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了解“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指导这一特殊人群减轻职业倦怠,积极地应对工作和生活。方法利用职业倦怠调查表对湖北医药学院150名“双师型”临床护理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其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的相关性(x2=0.802,P〉0.05),但与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有显著的相关性(x2=9.975,20.850,11.728,16.205;P〈0.05)。结论各级管理部门应重视“双师型”临床护理老师的职业倦怠,采取激励及支持措施,降低职业倦怠,提高I临床护理教师的工作热情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提出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对策提供实证依据,并为护理院校管理和教师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利用信效度良好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新疆15个地、市、州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0所护理院校在编在岗的256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接受本次调查的护理专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做描述,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教龄、职称等差异;性别在职业倦怠总体上没有差异;教师工作压力和教师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护理专职教师总体的职业倦怠水平不高,工作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学校管理制度和社会因素带来的压力最大,因此,应尽快改变社会各界对护理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和偏见,明确护理教育的定位,加大国家对护理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目前最为学界所接受的是Maslach等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育程度高者比教育程度低者易患职业倦怠。美国教师协会在1983年的研究中指出,37.5%的教师有严重焦虑和精神紧张等职业倦怠状况。由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我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循环。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自身寻找倦怠产生的原因及防御策略,以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方法:①检索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2000-01/2006-08有关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职业倦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②检索ProQuest数据库1974-01/2006-08与职业倦怠相关的文章,检索词"burnou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③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检索与职业倦怠相关的信息,检索词"倦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职业倦怠现象的综述研究。②有关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③有关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④外文资料中有关"burnout"的专题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结果:职业倦怠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中国高校教师的倦怠指数在11个职业的调查中居第3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包括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3方面,高师教师的劳动特点、管理体制、学生群体等学校因素,由于角色冲突、个体经验、人格特征等个人因素是导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大多注重从社会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预防和缓解。结论:由于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等社会影响,导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日益凸现。在社会、学校系统干预作用下,从自身出发思考职业倦怠的防御策略更能有效帮助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走出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编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方法:综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并结合大量文献,生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初样。2003-12预测于天津和湖北9所中等职业学校443名教师。结果: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因素分析,得出3个因子(分量表):身心衰竭、人格解体、缺乏成就感,3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6.790,3.321,1.702,3因子的变异量分别为:24.252%,21.861%.16.079%,3因子总解释率为62.192%。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699,身心衰竭0.88,人格解体0.69,缺乏成就感0.77。结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可使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陕西省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22所公立医院2217名护士,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结果 在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方面,不同医院等级、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最高学历、科室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川渝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研,为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成都市、南充市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双师型护理教师330名,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川渝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常模(P0.05),婚姻状况、兼任职务、周课时量是情绪枯竭的影响因素;年龄、科室、工作年限是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学历、职称、个人月收入是低成就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川渝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职业倦怠较为普遍,护理管理者应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防控其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编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方法:综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并结合大量文献,生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初样。2003-12预测于天津和湖北9所中等职业学校443名教师。结果: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因素分析,得出3个因子(分量表):身心衰竭、人格解体、缺乏成就感,3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6.790,3.321,1.702,3因子的变异量分别为:24.252%,21.861%,16.079%,3因子总解释率为62.192%。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699,身心衰竭0.88,人格解体0.69,缺乏成就感0.77。结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可使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Moreno—Jinenez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医院门诊工作1年以上、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101名护士(不包括护士长)进行调查问卷。结果门诊护士情绪疲惫感高;“产生更换职业的想法”得分高于躯体症状。不同科室的门诊护士其职业倦怠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部门诊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门诊护士。年龄、婚姻、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爱教育情况对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影响不大,不同工作情况,包括护龄、职称、门诊工作时间、拖加班情况对倦怠的产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学医院护理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明玥  陈锦 《护理研究》2004,18(17):1590-1590
自从费登伯格 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 ,其研究日渐受到重视。现在国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对教学医院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护理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 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1]  职业倦怠的观点包括临床和社会心理学观点等。临床观点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 ,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倦怠有 3个主要特征 :情绪耗竭、性格解体和缺乏个人成就感。  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ICU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选择本院400例ICU护士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ICU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因素。结果根据职业倦怠量表(MBI),400例ICU护士发生轻度倦怠169例(42.3%),中度倦怠117例(29.3%),重度倦怠14例(3.5%),未发生倦怠100例(25.0%),总体倦怠发生率为75.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等因素对ICU护士是否发生职业倦怠影响较小。家庭交流状况、护龄、倒班状况、专业知识培训、心理素质训练、沟通训练、身体健康以及投诉状况是影响ICU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因素。经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可知,专业知识训练对ICU护士是否发生职业倦怠影响最大(OR=6.213),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家庭交流状况较差、家庭交流状况较差、未参加心理素质训练、护龄、夜班多、未参加沟通训练、被投诉影响最小(OR=2.473)。结论家庭交流状况、护龄、倒班状况、专业知识培训、心理素质训练、沟通训练、身体健康以及投诉状况等均是影响ICU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因素。医院管理者通过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并积极进行心理培训等对策,能够显著缓解ICU护士的职业倦怠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face conflicts and challenges while instructi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They may be under job stress, which can lead to occupational burnout.Purpose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tat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as well as explo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 and convenience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205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from 43 nursing schools in Taiwan. Use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job content questions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inventory to collect dat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di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ResultsThe degree of perception of life stress by teachers was moderate,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was mild to moderat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perceived life stress and job stress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perceived life stress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explained 26.4% of the variance; and the workload explained 16.6% of the variance.ConclusionPerceived life stress and job stress influence occupational burnout. This study results may help administrators recognize the vulnerabi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to different stressor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to improve occupational burnout.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减轻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依据已有研究构建社会支持、适应不良、角色压力和心理控制体验4因素影响心理枯竭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06-04选取聊城市3所学校的284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的MBl-GS中文版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能力与适应性量表、角色认知量表、控制体验量表经过效度、信度检验后对267名教师进行测查,根据构想模型和测查的数据获得模型的解和拟合指数。 结果:共得到有效问卷267份。①标准化路径系数表明,社会支持与适应、角色压力以及控制体验对教师的心理枯竭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4个外源潜变量对心理枯竭变量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47。②通过将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可以看到χ^2/df=4.87〈5,误差均方根为0.469,拟合指标都在0.90以上,并且均方根残差很小。 结论:社会支持、适应不良、角色压力和心理控制体验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减轻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已有研究构建社会支持、适应不良、角色压力和心理控制体验4因素影响心理枯竭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06-04选取聊城市3所学校的284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的MBI-GS中文版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能力与适应性量表、角色认知量表、控制体验量表经过效度、信度检验后对267名教师进行测查,根据构想模型和测查的数据获得模型的解和拟合指数。结果:共得到有效问卷267份。①标准化路径系数表明,社会支持与适应、角色压力以及控制体验对教师的心理枯竭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4个外源潜变量对心理枯竭变量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47。②通过将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熏可以看到χ2/df=4.87<5,误差均方根为0.469,拟合指标都在0.90以上熏并且均方根残差很小。结论:社会支持、适应不良、角色压力和心理控制体验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行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护士一般资料对幸福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影响情况和预测作用,为改善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状况,增强其工作积极主动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OSI-R职业紧张量表、MBI工作倦怠量表、A型行为类型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有五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总体幸福感18.07%的变异,有六个维度能联合预测职业任务20.17%的变异,有六个维度能联合预测个体紧张反应24.05%的变异有两个维度能联合预测个体应变能力10.78%的变异,有五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情感耗竭21.58%的变异,有五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工作冷漠15.72%的变异,有三个维度能联合预测个人无成就13.37%的变异. 结论:对总体幸福感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支持利用度;对职业紧张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人事关系、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对职业倦怠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消极应时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教师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87名护理带教教师分别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带教教师大五人格特征中神经质得分为(34.78±7.11)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3.21±11.90)分。多元回归显示,人格特征中的开放性对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呈负向影响;神经质对个人成就感及去个性化分别呈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P<0.05)。结论大五人格可以预测护理带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应根据其不同人格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