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早期子宫颈癌宫旁淋巴结的识别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宫旁淋巴结(PLN)存在与否及其分布、转移规律,进而评估以生物染料法(亚甲蓝染色)结合标本的局部解剖识别 PLN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临床分期Ⅰb~Ⅱa期)患者60例,术前在肿瘤周围的宫颈组织内注射1%亚甲蓝4 ml,术中检查有蓝染的淋巴结为前哨淋巴结(SLN)。术后立刻对切除的子宫标本进行局部解剖,从宫旁软组织中分离出 PLN 送病理检查。结果 60例患者中,38例(63%)患者存在 PLN,共检出 PLN 95枚,PLN 的平均直径为(0.46±0.24)cm。其中,57枚(60%)PLN 位于阔韧带内,沿子宫动脉走向分布;另38枚(40%)分布于主韧带、骶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内。95枚 PLN 中,69枚(73%)因被亚甲蓝染色而易于识别,并被认定为宫旁组织内的 SLN。60例患者中,12例(20%)患者共17枚 PLN 有转移,其中2例(3%)PLN 是惟一的转移部位。对于78枚无转移的 PLN 中的36枚进行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发现,3枚有微小转移灶。结论 PLN 存在于大部分宫颈癌患者的宫旁组织内,且为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但极易被忽视。采用生物染料法结合细致的局部解剖可识别 PL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锥切标本宫旁浸润(P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8年2月经宫颈锥切确诊为宫颈癌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H)+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200例Ⅰa2~Ⅰb1期宫颈癌患者,分析早期宫颈癌PI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5例(7.5%)PI阳性,185例(92.5%)PI阴性。单因素分析显示,PI与年龄、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切缘状态无关(均P0.05),与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VSI阳性(OR=5.456,95%CI:1.669~17.833,P=0.005)和淋巴结转移阳性(OR=6.725,95%CI:1.833~24.669,P=0.004)是P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宫颈锥切标本中LVSI、淋巴结转移与PI有关,可作为PI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B~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0例行手术治疗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7.9%(176/630),转移淋巴结754枚,其中74.8%(564/754)分布于宫旁/闭孔区。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宫体受累、脉管间隙受累、宫颈间质浸润深度、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低细胞分化(OR=3.874,95%CI:1.100~13.646,P=0.035)、深1/3宫颈间质浸润(OR=2.735,95%CI:1.675~4.466,P<0.001)和脉管间隙受累(OR=73.822,95%CI:22.304~244.336,P<0.001)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宫旁/闭孔区最易受累,低细胞分化、深宫颈间质浸润、脉管间隙受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应确保宫旁切除范围,并实施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Ⅰa2和Ⅰb1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治疗的117例Ⅰa2、Ⅰb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117例患者中15例(12.8%)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未转移者102例(87.2%)。单因素分析结果:肌层浸润深度≥1/2、子宫下段受累、脉管内瘤栓阳性、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宫颈鳞状上皮抗原(SCC-Ag)水平为影响Ⅰa2和Ⅰb1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治疗前SCC-Ag≥1.5 ng/mL(OR=25.007,95%CI:2.342~250.021,P=0.008)。结论:治疗前SCC-Ag水平是影响Ⅰa2和Ⅰb1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常规淋巴结清扫是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宫颈癌患者生存率在近数十年中仍未得到显著提高,局部复发是目前影响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率的原因,有证据表明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情况就能改善生存率,扩大性子宫旁组织切除术(laterally extended parametrectomy,LEP)可更大范围切除盆腔侧壁淋巴组织,是临床上扩大性子宫切除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术式。现综述LEP在宫颈癌治疗应用中的理论、疗效、争议、展望,以期为宫颈癌治疗提供另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相关宫旁韧带内淋巴定性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阴道旁组织中淋巴的含量及分布。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3家医院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主韧带、骶子宫韧带、阴道旁组织新鲜标本各22条、29条、28条,将标本分为近、中及远3段;主韧带标记浅、深两层,骶子宫韧带分别标记浅、深两层及内、外侧面。对所有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D2-40染色进行定性分析后,采用Impro图像分析软件和生物体视学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研究:各韧带均可见特异标记淋巴的抗体D2-40染色阳性,HE染色进一步显示了散在分布的淋巴管、粗细不等的各级淋巴管分支,偶见淋巴结。定量研究:主韧带、阴道旁组织中淋巴呈散在分布;骶子宫韧带中淋巴相对集中分布于骶子宫韧带内侧面(P<0.01),且近子宫段最多(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宫旁组织内淋巴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其分布特点对指导术中对宫旁组织的正确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其病死率下降。但近年宫颈癌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提高宫颈癌临床诊治水平仍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宫颈癌正确分期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重新修订子宫颈癌分期,细化其中一些概念,但单纯应用临床术前分期仍有难以明确的问题。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广泛应用,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应用更为临床提供了准确信息,凸显出MRI宫颈癌分期联合临床FIGO分期的重要性。MRI有直观显示肿瘤的优势,可准确评估宫颈间质浸润的深度、肿瘤体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是宫颈癌分期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并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80例早期宫颈癌(ⅠA2~ⅡB)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初治手术治疗,术式为经腹或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根据术后是否存在高危因素,进行辅助放疗或联合放化疗。采用单因素分析研究LVSI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一步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与LVSI关系显著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绘制生存曲线,确定LVSI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年龄、宫旁受累、病灶大小、FIGO分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VSI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②LVSI阳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74%,总生存率为80%;LVSI阴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为93%(P<0.05)。结论:LVSI阳性一定程度上能更早地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潜在风险,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显著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LVSI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能浸润深度更深、分化程度更差,但需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且有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前宫腔病灶超声检查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385例,其年龄为(57±10)岁(范围:29~88岁);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Ⅰ b~Ⅱa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7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治疗、资料完整的135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10个非重复的特征性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期别、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以及治疗前血小板数量、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特征性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135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共切除盆腔淋巴结3996枚,平均每例29.6枚(20~47枚).其中,病理检查证实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7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2.6%(17/135).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肿瘤直径(P=0.003)、深肌层浸润(P=0.004)、脉管浸润(P<0.01)、血小板数量(P=0.006)、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1)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脉管浸润(OR=3.674,95%CI:1.825~7.393,P<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OR=4.568,95%CI:1.779~11.725,P=0.002)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的因素.结论 脉管浸润和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影响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宫颈脉管内癌栓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与宫颈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指导宫颈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3年5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46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LVSI阳性者185例(40%),阴性者277例(60%),对LVSI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LVSI的发生与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否术前经过新辅助治疗有关,而与采用何种新辅助治疗方法无关。LVSI与宫颈癌的其他5项高危因素,即组织病理学类型、间质浸润深度、肿瘤体积、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合并的高危因素越多,LVSI的发生率越高。结论:LVSI与其他病理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可能更早地提示淋巴结转移等其他高危因素的潜在风险,对指导宫颈癌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仍然是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常规术式,患者因此丧失生育能力。本文针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宫旁、阴道旁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发现早期宫颈癌患者中仅27%存在淋巴结转移,并对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前景以及为保留生育功能而进行“最小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讨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可提高术中诊断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准确度,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目前有替代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趋势。目前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主要有6种术式,即扩大宫颈锥切术、单纯宫颈切除术、经阴道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开腹广泛性宫颈切除术、腹腔镜下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对于病灶>2 cm的患者,推荐先行新辅助化疗(NACT)3~4个疗程后,再结合妇科检查及影像学证据,选择宫颈切除范围和具体术式。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化疗广泛应用于与手术、放疗配合的综合治疗和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其中早期宫颈癌常采用经开腹或微创路径的手术治疗.2018年公布的宫颈癌微创手术临床试验(LACC)结果,首次对早期宫颈癌微创手术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和肿瘤学风险提出质疑,认为宫颈癌微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es1在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癌4个细胞系Hes1表达。小干扰RNA(si RNA)干扰下调Hes1后,Transwell检测Hes1下调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es1下调对上皮间质转化(EMT)主要相关分子的影响。结果:Hes1 m RNA在4种宫颈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6)。下调Hes1后,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均显示,穿膜细胞数Si Ha NC组与Si Ha 1组、He La NC组与He La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1下调后,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Si Ha及He La的E-cadherin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Si Ha细胞ZEB1、Slug表达量增加(均P0.05);He La细胞vimentin、Slug表达量增加(均P0.05)。结论:宫颈癌Si Ha、He La细胞中Hes1抑制迁移、侵袭;Hes1下调引起EMT;Hes1可能通过EMT参与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局部晚期(ⅠB2/ⅡA2期)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4例ⅠA2~ⅡA2期宫颈鳞癌或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每位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新辅助化疗和直接手术患者在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共424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有68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32例先行1~2次介入或静脉新辅助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者20例,没有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是否行新辅助化疗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SI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2.2%,手术组则为17.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方面,局部晚期宫颈癌明显低于早期者。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输尿管支架置入率、输血率、其他相邻脏器损伤的发生率2组相似。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较早期差,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早期,盆腔淋巴结转移主要与LVSI及深肌层浸润有关。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影响尚不明确,也没有证据证明新辅助化疗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在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还需更大样本或多中心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