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的改变 ,指导临床治疗 ,测定30例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血清总IgE和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PEFR)的变化 ,且与1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显示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MDA、ECP、总IgE比缓解期明显升高 ,而SOD、PEFR明显下降(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 ,缓解期MDA、ECP、总IgE也有明显升高(P<0.01) ,SOD明显下降(P<0.01) ,PEFR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 ,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气道炎症加重 ,存在气道狭窄与阻塞 ,哮喘缓解期可以无临床症状 (PEFR正常) ,但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因此,若要终止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监测气道炎症改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几十年,全球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哮喘存在多种表型,在儿童以2型(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为主。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标志物,其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该文就FeNO的来源、检测方法、可能影响因素及其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NO)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在哮喘专科就诊的的轻-中度哮喘患儿,分別在治疗后8周、16周、24周、32周、40周进行随访。随访时记录哮喘症状,检测肺功能及FeNO。结果:治疗8周后FeNO均值迅速下降,后逐渐缓慢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16周、24周、32周及40周后的FeNO均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时FeNO水平较发作前明显增高,待病情缓解后FeNO水平随之快速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FeNO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负相关(r=-0.193,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提示当FeNO为35.5 ppb时,FeNO预测哮喘未控制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是80%;FeNO为20.5 ppb时,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27.1%。结论:动态监测FeNO可以用于判断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控制水平;当FeNO值小于20.5 ppb时气道炎症可能控制良好,而当大于35.5 ppb时气道炎症很有可能处于未控制状态;FeNO的急性增高提示患儿有急性发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李敏  李兰  宋丽  张蕾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5):430-432
目的 探讨气道反应性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8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2年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同时吸人浓度倍倍递增的乙酰甲胆碱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最(MMEF)及比气道传导率下降35%或以上时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PC35 sGaw).PC35 sGaw≤8 mg/ml为激发试验阳性,观察随防时间为2年.结果 所有患儿对吸入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激动剂(ICS LABA)的联合治疗反应良好,97.4%的患儿达到临床完全控制.治疗后肺功能仅2例存在轻微异常,FEV1、MMEF、PEF随治疗时间的增加明显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治疗后3个月、1年、2年PC35 sGaw浓度分别为(0.735±0.573)mg/ml、(1.47±1.289)mg/ml及(3.827±2.258)mg/ml,但至2年时仍有57.9%的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均为轻度气道高反应.结论 哮喘临床指标达到完全控制的时间早于气道反应性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气道反应性指标在联合治疗长期随访以及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价值优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PC35 sGaw可作为评价疗效、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呼出气一氧化氮作为无创性气道炎症的评估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判断气道炎症性质、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调整激素治疗、判断预后等.该文对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喘息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产生及作用、正常值标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气道重逆与儿童哮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塑(remodelling)在牛津字典中描述为重新塑造(model again)或重建(reconstruct),是指人体器官受到损伤后的一种自然反应,即修复(repair)。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初始可引起气道的功能性改变(functional change),由于炎症反复不断刺激,日久后演变为气道的结构性改变(structuralchange),表现为气道壁增厚;包括气道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7.
呼出气冷凝液(EBC)检测技术是目前诊断、评估肺部疾病新的检测方法。EBC是通过收集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覆盖的液体,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的方法,适合在婴幼儿及儿童哮喘病情评估中使用。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或损伤时,EBC pH值、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炎性标志物变化可作为诊断、评估儿童哮喘的病情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FeNO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常伴有可逆性气流受限。目前儿童哮喘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以肺通气功能检测为主,由于儿童的不配合性,学龄前儿童肺通气功能检测具有挑战性。肺功能检测是瞬时指标,受患儿理解能力、精神因素等影响。肺功能检测不能评估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近年来一种无创、简单、客观评价气道炎症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逐渐在儿童中应用增多。该综述就FeNO的产生、实验参考值界定及其在不同年龄哮喘儿童的诊断、治疗、预测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在气道和肺部多个生理和病理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气道和肺部发生疾病时,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会产生变化.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及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多种气道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了解气道炎症类型、炎症部位、炎症程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初始治疗前气道炎症类型与病情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以87例轻-中度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ICS)前进行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析,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痰液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ELISA法检测痰液IL-8、TGF-β1,儿童肺功能仪检测基础肺功能和小气道通气指标、乙酰甲胆碱(Mch)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例轻-中度哮喘患儿根据诱导痰液EOS%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EA)64例,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NEA)23例,EA与NEA组ICS治疗前痰液细胞学构成比、诱导痰上清液ECP、IL-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EV1%预测值(FEV1%pred)、PEF%pred、中-重度AHR%、小气道阻塞(%)、痰液TGF-β1水平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治疗4周后EA组基础肺功能指标、气道高反应性、小气道通气功能明显改善,而NEA组改善不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治痰液EOS%、FEV1%预测值、痰液T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gE介导的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可逆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初诊为哮喘急性发作的6~14岁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分为IgE介导组(n=61)及非IgE介导组(n=25),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将IgE介导组进一步分为1、2、3种和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组。检测FeNO水平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常规通气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FeNO与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E介导组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非IgE介导组(P < 0.05);FeNO水平随着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种类的增加而增加(P < 0.05);IgE介导组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用药前后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的改变量(△FEV1)和改善率(△FEV1% pred)呈正相关(分别r=0.655、0.473,P < 0.05),而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呼气峰流速(PEF)、用药前后PEF的改变量(△PEF)和改善率(△PEF% pred)、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无相关性(P > 0.05);非IgE介导组FeNO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FeNO水平与过敏程度有关;对于IgE介导的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气道可逆性存在正相关,对哮喘的诊断、评估病情及了解气道可逆性有一定价值;对于非IgE介导的哮喘患儿,FeNO则不适用于间接了解其气道可逆性,两者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歇与每日吸入布地奈德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6~14岁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共120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间歇吸入组60例(出现哮喘征兆时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持续6周)和每日吸入组60例(持续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于治疗第3、6、9、12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基线资料、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激素用量、哮喘发作次数及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起始时,基线资料及FeNO、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FeNO逐渐降低,肺功能指标逐渐改善(P < 0.001)。与间歇吸入组比较,每日吸入组在降低FeNO和提高1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上具有优势(P < 0.001)。吸入方式和治疗时间对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 < 0.001),每日吸入组在治疗3个月后FeNO及肺功能指标迅速改善并趋于平稳,而间歇吸入组6个月后趋于平稳。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儿身高、体重增长及病情控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间歇吸入组患儿布地奈德吸入量要明显少于每日吸入组(P < 0.05),但哮喘发作次数要多于每日吸入组(P < 0.05)。结论 间歇和每日吸入布地奈德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能够达到相同的哮喘控制水平,且对患儿身高、体重增长均无影响;每日吸入布地奈德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降低FeNO和提高FEV1% pred;虽然间歇吸入能够减少激素用量,但有更高的哮喘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特异性Ig E(s Ig E)过敏原与哮喘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2 239例1~14岁单纯哮喘患儿(n=1 415)和非过敏性疾病患儿(n=824)的血清s Ig E过敏原进行检测,分别建立所有样本、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单纯哮喘与非过敏性疾病的病例对照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过敏原与哮喘发生的关系。结果 2 239例患儿中,血清s Ig E阳性者1 028例(45.91%),过敏原阳性率居于前三位的为户尘螨(15.68%)、屋尘(14.29%)和霉菌类(13.4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户尘螨、霉菌类、屋尘、腰果/花生/黄豆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年龄组与哮喘发生相关的过敏原有所不同,1岁~组儿童仅屋尘与哮喘的发生有关,户尘螨和屋尘是3~14岁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霉菌类是6~14岁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户尘螨和屋尘是男、女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腰果/花生/黄豆和霉菌类仅是男性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户尘螨、屋尘、霉菌类为哮喘患儿最常见过敏原,且与哮喘发生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Med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9月有关中国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5 309例,对照组6 404例。Meta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OR=5.246,95% CI:3.435~8.011)、家族过敏史(OR=4.627,95% CI:2.450~8.738)、特应性体质(OR=4.659,95% CI:2.511~8.644)、变应性鼻炎(OR=11.510,95% CI:6.769~19.574)、湿疹/皮炎史(OR=4.919,95% CI:3.514~6.886)、患儿过敏史(OR=4.732,95% CI:2.802~7.989)、食物过敏史(OR=5.890,95% CI:3.412~10.166)、药物过敏史(OR=4.664,95% CI:2.637~8.252)、家中有霉斑(OR=2.483,95% CI:1.671~3.690)、家中种花草(OR=1.748,95% CI:1.383~2.209)、房屋装修史(OR=2.823,95% CI:2.206~3.935)、剖宫产(OR=1.894,95% CI:1.166~3.077)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OR=0.508,95% CI:0.396~0.653)。结论 中国儿童哮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个体特应性体质、过敏史、过敏合并症、剖宫产出生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可增加儿童哮喘的患病风险,而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哮喘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随访达良好控制哮喘患儿停用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后哮喘急性发作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哮喘患儿的长期控制最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家长意愿,将63例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患儿分为ICS治疗组(n=35)和停药组(n=28),进行18个月随访,每3个月进行评估,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情况,并动态监测两组患儿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以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第3、6、9、12个月时,FeNO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随访第15、18个月时,停药组FeNO显著高于治疗组(P < 0.05)。6次随访时点内C-ACT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第3、6、9、12个月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最大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MEF50%)等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随访第15、18个月时,治疗组MMEF%、MEF50%显著高于停药组(P < 0.05)。治疗组随访期间有3例(9%)患儿哮喘发作,停药组有8例(29%)患儿哮喘发作,停药组哮喘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0495)。结论 持续吸入低剂量ICS可维持哮喘患儿肺功能稳定,减少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3 岁哮喘(AS)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111 例1~3 岁AS 患儿纳入该研究,根据症状分为两组:AS 急性期组(n=62)及AS 缓解期组(n=49),对所有患儿进行FeNO、肺功能及外周血EOS 计数检查。另选60 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AS 急性期组患儿FeNO 水平(中位数24.4 ppb)高于AS 缓解期组(18.0 ppb)及对照组(13.7 ppb),AS 缓解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FeNO 值与肺功能参数(PEF、TEF75、TEF50、TEF25)及外周血EOS 计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测定FeNO 水平可以辅助评价1~3 岁AS 患儿AS 的控制水平,但FeNO水平与肺功能及外周血EOS 计数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能否应用FeNO区分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150例初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以及120例初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进行FeNO检测、肺功能检查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期选取1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儿童行FeNO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的FeNO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1),支气管哮喘组的FeNO值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P< 0.01);支气管哮喘组FEV1/FVC%、FEV1%pred、PD20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均降低(P< 0.01)。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最佳阈值为19.5 ppb,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7%;FeNO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阈值为15.5 ppb,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0%;FeNO区别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阈值为28.5 ppb,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82.5%。结论 FeNO测定可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哮喘模型中Notch 信号通路靶基因Hes-1 的表达变化及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48 只SD 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哮喘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及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致敏液,两组依据激发后不同处理时间点各分为4 周、8 周、12 周3 个亚组,每组8 只大鼠。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 和INF-γ 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Hes-1 蛋白及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激发后时间的延长,哮喘组大鼠Wam 逐渐增加,血清和BALF 中INF-γ 水平逐渐降低、IL-4 水平逐渐增加,且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PP结论 Hes-1 蛋白及其mRNA 的表达增加与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因子水平和气道平滑肌重塑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控制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150例哮喘患儿为观察组,5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按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将观察组分为良好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D的水平将哮喘儿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并对哮喘儿童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5±7 ng/mL vs 29±4 ng/mL,P < 0.05)。维生素D正常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哮喘控制率依次降低(P < 0.05),但3组肺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哮喘儿童血清25(OH)D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且与哮喘控制水平有关,但与肺功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的严重全身不良反应与治疗分析。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的704例5~17岁哮喘患儿全身不良反应及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哮喘患儿(120/704)在行免疫治疗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共计发生336例次,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级)18例次(5.4%),无1例发生4级如过敏性休克等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年龄主要分布在5~11岁,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6~8月份。18例次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均于注射后即刻出现PEF值下降>20%,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咳嗽和哮鸣音等,均为速发不良反应。所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儿均立即予雾化吸入激素及短效B受体激动剂、口服抗组胺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和(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后,均很快缓解。结论 特发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立即处理后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