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菌阴疑似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菌阴疑似肺结核、且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56例。归纳总结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坏死的检出率、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患者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8.6%(44/56),其中确诊肺结核35例(79.5%,35/44),非结核分枝杆菌病2例,肺癌2例,肺炎5例,未得到阳性结果患者12例(经临床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确诊为肺结核)。超声造影对肺结核病灶内部坏死的检出率(68.1%,32/47)高于常规超声(36.2%,17/47),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2,P=0.002)。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过程中发生咯血1例(1.8%,1/56),咯血量约20ml,留院观察30min,症状缓解,无继续咯血。结论 对于菌阴疑似肺结核患者,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取材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接受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取材、资料完整的疑似淋巴结结核患者249例,其中男96例,女153例,中位年龄32(16,82)岁,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诊断结果、淋巴结穿刺取材进行检测的结果(包括病理学、细菌学及分子生物学),最终评估CEUS引导下穿刺取材并送检相关检测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检出效能。结果 249例患者中,最终通过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病理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或者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为淋巴结结核219例,非淋巴结结核30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超声引导取材送检病理学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为86.76% (190/219),特异度为100.00% (190/190)。取材组织行细菌学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为31.51% (69/219),特异度100.00% (69/69);其中100例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为97.80% (89/91),特异度100.00% (9/9)。CEUS引导下取材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总体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72% (214/219)及100.00% (30/30),阳性预测值为100.00% (214/214),阴性预测值为85.71% (30/35),符合率为97.99%(244/249),Kappa值为 0.91。结论 CEUS引导下经皮淋巴结穿刺取材有助于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下槽切式胸膜活检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的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阳性率进行总结,分析胸膜活检的诊断价值、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以及胸膜活检的并发症。结果 58例中取材成功率91.5%(75/82),病理结核确诊率70.7%(41/58)。增加活检次数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并发症7例(8.5%)。结论 超声定位下槽切式胸膜活检可作为诊断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抽吸冲洗加药物注入术在胸壁结核性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0例经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为胸壁结核性脓肿初治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采取标准H-R-Z-E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基础上超声引导下对胸壁结核性脓肿行脓液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观察组20例,口服抗结核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对胸壁结核性脓肿行脓液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并按抽出脓液容积的1/3~1/2量注入抗结核药与糖皮质激素(异烟肼注射液,2ml/支,100mg/支;地塞米松注射液,1ml/支,2mg/支),每周2次。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以12个月为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643,P=0.002)。 结论 在标准H-R-Z-E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实时超声引导下抗结核药物注入术治疗胸壁结核性脓肿,是一种临床效果可靠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TBNA)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TBNA检查,同时与刷检、活检的病理学及细菌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TBNA的确诊率为83.3% (30/36),刷检为44.4% (16/36),活检为55.6% (10/18)。TBNA与刷检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05)。其中21例早期支气管结核病人的TBNA确诊率为90.5%(19/21),刷检为28.6% (6/21),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5)。结论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特别是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 技术(简称“GeneXpert”)、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 (简称“MGIT 960”)对不同手术标本进行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疑似胸壁结核患者214例,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病灶中的脓液152份、干酪样坏死组织128份及肉芽组织138份,同时采用GeneXpert及MGIT 960对上述标本进行检测。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病理学检查确诊胸壁结核174例,非结核性胸壁疾病40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GeneXpert及MGIT 960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对3种标本采用GeneXpert及MGIT 960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4例疑似胸壁结核患者通过术前血液化验、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结果临床最终诊断为胸壁结核174例,非结核性胸壁疾病40例(其中化脓性胸壁脓肿18例,胸壁囊肿并发普通细菌感染9例,软组织肿瘤8例,肋骨骨髓炎3例,胸壁放线菌病2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GeneXpert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为82.18%(143/174),特异度为97.50%(39/40),阳性预测值为99.31%(143/144),阴性预测值为55.71%(39/70),Kappa值为0.618;MGIT 960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为52.30%(91/174),特异度为100.00%(40/40),阳性预测值为100.00%(91/91),阴性预测值为32.52%(40/123),Kappa值为0.291。上述2种技术对3种类型手术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分别是:肉芽组织为81.9%(113/138),干酪样坏死组织为68.8%(88/128),脓液为44.7%(68/152);脓液与干酪样坏死组织两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χ 2=16.23,P<0.001;干酪样坏死组织和肉芽组织两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χ 2=4.19,P=0.013;肉芽组织和脓液两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χ 2=42.54,P<0.001。结论 GeneXpert检测诊断胸壁结核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GIT 960,而特异度接近,可用于手术标本的快速检测。GeneXpert和MGIT 960联合检测可疑胸壁结核患者的3种类型手术标本,肉芽组织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SH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S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分别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或聚桂醇硬化治疗。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在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2.9%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P<0.05);术后1 w,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疗效肯定,采取聚桂醇泡沫注射可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胸膜下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1—5月就诊于上海市肺科医院并经病理学、细菌学或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结核组)3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肺炎组)16例。对比分析两组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比较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回声,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速度、坏死发生率及特征等。结果 (1)常规超声显示的病灶形态:结核组28例(80.00%)呈楔形,5例(14.29%)呈类圆形,2例(5.71%)呈不规则形。肺炎组10例(62.50%)呈楔形,6例(37.50%)呈类圆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09,P=0.128)。病灶深部与正常肺组织间可见高回声,其中呈“碎片征”者结核组11例(31.43%),肺炎组13例(81.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0,P=0.001);呈“瀑布征”者结核组22例(62.86%),肺炎组3例(1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8,P=0.003)。(2)超声造影的特征:病灶开始增强时间结核组为[8.43(4.79,10.83)]s,肺炎组为[7.80(5.51,12.2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21,P=0.471);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开始增强时间差结核组为[1.47(0.56,2.01)]s,肺炎组为[2.00(1.28,2.6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453,P=0.146);病灶增强峰值强度结核组为(-41.89±5.72)dB,肺炎组为(-44.89±5.72)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8,P=0.089);病灶增强强度减半时间结核组为[153.33(124.02,180.00)]s,肺炎组为[138.45(128.70,147.09)]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26,P=0.185)。结核组29例(82.86%)病灶出现坏死,肺炎组5例(31.25%)出现坏死,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13.160,P=0.000)。在坏死区形态方面,结核组中15例(51.72%,15/29)表现为病灶内多个不相互连续的筛孔样坏死,11例(37.93%,11/29)表现为形态规则、内壁规整的大片状坏死,3例(10.35%,3/29)表现为病灶内部几乎全坏死仅存残留活性边缘的环状增强。肺炎组中1例表现为形态规则、内壁规整的大片状坏死(1/5),4例表现为形态规则、内壁规整的小片状坏死(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92,P=0.000)。结论 常规超声中细菌性肺炎病灶后方具有特征性的“不规则碎片样”高回声表现,超声造影显示肺结核病灶坏死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且呈“筛孔样”及“规则大片状”坏死特点,可为两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技术下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治疗,给予对照组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采用酶速率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 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3.8%,对照组完全切除率达100.0%(P>0.05);两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肺部感染、胆漏、皮肤切口感染、腹腔或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P<0.05);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观察组累积生存率为73.2%(52/71),对照组为71.8%(51/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0.086,P=0.763)。结论 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融合影像导航技术支持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积极开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获取的病理组织及胸腔积液标本在疑似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初次就诊的298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其中临床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2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获取病理组织和胸腔积液标本,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简称“病理检查”),胸腔积液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浓缩集菌法,采用液体培养BACTEC MGIT 960操作系统,简称“MGIT 960培养”)、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和抗酸杆菌染色涂片检查(简称“涂片检查”)。上述各种方法以临床确诊患者为参考标准,得出各自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以评价各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效能。结果 病理检查、MGIT 960培养、GeneXpert检测、涂片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考标准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1.96%(47/112)、73.21%(82/112)、58.93%(66/112)和2.68%(3/112);特异度分别为99.46%(185/186)、100.00%(186/186)、100.00%(186/186)、100.00%(186/186);约登指数分别为0.41、0.73、0.59、0.02。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获取标本采用各种技术与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胸腔积液标本采用浓缩集菌法进行MGIT 960培养相对其他检测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最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指导肝穿刺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肝脏穿刺活检术的8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30例术前行常规灰阶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灰阶超声检查比,超声造影检查组显示病灶内部坏死区显著提高(56.0%对30.0%,P=0.02...  相似文献   

12.
AIM: To cla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endo- 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EUS-FNA) for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PC). METHODS: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PC between February 2006 and September 2011 were selected for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FNA biopsy for pancreatic tumors had been performed percutaneously under extracorporeal ultrasound guidance until October 2009; then, beginning in November 2009, EUS-FNA has been performed. We reviewed the complete medical records of all patients who met th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he following data: sex, age, location and size of the targeted tumor, histological and/or cytological findings, details of puncture procedures, time from day of puncture until day of definitive diagnosis, and details of severe adverse events. RESULTS: Of the 121 patients who met the selection criteria, 46 had a percutaneous biopsy (Group A) and 75 had an EUS-FNA biopsy (Group B). Adequate cytological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in 42 Group A patients (91.3%) and all 75 Group B patients (P=0.0192), and histological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in 41 Group A patients (89.1%) and 65 Group B patients (86.7%). Diagnosis of malignancy by cytology was positive in 33 Group A patients (78.6%) and 72 Group B patients (94.6%) (P=0.0079). Malignancy by both cytology and pathology was found in 43 Group A (93.5%) and 73 Group B (97.3%) patients. The mean period from the puncture until the cytological diagnosis in Group B was 1.7 d,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A (4.1 d) (P < 0.0001). Severe adverse events were experienced in two Group A patients (4.3%) and in one Group B patient (1.3%). CONCLUSION: EUS-FNA, as well as percutaneous needle aspiration, is an effective modality to obtain cytopathological confi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疑诊为NTM肺病的患者334例,分别取痰液行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及分枝杆菌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检测,最终确诊为NTM肺病患者218例(NTM肺病组)、结核病患者42例(结核病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74例(研究中予以排除)。以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临床疑诊NTM肺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疑诊NTM肺病的334例患者中,培养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7.66%(226/334),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4.67%(216/334),两种方法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67,P=0.231)。确诊的218例NTM肺病患者中,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2.57%(180/218),阳性预测值为98.36%(180/183);培养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7.61%(191/218),阳性预测值为100.00%(191/191);两种方法检出NTM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0,P=0.169)。以42例结核病组患者作为对照,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的特异度为78.57%(33/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3/33);培养法的特异度为83.33%(35/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5/35);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1,P=0.391)。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3.08%(216/260),培养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6.92%(226/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1,P=0.134)。 结论 以胸部CT检查为诊断基础的疑似NTM肺病患者中,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行痰液NTM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的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高发现、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病人发现程序。方法 山东省200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结果 在1715例同时胸透和痰涂片检查的可疑肺结核症状者中,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51例,其中胸透诊断正常者15例。结论 对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必须全部查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行PCR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曾疑诊为肺结核、后经病理证实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的全部111例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73例(65.8%),非肺结核患者38例(34.2%;包括结节病3例、肺癌17例、隐球菌感染3例、曲菌感染4例、肺脓肿3例、异物肉芽肿2例,支气管扩张症6例)。111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获取肺穿刺活检标本行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因两次细胞病理学检查不能确诊而行CT引导下粗针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组织病理学检查”);上述标本同时采用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分别简称为“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探究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一致性),以及组织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的检出效用。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分别为83.6%(61/73)、89.5%(34/38)、93.8%(61/65)、73.9%(34/46)、0.73;对肺结核的检测阳性率[83.6%(61/73)]明显高于单一细胞病理学检查[39.7%(29/73)](χ2=29.663,P=0.000)。73例肺结核患者中,13例经组织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阳性者8例,而经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阳性者为12例。另外,肺结核患者中9例(12.3%,9/73)经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传统检测方法(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痰培养)均未能诊断结核病,经细胞病理学标本TB-PCR检测后有4例阳性。 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行TB-PCR检测可提高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结核病患者老年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其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于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的结核病患者老年密切接触者(年龄≥60岁)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及获得知识的途径。共发出问卷199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193份,有效率97.0%。对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3名调查对象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47.2%(91/193)],职业以农民为主[62.2%(120/193)];对7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6.3%(760/1351)。7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中,以“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及“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的单一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4.1%(143/193)和60.1%(116/193);以“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及“结核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治疗结核病是否有减免政策”的单一知晓率最低,均为47.7%(92/193)。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5.7(74.9,85.7),明显高于小学文化程度者[57.1(28.5,85.7)];经宣传活动获得知识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得分为85.7(67.8,100.0),明显高于未经宣传活动获得知识者[57.1(28.5,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87,P=0.020;Z=-3.7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小学文化程度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高[OR(95%CI)=7.44(1.81~30.58)];经宣传活动获得知识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高[OR(95%CI)=3.71(1.68~8.19)]。结论 结核病患者老年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文化程度及知识获取途径是其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结核分枝杆菌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的临床价值。方法 评估实验分2次进行:(1)于2014年5月选择于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就诊的患者,经病历回顾性分析分为肺结核组(92例)和非结核对照组(99例),同时,选取94名健康对照者。(2)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共选取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就诊的118例患者血清标本,经病历回顾性分析分为结核病组(62例)和非结核对照组(56例)。对痰和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涂片检查,收集研究对象血清标本应用结核分枝杆菌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结果 第1次实验:应用结核分枝杆菌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的敏感度为64.1%(59/92),特异度为89.1%(172/193),阳性预测值为73.8%(59/80),阴性预测值为83.9%(172/205),一致率为81.1%(231/285)。92例肺结核患者中,IgG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64.1%(59/92),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73.8%(31/42),涂阴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56.0%(2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15,P=0.076);而IgM检测均为阴性。第2次实验:应用结核分枝杆菌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118例研究对象血清中不同抗结核抗体的敏感度为45.2%(28/62),特异度为78.6%(44/56),阳性预测值为70.7%(29/41),阴性预测值57.1%(44/77),一致率为61.9%(73/118)。62例结核病患者中,IgG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45.2%(28/62),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56.3%(18/32),明显高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29.2%(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7,P=0.044);而IgM检测只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1.6%(1/62)。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中,IgG检测对活动性结核病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而IgM检测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简称《一体化系统》)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一体化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8—2019年《惠州市结核病患者登记本》《结核病专报系统》及《一体化系统》的数据。调查1462所学校,使用《一体化系统》前(2018年)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后(2019年)分别发现220、198例疑似学生肺结核患者,分别有114、116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确诊。分析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后各自的防控效果,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实施《一体化系统》前后各种“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准确率为83.2%(183/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7.0%(192/198)(χ 2=21.446,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1h到达率为58.2%(128/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8.0%(194/198)(χ 2=93.295,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执行率为70.9%(156/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7.0%(192/198)(χ 2=50.76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推送准确率为86.0%(98/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1%(115/116)(χ 2=14.576,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1h到达率为57.0%(65/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8.3%(114/116)(χ 2=56.71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休(复)学通知书1h到达率为57.9%(66/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1%(115/116)(χ 2=58.33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核实学籍身份的学校覆盖率为86.0%(1257/1462),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0%(1447/1462)(χ 2=177.442,P<0.01)。结论 《一体化系统》使用后较使用前在校园疑似患者转诊追踪、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休(复)学管理,以及核实学籍身份覆盖方面均得到了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