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总结了1991年1月~1995年12月5年间收治的腹壁切口疝33例,结合文献,从疝发生时间、切口部位或方式、切口感染、手术创伤、缝合技术等方面对切口疝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作者认为以卜几个方面对切口疝的预防有重要意义:(1)要高度重视切口疝感染的预防;(2)在可能的情况下,腹部手术尽量采用横向切口;(3)急性胆囊炎及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疝发生率高,要重点预防;(4)术后半年内是切口疝发生的高峰期;(5)年龄大于50岁者,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疝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股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股疝中嵌顿16例,其中2例发生绞窄,1例肠梗阻,1例肠瘘,均经腹、股部联合切口手术治愈。12例误诊为淋巴结炎、脂肪瘤、圆韧带囊肿。除2例肠梗阻及肠瘘外其余病例均手术治愈,疝无复发。结论股疝诊断不难,但在基层腹股沟韧带下方切口,行疝修补,手术方法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3.
疝病学新概念:从发病机制谈腹壁疝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过去的100多年中,疝修补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意大利著名外科医师Bassini(1884年)创立了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层次间放置补片治疗腹壁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壁疝修补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肌肉前放置补片(Onlay)28例,腹壁肌肉间放置补片(Inlay)27例,腹壁肌后放置补片(Sublay)32例.比较分析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的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全部成功。杂交手术原因:腹腔镜下粘连分离出现肠破裂1例,8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2例因疝囊巨大,需要整形转为杂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30)m1;患者术后24、48和72h疼痛视觉评估评分为(5.9±1.8)分、(5.1±2.O)分和(3.4±1.3)分。术后住院3—9d,平均(5.3±1.8)d。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8)个月,术后浆液肿1例,无切口疝复发,无血肿、感染、肠漏及术后腹壁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运用杂交修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各类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118例,其中疝环充填式(Rutkow手术)69例,单纯补片法(Lichtenstein手术)49例。结果Rutkow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min,手术30mim。术后并发尿潴留Rutkow手术17例,Lichtenstein手术6例,Rutkow手术切口血肿、瘘管形成各1例,Lichtenstein手术复发1例。结论腹股沟直疝及疝环较大的斜疝,尤其是复发疝者,应尽量选用Rutkow手术,疝环较小的斜疝可选用Lichtenstein手术。  相似文献   

8.
9.
老年腹壁切口疝的腹腔镜下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an W  Ma B  DU XH  Li R  Chen 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1452-14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对17例老年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切口疝修补术。结果 16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65~132min,平均95min。术后恢复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1h,术后住院5~7d。术后并发症:疼痛3个月以上者3例,浆液肿5例,穿刺口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手术死亡和肠瘘发生。随访7~26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修补老年腹壁切口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男性嵌顿性股疝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6~63岁,平均54.7岁。患者均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疝病史3~8年,其中复发性造口旁疝2例。疝环最大径11~15 cm,平均12.6 cm。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补片,补片边缘均超出疝环缘3 cm以上。在补片中心剪-3 cm直径的孔,并在孔的一侧剪开补片,将补片中心孔套入造口肠管,补片其他部分覆盖住腹壁缺损,补片聚四氟乙烯面朝向腹腔,聚丙烯面朝向腹壁。用2-0的Prolene线连续缝合补片被剪开的一侧裂口,并将补片中心孔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缘与造口肠管用3-0的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固定4~5针。然后用1-0的Prolene线经全腹壁穿刺缝合方式,将补片铺平并固定于腹壁,间隔距离5 mm。多余皮肤行适当整形。结果手术时间97~146min,平均109 min。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发生浆液肿,2例发生术后近期修补区刺痛。随访3~27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结论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补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25例行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35~83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2例是复发疝。疝缺损下缘距耻骨弓距离均小于5 cm。在直视下采用螺旋钉枪将补片固定到腹壁上,补片下边缘须低于耻骨弓2 cm并将其固定到耻骨弓及双侧的耻骨梳韧带上。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无中转开腹。疝缺损最大径为6.1~12.5 cm,平均9.5 cm。手术时间为90~180 min,平均128 min。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7/25)。包括术中膀胱损伤1例;术后补片上方浆液肿4例,经局部穿刺抽吸后消失;术后修补区域腹壁疼痛2例,未行特殊处理于术后1个月内逐渐缓解并消失。2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率为88%,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30个月,1例于术后2个月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网片重叠缺损边缘至少超过5 cm,网片下边缘必须在直视下固定到双侧耻骨梳韧带上,这样可以增加固定的强度并降低修补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正>会阴疝是腹内脏器通过骨盆底缺陷突出[1]。病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通常是腹部会阴切除术、盆腔切除术和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骨盆手术的并发症。第1例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在1939年由约曼[2]报告。腹部会阴切除术后会阴疝的发病率报道不一,一项近十年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0.8%~12.0%[3]。临床通常表现为会阴部隆起、疼痛、不适,部分病例伴有肠梗阻。本文报告1例既往行两次腹腔镜手术的会阴疝患者。1病例介绍患者63岁,女性,因“发现会阴部切口瘢痕下方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于2021年9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2017年2月7日)因直肠癌合并不全肠梗阻于我院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T3N1M0)。患者术后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6周期,随后放疗30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Gore—Tex补片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方法用Gore.Tex补片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10例,其中初发切口疝9例,复发切口疝1例。结果9例一期愈合,1例发生创面局限性积液,经穿刺负压引流处理后治愈,随访10个月至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用Gore—Tex补片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经济,安全,有效,感染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6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体会,探讨其应用技巧及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对16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实施TAPP术,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7.5 min,平均住院时间5.13 d。术后1例发生阴囊血清肿,1例发生腹腔脓肿,1例发生皮下气肿。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熟练掌握TAPP的手术技巧,掌握好适应征,TAPP术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1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45例腹股沟斜疝嵌顿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结果手术时间48~98 min,平均75 min.术后12~24 h均下床活动.切口疼痛2~4 d.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排尿困难2例.术后住院3~10 d,平均5 d.39例随访5~18个月,平均12.5月,无复发. 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对嵌顿疝可Ⅰ期成功修补,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222例经验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222例腹部各类型疝进行了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疝环高位结扎术21例.经腹腔腹膜前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166例,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25例.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例、腹腔镜膈疝修补术1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6例、腹腔镜小肠系膜裂孔疝修补术1例。其中4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其他疾病的腹腔镜手术。结果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2.5min[(10~180)min],术后平均4.6d出院。仅1例直疝TAPP术后半年复发。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疝修补方法,具有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适于绝大部分腹部疝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突入阴囊的可能原因及其手术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发生疝囊突入阴囊12例次,发生率为3.4%。与未突入阴囊组比较,突入阴囊组患者的年龄大、病程长、疝环口及疝囊大,且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导致慢性腹内压增高的疾患。12例次中采用“疝环充填+平片”修补术1例次,其余11例次均采用腹膜前修补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7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直疝在少数情况下可以突入阴囊,宜选择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19.
双侧腰疝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发现右侧腰部无痛性肿块5年、左侧腰部无痛性肿块3年,进行性增大6月"于2010年8月5日入院。无外伤及腰部手术史;有吸烟史50余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的术式选择,放置补片的指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4年7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53例接受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疝类型、发病至就诊时间、手术方式、是否放置补片及补片类型、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71例行肠切除,82例行无肠切除。肠切除主要风险因素为性别、年龄、疝类型、痴呆等精神疾病、嵌顿时间等。本组患者放置补片76例,补片感染者2例,1例移除补片,无复发。结论肠切除不是补片修补的禁忌,对于相对清洁的创面可选择补片修补,对患者减少复发的获益大于增加的潜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