疫苗",含HPV6/11/16/18)后长达6.5年的保护效力。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将3 006名20~45岁中国大陆女性按1:1随机分组(疫苗组与对照组各1 503名),分别于第1天、第2个月和第6个月接种3剂四价HPV疫苗或安慰剂(仅含无定形羟基磷酸铝硫酸盐)。收集宫颈、阴唇、会阴及肛周脱落细胞,并进行HPV检测和妇科检查,在接种的第1天、第7、12、18、24、30、42、54、66和78个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异常(ASCUS和HPV阳性、LSIL及以上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评估HPV相关生殖器疾病、持续感染及复合终点[包括HPV6/11/16/18相关的HPV的持续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病变(CIN+),子宫颈癌前病变、原位腺癌(AIS)、子宫颈癌)及外生殖器病变]的发生状况。结果 3 006名女性中,2 759名(91.8%)女性(疫苗组1 401名,对照组1 358名)和2 374名(79%)女性(疫苗组1 199名,对照组1 175名)分别完成了30个月和78个月的随访。在第78个月,在20~45岁符合保护效力方案(PPE)女性中,四价HPV疫苗对HPV16/18相关的CIN2+(CIN2或CIN3、AIS和宫颈癌)的保护效力为100%(95%CI:32.3%~100%),对HPV6/11/16/18相关的CIN 1+(CIN 1/2/3、AIS和宫颈癌)保护效力为100%(95%CI:70.9%~100%)。在PPE女性中,随访至30个月时,四价HPV疫苗对HPV 6个月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为91.6% (95%CI:66.0%~99.0%);随访至78个月时,四价HPV疫苗对HPV 12个月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为97.5%(95%CI:85.1%~99.9%)。四价HPV疫苗对HPV6/11/16/18相关的宫颈细胞学异常率的保护效力为94.0%(95%CI:81.5%~98.8%)。结论四价HPV疫苗在预防中国大陆20~45岁女性HPV持续感染及下生殖器癌前病变的保护效力良好。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四大癌症,年轻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别是高危型HPV(HR-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阴道微生物在女性生殖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阴道微生物失调如乳杆菌数量减少、厌氧菌数量上升、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等与女性子宫颈HPV感染、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综述了常见阴道微生物与子宫颈HPV感染及子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其相关机制,为防治子宫颈疾病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然人群中年龄与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襄阳地区行宫颈癌筛查的30岁及以上女性自然人群311382例,采用高危型HPV初筛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方法,结合年龄对HPV感染及宫颈恶性病变状况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受试女性高危型HPV的总感染率为7.79%(24274/311382)。随着年龄层增加,高危型HPV的感染率由6.65%(30~35岁)升至9.85%(60岁);HPV16/18型感染率(r1=0.96,P=0.0005)、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率(r2=0.90,P=0.0055)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受试女性的CIN总阳性率为0.56%,CINⅠ患病率0.27%,CINⅡ患病率0.12%,CINⅢ患病率0.17%。6681例行阴道镜及病理活检的女性中,41~45岁年龄组CINⅡ(17.15%)和CINⅢ(10.02%)的患病率最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41~45岁年龄组发生CINⅡ和CINⅢ的OR值均最高,分别是1.47(95%CI为1.05~2.07)和1.75(95%CI为1.10~2.79),HPV16/18型感染女性相较于其他高危型感染女性发生CINⅡ和CINⅢ的OR值分别为1.43(95%CI为1.20~1.70)和2.02(95%CI为1.58~2.58)。结论:筛查人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大于60岁老年女性仍存在较高的高危型HPV感染率,41~45岁年龄段女性有最高的CINⅡ及CINⅢ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山西省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队列中HPV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对2014年6—12月山西地区65岁已婚女性40 000例行宫颈癌筛查,排除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示腺细胞异常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最终共2304例女性纳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及子宫颈癌相关因素情况,采用导流杂交术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PV高感染年龄段为36~40岁;HPV感染率居前5位型别分别为HPV16、58、52、53、51。CIN2及以上中HPV感染率居前5位型别分别为HPV16、58、31、33、52。HPV单一感染占23.13%,多重感染占9.51%,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PV单一感染率及多重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9年者感染HPV的风险是9年者的1.236倍(95%CI 1.029~1.484);非经期使用护垫者感染HPV的风险是不使用护垫者的1.328倍(95%CI 1.016~1.736);未绝经女性感染HPV的风险是绝经女性的2.407倍(95%CI 2.012~2.880)。结论山西省HPV感染高发年龄段为36~40岁;HPV感染最常见的型别为HPV16、58、52、53、51;致病性较强的型别为HPV16、58、31、33、52,其分布特点不同于其他地区;受教育年限短、未绝经、非经期使用护垫是HP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21~24岁年轻女性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较低,且该年龄段子宫颈病变逆转可能性大,因此对21~24岁年轻女性初级筛查建议采用单独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推荐随访为主;异常组织病理学趋于保守处理,根据病变级别和细胞学筛查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并采取子宫颈脱落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子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细胞学p16INK4a蛋白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募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的3 986例有性生活的非妊娠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CT和细胞学p16INK4a蛋白检测,任一结果为阳性均召回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1) 3 986例女性中,TCT阳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27例(15.73%),p16INK4a蛋白阳性642例(16.11%),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共发现249例(6.25%)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2+患者、105例(2.63%)CIN3+患者。(2) p16INK4a蛋白检测作为CIN2+初筛方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6%(95%CI:84.91%~92.94%)、88.79%(95%CI:87.72%~89.77%)、34.74%(95%CI:31.08%~38.58%)和99.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SOX1及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以期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滦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9~12月收治的133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应用特异性多重PCR荧光-探针法对子宫颈脱落细胞中SOX1及PAX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其与DNA倍体分析、HPV分型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组织病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甲基化检测子宫颈高度病变/子宫颈癌的阳性率为88.9%,显著高于DNA倍体分析(44.4%);甲基化检测不同型别HPV感染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33(50.0%)、HPV16(32.7%)、HPV58(30.8%)、HPV18(11.1%)、HPV52(10.5%);在甲基化与TCT检测结果比较中,甲基化检测对正常子宫颈组的阳性率更低(13.3%);在综合诊断性能对比中,甲基化检测相比TCT、DNA倍体分析技术显示出了更高的特异度(84.35%)、阳性预测值(47.06%)与准确度(84.96%)。结论 SOX1及PAX1基因甲基化检测可用于子宫颈癌初筛检测的辅助诊断,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精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对宫颈癌、HPV和HPV疫苗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宣教对其认知度的影响。方法对河北丰宁地区717例18~45岁妇女进行HPV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及宣教,对其中647例妇女留取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高危型HPV总检出率为16.07%(104/647);14.78%(106/717)的妇女曾听说过HPV,HPV知晓率与年龄、婚姻情况、户口类型及教育程度有关(P〈0.05);84.38%(605/717)的妇女从未行宫颈癌筛查,在112例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中,末次筛查为巴氏涂片、宫颈液基细胞学和HPV检测者分别为16.07%(18/112)、39.29%(44/112)和8.04%(9/112);宣教后HPV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15.76%(113/717)的妇女既往听说过HPV疫苗,75.59%(542/717)的妇女倾向于接种医疗机构提供的疫苗,24.41%(175/717)的妇女倾向于接种政府或医药公司提供的疫苗。结论河北丰宁地区妇女HPV现患率较高,对HPV及宫颈癌的认知率偏低,宣教后人群认知程度显著提高,因此公众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人群对HPV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雪  廉闪闪  杜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2):115-120
目的:研究不同子宫颈病变组织中Th1/Th2相关转录因子的变化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子宫颈癌(CC)可能发生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病变的患者82例,研究对象均行HPV分型检测,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本指南推荐高危型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并采用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经临床验证可用于初筛的HPV核酸检测方法和试剂。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用于不具备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当条件成熟后,采用基于HPV核酸检测的筛查方法。联合筛查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25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64岁女性,采用每5年一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对不同特殊人群提出相应的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下生殖道病变大多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为常见,外阴、阴道癌前病变和癌比较少见。子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HPV(HR-HPV)联合检测是目前主流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HR-HPV感染率高以及HPV检测的低特异性使得阴道镜检查的转诊率较高,往往导致过度治疗。细胞学检查对病理医生要求高且敏感性低,时常造成漏诊。因此,亟需新的检测手段来弥补现有筛查方法的不足。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常伴同子宫颈癌的发生.用分子杂交法可以在85%的宫颈癌中找到HPV的序列脱氧核糖核酸.目前已鉴别出30种类型的HPV,仅4种类型出现于生殖器病变:6型与11型多见于外阴子宫颈湿疣病例;16与18型多见于宫颈癌上皮非典型增生与湿疣之伴同异常有丝分裂者.作者在381例宫颈刮片中,找到24例HPV阳性(6.3%);16型19例,18型3例,6型与11型2例.如将细胞学与病毒学检查作比较,则HPV6与11仅见于轻度非典型增生,HPV16与18多见于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焦虑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门诊就诊的HPV阳性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一般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收集资料,分析HPV感染患者焦虑发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37.00%(111/300),其中轻度焦虑占70.27%(78/111),中度焦虑占20.72%(23/111),重度焦虑占9.01%(10/111),焦虑评分为(45.23±12.05)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HPV感染时间及家庭年收入的HPV感染患者焦虑发生率和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短期无固定工作/无业(OR=3.037,95%CI:1.524~6.049,P=0.002)、居住于农村(OR=2.198,95%CI:1.140~4.237,P=0.019)、HPV持续感染时间≤3个月(OR=5.972,95%CI:2.764~12.905,P<0.001)或>1年(OR=5.571,95%CI:2.692~11.529,P<0.001)、家庭年收入≤8万(OR=1.922,95%CI:1.038~3.557,P=0.038)是引起HPV感染患者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PV感染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评分较正常健康人群均升高。对于短期无固定工作/无业、居住于农村、HPV持续感染时间≤3个月或>1年及低收入的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注重其心理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并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的必要病因,从HPV感染发展至宫颈癌的进程长达10~20年。HPV持续感染作为HPV疫苗的有效性评估终点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证实。本文就目前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全国13家研究中心接受PiverⅢ型子宫切除的690例宫颈癌患者,并按照年龄和体质指数匹配妇科门诊无手术史良性疾病患者6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 OABS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组下尿路症状患病率(78.3%, 540/690)与对照组(78.7%, 543/690)相似(P0.05)。宫颈癌组储尿期症状患病率(66.2%, 457/690)低于对照组(75.5%, 521/690)(P 0.05),而排尿期症状(52.3%, 361/690)和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OAB)(14.5%, 100/690)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1%, 166/690; 8.8%,61/690)(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术中切除宫旁长度或阴道长度 3 cm与排尿期症状、OAB患病相关(P 0.05)。Logistic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是排尿期症状(OR=2.380, 95%CI:1.664~3.405)和OAB的危险因素(OR=1.972, 95%CI:1.155~3.367)。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排尿期症状及OAB患病率升高,可能与切除较多的宫旁和阴道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市人群对宫颈癌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引。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深圳市20家医疗机构门诊患者4656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宫颈癌、HPV相关知识知晓率、宫颈癌筛查现状及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4个方面11个问题。结果共收回4 340份有效问卷。31~40岁女性宫颈癌知晓率最高,41~50岁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对筛查现状及筛查认知度最高。学历越高、收入越多,宫颈癌知晓率也越高。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性生活及医保无相关性。结论宫颈癌认知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年龄、学历、职业及收入有关,应注重对低学历、低收入、打工者及年龄小于30岁女性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HC-Ⅱ法HPV DNA为对照,评价APTIMA法HPV E6/E7 mRNA检测(A-HPV)和MALDI-TOF-MS HPV分型检测技术(M-HPV)用于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深圳市25~59岁、3年内未行宫颈癌筛查、未接受过子宫切除和盆腔放疗的2095例未孕妇女参加了本次筛查。医生于患者宫颈外口处直接收集2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一份用于液基细胞学检查,一份用于HC-Ⅱ、A-HPV和M-HPV检测。宫颈细胞学≥ASCUS及3种方法 HPV检测任一阳性结果者均回叫行阴道镜下定点或四象限活检及宫颈管诊刮(ECC)。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各种HPV检测方法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结果:2095例研究对象中各项检测数据齐全者1970例。197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89±7.655)岁。细胞学≥ASCUS者占6.4%(127/1970),CINⅡ+者占1.3%(26/1970),CINⅢ+者占0.76%(15/1970)。HC-Ⅱ、A-HPV和M-HPV总的HPV阳性率分别是19.4%、12.1%和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Ⅱ、A-HPV和M-HPV对检出CINⅡ+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88.5%(95%CI为68.7~97.0)、100%(95%CI为84.0~100)和92.3%(95%CI为73.4~98.7),特异性分别为81.5(95%CI为79.7~83.2)、89.1%(95%CI为87.6~90.4)和86.3%(95%CI为84.6~87.8);A-HPV与HC-Ⅱ相比敏感性稍高(P0.05),M-HPV敏感性和HC-Ⅱ相同(P0.05),三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PV和M-HPV用于宫颈癌筛查都有很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两者活检率明显低于HC-Ⅱ,可减少医疗负担和花费。HPV亚型分型和HPV E6/E7 mRNA结合有更好地预测宫颈癌患病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辽宁省县区居民子宫颈癌筛查意愿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子宫颈癌筛查意愿的预测模型。方法 于2018年4—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9个县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为沈阳市沈河区和铁西区、法库县、鞍山市立山区、本溪市本溪县、抚顺市清原县、盘锦市兴隆台区、北镇市、庄河市。利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子宫颈癌筛查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5491人,有筛查意愿者为2100人,占38.24%。年龄、学历和是否参加过子宫颈癌筛查是居民子宫颈癌筛查意愿的影响因素。与30~39岁年龄组比较,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的比值比(OR)分别为0.68(95%CI 0.57~0.81)和0.59(95%CI 0.49~0.71),高龄组筛查意愿降低;高学历组筛查意愿更强,OR为1.23(95%CI 1.04~1.46);既往有筛查史者的筛查意愿更高,OR为5.97(95%CI 5.18~6.90)。基于以上结果构建子宫颈癌筛查意愿的预测模型,模型的C指数为0.709(95%CI 0.650~0.768),ROC曲线下面积为0.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325例因CINⅢ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病理情况分为病理升级组31例,未升级组294例,分析其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结果:325例患者中,31例患者锥切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子宫颈早期浸润癌(9.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升级组产次≥2、子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提示高级别病变、病变累及点数≥3点及累及腺体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升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累及腺体(OR 6.342,95%CI 1.728~23.273)及病变数≥3点(OR 13.428,95%CI 3.715~48.534)是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结论:病变累及腺体及病变数≥3点是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在CINⅢ患者术前制定手术方式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