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妊娠合并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资料:谷某,女,33岁,G5P1。因宫内孕4~+月,腹部增长迅速10天,于2002年7月26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时间2002年3月15日,停经2月出现早孕反应。近10天来自觉腹部增长迅速,伴腹胀、腹泻、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无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史。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呼吸急促。腹围98cm,移动性浊音(+),全身水肿。内诊检查:会阴水肿明显,子宫如孕4~+月大小,软,有胎体感,双附件分别可触及15cm×14cm×13cm(右)和21cm×20cm×18cm(左)囊性肿 相似文献
2.
冯娜娜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3):119-120
目的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3年1—8月本院生殖中心所发生的18例重度0HSS的护理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0HSS危象的发生。结论做好重度OHSS患者的心理、饮食、腹胀、穿刺放腹水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合理补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帮助患者安全度过重度OHSS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日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行全胚胎冷后择期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6月接受长方案IVF助孕患者286例分为2组:A组ET日未发生OHSS行新鲜周期移植者246例;B组ET日发生OHSS行全胚胎冷冻后择期首次FET者40例。对两组的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比较P>0.05;但A组有5例妊娠后发生晚发中重度OHSS,B组无中重度OHSS发生。结论:对OHSS患者行全胚胎冷冻择期FET可避免妊娠后晚发OHSS的发生及有效减少早期中重度OHSS发生,且不显著降低单一取卵周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呼吸困难、尿少、胸腹水等,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得到改善.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经门诊促排卵治疗后,83.3%为晚发型,均为成功妊娠病例;辅助生殖助孕治疗后,87.9%为早发型,解冻周期治疗后100%为晚发型妊娠病例.结论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早晚与体内激素水平和卵泡的排出情况密切相关.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发倾向的患者,门诊要用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代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辅助生殖助孕必须严格遵守移植手术指征,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ET)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例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刺激周期行新鲜ET及观察组(102例)经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并对比两组促排卵情况、ET情况、妊娠结局及OHSS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启动量及促排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促性腺激素总量、h CG日优势卵泡数及获卵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受精率及卵裂率等ET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刺激周期给予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亦可以明显降低OHSS发生率,取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 对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2011月至2020年住院的68例OHSS者,以及同期正常早期妊娠的非OHSS对照者8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0.81)是OHSS发病保护因素;有多囊卵巢病史(PCOD)... 相似文献
8.
45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在辅助生育治疗过程中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特征以及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自2001年10月-2005年6月发生的45例中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53个超排周期中有45例发生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6.89%),临床表现主要为卵巢体积增大、体重增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重者出现胸腹水、呼吸因难、血液浓缩等,OHSS患者和无OHSS患者FSH的用量分别是(26.42±9.90)支和(29.67±9.63)支,P<0.05;HCG日E2水平分别是(3 302.53±1 944.05)pg/m l和(2 487.72±1 901.19)pg/m l,P<0.01;获卵数分别是(16.82±7.83)个和(12.37±7.27)个,P<0.01;临床妊娠率分别是66.7%(30/45)和28.9%(176/608),P<0.01。妊娠组患者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发生率分别是14.6%(30/206)和3.4%(15/447),P<0.01。结论:在促排卵治疗过程中,要注意OHSS,及早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对12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多方面临床护理,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 经适当护理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外源性或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关,偶见于使用氯米芬促排卵者,自然周期妊娠者较罕见。近年来,随着无排卵型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控制性超促排卵是必要步骤。OHSS渐渐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最常见最具潜在危险的并发症。其不但影响胚胎着床发育,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综述近几年来OHSS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情况,分析OHSS患者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早发型和晚发型OHSS的差异。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10年8月在本院行体外受精(IVF)治疗因中、重度OHSS住院患者36例(OHSS组),其中早发型OHSS 25例,晚发型OHSS 11例。选取因OHSS倾向行全胚冷冻或单胚移植而未发生OHSS的患者76例为高危组。另选取同期移植≥2个胚胎,与OHSS组基本情况相近,未发生OHSS者61例为对照组。记录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穿刺卵泡数及获卵数等。结果:①早发型OHSS患者hCG日E2水平高于晚发型(P<0.05)。②OHSS组和高危组的hCG日E2值,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3组获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SS组的获卵数少于高危组(P<0.05)。结论:①hCG日E2值升高可作为OHSS发生的参考指标。②卵泡数及获卵数是预测OHSS敏感的指标。③中、小卵泡较多时更易导致OHS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 mRNA的表达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108例IVF-ET患者在接受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呈OHSS高风险的患者42例,其中发生OHSS 19例为A组,未发生OHSS 23例为B组;同期在COH中卵巢反应正常的患者62例为C组,排除COH过程中卵巢低反应者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hCG日)及取卵日(OPU日)外周血淋巴细胞LHCGR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A组、B组、C组的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结果:基础卵泡刺激素(FSH)A组低于C组(P=0.028)。hCG日及OPU日血清雌二醇(E2)A组、B组均高于C组(均P=0.000)。获卵数A组、B组均高于C组(均P=0.000)。A组与B、C组相比,hCG日和OPU日淋巴细胞LHCGR mRNA表达均增高(均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LHCGR mRNA的表达与卵巢反应相关,并在OHSS患者中表达升高,其在预测OHSS发生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辅助生殖技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排卵后2周或2周以上发生。然而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极其罕见,一些病例报道表明,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与卵泡刺激素受体突变、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垂体腺瘤等有关。现报告1例双胎妊娠合并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病例,并进一步探讨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可能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自体腹水回输是在无菌密闭系统中将自身腹水引出体外,通过一定装置将其中水、电解质、尿素氮等中小分子物质滤出,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保留浓缩,回输至人体内的过程。其作为自身白蛋白重利用的一种方式,已较多应用于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和癌性腹水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主要发生在行促排卵治疗时,以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失衡和少尿为特征,严重者可以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血管栓塞甚至死亡。腹水是中重度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OHSS腹水中不仅含蛋白质、代谢废物,还含有多种激素及炎性因子,直接回输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自体腹水回输目前在OHSS治疗中应用极少。现就自体腹水回输技术在OHS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常见的具有潜在危险的医源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以预防为主,所以早期发现是关键。由于OHSS为自限性疾病,及时诊断治疗及随访,对患者至关重要,但目前尚无预测OHSS的金标准。本文报道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后并发OHSS的患者,在取卵后血清中CA125异常增高。本文旨在探讨血清CA125与OHSS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合文献报道的类似病例,分析CA125作为OHSS风险预测、对症治疗和随访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VEGF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和监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IVF周期中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和对其发病过程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IVF周期中患OHSS的患者11例为OHSS组,取卵数≥20的患者16例为高危组。收集各患者IVF周期中基础值、hCG日、取卵日(OPU日)、移植日(ET日)及ET后7、14d六个时点的血清和OPU日卵泡液,检测VEGF水平。对7例重度OHSS患者在症状明显期、症状减轻期和完全缓解期的血清测定VEGF值。结果OHSS组与高危组比较,血清VEGF、在ET后7d和14d显著升高,卵泡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高危组。OHSS患者随病情缓解,血清VEGF、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卵泡液VEGF、水平可以预测OHSS的发生,血清VEGF可以监测OHSS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本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5例OH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OHSS发生时间,将其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早发组患者为31例(31/55,56.4%),晚发组为24例(24/55,43.6%)。并比较两组间患者的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结果早发组注射HCG当日雌二醇水平高于晚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晚发组临床妊娠率(91.6%)、多胎妊娠率(16.7%)和重度OHSS率(41.6%)均高于早发组(P〈0.05)。结论早发OHSS,主要与在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外源性HCG刺激有关;晚发OHSS,则更多与妊娠(尤其是多胎妊娠)产生的内源性HCG相关,更易发生重度OHSS。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应注意预防OHSS,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吕瑞莎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32(1):63-6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由促排卵导致的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有关.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动物、不同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方案来诱导OHSS的发生,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对卵巢的组织学改变、血激素水平、血管活性因子、卵巢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该病发生机制、防治措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行FET的633例PCOS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促排卵组(A组,61例)、激素替代组(B组,347例)、降调节+激素替代组(C组,225例),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雌二醇(E2)水平、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囊胚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高于B组,FET周期始用药时LH、FSH、E2水平均明显低于A、B组,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B组(P<0.05),3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期流产率低于B、C组,B组的异位妊娠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雌激素用量及用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OS患者,促排卵、激素替代、降调节+激素替代3种内膜准备方案均能获得较好的FET临床结局,促排卵和激素替代方案在降低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方面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