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38kD)的免疫球蛋白(IgG)]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与同期采用外周血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入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146例及非结核病患者167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对培养阳性肺结核、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及T-SPOT.TB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面积),总体评估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结核抗体对于培养阳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47.1%,246/522)明显高于临床诊断肺结核(25.9%,388/1499)和肺外结核(24.8%,3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81.15和20.53,P值均<0.001);血清结核抗体对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组之间的敏感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790);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30.6%,657/2146)明显低于T-SPOT.TB检测(76.2%,1635/2146)(χ 2=799.00,P=0.000);对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AUC面积(0.619;95%CI:0.604~0.635)小于T-SPOT.TB(0.781; 95%CI:0.768~0.794)(χ 2=14.00,P=0.000)。血清结核抗体的诊断特异度(93.2%,1557/1671)高于T-SPOT.TB检测(70.1%,1171/1671)(χ 2=316.00,P=0.000)。 结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清结核抗体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尚需提高,应该研发敏感度更高的结核抗体试剂盒,以便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中国国境口岸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中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菌阳肺结核的流行情况,以便确定国境口岸菌阳肺结核监测的重点人群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全国各口岸检验检疫机关报告的菌阳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国国境口岸菌阳肺结核检出率较高的口岸依次为黑龙江(76.27/万),贵州(26.32/万),珠海(15.29/万),陕西(14.83/万),安徽(14.52/万);境外菌阳肺结核患者中以来自东亚地区的最多;口岸菌阳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境内司机(27.35/万)、涉外婚姻人员(9.49/万)、商务人员(7.01/万)、船员(6.82/万)和境外船员(67.23/万)、服务人员(13.70/万)、商务人员(4.99/万)的菌阳肺结核的检出率较高。境内出入境人员菌阳肺结核检出率(6.00/万)高于境外出入境人员(2.00/万)。结论 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以及菌阳肺结核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止肺结核通过国境口岸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川省绵阳市地震灾害发生后10年间极重与重灾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7年绵阳市9个县(市、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的资料,以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5个重灾区为对照,分析平武县、北川县、安县、江油市4个极重灾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活动性患者来源构成情况及长期变化趋势。结果 2008年绵阳市极重灾区登记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83.10/10万(1380/166.07万),重灾区为86.47/10万(3122/361.05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2,P=0.223),2009—2016年极重灾区登记报告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91.24/10万(1516/166.15万)、86.33/10万(1439/166.69万)、95.30/10万(1466/153.83万)、89.36/10万(1341/150.07万)、86.20/10万(1295/150.23万)、84.22/10万(1271/150.91万)、85.01/10万(1288/151.51万)、77.57/10万(1202/154.95万),均高于重灾县的83.79/10万(3050/363.99万)、76.30/10万(2780/364.34万)、84.48/10万(2724/322.45万)、74.99/10万(2494/322.58万)、80.50/10万(2514/312.29万)、76.14/10万(2419/317.70万)、75.20/10万(2369/315.01万)、72.00/10万(2320/322.24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36、14.15、13.87、26.88、4.00、8.49、12.56、4.41,P值均<0.05);到2017年,极重灾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77.45/10万(1210/156.22万),与重灾县(72.68/10万,2361/324.87 万)趋于接近(χ 2=3.25,P=0.073)。 结论 绵阳市结核病发病率较高,地震对结核病发现工作的影响长期存在;应该尽快恢复和发挥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作用,开展积极有效的筛查与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临床治愈后CT随访转归征象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细菌学确诊的MDR-PTB临床治愈并随访2年无复发的患者,共计42例。其中初治患者18例(初治组),复治患者24例(复治组),分别对停药时、停药12个月时、停药24个月时患者的肺部CT征象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在停药时、停药12个月时和停药24个月时,肺结核活动性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57.1%(24/42)、42.9%(18/42)和31.0%(13/42),稳定性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69.0%(29/42)、81.0%(34/42)和83.3%(35/42),不确定性征象的检出率均为40.5%(17/42)。在停药时,初治组与复治组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33.3%(6/18)和75.0%(18/24),稳定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50.0%(9/18)和83.3%(2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292,P=0.007;χ 2=5.347,P=0.021);停药12个月时,两组患者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27.8%(5/18)和54.2%(13/24),稳定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83.3%(15/18)和79.2%(19/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2.925,P=0.087;χ 2=0.116,P=1.000);停药24个月时,两组患者活动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22.2%(4/18)和37.5%(9/24),稳定性征象检出率分别为88.9%(16/18)和79.2%(19/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123,P=0.289;χ 2=0.700,P=0.679)。在停药时、停药12个月时和停药24个月时,不确定性征象在初治组的检出率均为16.7%(3/18),在复治组的检出率均为58.3%(14/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均为7.412,P值均为0.006)。 结论 MDR-PTB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停药标准后,CT表现以损伤延迟修复为主要表现;与初治MDR-PTB患者比较,复治MDR-PTB患者肺部CT扫描显示出更多不确定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浆氧化应激水平的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45例肺结核患者(PTB 组)、28例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PTB-DM2组),及24名健康对照志愿者(HC组)的肝素抗凝血浆,分别定量检测3组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损伤标志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 (P25,P75)]”表示。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3组患者相关数据,GraphPad Prism 7.0软件作图,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C组、PTB组、PTB-DM2组各生化指标T-AOC[4.65(4.16, 5.15)、2.70(3.50, 4.30)、 2.55 (2.03,3.48) U/ml]、CAT[54.20 (35.46,81.30)、23.49(9.49,44.72)、 5.66 (-14.00, 31.98) U/ml]、HO-1[16.12 (11.84,24.09)、11.44(7.95,15.53)、8.19 (7.53,11.58) ng/ml]、GSH[5.14(3.98,7.33)、4.69(3.02,6.47)、2.90 (1.90,6.14) μmol/ml]、SOD[14.31(10.63,17.33)、14.28(11.86,15.69)、13.78(12.26,18.00) U/ml]、MDA[ 3.60 (2.62,4.40)、5.11 (4.26,7.23)、12.77(9.47,14.89) nmol/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35.28,P<0.01;χ 2=28.94,P<0.01;χ 2=23.00,P<0.01;χ 2=9.24,P=0.010;χ 2=15.53,P<0.01;χ 2=59.46,P<0.01)。PTB组患者血浆的T-AOC、CAT、HO-1含量较HC组均明显下降,MDA水平较HC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1; Z=-3.82,P<0.01;Z=-3.21,P=0.005;Z=-3.94,P=0.008)。PTB-DM2组患者的T-AOC、CAT、HO-1、GSH、SOD水平均较PTB组患者均明显下降,MDA水平较PTB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8,P=0.047;Z=-2.44,P=0.046;Z=-2.27,P=0.023;Z=-2.45,P=0.096;Z=-3.50,P=0.002;Z=-6.01,P<0.01)。 结论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PTB患者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且存在脂质氧化损伤;并发2型糖尿病可加重PTB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更低,脂质氧化损伤加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3种快速检测技术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 MTB/RIF技术(简称“GeneXpert技术”)对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确诊的45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校正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别应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分别为4.44%(2/45)、88.89%(40/45)、35.56%(16/45);依次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4.46、13.16、27.23,P值均=0.000)。4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均为阴性。3种检测技术检测分枝杆菌的特异度均为100.00%。结论 改良抗酸染色法较离心涂片法及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阳性率高,具有较好的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基层结核病实验室采用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诊断结核病的价值。 方法 搜集河南省4个项目点县级结核病实验室2014—2015年期间可疑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4242例,分别进行痰涂片、痰培养和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检测,比较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和传统痰涂片、痰培养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等。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纳入的4242例患者中,痰涂片检出阳性者351例,阳性检出率为8.21%(351/4276);痰培养检出阳性者576例,阳性检出率为13.47%(576/4276);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检出阳性者733例,阳性检出率为17.14%(733/4276)。3种检测技术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3.412,P<0.001)。以痰培养试验结果为标准,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81%(500/576)、93.64%(3433/3666);阳性预测值为68.21%(500/733),阴性预测值为97.83%(3433/3509),与痰培养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22)。痰涂片检测的敏感度为57.29%(330/576),特异度为99.43%(3645/3666),阳性预测值为94.02%(330/351),阴性预测值为93.68%(3645/3891);Kappa值为0.679。痰涂片与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检测痰标本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3.336,P<0.001)。 结论 恒温扩增荧光检测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传统的痰涂片,且其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等优势,便于在我国基层结核病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在初诊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收集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61例,留取痰液标本分别进行涂片荧光金胺O染色镜检(简称“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MGIT 32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检测”)和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临床诊断为:肺结核184例(50.97%),肺部感染162例(44.88%),非典型分枝杆菌肺部感染15例(4.15%)。36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Xpert 检测的阳性率[32.41%(117/361)]明显高于涂片镜检[22.71%(82/361)](χ 2=8.49,P<0.05),与液体培养[26.32%(95/361)]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χ 2=3.23,P=0.072),涂片镜检法与液体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6,P=0.261)。184例肺结核患者中,Xpert 检测的阳性率[63.59%(117/184)]高于涂片镜检[36.41%(67/184)]和液体培养[48.91%(90/184)](χ 2=27.17,P<0.01;χ 2=8.05,P<0.05);117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Xpert检测阳性率[42.74%(50/117)]高于液体培养[24.79%(29/117)](χ 2=8.43,P=0.004)。以临床诊断为标准,Xpert检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为63.59%(117/184),特异度为100.00%(177/177),正确指数为0.64。以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金标准,Xpert 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4/5,特异度为97.70%(85/87),正确指数为0.97。说明GeneXpert MTB/RIF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阴肺结核患者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对利福平耐药具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和评价密云区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简称“公卫项目”)对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方法 对密云区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公卫项目前2年(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与纳入公卫项目后2年(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患者的发现、转诊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到公卫项目的实施效果。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病率由2014—2015年的41.63/10 万(404/970000)下降到2016—2017年的35.00/10万(336/960000),下降了6.63/10万。涂阳患者发现率由2014—2015年的29.70%(120/404)上升至2016—2017年的33.93%(114/336),提高了4.22个百分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15,P=0.218)。未查痰患者比率由2014—2015年的19.31%(78/404)下降至2016—2017年12.50%(42/336),下降了6.81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66,P=0.012)。转诊到位率由2014—2015年的67.81%(455/671)上升至2016—2017年的74.50%(482/647),上升了6.69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170,P=0.007)。总体到位率由2014—2015年的93.29%(626/671)上升至2016—2017年的96.75%(626/647),上升了3.46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293,P=0.004)。新涂阳患者治愈率由2014—2015年的87.78%(79/90)上升至2016—2017年的95.71%(134/140),上升了7.9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41,P=0.025)。结论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到公卫项目后,未查痰患者比率下降,患者转诊到位率、新涂阳患者治愈率等有所提高,对结核病疫情预防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四川省9个县(区)主动筛查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2012—2016年四川省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收集主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下称“主动发现”)及2012—2016年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上述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常规被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因症推荐、转诊和追踪),分析两者在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年来主动发现方式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72例,检出率为498.87/10万(272/54523),其中71例无症状者(26.10%,71/272);被动发现方式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8例,2014—2016年的登记率为67.04/10万(347/517584)、78.36/10万(374/472596)、63.76/10万(300/470504),各年度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2_{趋势}$=0.288,P=0.591)。主动发现患者平均年龄[(56.76±16.64)岁]高于被动发现的1868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44.70±18.38)岁](U=158318.500,P=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年龄分布≥60岁者(52.57%,143/272)和所在地为农村的患者(80.51%,219/272)明显高于被动发现中≥60岁(25.37%,474/1868)和农村患者(45.88%,857/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31、113.941,P值均为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涂阳患者(19.12%,52/272)、空洞患者(11.03%,30/272)明显低于被动发现患者中的比例(分别为31.16%,582/1868;24.68%,461/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311、25.020,P值均为0.000)。5年间9个县(区)主、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0,P=0.000),农村调查点的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79.65%,857/1076)明显低于城镇调查点(95.02%,1011/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1,P=0.000)。结论 主动发现策略可作为被动发现策略的有益补充,对于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特别对农村地区和≥60岁老年人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宁  马云  王容  崔倍  刘莉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1):1197-1202
目的 分析闭环管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治疗的30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对照组),调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种错误服药情况。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295例(观察组)。根据对照组错误服药情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闭环管理,包括建立老年肺结核患者安全服药管理要求并实施管理,评价安全服药管理实施的效果,分析安全服药管理存在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整改和跟踪。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正确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正确率为 95.60%(282/295),高于对照组的74.83%(22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694,P=0.000);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64%(114/295),对照组为42.72%(129/3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025,P=0.31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率为92.11%(105/114),高于对照组的76.74%(99/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599,P=0.001)。 结论 闭环管理能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正确服药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但能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率,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照分析不同肺结核耐药类型及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以提高耐药肺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并明确诊断的11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对其临床及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初治患者26例,复治患者90例;同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1∶4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由本院收治并确诊的药物敏感肺结核(DS-PTB)患者31例。147例耐药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分成4个组,分别为耐多药肺结核组(MDR-PTB组)39例,广泛耐药肺结核组(XDR-PTB组)31例,其他耐药肺结核组(DR-PTB组)[包括单耐药肺结核(MR-PTB)41例+多耐药肺结核(PDR-PTB)5例]46例, DS-PTB组31例。全部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并行层厚1.25mm薄层重建,对不同组别患者肺内病变的分布、CT征象和空洞结节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147例患者,CT表现对比分析显示,耐药肺结核患者病变分布范围广泛,累及3个肺叶及以上者[MDR-PTB组为84.6%(33/39)、XDR-PTB组为83.9%(26/31)、DR-PTB组为91.3%(42/46)]明显多于DS-PTB组(51.6%,1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8.96,P=0.003;χ 2=7.38,P=0.007;χ 2=15.70,P<0.001);并且更容易累及肺结核的非常见部位(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MDR-PTB组占94.9%(37/39)、XDR-PTB组占87.1%(27/31)、DR-PTB组占95.7%(44/46),与DS-PTB组(51.6%,16/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7.58,P<0.001;χ 2=9.18,P=0.002;χ 2=20.88,P<0.001)];但三组耐药类型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病变肺叶分布数量及部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00、0.38、0.40和0.53、0.00、0.88,P值分别为1.000、0.538、0.526和0.248、1.000、0.347)。CT征象对比分析显示,肺内出现结节、支气管管壁增厚在不同类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发生率[MDR-PTB组分别为100.0%(39/39)和87.2%(34/39),XDR-PTB组分别为100.0%(31/31)和87.1%(27/31),DR-PTB组分别为100.0%(46/46)和84.8%(39/46)]均明显高于DS-PTB组[80.6%(25/31)和48.4%(1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97,P=0.015;χ 2=4.61,P=0.032;χ 2=7.15,P=0.007和χ 2=12.38,P<0.001;χ 2=10.63,P=0.001;χ 2=11.71,P=0.001);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在支气管管壁增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00、0.00、0.10,P值分别为1.000、1.000、0.752)。结节及实变内出现空洞的比较, XDR-PTB组、DR-PTB组发生空洞的比率分别为87.1%(27/31)、87.0%(40/46),明显高于DS-PTB组的58.1%(1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57,P=0.010,χ 2=8.32,P=0.004);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18、0.00、1.46,P值分别为0.277、1.000、0.227)。 结论 CT征象对耐药肺结核与药物敏感肺结核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对鉴别耐药类型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简称《一体化系统》)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一体化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8—2019年《惠州市结核病患者登记本》《结核病专报系统》及《一体化系统》的数据。调查1462所学校,使用《一体化系统》前(2018年)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后(2019年)分别发现220、198例疑似学生肺结核患者,分别有114、116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确诊。分析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后各自的防控效果,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实施《一体化系统》前后各种“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准确率为83.2%(183/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7.0%(192/198)(χ 2=21.446,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1h到达率为58.2%(128/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8.0%(194/198)(χ 2=93.295,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执行率为70.9%(156/220),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7.0%(192/198)(χ 2=50.76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学校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推送准确率为86.0%(98/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1%(115/116)(χ 2=14.576,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1h到达率为57.0%(65/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8.3%(114/116)(χ 2=56.71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休(复)学通知书1h到达率为57.9%(66/114),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1%(115/116)(χ 2=58.334,P<0.01);使用《一体化系统》前核实学籍身份的学校覆盖率为86.0%(1257/1462),低于使用《一体化系统》后的99.0%(1447/1462)(χ 2=177.442,P<0.01)。结论 《一体化系统》使用后较使用前在校园疑似患者转诊追踪、学生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休(复)学管理,以及核实学籍身份覆盖方面均得到了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许昌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内科收治的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组(简称“A组”,79例)和单一服用利可君片治疗组(简称“B组”,79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白细胞减少症改善总有效率[94.44%(68/72)]、外周血WBC值[(5.12±0.76)×10 9/L]均明显高于B组[72.97%(54/74)和(4.09±1.02)×10 9/L](χ 2=10.14,P=0.021;t=4.38,P=0.017);治疗后A组和B组外周血WBC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3.26±1.02)×10 9/L和(3.18±0.82)×10 9/L] (t=5.79,P=0.010;t=4.15,P=0.018)。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头晕[8.33%(6/72),9.46%(7/74)]、低热[2.78%(2/72),2.70%(2/74)]、乏力[5.56%(4/72),4.05%(3/74)]等主要症状较治疗前[27.78%(20/72),28.38%(21/74); 15.28%(11/72),16.22%(12/74);40.28%(29/72),41.89%(31/74)]均有明显改善 (χ 2=12.34,P=0.008;χ 2=12.09,P=0.008; χ 2=8.83,P=0.011;χ 2=8.16,P=0.010; χ 2=17.26,P=0.020;χ 2=18.09,P=0.020);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头晕、低热、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43,P=0.437;χ 2=2.62,P=0.406; χ 2=1.95,P=0.410)。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33%(60/72)]与B组患者[86.49%(6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03, P=0.382)。 结论 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改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减少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症状,安全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试剂盒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7—10月间于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并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细菌学、病理、诊断性治疗等手段单独或联合确诊的128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7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QFT-GIT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造成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7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QFT-GIT结果显示假阴性188例(17.5%),真阳性884例(82.5%)。QFT-GIT真阳性结果中40~岁与60~92岁年龄组的患者分别占32.1%(284/884)和23.0%(203/884),复治患者占18.3%(162/884),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患者占11.0%(97/884),培养阴性患者占72.5%(641/884)、白蛋白<35g/L的患者占9.6%(85/884)、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的患者占1.8%(16/884);QFT-GIT假阴性结果中40~岁与60~92岁年龄组的患者分别占36.7%(69/188)和38.8%(73/188)、复治患者占31.4%(59/188)、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患者占20.7%(39/188)、培养阴性的患者占86.2%(162/188)、白蛋白<35g/L的患者占19.1%(36/188)、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的患者占7.4%(14/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1.819、16.085、13.574、16.651、14.072、18.10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0~岁年龄组(OR=1.972,95%CI=1.306~2.976,P=0.001)、60~92岁年龄组(OR=2.782,95%CI=1.832~4.224,P<0.001)、复治(OR=1.741,95%CI=1.174~2.581,P=0.006)、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OR=2.043,95%CI=1.314~3.176,P=0.002)、痰培养阴性(OR=3.354,95%CI=2.066~5.446,P<0.001)、白蛋白<35g/L(OR=2.777,95%CI=1.721~4.481,P<0.001)、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OR=3.662,95%CI=1.679~7.987,P=0.001)为QFT-GIT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40~岁年龄组、复治、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培养阴性、白蛋白<35g/L和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是造成QFT-GIT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化学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符合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纳入要求确诊的267例MDR-PTB患者。分别采用耐多药肺结核标准化化疗方案(6Z-Km(Am,Cm)-Lfx(Mfx)-Cs(PAS,E)-Pto/18-Z-Lfx(Mfx)-Cs(PAS,E)-Pto)和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对267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愈、完成疗程、死亡、失败、丢失和其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登记分类、耐药情况、既往抗结核药物治疗史、治疗方案、并发其他疾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服药是否规律等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用χ 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67例MDR-PTB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38例(51.7%),完成疗程13例(4.9%),死亡10例(3.7%),失败23例(8.6%),丢失78例(29.2%),其他5例(1.9%)。影响治愈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案[个体化方案:38.0%(27/71);标准化疗方案:56.6%(111/196)]、并发症[有:39.7%(27/68);无:55.8%(111/199)]、药物不良反应[有:31.1%(32/103);无:64.6%(106/164)]、服药是否规律[是:94.9%(129/136);否:6.9%(9/131)]4个因素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χ 2=7.224,P=0.007;χ 2=5.243,P=0.022;χ 2=28.545,P=0.000;χ 2=206.846,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规律服药[Wald χ 2=84.656,P=0.000;OR(95%CI)=229.019(71.974~728.737)]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保护因素;而有并发其他疾病[Wald χ 2=9.652,P=0.002;OR(95%CI)=0.138(0.040~0.482)]、有药物不良反应[Wald χ 2=5.317,P=0.021;OR(95.0%CI)=0.313(0.117~0.840)]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学治疗疗效不够理想,其影响因素较多。坚持规律服药、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与比较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与交叉引物核酸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基层实验室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效能。 方法 连续收集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初诊肺结核可疑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与快速分子检测 (A组采用GeneXpert检测了787例;B组采用CPA检测了501例)。以固体培养法为标准,计算2种分子检测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结果 A组共检测787例患者痰标本,其中培养阳性229例,GeneXpert阳性300例,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9.1%(227/229)、86.9%(485/558),Kappa=0.788。B组共检测501例患者痰标本,其中培养阳性129例,CPA检测阳性125例。CP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105/129)、94.6%(352/372),Kappa=0.768。2种分子检测技术与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5%(712/787)vs 91.2%(457/501); χ 2=0.204, P=0.652)]。结论 CPA检测的准确性与GeneXpert相当,但其成本低、无需检测仪器、允许每批次大量样本同时操作,更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本市户籍≥65岁老年人口肺结核主动筛查及其效果,为肺结核低流行地区老年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4月1日至8月31日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针对≥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体格检查资料中,收集本市户籍≥65岁老年人主动筛查肺结核的情况。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专报系统》”)中导出松江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新登记的所有≥65岁本区户籍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与本年度主动筛查的数据进行比对,获取本年度及筛查后一年时间内的肺结核发病情况,通过筛查率和筛查检出率指标评价松江区老年肺结核主动筛查的效果。结果 2018年松江区≥65岁本市户籍人口共计129008名,参加老年人肺结核主动筛查的总筛查率为57.48%(74150/129008),其中70~74岁年龄组筛查率最高(65.51%,21446/32736),≥85岁年龄组筛查率最低(22.61%,3074/13596)。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检查率为98.31%(72899/74150),胸片异常者5050例(6.93%,5050/72899);其中确诊为新发肺结核患者3例(新检出率为4.12/10万,3/72899),在治既往肺结核患者3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524例(0.72%,524/72899),其他异常者4520例(6.20%,4520/72899;其他异常者包括肺部结节状病灶、肺部感染、胸膜增厚、斑片状阴影等)。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共登记本市户籍≥65岁老年肺结核患者57例,登记率为44.18/10万(57/129008),其中≥85岁年龄组登记率[73.55/10万(10/13596)]最高;被动发现率[41.86/10万(54/129008)]明显高于主动发现率(4.12/10万)(χ 2=24.00,P<0.001);接受过主动筛查者的发病率[21.58/10万(16/74150)]明显低于未接受过主动筛查者的发病率[74.74/10万(41/54858)](χ 2=20.16,P<0.001)。筛查后1年内32例主动筛查的老年人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中2018年登记13例,2019年登记19例)。结论 在低流行地区开展主动筛查老年人肺结核的检出率低,但对胸部异常筛查有临床意义,且可增加老年人结核病诊治意识,提前进行诊断和治疗,可结合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项目开展结核病重点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肺结核患者(简称“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200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肺结核患者(简称“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痰液或支气管灌洗液(BALF)的涂片或培养查找抗酸杆菌,对阳性菌株行菌种鉴定以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结合胸部X线摄影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表现,肺结核诊断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血T-SPOT.TB、抗酸杆菌金胺O荧光染色涂片镜检(简称“金胺O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以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检测阳性率的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28%(168/197)、96.00%(192/200)]均明显高于金胺O涂片镜检[36.55%(72/197)、35.50%(71/200)](χ 2值分别为98.24、162.53,P值均=0.000),MGIT 960 [53.81%(106/197),57.50%(115/200)](χ 2值分别为46.06、83.06,P值均=0.000),PPD试验[34.52%(68/197),63.50%(127/200)](χ 2值分别为105.66、65.40,P值均=0.000)。观察组患者T-SPOT.TB、PPD试验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值分别为13.50、33.36,P值均=0.000)。 结论 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时采用血T-SPOT.TB技术进行检测仍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上海市金山区活动性肺结核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寻肺结核疫情防治重点区域。方法 通过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金山区肺结核患者基本信息,以街镇为单位(共计11个),用SaTScan 9.6软件对上海市金山区2013—2017年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进行时空分析,通过ArcGIS 10.4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 金山区2013—2017年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21例,年均登记率为25.64/10万(1021/3981892),其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分别为28.68/10万(757/2639117)和19.66/10万(264/1342775)。空间分布上总体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最高的街镇在张堰镇,户籍人口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主要分布在张堰镇、漕泾镇、金山工业区;非户籍人口主要分布在廊下镇和石化街道。单纯时间扫描结果显示,总体与户籍人口登记肺结核患者的聚集时间均为2014—2015年;单纯空间扫描结果显示,总体登记肺结核患者的聚集区为张堰镇,而户籍人口聚集区为金山区东北部四街镇(亭林镇、漕泾镇、张堰镇和工业区);时空扫描显示,金山区总体人口[相对风险值(RR)=1.50,对数似然比(LLR)=10.35,P<0.01]和户籍人口(RR=1.72,LLR=13.29,P<0.01)肺结核一级聚集区均在2014—2015年出现,聚集区域均为亭林镇、漕泾镇、张堰镇、工业区。结论 金山区肺结核发病具有一定的时空聚集性,聚集性主要受户籍人口影响,东北部四街镇为金山区肺结核高发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