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SPG31型的临床特征及REEP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一家系HSP SPG31型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HSP家系3代共6例成员携带REEP1基因杂合突变c.425del(p.Gly142Valfs*81),该变异属未报道的新发强致病变异,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主要表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及痉挛步态,先证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结论 HSP具有显著临床和遗传异质性,REEP1基因新的位点突变可能是引起该家系发病的原因,但确切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报告及分析1例常染色体隐性慢性肉芽肿病(CGD)NCF1基因热点△GT突变的检测过程。方法 对2009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CGD患儿,用常规方法对其从EDTA抗凝血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NCF1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对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检测到NCF1基因第2外显子起始部位GTGT重复序列的纯合GT缺失(△GT),明确诊断为A470CGD。结论 对于临床怀疑及经功能诊断为CGD的患儿,应重视NCF1基因热点△GT突变的检测,明确的基因诊断是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C型(MDClC)是由FKRP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该文报道1例MDClC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患儿,男,8月龄,因发育落后就诊。临床表现为翻身不佳、独坐不稳,肌张力低下,膝腱、跟腱反射不能引出,表情刻板,眼内斜视。基因检测证实患儿FKRP基因存在c.350C > G和c.1303C > T复合杂合突变;c.350C > G来自于母亲,为已报道的致病性错义突变;c.1303C > T来自于父亲,是新发错义突变,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其有致病可能。结合患儿早发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的临床特征和FKRP基因突变测序结果,确诊为MDC1C。  相似文献   

4.
1例1日龄男性新生儿因哭声弱1 d,反复唇周青紫2 h入院.患儿出生时有特殊面容,双手通贯掌,扁平足,哭声弱,喂养困难,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头颅MRI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显示CTCF基因第3外显子c.778_781delAAAG(p.Lys260ValfsTer2)新发突变,蛋白功能预测提示为致病突变,可能损害CTC...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方法1个中国皖北地区3代FFSGS家系(Han2005),采集本家系中27名成员的外周血样,选择位于1q25-31上的10个微卫星标记:D1S452、D1S242、D1S416、DIS466、D1S240、D1S254、D1S202、D1S222、D1S238和D1S413,应用PCR技术得到扩增产物片断,采用ABIPRISMTM310GeneticAnalyze测定PCR产物片段大小。利用Genescan(3.1版)、Genetyper(3.7版)软件处理后得到检测片段大小,依此得到每个样本的基因型。对基因型数据进行校对后,用连锁分析软件LINKAGE的MLINK程序计算每个标记的二点间LOD值,用LINK-MAP程序计算多点间LOD值,根据二点和多点间LOD值判断连锁关系。将Han2005与Martin等研究的FS-W家族进行相关比较。结果所有微卫星标记二点间LOD值在不同重组率时均<0,LOD值在重组率为0时均<-2,说明Han2005疾病基因与1q25-31区域无连锁关系,多点D1S416、D1S254、D1S202、D1S238和D1S413间LOD值也均<-2,进一步排除疾病基因位于1q25-31的D1S416至D1S413间19cM的区间内;把Han2005与FS-W家族比较后发现,2个家族存在临床和基因异质性。结论Han2005家系的疾病基因与已报道的FFSGS定位区域(1q25-31)无连锁关系;AR的FFSGS存在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推测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肾单位肾痨(NPHP)是一组常染色隐性遗传,主要累及肾小管间质的囊性肾病。该文报道1例TTC21B基因突变所致的NPHP 12型。患儿女,起病隐匿,3岁6个月首次就诊时即存在中量蛋白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2期,并伴有内脏反位、短指/趾,4岁前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尿蛋白电泳以肾小球性蛋白尿为主。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等肾小管指标均明显增高。基因检测显示TTC21B基因存在c.1552T > C (p.C518R)、c.752T > G (p.M251R)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自父亲,后者来自母亲。c.752T > G为新发突变。TTC21B基因突变患儿的肾脏病理除了NPHP典型的肾小管改变外,多同时存在显著的肾小球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merslund-Gr?sbeck综合征(IGS)的临床特点、遗传机制。方法回顾1例IG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男,3岁11个月,表现为营养不良、运动发育迟缓。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77 g/L,平均红细胞体积102.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5.2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44 g/L,血维生素B12 69 pg/mL,24小时尿蛋白529.1 mg。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AMN基因存在c.742CT(p.Q248*)纯合突变,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均携带AMN基因c.742CT(p.Q248*)杂合突变。明确诊断IGS。定期予维生素B_(12)肌注治疗,监测血常规示三系正常,尿蛋白-~++,大运动发育追赶至同龄儿。结论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并轻中度良性蛋白尿的患儿,需考虑IGS可能,基因检测有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LMNA基因新发剪接杂合突变所致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B型(LGMD1B)。患儿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行走乏力,肩胛带肌和下肢近端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张力正常,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4级,Gower征(+);CK 779 U/L;肌肉病理HE染色提示肌营养不良表现,免疫组化显示Lamin A蛋白表达无明显减少;二代基因测序显示患儿LMNA基因存在新发的c.810+2T > C剪接位点杂合突变,其父母LMNA基因该位点正常。GERP++RS软件预测该突变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Human Splice Finder和Spliceman软件预测该突变可能为致病性突变;ExPASy预测新的剪接变体氨基酸序列变短。转录组测序提示患者肌肉的mRNA存在两种序列:一种为正常序列,占92.2%;另一种为部分4号内含子保留,占7.8%,即异常剪接变体。LGMD1B是由位于常染色体1q22的LMNA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本研究的发现扩展了LMNA基因突变谱,为LGMD1B诊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SLC4A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个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 RTA)家系的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SLC4A1突变情况。方法通过家系调查、病史采集和生化指标检测,分析d RTA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SLC4AI基因突变。结果两个家系共有3例患者(其中两例为母子)确诊为d RTA,均有显著的临床特征,包括身材矮小、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低钾血症和肾脏钙盐沉积。SLC4A1基因分析证实3例患者均存在致病性错义突变R589H(c.1766GA)。家系1的患儿为SCL4A1的新生突变,家系2患儿的SLC4A1基因突变遗传自其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结论本研究首次在国内报道遗传性d RTA家系中SLC4A1基因R589H突变。对疑似遗传性d RTA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治率。  相似文献   

10.
He JX  Zhao SY  Xu BP  Hu YH  Shen KL  Jiang ZF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1):853-857
目的 报道2例由细胞色素b,α亚单位(CYBA)突变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慢性肉芽肿病(A22CG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针对经DHR123流式细胞分析和CYBA基因突变分析明确诊断的2例A22CGD患儿,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与感染及炎症并发症相关的临床特点.结果 例1,女,2岁11个月,以肝脾脓肿入院,既往有新生儿脓疱疹,反复化脓性淋巴结炎病史.有2例同胞兄长生后早期高热夭折病史.DHR123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示佛波酯(PMA)刺激后阳性吞噬细胞为84.61%.CYBA基因突变分析为杂合的35T>C,Q3X及IVS-2A>G.例2,男,4岁1个月,以败血症(沙门菌D)入院,既往有肺炎,败血症,肛周脓肿和皮肤感染病史.有1例同胞姐姐婴儿早期不明原因夭折病史.DHR123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示PMA刺激后阳性吞噬细胞数为96.13%.CYBA基因突变分析为纯合的35T>C,Q3X,父母均为携带者.2例患儿均有卡介苗接种相关的腋下淋巴结钙化.结论 A22CGD患儿具有反复化脓性感染(肝脾,皮肤,淋巴结,血流,肺,肛周)病史,DHR123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PMA刺激后阳性吞噬细胞数百分比可减低,CYBA突变分析结果分别显示杂合的外显子1的无义突变同时伴内含子1的致病性拼接区突变及外显子1的纯合突变.  相似文献   

11.
LAMA2双等位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CMD1A)。该研究患儿为19月龄男孩,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伴血清肌酸激酶、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遗传学分析发现患儿LAM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其中母源性c.7147C > T (p.Ala2383Ter)为已报道的无义变异,而父源性c.8551_8552insAA (p.Ile2852ArgfsTer2)为未报道的移码变异,且根据ACMG指南确定为致病性变异。该患儿最终确诊为CMD1A。国内外文献复习发现:该病患儿多在生后6个月内起病,以严重的运动发育落后为特点,伴有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可有脑白质受累的影像学改变;LAMA2基因变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且绝大部分属于零效变异;目前CMD1A患儿无特异性治疗,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p三体新生儿的临床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1例经外周血行淋巴细胞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高通量测序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CNV)并经淋巴细胞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确认的12p三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7,XX,+mar,父母染色体核型均正常;CNV检出患儿12p13.33-p11.1(160 001~34 860 000)区域重复,片段大小为34.7 Mb;外周血淋巴细胞间期FISH显示患儿所有间期细胞核12号染色体短臂均存在3个信号,无嵌合体存在。确诊为12p三体。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CNV及FISH技术可有效确诊12p三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PNP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PNP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1岁9月龄,因面色苍白伴发热、咳嗽入院,既往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运动发育迟缓。血红蛋白88 g/L,网织红细胞11.3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CD4~+/CD8~+ T细胞比值低,尿酸水平低。胸部CT示胸腺发育不良。基因测序发现患儿PNP基因存在c.722TC(p.I241T)纯合变异,其父母均为该变异携带者。患儿确诊为PNPD,于2岁3月龄死于多脏器严重感染。文献检索到78例PNPD病例,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生反复感染53例,神经功能障碍51例,自身免疫病21例,继发肿瘤性疾病6例。结论对反复感染、神经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血尿酸水平低的患儿,需考虑基因缺陷致免疫缺陷病可能,基因序列分析可协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