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较为罕见的卵巢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但也存在向恶性转化风险,可产生类固醇激素,特别是雄激素。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也开始尝试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此类疾病。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非特异性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进行分析。探讨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0—2010年间收治的2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良、恶性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各1例。2例患者均表现为闭经、男性化等特征,术中及病理所见均与已报道特点一致。良性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随访至今状况良好;而恶性患者虽经手术和化疗,10个月后仍死于肿瘤复发。结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罕见的卵巢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为恶性,可行化疗,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0.1%,根据其肿瘤组织的来源分为间质黄体瘤、Leydig细胞瘤、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3类。卵巢间质黄体瘤是临床少见疾病,其无特异性表现,彩色超声和影像学检查不易查出,容易造成术前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卵巢间质黄体瘤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卵巢间质黄体瘤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0.1%,根据其肿瘤组织的来源分为间质黄体瘤、Leydig细胞瘤、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3类。卵巢间质黄体瘤是临床少见疾病,其无特异性表现,彩色超声和影像学检查不易查出,容易造成术前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卵巢间质黄体瘤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卵巢间质黄体瘤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卵巢类固醇瘤发生率很低,大约仅占卵巢肿瘤的1%,但病理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主要将该类肿瘤分为三种类型:间质黄体瘤、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睾丸型间质细胞瘤[1]。临床表明,了解卵巢类固醇瘤的临床特点并积极进行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我院2014年收治的1例类固醇细胞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未婚,无性生活史,主因"发现盆  相似文献   

6.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例报告)朱关珍陆惠娟卵巢类固醇细胞瘤较罕见。这是一组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即瘤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边形,酷似黄体细胞,间质细胞及肾上腺皮质细胞,并分泌各种类固醇激素而产生临床综合征的肿瘤〔1,2〕。sculy(1979年)...  相似文献   

7.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约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2%,其最常见的类型为卵巢无性细胞瘤,妊娠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更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临床情况。现对2019年5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描述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案,为临床处理妊娠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的病例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8.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血清标记物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血清标记物诊断的价值430030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顾美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虽有共同的临床特征,但每一类型的肿瘤临床所见不尽相同,故临床诊断时应予鉴别,力求术前及术中正确诊断,以便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一、无性细胞瘤(一)临...  相似文献   

9.
PCOS患者诱发排卵的方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stem,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多样化。自1935年将其归纳为综合征以来,不仅对它的发病机制始终未获得一致的结论,甚至PCOS的诊断标准至今也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是参考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ESHRE/ASRM)鹿特丹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但对临床来说,是否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影响对该疾病的对症治疗,原则上都是如多毛和高雄激素血症则抗雄激素治疗,月经不调则行调整周期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及对无排卵不孕则促排卵治疗等。但…  相似文献   

10.
卵巢肿瘤合并高雄激素可使患者出现男性化表现,如闭经、不孕、痤疮等,影响患者外观及生活。产生雄激素的卵巢肿瘤最常见的是性索间质肿瘤向男性分化形成的支持-间质细胞肿瘤,其次是卵巢非特异型类固醇细胞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库肯勃氏瘤、某些生殖细胞肿瘤如成熟畸胎瘤等组织类型也可引起雄激素增加,卵巢透明细胞癌产生雄激素非常罕见。本文就合并高雄激素血症的卵巢肿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NMDAR脑炎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妇科医生的相关诊疗方案,提高妇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对该病的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抗NMDAR脑炎合并卵巢肿瘤的6例临床资料。分析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方案及治疗方法,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差,头颅MRI等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为诊断的关键。及时诊治,预后较好。结论该病诊治难度大,作为妇科医生要充分认知该疾病,能为妇科卵巢肿瘤筛查、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意见,同时也能给予及时手术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卵巢颗粒细胞瘤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7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期别、不同原发肿瘤大小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5年及10年存活率。结果 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5年及10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但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I期病人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存活率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临床分期是影响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I期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3.
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在临床较少见,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综合考虑,手术在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中是首选方法。随着综合治疗模式的发展,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后对于儿童生育力的保护及卵巢恶性肿瘤的管理。报告1例12岁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病例,患者因下腹胀痛首次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发现盆腔包块后就诊于妇科,肛门指诊示盆腔偏右侧可触及约7.0 cm×6.0 cm包块,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可,相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略升高,剖腹探查行术中冰冻病理所示考虑左侧卵巢良性病变,右侧卵巢恶性病变,故行右侧附件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同时给予戈舍瑞林去势保护卵巢功能治疗。现已随访11个月,患者月经规律,无特殊不适。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卵巢无性细胞瘤诊治过程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脂质卵巢支持细胞瘤(ovarian sertoli cell tumor)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妇科治疗的1例伴脂质卵巢支持细胞瘤患者,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54岁,绝经12年,反复阴道不规则出血2年余。术前检查提示雌激素、雄激素升高,超声显示右侧附件区低回声包块。予行腹腔镜下右侧附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伴脂质卵巢支持细胞瘤,术后3个月复查雌激素、雄激素均降至绝经后水平。查阅国内外文献,仅检索到2例伴脂质卵巢支持细胞瘤报道。同时分泌雌激素、雄激素的伴脂质卵巢支持细胞瘤迄今未见报道。结论伴脂质卵巢支持细胞瘤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与其分泌激素的类型相关,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治疗方式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而预后则与肿瘤的期别相关。  相似文献   

15.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tumor of the ovary,AGCTO)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无明显的遗传性,在病理方面与卵巢上皮癌具有明显差异.抗苗勒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AGCTO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具有诊断意义.目前治疗方法尚不规范;手术是初发及复发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化疗常作为术后残余病灶及复发患者的辅助治疗,目前也有学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拮抗剂治疗,以及拮抗EGF家族基因的治疗等.AGCTO易远期复发,血抑制素B水平与AGCTO患者病情相一致,常用于随访.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3年WHO对肿瘤的分类,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浆液性、粘液性、内膜样、透亮细胞、移行细胞肿瘤以及混合性上皮肿瘤均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种[1]。病理医师对明显良性和明显恶性者一般均能作出正确诊断,而临床医师的处理也较规范,但对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和临床处理却往往较棘手,现仅就卵巢交界性移行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阐述如下。1移行细胞瘤的命名及组织发生学1.1移行细胞瘤的命名卵巢移行细胞瘤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1898年McNaughton-Jones报道了这种肿瘤,1907年Brenner首先详细描述了3例[2],1932年Meyer将其命名为Brenn…  相似文献   

17.
两性畸形合并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少见,如对此疾病及其关系认识不足,易延误诊断及治疗,现将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卵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发生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只能依靠组织病理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极易与卵巢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延误病情。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卵巢DLBCL病例,患者以腹胀为主诉就诊,无其他不适,影像学检查不典型,入院初步诊断为盆腔肿物,通过行剖腹探查术得以明确诊断,给予手术及化学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切实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9.
Li S  Zhang W  Zhang R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2):732-734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0年间诊治的生殖器恶性肿瘤致心包积液9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9例中6例卵巢恶性肿瘤(4例卵巢上皮性癌,2例卵巢弥漫性颗粒细胞瘤)、2例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41.6岁。诊断原发肿瘤到心包积液的间隔时间为2 ̄49个月。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闷和呼吸困难。9例经胸部X线诊断,其中6例同时经B超诊断,3例  相似文献   

20.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heovary,AGCTO)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无明显的遗传性,在病理方面与卵巢上皮癌具有明显差异。抗苗勒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AGCTO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具有诊断意义。目前治疗方法尚不规范;手术是初发及复发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化疗常作为术后残余病灶及复发患者的辅助治疗,目前也有学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拮抗剂治疗,以及拮抗EGF家族基因的治疗等。AGCTO易远期复发,血抑制素B水平与AGCTO患者病情相一致,常用于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