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患儿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行体表测量+术后X线胸片定位;观察组患儿行体表测量+心电定位+术后X线胸片定位。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及操作耗时。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构成、胎龄、置管日龄、疾病类型及穿刺部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95% vs 79%; P < 0.05);观察组PICC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P < 0.05)。心电监护仪定位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和特异性(100%)。结论 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导管尖端位置,能提高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并可节省置管耗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8月至2007年2月113例放置PICC和102例置PIV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PICC组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6%,PIV组为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22.5±13.4)d,PIV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4.7±9.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期间PICC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16.6±12.5)g/d,PIV组体重增长为(14.4±22.1)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显著减少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静脉穿刺的次数,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在新生儿通过下肢静脉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行体表测量+术后胸部X线检查定位;观察组患儿行体表测量+心电定位+术后胸部X线检查定位。收集并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及置管耗时,并评估心电定位效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92%vs 75%;P<0.05),且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26.5±3.0) min vs (31.8±2.8) min;P<0.05]。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技术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0.9%)和特异度(100%)。结论 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提高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减...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并发症的风险.该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采用证据推荐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 (GRADE),制定新生儿PICC操作及管理指南,旨在帮助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规范PICC的操作及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生儿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的优缺点,为需要长期使用静脉治疗的患儿寻找稳定有效的手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间在该科住院,使用PICC的65例新生儿和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PIV)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机械性并发症、败血症以及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ICC的置留时间为18.75±7.62 d(7~62 d);PIV为1.49±0.57 d(0.5 h至4 d),PICC明显长于PIV(P<0.01);PICC组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7.7%,PIV组为63.8%,PICC组明显低于PIV组(P<0.01);PICC与 PIV组的败血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ICC对新生儿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明显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100-103]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探讨有关感染防治措施的效果,以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期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72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83例次)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比较新旧置管规范下,PICC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83例次置管中,导管相关感染发生15例次(18.1%),其中确诊败血症为11例次(13.2%),诊断临床败血症4例次(4.8%),细菌定植0例次(0%).导管相关感染率10.2/1 000置管日;旧置管规范下的感染发生率16.1/1 000置管日,新置管规范下的感染发生率7.7/1 000置管日.共分离菌株11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屎肠球菌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1株.结论 留置PICC新生儿发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由条件致病菌引起,耐药严重;加强感染防治措施能减少PICC相关感染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bacterial spectrum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neonat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fection control strategies on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by which it is helpful in choos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Clinical data, results of blood culture and culture of the catheter tip were collected from 72 infants (66 of them were very low birth weight) admitted to NICU from July, 2007 to August, 2008. The incidence of PICC-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PICC-BSI) in the old hospital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ew hospital. Results Bacterial colonization was not found. PICC-BSI was found in 15 cases (18. 1%), including 11 cases (13.2%) with definite sepsis and 4 cases (4. 8 %) with clinical sepsis.The incidence of PICC-BSI was 10. 2/1 000 PICC-days as a whole,with 16. 1/1 000 PICC-days in the old hospital and,7. 7/1 000 PICC-days in the new hospital respectively. Eleven organisms were isolated including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oNS) (4 strain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3 strains), Klebsiella pneumonia (2 strains), Enterococcus(1 strain), and Candida parapsilosis (1 strain). The incidence of PICC-BSI in the new hospital was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ld hospital. Conclusion Most of the isolated organisms of PICC-BSI are opportunistic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pathogen. PICC-BSI can be reduced by the 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strategies in NICU.  相似文献   

7.
目的: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危重新生儿长期静脉营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是其常见并发症。本研究对全合一静脉营养液中加入微量肝素持续输注对PICC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进行观察,探讨减少CRI的有效措施。方法:83例行PICC置管的患儿分为两组,肝素组(n=43)在营养液中加入肝素0.5 U/mL,对照组(n=40)不加肝素,观察两组CRI的发生情况。结果:肝素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5%),对照组8例(20%);肝素组导管内细菌定植1例(2%),对照组7例(18%);肝素组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照组5例(1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营养液中加入小剂量肝素可减少PICC堵管,预防CRI的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3-98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措施的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本院2009年1~12月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PICC患儿感染发生情况及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并于2010年期间予以落实,比较2009年和2010年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率。结果 2009年置管12例,导管日172天,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9.0/1000导管日,2010年置管34例,导管日411天,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2.4/1000导管日。2010年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2009年(χ2=6.6,P=0.01)。结论针对感染发生原因及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有效、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引起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PICC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源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或中心静脉伴随血源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进行特征分析并评估CRBSI或CLA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需要PICC置管的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导管数据,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拔除日期和PICC抗生素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CC患儿发生CRBSI或CLABSI的危险因素。结果NICU患儿中共446例需要PICC置管,平均胎龄为(30.8±4.0)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80±810)g;中位年龄为9 d;PICC留置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8 d。CLABSI和CRBSI的发生率分别为每1000导管日5.6和1.46。PICC致CLABSI的常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n=19)和肺炎克雷伯菌(n=11),CRBSI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n=6)。PICC致CLABSI的风险随着PICC置管持续时间和抗生素的持续使用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头颈部位置管的感染概率低于上下肢置管(P<0.05),且上述情况在出生体重<1500 g的患儿中更加显著。PICC致CRBSI的风险随着胎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CRBSI和CLABSI仍然是NICU医院感染中的重要问题。识别导致CRBSI和CLABSI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治疗及管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比较导管组(63例)与非导管组(38例)在院内感染、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导管组院内感染率(17%)与非导管组感染率(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组体重增长(11.7±2.0 g/kg?d)明显高于非导管组(10.6±2.3 g/kg?d);导管组的住院天数(40±11 d)明显短于非导管组(45±14 d);导管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导管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中,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显著优于非导管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而且院内感染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C)对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1日的文献,收集HFNC对比nCPAP运用于新生儿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文献,包括2 861例新生儿,其中胎龄≥28周2 698例(94.30%), < 28周163例(5.70%)。在初始呼吸支持中,HFNC组治疗失败率高于nCPAP组(RR=1.86,95% CI:1.53~2.25,P < 0.001);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P=0.40)、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P=0.77)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拔管后呼吸支持中,两组治疗失败率、重新插管率、总用氧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初始呼吸支持和拔管后呼吸支持中,HFNC组的鼻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nCPAP组(P < 0.001);HFNC组和nCPAP组病死率及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现有临床证据,HFNC作为新生儿RDS初始治疗时失败率高于nCPAP,不建议在新生儿RDS初始治疗时使用;在胎龄≥28周RDS新生儿撤机阶段可以考虑使用HFNC作为拔管后辅助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对经鼻高频通气(nHF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nHFV对比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N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RCT,合计218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nCPAP组比较,nHFV组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RR=1.73,95% CI:1.39~2.15,P < 0.00001)。两组患儿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气胸、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与nCPAP相比,nHFV对NRDS的治疗效果更好,并无增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维生素A补充对儿童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选择其中关于维生素A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独立阅读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效应量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0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维生素A不能降低肺炎患儿病死率(P > 0.05),但可提高其临床总有效率(P < 0.05),可缩短患儿发热、咳嗽持续时间、体征及胸片转阴时间、住院时间(P < 0.05),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前囟膨隆等的发生。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辅以维生素A治疗儿童肺炎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泼尼松龙与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比较泼尼松龙与ACTH治疗IS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泼尼松龙治疗组和ACTH治疗组痉挛缓解率、痉挛缓解时间、并发感染率和易激惹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ACTH治疗组的EEG高峰节律紊乱消失率高于泼尼松龙组(P < 0.05)。结论 现有证据未显示采用泼尼松龙和ACTH治疗IS的临床疗效有差异,但ACTH在稳定EEG上更具优势;感染、易激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两种疗法中也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再发KD的认识。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再发KD与初发时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各观察指标合并比值比(OR)或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结果 最终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KD患儿样本总量为12 059例,其中再发KD患儿206例(男127例,占61.7%;女79例,占38.3%)。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初发时相比,再发时发热时程缩短(WMD=-1.81,95%CI:-2.99~-0.64),手足硬肿率降低(OR=0.46,95%CI:0.26~0.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D患儿再发时与初发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84~2.14,P=0.22)。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再发KD患儿热程更短,手足硬肿率较低;KD再发以男童多见;再发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风险未见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运用RevMan5.3软件,对2008年1月至2018年5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孕期及婴幼儿期使用益生菌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按干预菌株、随访时间、补充益生菌时间、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3280例和3 281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孕期和/或婴幼儿期使用益生菌可减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RR=0.81,95% CI:0.70~0.93,P < 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株干预效果显著(RR=0.68,95% CI:0.52~0.90,P < 0.05);孕期及婴幼儿期均补充益生菌效果显著(RR=0.77,95% CI:0.66~0.90,P < 0.05);孕期和/或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预防特应性皮炎对≤ 2岁儿童效果较显著(RR=0.74,95% CI:0.61~0.90),而对2岁以上儿童效果不显著;研究地区为澳洲或欧洲/美国的效果显著(P < 0.05),合并RR及95% CI分别为0.83(95% CI:0.73~0.96)、0.74(95% CI:0.61~0.91)。异质性主要源于不同随访时间(I2=62.7%)和补充益生菌时间(I2=53.5%)。结论 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有利于预防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其中使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株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