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区肝细胞癌与HCV,HBV感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小玲  周元平 《癌症》1995,14(5):328-330
在肝细胞癌(HCC)中度流行区广州地区,对64例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性别、年龄配对和1:2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8.75%(12/64)和84.38%(54/64),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4%(3/128,P<0.001)和14.06%(18/128,P<0.001)。与抗-HCV、HBsAg双阴性组比较,仅抗-HCV阳性,仅HBsAg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6.71和43.79,二者双阳性时上升至70.07。显示HCV、HBV均与HCC显著相关,两者重叠感染具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HCV感染对降低HCC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患者HBV,HCV感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浙医一院肿瘤科切除的肝癌病人31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肝细胞癌,83.87%伴结节性肝硬变。对照组17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三系和HCV-Ab,用Nested-PCR法检测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血清中抗HCV检测不能完全反映肝内是否曾有HCV感染情况。2)肝癌组织中确实存在HCV-RNA。3)肝细胞癌中,绝大多数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背景,血清、肝组织检测乙肝病毒标志均能反映其感染状态。4)肝癌中存在着HBV、HCV重叠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可通过影响肝细胞内信号传导及细胞凋亡等机制,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参与HCC的发生,两者可能存在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4.
5.
HBV X蛋白和HCV核心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可通过影响肝细胞内信号传导及细胞凋亡等机制,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参与HCC的发生,两者可能存在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40例PHC患者作为PHC组,4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HBV感染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探讨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结果 PHC组患者的HBV感染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HBs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PHC家族史、有饮酒史、合并HBV感染是发生PH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HC的发病风险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HBV感染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非HBV感染型和HBV感染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病理资料,包括肿块大小、病灶数目、包膜完整性、卫星灶、细胞分化程度及AFP、CD34、p53、Ki-67等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学特征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对各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25例为非HBV感染型,占28.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包膜完整性、卫星灶、细胞分化程度、AFP及CD34在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χ2=10.360,P<0.01)、Edmondson分级(χ2=6.671,P=0.01)、CD34(χ2=6.671,P<0.05)及AFP(χ2=7.638,P=0.01),两组间差异具有独立性。[结论] 非HBV感染型较HBV感染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就诊时肿块较大和相对完整的包膜、较高的分化程度、CD34和AFP低表达等相对独特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隐匿性HBV感染(试验组)及141例无病毒性(对照组)的PLC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肝功能分级及其生化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并随访其术后生存率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中11例为突发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3 cm患者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hild-pughC 肝功能分级明显较对照组严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AST、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33.33%,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复发率为3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预后关系密切,应予以重视,以防止PLC的进展,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癌/肝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0.
殷建华  陈劲松  曹广文 《肿瘤》2007,27(3):244-246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亚洲和非洲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是HCC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hepatitisBvirus,HBV)慢性感染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CC发生具有家庭聚集性特点,遗传易感性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HBV感染的机会性和HCC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增加了遗传易感性研究的复杂性,因而应用家系研究HCC的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有助于了解HCC发病原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本文从HCC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遗传危险因素及两者的交互作用3个方面对HBV相关HCC的家庭聚集性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一些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血管形成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56例HCC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采用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癌中VEGF、COX-2的蛋白表达,抗CD105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105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BV感染组中VEGF、COX-2蛋白以及MVD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HBV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VEGF和COX-2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5)。结论:HBV可能通过上调VEGF、COX-2等血管形成因子上调表达,共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一嗜肝细胞性DNA病毒,具有复制率高、突变率高的特点,在宿主体内以准种形式存在.HBV感染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关注HBV准种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认识HBV基因突变的特点、规律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而探究HBV准种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新策略.本文就HBV准种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危险是否高于单独感染者。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获得1990~2006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HBV和HCV双重感染与HCC关系的研究结果,并进行Meta分析。所有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0R值及其95%CI。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37篇文献,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4203和5642例。与未感染者相比,HBV、HCV单独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分别为20.91(95%CI:15.40~28.40)和10.60(95%CI:6.74~16.65);HBV、HCV双重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为50.27(95%CI:34.92~72.38)。结论:HBV、HCV感染是中国人群HCC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都强调了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但未对此作深入而具体的阐述.《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版)》也注意到抗病毒治疗可延缓HCC的发生.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召开了3次专题讨论会,系统收集并分析了现有的关于HCC综合治疗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HCC治疗中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依据现有的病毒相关性HCC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资料,综合部分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分级GRADE系统(表1)进行细化和补充,针对这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最终提出《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危险是否高于单独感染者.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获得1990~2006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HBV和HCV双重感染与HCC关系的研究结果,并进行Meta分析.所有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37篇文献,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4 203和5 642例.与未感染者相比,HBV、HCV单独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分别为20.91(95%CI: 15.40~ 28.40)和10.60(95%CI:6.74~16.65);HBV、HCV双重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为50.27(95%CI:34.92~72.38).结论: HBV、HCV感染是中国人群HCC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与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之间的关系,为MM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交通大学西北医院等5 所三级甲等医院185 例新发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随机选择在年龄和性别上匹配的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 法检测外周血HBsAg ;对于HBsAg 阴性者,采用巢式PCR 扩增检测HBVDNA的S、C 区基因。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的差异比较;HBV 与MM发病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M患者的HBsAg 阳性率为8.11%(15/ 185),隐匿性HBV 感染(occult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阳性率为3.53%(6/ 170),HBV 的总感染率为11.35%(21/ 185);对照组的HBsAg 阳性率为4.40%(8/182),OBI 阳性率为0.57%(1/ 174),HBV 的总感染率为4.95%(9/ 182)。 两组HBsAg 和OBI 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MM患者HBV 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5.02,P < 0.05);其OR值为2.46(95%CI:1.10~5.53),P < 0.05。另外,HBV 感染者Ⅲ期MM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感染者(85.71% vs . 60.37% ,χ2= 5.15,P < 0.05);血白蛋白水平在HBV 感染者中较未感染者明显减低(χ2= 5.60,P < 0.05),κ / λ 轻链比值在HBV 感染者中明显低于未感染者(P < 0.05)。 结论:将OBI 纳入分析后,感染HBV 发生MM的风险较未感染者明显增高;伴有HBV 感染的MM患者肝脏损害更为严重,建议对HBsAg 阴性的MM患者在化疗前开展OBI 筛查,以预防出现HBV 再激活而影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TaqmanMGB探针技术对70例HCC患者和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HCC患者中C基因型占74.29%,B型占24.29%%,BC型占5.71%,未发现A、D、E、F、G基因型。HCC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HB患者(P〈0.05),B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HB患者(P〈0.05)。B基因型HCC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e抗原阳性率、e抗体阳性率、e系统阴性(HBeAg-、HBeAb-)率及HBVDNA水平与C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C型为南京地区HCC的主要基因型。HCC患者的年龄、性别、e抗原表达状态以及HBVDNA复制水平与基因型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肝癌组,选取同期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肝炎组,另选同期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受试者的血清IL-17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并对肝癌组和肝炎组患者的HBV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克隆测序(clone-based sequencing,CBS)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X基因准种变异位点的差异。方法 在广西肝癌高危人群队列中选择发展成肝癌的病例(A)和无癌的对照(B)各1例为研究对象。自研究对象进入队列起,每半年采集外周血液5 mL,分离血清备用,直至病例A肝癌发病,共收集研究对象血清12份。提取血清HBV DNA并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BV X基因区。PCR产物同时采用NGS和CBS两种方法检测HBV X基因区核苷酸序列,对两种方法获得的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GS共检测到HBV X基因区准种40个变异位点和1段插入突变(nt1649),CBS共检测到41个变异位点和1段插入突变(nt1672~1673)。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到的变异位点有29个,NGS检测到而CBS未检测到的变异位点有11个,NGS未检测到而CBS检测到的变异位点有12个。NGS和CBS两种方法均发现在肝病的进展中突变位点发生波动。结论 在研究HBV碱基变异方面,CBS和NGS发现变异位点的能力相当,CBS发现长片段插入和缺失的能力优于NGS,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