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诱导肥胖大鼠感染脓毒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肝脏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3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肥胖组(n=30),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将两组大鼠再随机分成对照组、脓毒症组、脂氧素组,每组各取8只大鼠。对照组、脓毒症组、脂氧素组分别予生理盐水、脂多糖、脂氧素A4+脂多糖腹腔注射,观察12 h后心脏采血并采集肝脏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TLR4、TRAF6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 mRNA、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饮食喂养6周后,肥胖组大鼠的平均体重、Lee's指数明显高于普通组(P < 0.05)。与普通组比较,肥胖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P < 0.05);同一饮食组内,脓毒症组较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P < 0.05),脂氧素组较脓毒症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 < 0.05)。与普通组比较,肥胖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LR4、TRAF6蛋白及TLR4 mRNA、TRAF6mRNA表达水平上调(P < 0.05);同一饮食组内,脓毒症组较对照组TLR4、TRAF6蛋白及TLR4 mRNA、TRAF6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 < 0.05),而与脓毒症组比较,脂氧素组TLR4、TRAF6蛋白及TLR4 mRNA、TRAF6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LXA4能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LXA4能抑制TLR4、TRAF6在脓毒症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1,25-(OH)2D3 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30 只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 干预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联合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干预组于每次激发前0.5 h 给予腹腔内注射1,25-(OH)2D3,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结构变化;采用RT-PCR 法从mRNA水平及免疫组化法从蛋白质水平检测HMGB1 及TLR4 表达的变化;同时对相关变量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 哮喘组气道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干预组较哮喘组气道壁增厚程度明显减轻(P<0.05)。哮喘组HMGB1、TLR4 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而干预组HMGB1、TLR4 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组织内HMGB1 蛋白与TLR4 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HMGB1 mRNA 及TLR4 mRNA 的表达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中,HMGB1 及TLR4 可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过程;1,25-(OH)2D3 可改善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哮喘小鼠肺内HMGB1 及TLR4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亚低温(MHT)情况下脓毒症大鼠肝组织能量代谢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变化, 并结合肝细胞和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初步探讨MHT能否减轻脓毒症大鼠组织损伤的程度。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 、内毒素组(LPS组) 和MHT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生化法分别测定各组肝组织腺嘌呤核苷酸及乳酸水平,应用RT PCR方法分别测定各组肺组织TNF α mRNA表达变化,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LPS组大鼠肝组织(湿重)腺苷酸水平为ATP (4.093±0.424) μmol·g-1,ADP (1.331±0.136)μmol·g-1 ,AMP (1.331±0.312)μmol·g-1;MHT组大鼠肝组织(湿重)腺苷酸水平为ATP(.519±0.028)μmol·g-1,ADP(1.483±0.108)μmol·g-1,AMP(1.544±0.301)μmol·g-1;LPS组和MHT组均较NC组腺苷酸水平ATP (4.990±0.455)μmol·g-1, ADP(1.632±0.181)μmol·g-1,AMP (1.737±0.407)μmol·g-1降低, 尤以LPS组明显。MHT组肝组织腺苷酸水平较LPS组明显升高;MHT组肝乳酸含量为每克蛋白(1.424±0.213)mmol,明显低于LPS组的每克蛋白(1.676±0.267)mmol(P<0.05),而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 每克蛋白(1.379±0.314) mmol,P>0.05]。LPS组大鼠肺组织TNF-α mRNA 1、2和3 h表达分别为(1.029±0.055)、(1.132±0.068)和(1.107±0.044);MHT组大鼠肺组织相应时点TNF-α mRNA表达分别为(0.835±0.041)、(1.056±0.037)和(1.056±0.032),均较NC组肺组织相应各时点TNF-α mRNA 表达(0.625±0.009,0.631±0.007,0.612±0.011)明显增加(P<0.05),尤以LPS组明显。MHT组肺组织TNF-α mRNA较LPS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MHT组肝细胞及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LPS组。结论 可减缓脓毒症大鼠肝组织能量的消耗,减轻肝组织损伤,还可减少脓毒症大鼠肺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减轻肺组织炎性损伤,MHT可作为防治脓毒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泵注对脂多糖(LPS)致大鼠脓毒症模型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LPS+生理盐水组、LPS+胰岛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均为8只。各组大鼠在实验前1 d行右颈外静脉置管术。LPS+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1,同时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 mL·h-1;LPS+胰岛素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1,同时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生理盐水溶液1 mL·h-1 (胰岛素用量为0.25 U·kg-1·h-1)。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1,同时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 mL·h-1。测定各组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前和注射后2、6、12、24 h的血糖水平,检测各组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6 h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及24 h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并观察各组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4 h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LPS+生理盐水组在腹腔注射LPS后各采样时间点,血糖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和6 h,LPS+生理盐水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4 h,LPS+生理盐水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PS+胰岛素组注射LPS后各采样时间点血糖、TNF-α、IL-6、ALT及AST水平均显著低于LPS+生理盐水组(P<0.05),LPS+生理盐水组肝脏病理学检查示局灶性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小叶间静脉充血扩张;LPS+胰岛素组肝脏病理学改变较LPS+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结论早期胰岛素静脉泵注可通过抗炎和降低应激性高血糖作用减轻LPS诱导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川崎病(KD)小鼠模型冠状动脉损伤(CAL)的治疗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均采用间断性腹腔注射10%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进行造模;阿司匹林组、Rb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造模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0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冠状动脉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等相关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调控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和氧化应激信号通路(PI3K/AKT)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Rb1显著改善了CAL小鼠的血管壁增厚、内膜水肿、纤维断裂和内皮细胞炎性浸润等症状。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b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AMPK/AMPK、P-mTOR/mTOR和P-P70S6/P70S6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和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组、Rb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Rb1低、高剂量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AMPK/AMPK、P-mTOR/mTOR和P-P70S6/P70S6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且两个剂量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P < 0.05);Rb1低剂量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PI3K/PI3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增加(P < 0.05),而Rb1高剂量组上述3种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和Rb1低剂量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和Rb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Rb1高剂量组的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结论 人参皂苷Rb1可有效减轻KD小鼠模型CAL,疗效与Rb1使用剂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P70S6抑制CAL炎症,同时调控氧化应激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发挥保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川崎病(KD)小鼠模型冠状动脉损伤(CAL)的治疗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均采用间断性腹腔注射10%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进行造模;阿司匹林组、Rb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造模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0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冠状动脉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等相关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调控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和氧化应激信号通路(PI3K/AKT)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Rb1显著改善了CAL小鼠的血管壁增厚、内膜水肿、纤维断裂和内皮细胞炎性浸润等症状。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b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AMPK/AMPK、P-mTOR/mTOR和P-P70S6/P70S6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和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组、Rb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Rb1低、高剂量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AMPK/AMPK、P-mTOR/mTOR和P-P70S6/P70S6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且两个剂量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P < 0.05);Rb1低剂量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PI3K/PI3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增加(P < 0.05),而Rb1高剂量组上述3种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和Rb1低剂量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和Rb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Rb1高剂量组的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结论 人参皂苷Rb1可有效减轻KD小鼠模型CAL,疗效与Rb1使用剂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P70S6抑制CAL炎症,同时调控氧化应激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发挥保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0例健康体检儿童和46例脓毒症患儿入院第1天血清HMGB1浓度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并对脓毒症患儿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于入院后第3、5天同样采集上述指标,将HMGB1与PCT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儿童脓毒症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清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8±1.54) ng/ml,(20.32±1.29) ng/ml,(12.84±1.06) ng/ml vs (1.52±0.29) ng/ml,P<0.05],脓毒症组各时间点间HMGB1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MGB1水平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 =0.931,P<0.05),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915,P<0.05).结论 儿童脓毒症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HC)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早、晚期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B组)32只、小剂量HC干预组(C组)32只。B组和C组设立2、8、16、24h四个时段点,每个时段点各8只(相应的8个亚组用B2、138、B16、B24及C2、C18、C16、C24表示)。腹腔注射LPS(1mg/kg)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C组腹腔注射LPS后即刻尾静脉注射小剂量HC(6mg/kg),分别在注射后2、8、16、24h分时段采集各组大鼠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采集各组大鼠海马组织5mg,制备细胞总蛋白质,进行蛋白质电泳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高迁移率蛋白(HMG)B1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以B2组为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2组与B2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余各组TNF-α,IL-1β水平与A组及同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海马组织可见微量HMGB1表达;B组在B8表达量始增加,以B16、]324为高(P〈0.05)。B组HMGBl表达有持续增加趋势。C组HMGB1表达较B组呈减少趋势,以C16、C24组减少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HC对早、晚期炎症介质TNF-α,IL-1β、HMGB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Toll样受体(TLR)阻断剂对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及对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32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LR4处理组、TLR2处理组(n=8),腹腔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TLR4处理组、TLR2处理组在腹腔注射LPS同时分别给予TLR4抗体和TLR2抗体(10 μg/只)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取各组小鼠远端小肠组织,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ZO-1、NF-κBp65及TNF-α的mRNA和蛋白定位表达。结果 模型组ZO-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NF-κBp65、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TLR4处理组及TLR2处理组ZO-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 < 0.05),NF-κBp65、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TLR4处理组与TLR2处理组ZO-1、NF-κBp65、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抗TLR2、TLR4单克隆抗体可减少核转录因子的激活,抑制炎症因子大量分泌,保护紧密连接蛋白,有望对治疗肠源性感染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WIN 62,577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WIN 62,577干预组、地塞米松组。哮喘组、WIN 62,577干预组、地塞米松组,分别在第0、7、14天给予OVA致敏液0.2 ml腹腔注射;在21 d^28 d每天给予OVA激发液雾化吸入30 min/次,连续7 d;WIN 62,577干预组每次激发前1 h,给予WIN 62,577300μ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每次激发前1 h,给予地塞米松2 mg/kg,腹腔注射。无创肺功能仪检测各组小鼠的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计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炎症情况。结果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小鼠烦躁不安、直立、弓背蜷缩、抓耳挠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减轻。在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激发后,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Penh值明显降低(P<0.05)。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HE染色显示WIN 62,577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支气管上皮无明显脱落,黏膜水肿不明显,平滑肌增生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与地塞米松组小鼠气道变化相似。结论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WIN 62,577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小分子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轴研究积雪草苷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积雪草苷低剂量(10 mg/kg)组、积雪草苷中剂量(25 mg/kg)组、积雪草苷高剂量(50 mg/kg)组、布地奈德(1.5 mg/kg)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在高浓度氧中暴露14 d建立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同时以相应浓度积雪草苷对不同剂量积雪草苷组进行灌胃,布地奈德组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发育情况,测定放射状肺泡计数(RAC)、肺泡平均截距(MLI);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肺组织SOD、MD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iR-155、SOCS1的mRN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SOCS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融合增大,肺泡间隔不均,平均间隙增大,肺泡数量明显减少等肺发育不良症状,同时MLI、肺组织MDA水平、血清IL-6及TNF-α水平、肺组织miR-155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5),肺组织RAC、SOD水平、SOCS1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与模型组相比,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布地奈德组大鼠上述肺发育不良症状改善,MLI、肺组织MDA水平、血清IL-6及TNF-α水平、肺组织miR-155水平均降低(P < 0.05),肺组织RAC、SOD水平、SOCS1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 < 0.05),且积雪草苷对肺发育不良症状及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有剂量依赖性(P < 0.05)。积雪草苷高剂量组与布地奈德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均达到对照组水平(P > 0.05)。结论 积雪草苷可减轻高氧导致的新生大鼠肺部炎症损伤,改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iR-155表达、上调SOCS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表达与机制。方法 选取6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败血症组,66例局部感染新生儿为局部感染组,70例健康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新生儿血清中IL-6、IL-8、IL-17、IL-23、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表达。将健康新生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HMGB1处理组、HMGB1+TAK-242(TLR4抑制剂)组、HMGB1+PDTC(NF-κB抑制剂)组,检测各组TLR4、NF-κB、IL-8 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表达。将健康新生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LPS+甘草甜素(HMGB1抑制剂)组,检测HMGB1、TLR4、NF-κB、IL-8 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败血症组患儿血清中IL-6、IL-8、IL-17、IL-23、CRP、PCT含量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败血症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GB1、TLR4、NF-κB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HMGB1可以显著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高表达TLR4、NF-κB mRNA及其蛋白(P < 0.05);使用TAK-242可抑制TLR4、NF-κB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并进而抑制IL-8 mRNA的表达(P < 0.05);使用PDTC可抑制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并进而抑制IL-8 mRNA的表达(P < 0.05)。LPS可显著诱导HMGB1 mRNA,以及TLR4、NF-κB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进而刺激IL-8 mRNA的表达(P < 0.05);使用甘草甜素可抑制HMGB1 mRNA的高表达,抑制TLR4、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进而降低IL-8 mRNA的高表达(P < 0.05)。结论 HMGB1可能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诱导IL-8等炎症因子的高分泌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HMGB1阻断剂甘草甜素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早产儿生后外周血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动态变化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生胎龄≥ 28周且<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根据诊断分为BPD组(n=35)和非BPD组(n=5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早产儿生后第3、7、14天血清YKL-40和HMGB1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BPD组第3、7、14天血清YKL-40浓度均低于非BPD组(P < 0.001),HMGB1浓度均高于非BPD组(P < 0.001)。两组第7、14天血清YKL-40及HMGB1浓度均高于第3天(P < 0.017)。BPD组第14天HMGB1浓度高于第7天(P < 0.017),第7、14天YKL-4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7)。非BPD组第14天YKL-40浓度高于第7天(P < 0.017),第7、14天HMGB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7)。结论 BPD及非BPD早产儿生后第3、7、14天外周血中YKL-40及HMGB1水平存在差异,两者可能与BPD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罗汉果皂苷Ⅵ(MⅥ)对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MⅥ低剂量组(低剂量组,25 mg/kg)、MⅥ高剂量组(高剂量组,100 mg/kg)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物1α(PGC-1α)抑制剂组(抑制剂组,100 mg/kg MⅥ+30 mg/kg PGC-1α抑制剂SR-18292),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计算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T-PCR检测肝组织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及肝组织中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P < 0.05),肝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 < 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肝组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mtDNA拷贝数,以及肝组织中PGC-1α、NRF-1、TFAM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减少(P < 0.05),肝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加(P < 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得到改善;肝组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mtDNA拷贝数,以及肝组织中PGC-1α、NRF-1、TFAM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 < 0.05);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GC-1α抑制剂SR-18292可显著抑制高剂量MⅥ的干预效果(P < 0.05)。结论 MⅥ能有效减轻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凝素-3与肺炎支原体(MP)载量、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4例RMPP患儿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均在急性期(入院治疗5~7 d)、部分患儿(48例)同时在恢复期(入院治疗10~14 d)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干预治疗,收集患侧肺叶或肺段BALF 4 mL,离心后采用ELISA检测BALF上清中半乳凝素-3水平,实时荧光PCR(RT-PCR)检测MP载量,离心沉淀的细胞成分在苏木精-伊红染色下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百分比。6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半乳凝素-3水平在R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均明显升高(P < 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明显下降(P < 0.01)。与对照组相比,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R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均明显升高(P < 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显著下降(P < 0.01)。与对照组相比,R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巨噬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 < 0.01);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R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BALF中MP载量明显升高;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显著下降(P < 0.01)。RMPP患儿急性期BALF中半乳凝素-3水平与MP载量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分别rs=0.789、0.726,P < 0.01)。结论 半乳凝素-3参与了RMPP气道炎症反应过程,急性期BALF半乳凝素-3水平与MP载量呈正相关。RMPP是以中性粒细胞增加、巨噬细胞减少为主的细胞免疫炎症损害,半乳凝素-3与RMPP患儿中性粒细胞趋化及管腔浸润密切相关。随着RMPP病情恢复,MP载量呈下降趋势,但恢复期仍未被机体免疫系统完全清除。MP感染可诱发RMPP患者巨噬细胞消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肺泡灌洗液Th17 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50 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灌洗液Th17 细胞比例,同时在入院24 h内对患儿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按PCIS 评分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及非危重组;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比较Th17 细胞在各组的差异及其与PCIS 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病情危重程度的增加,肺泡灌洗液中Th17 细胞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0.853,PP结论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肺泡灌洗液中Th17细胞水平的增加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咽拭子、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DNA (MP-DNA)复制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44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S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咽拭子MP-DNA复制倍数,并检测急性期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及MP-DNA复制倍数。并按照病程中是否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分为机械通气组(n=19)与非机械通气组(n=25),比较两组患儿肺泡灌洗液中MP-DNA复制倍数。结果 与恢复期相比,SMPP患儿在急性期时,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IL-1、IL-6、IL-8、IL-18水平显著增高(P < 0.05)。急性期咽拭子与BALF的MP-DNA复制倍数呈显著正相关(r=0.613,P < 0.05);BALF中MP-DNA复制倍数与外周血及BALF的IL-18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613、0.41,均P < 0.05)。机械通气组BALF中MP-DNA复制倍数高于非机械通气组,且全身激素治疗时间明显长于非机械通气组,血清乳酸脱氢酶、IL-18及BALF中WBC总数、IL-18水平也更高(P < 0.05)。结论 SMPP患儿急性期咽拭子与BALF MP-DNA复制水平可作为病情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 > 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CBP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n=30)和常规组(n=28)。比较两组患儿的CBP开始时间、28 d病死率,两组治愈患儿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早期组CBP开始时间早于常规组(P < 0.05)。早期组治愈25例,常规组治愈22例,两组患儿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组治愈患儿的乳酸、尿量和液体过负荷纠正时间快于常规组治愈患儿(P < 0.05)。两组治愈患儿的初始T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降低,第7天复查均有升高,且早期组高于常规组(P < 0.05)。早期组治愈患儿的CBP治疗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愈患儿(P < 0.05)。结论 对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 > 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行CBP治疗,能够快速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加快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小鼠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BUD组),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以及卵清蛋白溶液雾化吸入激发哮喘。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GR和NF-κB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BUD组与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但仍较对照组增高(P0.05)。哮喘组小鼠肺组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BUD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哮喘组明显减轻。哮喘组GR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BUD组GR阳性细胞百分比较哮喘组明显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BUD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较哮喘组明显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UD治疗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GR水平及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