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行为特点及规范化治疗状况.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门诊及住院就诊的580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及确诊时间、科室、随诊时间间隔以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2±11)岁,男女之比为1∶7.3,病史为(12±8)年.患者首次就诊的科室以针灸科为主191/580,其次为骨病疼痛科157/580,风湿免疫科145/580.而确诊科室则以风湿免疫科占大多数142/580,其次为针灸科96/580,骨科35/580.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1个月,四分位间距(3-18.2)个月,随诊时间间隔较长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间隔在1年以上的为42%,间隔在半年至1年为24%,80%的患者就诊以前未接受规范化治疗.非甾体类药物是患者应用最多的,80%患者接受过激素的治疗,慢作用药以雷公腾多甙片为主.结论 患者在风湿免疫科首次就诊比例低,就诊及确诊均存在时间延误,多数患者未能接受正规DMARDS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患者的起病形式和就诊行为现况。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IgG4RD患者进行调查,其中资料完整者100例,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史、就诊过程及患病对工作的影响等。结果: 本组IgG4RD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1.51±12.9)岁,男女患病比为1 :0.75,女性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男性(P<0.001)。IgG4RD患者常见受累器官比例依次是颌下腺69%、泪腺59%、胰腺28%、腮腺28%,女性患者泪腺受累较多(P<0.05)。62%的患者合并有过敏性疾病。IgG4RD患者首诊科室主要为普通外科(9/100)、口腔及颌面外科(17/100)、风湿免疫科(16/100),确诊科室集中在风湿免疫科(67/100)、口腔颌面外科(16/100)和消化内科(7/100)。2010年后发病的患者平均发病到确诊月数较2010年前显著降低(P<0.01)。未明确诊断前接受过手术的患者有43例,首诊于外科的患者更易接受手术(P<0.01)。18%的患者因患病影响了工作。结论: IgG4RD女性患者并不少见,且发病年龄多早于男性,唾液腺、泪腺为最常见受累器官,且多为首发。过敏性疾病为IgG4RD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漏诊、误诊普遍,近半数患者在诊断前接受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近年来延误诊断的情况略有改善,但仍应引起临床医师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 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病耻感水平与其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56名首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患者的PSP评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家庭收入、PDDS评分及NOSIE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DS评分与NOSIE评分之间、PDDS评分与PSP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0.586, r=-0.50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PSP评分的因素有住院时间、性别、NOSIE评分和PDDS评分;住院时间长、男性患者、NOSIE评分低及PDDS评分高的患者,PSP评分越低。结论: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精神症状有关联,病耻感越强烈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三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分析,对该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年间的4951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三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11%、1.93%、1.89%;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外科重症监护中心、血液免疫科、胸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6.45%、32.13%、38.92%;标本送检率分别为75.46%、73.07%、60.60%。结论 该院近三年现患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仍需密切关注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的感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痛风(gout)患者就医行为和依从性的现状.方法 对确诊痛风患者467例进行现场及网上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调查量表447份.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红肉摄入量、文化水平、年收入情况)、就医行为(首诊科室、确诊科室、确诊时间及疾病认知情况)、诊疗及转归情况(治疗用药状况、随诊频率与血尿酸达标相关性、伴随疾病情况).结果 痛风发病率与饮食结构、文化水平、年收入分布等因素存在相关性.患者就诊首选科室依次为骨关节科(34.00%),疼痛科(16.33%)、中医科(14.76%)、风湿免疫科(13.87%)、内分泌科(9.84%)、肾内科(7.15%)、普外科(4.02%),其中风湿免疫科首次确诊率最高,确诊率达93.54% (58/62).大部分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仅22.81%的患者比较全面了解痛风的相关知识.在治疗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26.84%(120/447)从不随访.结论 显示本地区痛风人群构成和人群受教育程度及年收入等情况存在相关性,另外,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误诊、诊断延误,患者依从性欠佳,血尿酸达标率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疟疾病例诊治基本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18年长沙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普查,采取电话回访病例及查阅病例资料的方式开展。结果 共调查70例疟疾病例,病例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88%)显著高于县级以下医疗机构(5%);病例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对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诊前咨询疾控机构”、“就诊时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病例有疟疾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时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抗疟药使用规范率为74.29%,不同年度、不同疟疾类型及不同用药方式(口服或注射)抗疟药使用规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今后应提高重点人群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疟疾诊治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中国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难点。方法 基于中国多发性硬化调研项目结果,回顾性分析557名多发性硬化患者。分组对比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诊断类型、发病后就诊及确诊时间等。结果 557名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2.09∶1,平均发病年龄为(34.9±11.2)岁。平均病程(66.8±61.5)个月。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RRMS)是主要诊断类型(69.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症状(62.1%)。EDSS评分中位数2.5分。发病频率集中在每年发作1次(23.9%)和每2~4年发作1次(21.9%)。83.9%的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就诊,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0.28±1.11)年。55.1%的患者首次就诊即确诊,首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长为(0.91±2.36)年。与RRMS相比,进展型MS的病程长度、感觉症状、括约肌障碍比例及EDSS显著增加。结论 中国人群MS的临床特点与高加索人种部分相似,如发病年龄、性别、症状构成及比例,同时中国人群MS也具有自己的特征,如较低的RRMS比例、较低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多发性硬化这种疾病的知晓率低、发病后未及时就诊、首次发作不能确诊是诊断的难点,今后需通过提高普通人群和基层医生对MS的认识来缩短就诊及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误诊为IgG4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在院外误诊为IgG4相关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理特征。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5岁,自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2个月,大多数患者的首诊科室不是风湿免疫科。6例最终诊断为淋巴增殖性疾病,4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为感染性疾病,Rosai Doffman病、硬纤维瘤病、口底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各1例。有14例患者出现IgG4相关疾病的典型部位受累,主要包括6例腮腺、2例颌下腺、3例胰腺、2例腹膜后病变。10例患者血清IgG4升高,7例血清IgG4/IgG的值大于10%,7例IgE升高,4例补体降低,3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在15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中,10例患者可见淋巴浆细胞浸润,5例存在IgG4 +浆细胞,4例IgG4 +浆细胞与IgG +浆细胞的比值小于40%,1例大于40%,但均未见到典型的席纹状纤维化和闭塞性静脉炎。结论 多种疾病均可出现类似IgG4相关疾病的典型部位受累、血清IgG4升高,甚至组织病理也可表现为IgG4 +浆细胞浸润,临床医生要注意鉴别,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甚至重复多次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收集西安市COVID-19疫情病例个案信息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西安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25例,其中男67例,女58例,13~89岁,平均(48.23±15.94)岁,35~54岁55例(44%)。含输入性病例52例,本地续发病例73例;流行病学史明确者117例,接触史不明者8例;死亡3例。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3起涉及病例89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13起(56.52%),涉及病例38例(42.70%)。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3位区县依次是雁塔区(29例)、新城区(20例)和莲湖区(16例)。流行曲线显示前两次疫情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28日(11例)和1月31日(10例)。病例从发病到首诊时间1.0(0.5,3.0)d,从首诊到确诊时间4.0(3.0,6.5)d,从发病到确诊时间7.0(4.0,10.0)d。输入病例和续发病例从首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7,P=0.035);首诊前服药和未服药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0,P=0.007)。 结论 西安市COVID-19 疫情可分为外省市输入病例、本地续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三个阶段,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要流行特征。输入病例比续发病例更早确诊,首诊前是否服药可影响COVID-19确诊。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是目前西安市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或抗环瓜氨酸化多肽(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阳性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共纳入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PsA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银屑病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或《Moll和Wright标准》,并进行了RF及抗CCP抗体检测,根据血清中是否检测到抗CCP抗体或RF将所有患者分为抗CCP抗体或RF阳性组15例、抗CCP抗体或RF阴性组62例;根据血清中是否检测到抗CCP抗体将所有患者分为抗CCP抗体阳性组7例、抗CCP抗体阴性组7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比较RF或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Ps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单独比较了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Ps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77例患者中,RF或抗CCP抗体阳性者15例,其中仅RF阳性者8例,仅抗CCP抗体阳性者2例,两者均为阳性者5例。RF或抗CCP抗体阳性组PsA患者年龄较阴性组大[(58.2±14.8)岁 vs.(46.69±12.27)岁,P=0.002],更易出现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抗CCP抗体阳性组PsA患者较阴性组年龄大[(62.43±14.34)岁vs.(47.59±12.75)岁,P=0.005],RF阳性率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抗CCP抗体阳性组PsA患者均为多关节炎,阴性组患者中有68.6%的患者为多关节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或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以及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组PsA患者在腊肠指/趾表现、关节骨质破坏、指/趾甲改变、附着点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PsA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RF或抗CCP抗体;RF或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更易出现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年龄更大;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年龄更大,RF阳性率、纤维蛋白原水平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风湿免疫科规范化培训在内科住培学员中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内科专业基地的住培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95名学员,在风湿免疫科轮转前,有87.18%的学员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调查中已参加风湿免疫科轮转学员88人,未轮转学员107人。与未轮转学员相比,轮转学员中分别有79.55%、77.27%、80.68%的学员了解3种及以上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鉴别标准和治疗方法,比例均高于未轮转学员(P < 0.01)。轮转学员对抗风湿药物以及风湿免疫科临床技能掌握情况也明显高于未轮转学员(P < 0.01)。大部分学员希望采用的风湿免疫科轮转培训方式是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考核方式是平时表现考核;带教老师的职称是3年以上的主治医师。结论通过风湿免疫科规范化培训轮转能够明显提高学员对风湿免疫科理论知识、临床技能、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等方面的认知,提高规培学员的专科技能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线上健康指导对使用固定矫治器但长期未复诊的口腔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疫情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长期未复诊患者,34例为定期复诊患者,均选取6颗Ramfjord指数牙,通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对长期未复诊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及督导。结果 复诊组31牙位的PLI小于未复诊组(1.41±0.70 vs 1.79±0.90, P=0.029),44牙位的近中PD大于未复诊组[(2.51±0.67)mm vs (2.25±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其余各牙位的长期SBI、PLI、近中PD、远中PD及平均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未复诊组和定期复诊组患者各牙位近中、远中及平均PD均<3 mm,提示正确的线上健康指导能够避免增加未复诊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海口市2010—2017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疟疾后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海口市2010—2017年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海口市2010—2017年报告疟疾病例36例,年发病率(0.09~0.31)/10万,死亡1例。病例全部为输入性,其中非洲输入27例,南亚3例,东南亚6例,海口市各区均有病例分布。1、4、5、7月发病占63.89%。病例分型恶性疟28例,间日疟6例,卵型疟2例。25.00%病例有典型疟疾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 d,就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1 d。病例治疗规范用药率为22.22% 。结论 海口市2010—2017年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赴非洲务工后返乡的青壮年人群,节日前后发病较多,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病例少,治疗规范用药率低。提高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医务人员对疟疾的敏感性,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规范病例治疗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腾冲市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个案调查和处置情况,为基孔肯雅病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腾冲市人民医院报告的1例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采集患者血液,用Real-time PCR法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媒介伊蚊调查;采取环境整治、灭蚊、防蚊隔离治疗,追踪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控制疫情。结果 患者2019年7月31日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疼痛,8月1日出现皮疹,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发病前有缅甸探亲史,确认为缅甸输入性病例,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未发现疑似症状者;滇滩岳家寨、猴桥及滇滩口岸均捕获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4.00、9.80、3.85;灭蚊喷洒90余户,面积2.3万m2,处置后,布雷图指数(BI)控制在5以下。结论 病例为腾冲市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调查处置及时有效,未发生继发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济南市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就诊患者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近3年该院胸痛中心就诊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及规律。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胸痛中心就诊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及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处理策略等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和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7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53.4%),男性患者构成比高于女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季节的患者昼夜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7,P=0.006)。对昼夜就诊有关联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就诊季节、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及处理策略是患者昼夜就诊差异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该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的高峰年龄、就诊时间段、季节分布有其规律可循,为临床医师识别高危患者、选择最佳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32例结核性胸膜炎,31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单核细胞(PBMCs,PEMCs)进行T-SPOT.TB检测,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临界值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T-SPOT.TB的敏感性为93.75%,高于外周血的90.63%,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21, P=0.641);特异性为90.32%,明显高于外周血的67.74%(χ2=4.76, P=0.029)。胸腔积液与外周血检测形成细胞数为(532.5[260.5-1053])SFCs/106PEMC vs (166[43.5-349]) SFCs/106PBMC(P<0.05)。胸腔积液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当取值分别为12和133 SFCs/106PEMC时,敏感性分别为93.8%和81.3%,特异性为90.3%和96.8%。结论: 胸腔积液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斑点数≥133 SFCs/106PEMC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