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刘文清  张胜威  王华胜 《中国肿瘤》2018,27(12):962-967
摘 要:[目的] 探讨胸苷脱氨酶(CDA)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21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提取DNA用来进行CDA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另外,收集8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化疗前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RNA对CDA 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对基因型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 CD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532545和疗效相关。rs532545位点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GG型157例(73.02%),GA型53例(24.65%),AA型5例(2.3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5,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834)。预后比较将GA和AA型患者合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预后分析发现,GA/AA和GG基因型患者的3年无疾病生存(DFS)率分别为81.03%和6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种基因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2.41%和5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对DFS构建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GA/AA基因型对DFS的影响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5,P=0.011)。另外,进一步在85例外周血单核细胞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相对于野生型GG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A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DA基因rs532545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使结直肠癌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当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 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 例接受含奥沙利铂(OXL)化疗方案的CRC患者(均为中国中南地区汉族)血液标本,常规提取DNA、PCR扩增及分析SCN10A外显子多态位点rs12632942 基因型,评估OXLIPN程度。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外显子多态rs12632942 基因型与OXLIPN 的相关性。结果:319 例CRC 患者rs12632942 基因型:AA134 例、AG156 例、GG29 例,rs12632942 基因型频率符合哈温平衡(P>0.05)。rs12632942 的AG+GG基因型与Ⅱ~Ⅳ度OXLIPN相关(P<0.01),是发生Ⅱ~Ⅳ度OXLI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4,95%CI=1.231~3.392,P<0.01)。结论: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AG+GG基因型的CRC患者易感Ⅱ~Ⅳ度OXLIP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 年1 月到2018 年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195 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给予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治疗期间在医院评估患者的复发情况,完成固定周期的辅助化疗后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进行GSTP1 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另外,收集部分患者接受化疗前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RNA,进行GSTP1 mRNA表达分析。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并通过多变量Cox 风险比例模型进行校正。结果:195 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4.8 年,中位总生存期(OS)为6.2 年。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位于GSTP-1 基因编码区域的I105V位点和预后相关。I105V位点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AA型135 例(69.23%)、AG型56 例(28.72%)、GG型4 例(2.0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6,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对基因型患者进行复发风险和预后的分析发现,AA基因型和AG/GG基因型患者的中位DFS 分别为5.7 年和3.9 年(P<0.01),中位OS 分别为7.0 年和4.5 年(P<0.01)。AG/GG 基因型对患者的OS 具有独立的影响(OR=1.54,P<0.05)。与AA 基因型患者比较,I105V 位点AG/GG 基因型患者PBMC 中GSTP1 mRNA 表达水平较高(P<0.01)。结论:GSTP1基因I105V位点可能通过介导GSTP1 mRNA表达,进而影响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新诊断脑胶质瘤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治疗地位,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 rase P-1, GSTP1)在胶质瘤细胞外源性物质解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影响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本研究旨在探讨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75例手术切除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进行GSTP1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收集部分患者接受放化疗前的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标本提取RNA定量分析GSTP1 mRNA表达。并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关联。结果: P.Ile105Val变异在研究人群中的突变频率为:AA型119例(68.00%),AG型51例(29.14%),GG型5例(2.86%),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868)。随后以显性遗传方式将AG型和GG型患者合并进行分析。预后分析结果表明:AG/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4和6.9个月,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5)。在总生存期(OS)方面,AG/GG型和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0和15.3个月,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针对OS的多变量的Cox分析结果表明,AG/GG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68, P=0.011)。78例PBMC标本的GSTP1基因mRNA表达实验结果表明,P.Ile105Val变异AG/GG基因型患者的GSTP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患者(4.01±0.472 vs 2.76±0.624, P<0.001)。结论:GSTP1基因P.Ile105Val变异是影响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结直肠癌细胞的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探讨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13例术后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χ 2 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预后数据方面,纳入研究的213例患者均可评价预后,整体人群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4.6年,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6.5年。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3个标记多态性位点(rs2297136、rs822336和rs822337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了rs2297136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rs2297136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4.7和3.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6.5和4.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 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D-L1基因rs2297136位点可能通过介导PD-L1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应用SNP芯片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仙游县96例胃腺癌患者与96例健康对照人群基因组中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筛检,应用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芯片(Sequenom MassARRAY)在344例胃癌患者中对筛检出来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取得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患病后1年的生活饮食习惯,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共筛检出11个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包括5个miRNA自身SNPs、5个miRNA靶序列SNPs以及1个miRNA生物合成通路基因相关SNPs。单因素分析显示miR-1297 rs9536676、MSH2 rs17502941位点的多态性与胃癌预后有关联性,其余的多态性位点均与胃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TNM分期、rs17502941 AA/AG基因型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TNM分期联合分层得出,miR-1297 rs9536676、miRNA-519b rs10413288、miR-379 rs7143252、FAS基因rs1468063、EGFR基因rs10277413位点均与胃癌患者的生存分布有关联。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同时携带rs9536676 AA/AG和rs17502941 GG、rs9536676 AA/AG和rs10413288 AA、rs17502941 GG和rs10413288 AA基因型可能会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P < 0.05)。结论:胃癌差异表达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与胃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SNP预测软件筛选HapMap数据库中国汉族人群DNMT3b基因的4个标签SNPs(rs6119954、rs4911107、rs4911259、rs8118663)及启动子区2个SNPs(rs1569686、rs2424913),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以上SNPs位点的基因分布情况;采用RECIST 1.1标准评价以上患者接受FOLFOX方案化疗4个周期的近期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分析不同化疗效果与临床病理参数(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及以上SNPs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关系。结果 1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DNMT3b rs6119954、rs1569686、rs4911107、rs4911259、rs8118663和rs2424913基因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分布与预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4个周期化疗后,获CR 4例、PR 45例、SD 88例、PD 41例,故分为有效49例和无效129例。FOLFOX4化疗效果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均无关,而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rs6119954及rs2424913中携带突变等位基因者的化疗有效率较低,且化疗无效的风险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SNPs位点基因分布与疗效及无效风险均无关(P>0.05)。结论 DNMT3b rs6119954及rs2424913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的疗效有关,且携带rs6119954 A或rs2424913 T等位基因者化疗无效的风险较高,对于预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的效果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应用SNP芯片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福建省胃癌高发区仙游县96例胃腺癌患者与96例健康对照人群基因组中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筛检,应用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芯片(Sequenom MassARRAY)在344例胃癌患者中对筛检出来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取得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患病后1年的生活饮食习惯,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共筛检出11个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包括5个miRNA自身SNPs、5个miRNA靶序列SNPs以及1个miRNA生物合成通路基因相关SNPs。单因素分析显示miR-1297 rs9536676、MSH2 rs17502941位点的多态性与胃癌预后有关联性,其余的多态性位点均与胃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TNM分期、rs17502941 AA/AG基因型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TNM分期联合分层得出,miR-1297 rs9536676、miRNA-519b rs10413288、miR-379 rs7143252、FAS基因rs1468063、EGFR基因rs10277413位点均与胃癌患者的生存分布有关联。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同时携带rs9536676 AA/AG和rs17502941 GG、rs9536676 AA/AG和rs10413288 AA、rs17502941 GG和rs10413288 AA基因型可能会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P < 0.05)。结论:胃癌差异表达miRNA及其相关基因的SNPs与胃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董宁宁  韩磊 《现代肿瘤医学》2023,(24):4572-457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XELOX方案化疗,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LDI-TOF)的方法明确GSTP1 rs1695基因分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部位、ECOG-PS评分、TNM分期)及GSTP1 rs1695基因分型对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结果:102例患者中,GSTP1 rs1695 AA基因型、AG基因型、GG基因型所占例数分别为73例(71.6%)、27例(26.5%)、2例(2.0%),携带变异基因型GG/AG化疗ORR高于野生基因型AA(69.0%vs 43...  相似文献   

10.
曹永德  刘洋  肖乐婷  王海江 《癌症进展》2021,19(9):901-906,953
目的 分析高龄(年龄≥75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例年龄≥75岁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以总生存(OS)为随访终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OS的影响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20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Ⅰ期43例,Ⅱ期84例,Ⅲ期75例,不同TNM分期患者的3年OS率分别为90.70%、84.52%、57.33%,5年OS率分别为79.07%、60.71%、4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最大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前肠梗阻情况、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为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神经/脉管侵犯情况、术后化疗情况高龄结直肠癌患者3、5年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术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术前CEA水平﹥5 ng/ml、病理类型为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神经/脉管侵犯、N分期为N2期和术后未化疗均是高龄结直肠癌患者5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仍能从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中获益,但术后化疗意愿低,判断预后时除N分期外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CEA水平、病理类型是否为印戒细胞癌/黏液细胞癌、神经/脉管侵犯情况等.  相似文献   

11.
陆友国  沈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12):1096-1102
目的 探讨瘦素(LEP)水平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42例NSCLC患者的外周血,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上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 TOFMS)进行LEP多态性位点rs4731423、rs10487506、rs2167270、rs17151919、rs1800564和rs11761556的基因分型,同时收集176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进行对比。采用Hardy Weinberg平衡分析以上6个SNPs位点的遗传平衡情况,比较两组以上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并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来评价NSCLC易感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42例NSCLC患者的血清LEP水平,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和LEP SNPs的关系。结果 142例NSCLC患者及176例健康体检者rs4731423、rs10487506、rs2167270和rs11761556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NSCLC组与对照组rs10487506、rs1176155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4731423分布上,NSCLC组GG基因型频率为31.7%(45/142),G等位基因频率为51.4%(146/284),均高于对照组的188%(33/176)和372%(13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167270分布上,NSCLC组AA基因型频率为15.5%(22/142),高于对照组的7.4%(13/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P rs10487506、rs2167270和rs11761556与NSCLC的发病风险均无关(P>0.05);rs4731423分布上,以AA基因型为参照,GG基因型发生NSCLC的风险升高至2594倍,AG+GG基因型则升高至1961倍(P<0.05),而AG基因型发生NSCLC的风险未改变(P>005);以A等位基因为参照,G等位基因发生NSCLC的风险升高至1785倍(P<0.05)。血清LEP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rs10487506、rs2167270及rs11761556均无关,但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P<0.05);血清LEP水平与rs4731423有关,其中AG、GG和AG+GG基因型的血清LEP水平均高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P rs4731423与NSCLC易感性及LEP水平有关,其中携带G等位基因的NSCLC发生风险升高且LEP水平升高,在NSCLC易感人群筛查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晓玉  何斐  叶超  蔡琳 《肿瘤防治研究》2014,41(9):1014-1020
目的 探讨DNA双链断裂修复(DSB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TaqMan探针技术检测679例NSCLC新发病例的DSBR 10个SNP(rs6869366、rs1056503、rs3734091、rs861539 、rs861537、rs1799794、rs16942、rs144848、rs1805794、rs2735383)的基因分型,应用Kaplan-Meier、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29.8%(95%CI:26.1%~33.5%)。化疗患者携带XRCC3 rs861539 CT+TT基因型的死亡风险低于携带CC基因型患者(MST:32月vs. 60月HR=0.629,95%CI:0.411~0.962,P=0.032;aHR=0.623,95%CI:0.399~0.973,P=0.038);鳞癌患者携带BRCA1 rs16942 AG+GG等位基因型比携带AA基因型的预后差(MST:24月vs. 31月;aHR=1.622,95%CI:1.139~2.310,P=0.007);非吸烟女性腺癌患者携带NBS1 rs2735383GC+CC基因型较携带G G 基因型的死亡风险低(MST:41月 v s . 32 月;aHR=0.420,95%CI:0.247~0.714,P = 0 . 0 0 1 ) ; 携带X R C C 3r s 8 6 1 5 3 9CT+TT基因型的临床早期病例较携带CC基因型的死亡风险降低( aHR= 0 . 4 4 4 , 9 5%CI :0.192~1.025,P=0.057);男性吸烟的早期患者携带NBS1 rs1805794 CG+GG基因型比CC基因型的死亡风险高(aHR=2.768,95%CI:1.273~6.017,P=0.010);携带XRCC3 rs861537 AA基因型的临床晚期病例较携带GG基因的死亡风险增加(aHR=1.750,95%CI:1.021~3.001,P=0.042)。联合分析发现,患者携带4个或5个不利基因型比携带≤3个不利基因型的死亡风险增加(aHR=1.153,95%CI:1.005~1.322,Ptrend=0.042)。结论 DSBR基因遗传多态性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CC5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大肠癌奥沙利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105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开始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LDR方法检测ERCC5基因3个SNP位点-1415C〉T(rs2094258)-7、63A〉G(rs2016073)及-413C〉T(rs943245)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携带ERCC5-763GG-、763AG和-763AA基因型的患者化疗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7%、69.2%和52.6%,其中携带-763GG基因型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携带-763AA基因型的患者,P=0.028。携带-763AA基因型的患者中位PFS(36/95例,6个月)低于携带-763AG基因型(48/95例,8个月)及携带-763GG基因型(11/95例,10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5,P=0.002。-1415C〉T多态性与化疗疾病控制率和PFS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413C〉T位点未发现遗传多态。结论:ERCC5启动子区-763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奥沙利铂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甘肃地区汉族妇女XRCC1 rs25487、CCNH rs223494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各101例,匹配相同数量健康人作对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CR-RFLP)对XRCC1、CCNH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和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发病的风险性关系,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种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初潮年龄、发病年龄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XRCC1 rs25487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P=0.001, OR=6.39, 95%CI: 2.18~ 18.65);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显示,XRCC1基因 rs25487位点携带AA/AG基因型者,在PR+与PR-乳腺癌组织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4,OR=0.29);携带AG/GG基因型者,在Her-2+与Her-2-乳腺癌组织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8, OR=0.45)。χ2检验显示,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XRCC1 rs25487位点GG/AG基因型携带者的初潮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43);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CCNH rs2234942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的初潮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49);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XRCC1 rs25487和CCNH rs2234942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发病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19、0.048)。结论:XRCC1 rs25487 GG基因型将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XRCC1 rs25487位点携带AA/AG基因型者,在PR+时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下降;携带AG/GG基因型者,在Her-2+时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DICER基因rs3742330A〉G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病例一对照研究为基础,收集2008—10—01—20091130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80例食管癌患者和380例非肿瘤患者,采用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DICER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42330A〉G进行分型,计算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及95%CI。结果:DICER多态性位点rs3742330A〉G基因型AA、AG和GG在食管癌组频率分别为33.9%、51.6%和14.5%,在非肿瘤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38.1%、48.4%和13.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AA基因型的个体,AG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1.19,95%CI=0.87~1.62;与AA+AG基因型相比较,GG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1.09,95%CI=0.72~1.65。结论:DICER基因rs3742330A〉G多态性可能不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SCA基因(pmstatestemcellantigen,PSCA)rs2976392位点多态性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汉族胃癌患者与210名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PSCA基因rs2976392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PSCA基因rs2976392位点3种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在胃癌组中的频率分别为43.23%、41.94%和14.84%,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0.95%、41.43%和7.62%。与GG型比较,携带GA型和AA型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风险性增加,OR分别为1.19(95%CI=0.77~1.86)(P〉0.05)和2.30(95%CI=1.13~4.66)(P〈0.05)。结论PSCA基因rs2976392位点AA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群的胃癌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14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62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根据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0.05和连锁不平衡参数r2>0.8的原则筛选H19的4个TagSNPs(rs2839698、rs3024270、rs217727和rs2735971)并采用TaqMan MGB等位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两组以上TagSNP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及Hardy Weinberg平衡情况,以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评估前列腺癌的相对风险。结果 14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62例健康体检者H19的4个TagSNPs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前列腺癌组与对照组rs3024270、rs21772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839698分布上,前列腺癌组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8.3%(41/145)和47.6%(138/290),高于对照组的14.2%(23/162)和36.1%(117/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735971分布上,前列腺癌组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5.2%(51/145)和54.1%(157/290),均高于对照组的19.7%(32/162)和38.6%(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024270、rs217727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无关。与rs2839698 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的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至2.525倍,而等位基因A较G升高至1.606倍;与rs2735971 TT基因型相比,CC及TC+CC基因型的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分别至2.820和2.017倍(P<0.05);等位基因C较T升高至1.879倍(P<0.05)。 结论 H19 rs2839698、rs2735971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有关,其中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人群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作为前列腺癌易感人群的筛查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启动子(-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各大医学数据库,对2017年7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MMP-7(-181A/G)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数3 296例,对照组4 362例。从总体效应量分析,除隐性基因模型外,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 vs A,OR=1.25,95%CI:1.09~1.43,P=0.00;GG/AG vs AA,OR=1.25,95%CI:1.12~1.39,P=0.00;GG vs AA,OR=1.42,95%CI:1.03~1.94,P=0.03;AG vs AA,OR=1.21,95%CI:1.07~1.35,P=0.00)。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食管鳞癌的易感性有关,但并不能确定是否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按照种族进行亚组分析,提示MMP-7(-181A/G)基因多态性能够显著增加亚洲人群的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结论: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有关,G等位基因增加了食管鳞癌、胃癌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