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龄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卵巢反应和结局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助孕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IVF-ET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周期共2468个。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25岁,170个周期)、B组(25~29岁,741个周期)、C组(30~34岁,866个周期)及D组(≥35岁,691个周期)。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4组不孕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A、B、C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高于此3组。窦卵泡数、基础黄体生成激素(bLH)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少。4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获卵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A组正常受精率最低,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胚率最高,与年龄偏大组(C组、D组)及年龄偏小组(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化妊娠率及活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流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组临床妊娠率最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活产率明显减低且流产率明显增加。结论:长方案IVF-EF助孕,<25岁的患者与25~29岁的患者比较,卵子质量及胚胎质量较差,而妊娠结局并未受到影响。随着年龄增大,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下降,IVF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年龄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卵巢反应和结局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助孕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IVF-ET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周期共2 468个。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25岁,170个周期)、B组(25~29岁,741个周期)、C组(30~34岁,866个周期)及D组(≥35岁,691个周期)。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4组不孕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A、B、C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高于此3组。窦卵泡数、基础黄体生成激素(bLH)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少。4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获卵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A组正常受精率最低,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胚率最高,与年龄偏大组(C组、D组)及年龄偏小组(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化妊娠率及活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流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组临床妊娠率最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活产率明显减低且流产率明显增加。结论:长方案IVF-EF助孕,<25岁的患者与25~29岁的患者比较,卵子质量及胚胎质量较差,而妊娠结局并未受到影响。随着年龄增大,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下降,IVF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焦虑障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10例行IVF-ET的女性患者进行焦虑程度测评及分析,根据患者焦虑程度分为3组,A组55例,轻度焦虑;B组105例,中度焦虑;C组50例,重度焦虑。比较分析各组获卵数、2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A组患者的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焦虑障碍程度的加重,其对IVF-ET结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加重,应高度重视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及治疗以改善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方案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获卵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长方案IVF-ET的217周期的患者并将其按获卵数多少分为三组:获卵数<8个46周期为Ⅰ组,8~15个97周期为Ⅱ组,>15个74周期为Ⅲ组,比较三组IVF-ET的妊娠结局.结果 获卵数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妊娠率Ⅱ组为61.86%(60/97),与Ⅰ组的39.13%(18/46)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率Ⅲ组为89.19%(66/74),Ⅱ组为67.01%(65/97),Ⅰ组为26.09%(12/4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方案IVF-ET周期中获卵数在8~15个有较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的微环境中,由氧气参与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一些活性氧物质如得不到及时清除,会诱导氧化应激的现象.有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是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的氧化应激可导致卵母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干扰卵母细胞内减数分裂,使卵母细胞内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增多,造成胚胎DNA损伤和早期发育停滞,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在体外培养时,经常通过添加外源性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以及建立并维持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所需的低氧环境来拮抗氧化应激的不良作用.就氧化应激的产生、对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如何拮抗氧化应激的不良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不孕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焦虑障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IVF-ET的不孕症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未行心理干预。在进入IVF-ET周期前及胚胎移植后14 d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史和不孕原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和助孕术式方面,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孕原因分为4组,输卵管性因素组和男性因素组比较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因素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比较卵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不孕组和继发不孕组比较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因素组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氧(5% O2)培养环境对高龄(≥38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医学中心采用常规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行IVF治疗并于受精后第3天移植的高龄患者(≥38岁)的283个周期,按其培养环境不同分为低氧组(5% O2,共120个周期)和常氧组(20% O2,共163个周期),比较2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2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氧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低氧培养环境可有效提高高龄患者优质胚胎率,但并不能改善高龄患者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9.
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的微环境中,由氧气参与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一些活性氧物质如得不到及时清除,会诱导氧化应激的现象。有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是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的氧化应激可导致卵母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干扰卵母细胞内减数分裂,使卵母细胞内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增多,造成胚胎DNA损伤和早期发育停滞,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在体外培养时,经常通过添加外源性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以及建立并维持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所需的低氧环境来拮抗氧化应激的不良作用。就氧化应激的产生、对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如何拮抗氧化应激的不良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  相似文献   

11.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治疗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结局不良。因此,在采取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前,是否需要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临床医生的困惑。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会损害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卵巢反应性,手术后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结局并无显著改善。手术引起的损伤与手术过程、术者经验、手术方式都有关。在接受体外受精治疗前,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患者并无显著益处,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应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与氯米芬(CC)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432个周期P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GnRH拮抗剂组(248个周期)和CC微刺激组(184个周期),比较2组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结局。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体质量指数(BMI)以及不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微刺激组比较,GnRH拮抗剂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和Gn用量明显增多,内膜厚度、获卵数、有效胚胎数和鲜胚移植率增高,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CG日雌二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种植率、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OR患者采用拮抗剂方案可增加获卵数、有效胚胎数和鲜胚移植率,同时降低周期取消率,可作为POR患者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受精、卵裂及妊娠情况。方法:对2001年3月~2001年12月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10个周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个周期中共取得卵子1004个,受精696个,受精率69.32%;卵裂666个,卵裂率95.69%;妊娠42例,总妊娠38.18%;种植数358个,种植率14.53%;多胎6例,多胎妊娠率为14.29%,未发生异位妊娠及先天缺陷儿出生。随年龄增加,卵泡数明显减少,受精数也相应减少,从而妊娠率也受到影响。结论:IVF-ET辅助生殖过程中胚胎质量是成功的关键,年龄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应用长方案治疗不孕症已得到临床工作者的一致认可,然而近年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因治疗期短、安全、无“突发释放”作用并保留垂体反应性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卵巢高反应患者,GnRHA方案可明显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风险,且对卵巢反应正常患者无显著不良影响.GnRHA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治疗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临床治疗方案各有不同,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对GnRHA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治疗方案及其他GnRHA的衍生应用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生殖科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POR不孕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69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1个月;B组64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3个月;C组72例,未给予DHEA预处理,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卵泡刺激素(FSH)检测及B超下监测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FC)。A组和B组均于预处理前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检测及B超监测双侧卵巢AFC。3组均采用常规短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比较各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结果:A组预处理前后FSH、E2、AMH及AF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预处理后FSH、E2水平明显下降,AMH水平及AFC明显上升(P<0.05)。3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无显著差异,A组获卵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EA对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卵巢储备及IVF/ICSI-ET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与DHEA预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潜伏性结核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后发作的特点,及在输卵管性原发不孕患者助孕治疗前检查及治疗潜伏性结核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经IVF-ET助孕妊娠后因结核流产的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临床妊娠,均因结核发病而流产。6例患者皮肤结核菌素实验或干扰素γ释放试验阳性。其中,仅1例既往有结核病史,其余既往及检查均未提示有活动性结核。最终确诊子宫内膜结核3例;子宫内膜结核合并肺结核1例;脑膜结核1例;肺结核1例。且潜伏性结核发作导致流产的患者流产后需要抗结核治疗至少1年后再次妊娠。结论: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妊娠后可能发病,且发病后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