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对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身体成分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采取体育锻炼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在新疆喀什市第一小学选取26名肥胖维吾尔族儿童进行2个月的麦西来甫健身操教学训练,干预前后对体成分及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8周24次的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后血清瘦素水平较之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08)。干预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7、2.386,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干预前(0.1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7,P<0.01);肥胖小学男生在体重、BMI和身体脂肪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t=4.009、2.142、3.920,P均<0.05);女生在BMI和身体脂肪量方面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t=1.735、3.455,P均<0.05)。结论 8周24次的麦西来甫健身操教学锻炼对维吾尔族肥胖小学生身体脂肪量、BMI、血清瘦素等指标起到较好的降低效果,身体指标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陈蔚  贺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11):1175-1178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来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53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纳入肥胖组,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格检查的82例健康儿童为正常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Hcy与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P<0.05)。两组儿童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体重、臀围、腰围、BMI、WHR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儿童的FBG、FINS、HOMA-IR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与BMI、WHR、FBG、FINS、HOMA-IR、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r=0.473~0.732,P<0.05),与HOMA-β、HDL-C呈负相关(r=-0.774,-0.725,P<0.05) 。 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单纯性肥胖儿童应定期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甲状腺结节分为有结节组(A组),无结节组(B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进行评估。 结果 A组患者体重、腰围、臀围、BMI以及WHR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FINS水平、FBG水平以及HOMA-IR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OMA-IR与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OR=2.648,P<0.05)。 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当胰岛素抵抗指数>1时,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个体化健康管理与常规干预1年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效果,探究更为有效的肥胖儿童干预模式。方法 共入组3~8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0例,随机接受个体化的饮食、运动、行为干预(个体化组)与常规干预(常规组)。比较两组在干预1年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体脂百分比等身体形态指标及糖脂代谢、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有无差异,比较个体化组中不同性别、不同学习地点肥胖儿童干预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干预1年后,个体化组BMI、腰围、体重、体脂百分比的减少比常规组更明显(P值均<0.001),身高增长高于常规组(P<0.001);个体化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LDL、TG、TC、CRP均较常规组降低(P值均<0.01),HDL较常规组升高(P<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3~8岁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身体形态,改善糖脂代谢及CRP水平,是对肥胖儿童的一种有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腰围和腰高比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系,探索腹型肥胖对外周动脉弹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 718名体检者,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双侧肢体的baPWV,根据baPWV值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同时检测其腰围、腰高比、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SBP、DBP及生化指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aPWV的因素,用ROC曲线判断腰围、腰高比对baPWV的预测价值。 结果 t检验显示baPWV升高组的男性比例、年龄、腰围、腰高比、BMI、SBP、DBP、FBG、TG、TC、HDL-C、UA水平均较正常组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OR=0.938,95%CI:0.884~0.995)、腰高比(OR=1.605,95%CI:1.486~1.804)、BMI(OR=0.881,95%CI:0.796~0.975)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预测baPWV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80.50 cm,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此时灵敏度0.854,特异度0.483;腰高比预测baPWV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0.495,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此时灵敏度0.814,特异度0.548。 结论 腰围、腰高比升高是ba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外周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郑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况,为城区学生的超重肥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选取郑州市城区小学和初中学校的6 859名7~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tR)3种指标标准分析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流行现况。用R 4.0.3软件进行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χ2检验、配对χ2检验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以BMI标准筛查郑州市城区中小学生的总体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4.4%和10.3%,以WC标准和WHtR标准筛查的中心型肥胖率分别为19.4%和14.3%。3种筛查标准对各年龄段男生的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15岁学生的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7~9岁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筛查中小学生中心型肥胖上,WC标准 vs. WHtR标准的Kappa值为0.73,其中7~9岁、10~12岁和13~15岁男生的Kappa值分别为0.84、0.85和0.76,一致性程度较高。结论 郑州市城区7~15岁学生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和小学生应重点关注,应及早开展综合干预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脂、血清尿酸等心血管代谢指标在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的变化,以探讨哮喘控制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8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按哮喘控制水平分为良好控制组和未良好控制组,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脂、血清尿酸(sUA)、体重指数(BMI)水平,并对病例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2.213,P<0.05),良好控制组患儿HDL-C水平高于未良好控制组(t=2.692,P<0.05),sUA水平低于未良好控制组(t=-2.430,P<0.05),良好控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水平较未良好控制组显著增高(t=9.741,P<0.05)。未良好控制组哮喘患儿FEV1% pred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1),与sUA水平负呈相关(r=-0.671,P<0.01)。结论 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与HDL-C、sUA水平有关,HDL-C降低、sUA升高可能是儿童哮喘控制不佳、肺功能较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儿童肥胖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临床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探讨补体C5a及TNF-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7~14岁未成年人, 分为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组(n=60), 肥胖不伴胰岛素抵抗组(n=46)和正常对照组(n=40)。测量体格数据、血脂、血糖、胰岛素、TNF-α和补体C5a, 并分析临床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关性。结果 BMI及腰围在肥胖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胰岛素抵抗组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01)。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在胰岛素抵抗组高于无胰岛素抵抗组, HDL-C在胰岛素抵抗组低于无胰岛素抵抗组(P<0.001), 而总胆固醇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TNF-α、C5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 TNF-α在肥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6)。C5a在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组高于肥胖不伴胰岛素抵抗组(P=0.034)。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β=0.413)、腰围(β=0.234)、空腹血糖(β=0.268)、TNF-α(β=0.318)和C5a(β=0.400)与胰岛素抵抗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炎性指标TNF-α、C5a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密切相关。BMI、甘油三酯、空腹血糖、TNF-α和C5a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扬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腰围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学龄前儿童腹型超重/肥胖筛查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4-5月分层整群抽取7所幼儿园2 531名儿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集中体检的方式,测量儿童体重、身高、腰围等;对其腰围和腰围身高比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的影响因素。结果 扬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腰围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各年龄组男童均大于女童;女童腰围身高比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男童则有波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体重指数(BMI)、母亲学历、儿童每日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视屏时间等对儿童腰围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高BMI是学龄前儿童高腹围的危险因素(母亲BMI:OR=1.15,95%CI:1.09~1.18,P<0.001;父亲BMI:OR=1.12,95%CI:1.07~1.15,P<0.001)。结论 需逐步建立我国学龄前儿童腰围正常范围与腹型超重/肥胖腰围筛查界值点,为学龄前儿童腹型超重/肥胖筛查与防治提供依据;要控制腹型肥胖需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7~18岁汉族学生2010-2014年的腹型肥胖变化情况,探索学生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库中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筛出腰围、身高信息不完整以及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异常样本,纳入分析共计228 562名。采用国内制定的腰围界值点和国际常用腰围身高比≥0.5判定腹型肥胖;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腹型肥胖年份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均值分别为(64.96±9.79)cm 和0.428±0.048,2014年分别为(65.90±10.07)cm 和0.434±0.051,2014年显著高于2010年(P<0.001)。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腰围界值:13.84%<17.13%;腰围身高比界值:8.91%<11.23%,P均<0.001)。2014年腹型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东中部高于西部,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段(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37,95%CI: 2.26~2.48)、城市(OR=1.25,95%CI: 1.20~1.31),东部和中部(东部:OR=1.29,95%CI: 1.22~1.37;中部:OR=1.08,95%CI: 1.02~1.15),7~9岁和10~12岁(7~9岁:OR=1.89,95%CI: 1.77~2.03;10~12岁:OR=2.07,95%CI: 1.89~2.26)、早餐<3~5次/周(OR=1.17,95%CI: 1.07~1.28)、不愿意长跑锻炼(OR=1.72,95%CI: 1.64~1.80)、每天电视时间≥1 h(OR=1.06,95%CI: 1.01~1.13)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时间可能与腹型肥胖无关(P>0.05)。结论 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学生腹型肥胖可能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万步有约”百日健走运动对湖南赛区职业人群健康指标的影响,评价职业人群健走效果。 方法 收集2018年第三届“万步有约”湖南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奖赛中6个参赛地区共284名参赛队员数据,比较分析百日健走活动前后的腰围、血压、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43.06±9.23)岁,其中男性112人(39%),女性172人(61%),百日健走后,各年龄阶段参赛队员的体重、BMI、腰围、血压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队员体重、BMI指标和男性的腰围、女性的血压指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展“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能改善职业人群的体重、BMI、腰围、血压等健康指标,对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的脂肪细胞因子等指标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调查儿童青少年827人,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指标,比较超重与肥胖组和正常组的差异,分析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联性。结果 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组,调整性别和年龄分期因素后,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B、瘦素和TNF-α水平仍高于正常组,与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0.304、0.249、0.151、0.148、0.432和0.157),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脂联素含量则低于正常人群,并与B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112和-0.182),差异和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由瘦素、TNF-α、SBP、IGF-1和年龄因素构成的回归方程可解释BMI信息量的51.2%(F=172.440,P<0.001)。结论 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改变,瘦素、TNF-α和IGF-1与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有关,可能参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脂肪组织中细胞死亡激活剂-DNA断裂因子相似蛋白C (CIDEC)表达与脂解、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市儿童医院因疝气、隐睾等非炎症性疾病手术患儿共42例分为肥胖组和对照组,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血清血游离脂肪酸(NEF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取脂肪组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CIDE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脂肪组织中CIDEC与TNF-α表达、NEFA及HOMA-IR 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1)肥胖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HOMA-IR、血游离脂肪酸均相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肥胖组脂肪组织中CIDEC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低(P<0.01),TNF-α mRNA表达增高(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脂肪组织CIDEC mRNA表达水平与TNF-α mRNA表达水平、HOMA-IR以及NEFA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3,-0.560,-0.606,P<0.05)。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下调CIDEC的表达,致使脂肪细胞脂解增加,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肥胖患儿体内补体C5a及相关炎性因子对血压的影响及其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的71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及血压,根据血压测量结果,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同年龄同性别P95为高血压,进一步分为高血压组31例和非高血压组40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中胰岛素、白介素-6(IL-6)、C5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儿童与非高血压组比较,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显著升高(P<0.05);此外,肥胖组高血压患儿血中TNF-α,IL-6以及补体C5a显著升高,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DBP及SDS-SBP均与炎性因子TNF-α、hs-CRP、IL-6及补体C5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DS-BMI、腰围、IL-6、C5a及hsCRP与SDS-SBP显著相关(P<0.05);IL-6、C5a及hsCRP均与SDS-DBP显著相关(P<0.05)。结论 炎性因子IL-6与hsCRP以及补体C5a与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学龄期肥胖与体重正常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儿童肥胖程度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按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标准,从学龄期儿童中筛选出超重和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并设置同年龄、体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SIA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指标。结果 肥胖儿童59人(男童45人,女童14人),平均年龄(9.58±2.39)岁,BMI 为25.14±4.02;对照组35人(男童23人,女童12人),平均年龄(8.92±1.56)岁,BMI为15.56±1.51。肥胖组儿童血清25(OH)D(45.40±11.86)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59.56±16.08)n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骨密度低于正常组儿童(P<0.001);血清25(OH)D浓度与BMI SDS、腰围、腰臀比及血甘油三脂呈显著负相关(P<0.05);25(OH)D低于50 nmol的肥胖儿童的甘油三脂水平[(2.08±0.26) mmol/L]明显高于25(OH)D大于50 nmol的肥胖儿童[(1.41±0.14) mmol/L]。 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25(OH)D浓度明显低于体重正常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与儿童BMI SDS、腰围、甘油三脂呈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儿童中心性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骨矿物质含量(BMC)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骨质疏松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 于2017-2020年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银川市随机抽取1578名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骨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定义的肥胖指标与骨矿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