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状态,妊娠分娩可能导致女性心理压力增高,从而影响妊娠结局并导致产后抑郁发病率上升。而针对孕妇心理健康的课程及相关研究较少,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公众问题。正念疗法是一种基于正念的心理干预方法,其核心在于觉察而不评价,为目前心理治疗领域的主流疗法,能有效缓解压力、减轻焦虑与抑郁,促进身心健康。在慢性疾病患者的精神障碍治疗方面,正念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确的效果。在孕妇的心理干预方面,正念疗法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目前,针对孕妇的正念减压干预方法包括正念分娩和育儿及以正念为基础的分娩教育,能够减轻孕妇自感压力、增强分娩效能,从而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孕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母胎围产期异常以及儿童期发育密切相关。而接受减胎术者面临多胎妊娠、孕期接受宫内干预、减胎术致胎死宫内等多重压力,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风险高于一般的单胎妊娠孕妇。本文对减胎术后孕妇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了汇总,并梳理了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心理干预措施,为进一步改善减胎术的预后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减胎术后的孕妇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孕妇要差,其主要表现包括抑郁、焦虑、压力及悲伤等症状,和流产后的孕妇接近。目前可用于术后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措施包括社会支持、团体心理辅导、一对一心理咨询等。建议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密切关注减胎术后孕妇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问题的早期诊断与干预,以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给予正念瑜伽训练,观察孕妇负性情绪、知觉压力及分娩恐惧情况.结果发现,正念瑜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知觉压力水平,减少分娩恐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对改善妊娠期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和建档的有抑郁症状的孕妇12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认知疗法进行心理干预,试验组采用集体心理干预和(或)个别心理干预、家庭教育课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分别在妊娠早、中、晚期及产褥期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综合评价围产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对妊娠期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孕妇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孕妇的抑郁评分指数较对照组孕妇低;对照组患者分娩期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不仅对妊娠期孕妇抑郁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能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提高分娩过程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可行性。方法将600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并随访至产后2周。心理干预组分别对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3个阶段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孕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产后2周采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增加本次有关妊娠、分娩前后的生活事件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组孕妇临产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总粗分值分别为32.13±3.26和34.26±3.78,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7%,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潜在心理背景分析表明:心理干预组的孕产妇在妊娠心境、产后育儿、与社会家人关系等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来自分娩周围环境、分娩疼痛等压力无明显改善,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倩  李娟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9):1436-1440
正念起源于东方佛教禅修,佛教语境内的正念强调安心当下,止住因思虑过去和未来而纷乱的心念,发展定力.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卡巴金教授将正念引人心理治疗领域,并去除了正念中的宗教成分,提炼出其中的练习技术,并在麻省医学院压力治疗中心运用正念训练帮助患者进行疼痛和压力管理,成效卓著.随后,西方心理学界持续关注正念,众多研究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探索,发现正念干预不仅能够减轻甚至消除身心症状,还能提高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发展出诸如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基于正念的心理疗法,被誉为“认知与行为疗法的第三次浪潮”.如今,正念在西方国家的医疗、心理干预、教育、体育等领域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系统化心理管理干预对初产妊娠孕妇社会行为、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产检及分娩的300例初产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社会心理学视角下进行系统化心理管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妊娠压力、焦虑、抑郁评分及其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 结果 两组干预前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和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顺产率(68.67%)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剖宫产率(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极低体重儿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管理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显著改善初产妊娠孕妇不良社会心理行为状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段树菊 《现代保健》2011,(1):124-12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并调查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和对自然分娩自信心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高于正常,对自然分娩自信心状态低于正常。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及选择剖宫产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对自然分娩自信心提高。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顺产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对围产保健门诊的怀孕中晚期妇女进行心理测量,同时进行个人及家庭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怀孕中晚期妇女焦虑发生率10.61%,抑郁发生率16.67%;与焦虑相关的因素:孕妇的户籍、家庭结构、孕妇及丈夫的文化程度;与抑郁相关的因素:孕妇的户籍、有无高危因素、孕妇及丈夫的文化程度。妊娠中、晚期孕妇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部分妊娠中晚期妇女有焦虑、抑郁情绪,且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析护理干预对其围生期的影响.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该病患者有87例,对其进行在监测、心理、生活、分娩、产褥期等方面的护理,同时统计产妇在积极的心理干预、生活护理等手段后的分娩方式,分娩后产妇及婴儿的情况以及出院时家属与产妇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论表明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建立产妇的分娩信心,减缓产妇心脏压力,从而达到产妇顺利分娩的目的,避免了产妇及婴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并了解在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相关程度,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孕期妇女到产科进行检查的符合排除和纳入标准的312名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妊娠压力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的总体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 68±0. 43);其中"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得分最高,为(2. 13±0. 70);不同文化程度在心理健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 105,P<0. 05),在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574,P>0. 05)、不同妊娠计划在压力和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压力=3. 261,t心理健康=4. 065,P<0. 05),不同职业的孕妇在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769,P>0. 05),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929,P<0. 05),是否接受试管婴儿对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和心理健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压力=1. 364,t心理健康=0. 087,P>0. 05);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抑郁、偏执以及精神病这三项外(t=0. 567、0. 000、0. 295,P>0. 05),其余各项均值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6. 160、2. 855、3. 683、3. 521、3. 122、4. 996,P<0. 05);压力的总均值以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的总均值以及各项目均值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 05),即孕妇的压力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结论洛阳地区妊娠压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多种因素都对妊娠压力水平对女性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孕妇进行压力评估和心理疏导,改善孕妇心理健康,使妊娠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深圳市100家社康中心为调查点,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自编一般健康问卷对2007年3~10月在深圳市分娩的2 216例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8.12%。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配偶饮酒、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对胎儿性别期望,产妇对分娩过程恐惧、产后形体改变、抚养孩子信心不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接受保健指导、心理调适、保健人员对产后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加强产前保健,拓展产后家访内容,开展产后抑郁症早期筛查与监测,早期发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心理辅导,是维护和促进产妇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卫生"三级预防"、减少孕产妇死亡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妇女孕期心理咨询对于改善孕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与作用。方法对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就医住院且经过规范的孕期心理筛查与指导的1 358例孕妇,与同在该院就医住院但未经过孕期心理筛查咨询的1 218例孕妇作对照,分析比较产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比较两者差异和心理健康状态的不同。结果两组孕妇在孕晚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规范的孕期心理筛查与咨询,有助于改善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降低难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有助于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后新生儿发育的变化。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筛查孕妇生活事件总分大于150分以及焦虑、抑郁总分大于50分的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认知疗法、催眠疗法和音乐疗法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产后比较两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干预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体重、各时间点的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对应激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新生儿的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15.
金庆英  魏淑奇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20-1722
目的:考察孕妇心理健康与分娩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SCL-90和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1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孕妇的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人际关系等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②孕妇具有一定的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③孕妇焦虑、恐怖等心理健康问题与分娩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结论: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孕妇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利于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产妇心理状况及其对心理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现状,为探索在社区开展产妇心理卫生服务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荔湾区随机抽取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各中心产妇心理卫生服务状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产后42天产妇进行产后抑郁、心理卫生服务问卷调查。结果:产妇抑郁阳性率34.5%。27.6%产妇曾有心理卫生服务需要,16.3%曾接受过某种形式心理卫生服务。产妇对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观需求与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费用支付方式、生育准备、是否上孕妇学校有关。结论:产妇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问题,但针对产妇的心理卫生服务缺乏,为了增加产妇对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动性,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应考虑服务的价格因素,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将心理医生整合到初级保健机构,实现初级保健和心理关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胎高龄孕妇心理状态评分与其内心期望分娩方式的关系,分析内心期望分娩方式与实际分娩方式之间的异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312例二胎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与内心期望的分娩方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观察不同孕期孕妇心理状态、其内心期望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孕晚期阶段,期望进行阴道生产的孕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期望进行剖宫产的孕妇(P<0.05),心理状态不佳孕妇中期望进行剖宫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心理状态良好者期望进行剖宫产的比例(P<0.05)。孕晚期期望分娩方式与最终分娩方式不一致的产妇产后抑郁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致组产妇,且新生儿Apgar评分也低于一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胎高龄孕妇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孕妇内心的期望分娩方式,当实际分娩方式与预期分娩方式不一致时,会进一步增加孕产妇的负性情绪程度,从而影响妊娠结局,临床需引起重视,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林芬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453-1454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心理状况,并探讨针对孕妇不健康心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来我院产科门诊的妊娠妇女150例为研究对象,医师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妊娠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不健康孕妇9种症状因子(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具体体现.结果 忧郁、焦虑、躯体化是孕期妇女出现的主要的心理异常变化,忧郁、焦虑、躯体化发生率在13%左右.同时,孕妇心理异常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条件差、夫妻关系不和谐、重要亲人丧亡等家庭和社会因素有关.结论 妇女怀孕期间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且发生几率比较大,医师要对此加以重视,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孕妇,通过筛查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尽早矫正出现心理问题的孕妇的心理状况,防止心理问题恶化,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Latina immigran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poor mental health. Amigas Latinas Motivando el Alma (ALMA) is a group-based intervention to reduc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among Latina immigrants. Based on participants’ feedback and growing evidence supporting mindfulness as a way to reduce stress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additional sessions of the ALMA intervention were developed and pilot tested to provide more training on mindfulness as a coping strategy. The feasibility and potential efficacy were evaluated in a community sample using a pre- and post-test study design.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women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sessions and used mindfulness strategies they learned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program also reduce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9% reduction in mean depression scores and 26% reduction in mean anxiety scores). Further evaluation is needed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the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s perinatal mental health issues, ethnic differences, and comorbidity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Hawaii. Methods: Eighty-four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women, ages 18–35, seeking prenatal care on Oahu. They were interviewed at their initial prenatal visit about substance u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Results: Sixty-one percent of women screened positive for at least one mental health issue. Thirteen percent of all pregnant women reported drinking during pregnancy with 5% reporting problem drinking, 15% reported smoking cigarettes on a regular basis, 5% of pregnant women had probable depression, and 13% of pregnant women had probable anxiety. Significant ethn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cigarette smoking, with the highest rate among Native Hawaiian women (35%). Native Hawaiian women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binge drink. Conclusion: Given the high rates of potential mental health issues in our sample,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for mental health issues early in pregnancy in Hawa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