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快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临床分离株对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特征。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的98株RGM,包括25株偶发分枝杆菌、70株脓肿分枝杆菌和3株龟分枝杆菌。使用Sensititre RAPMYCO药敏板测定13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克拉霉素、利奈唑胺、米诺环素、多西霉素、替加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对98株RGM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在所测定的13种抗生素中,阿米卡星对所检测的3种RGM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最佳,对偶发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率分别100.0%(25/25)和90.0%(63/70)。与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相比,替加环素对RGM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更好,对偶发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25/25)和72.9%(51/70)。莫西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100.0%(25/25)和92.0%(23/25),而对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几乎没有体外抑菌活性,耐药率均为95.7%(67/70)。此外,几乎所有检测的RGM临床分离株均对头孢西丁、多西环素、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和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耐药。结论 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和克拉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但在不同菌株间依然存在差异,需要对每个菌种或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单独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广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NTM病提供依据。方法从2016年广州市胸科医院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的1250份标本中搜集培养阳性的717株临床分离株,采用水溶性对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对其进行培养,以鉴别MTB与NTM,通过多靶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PCR)测序,对PNB和TCH培养确定为NTM的菌株进一步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检测98株NTM对1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结果717株分枝杆菌中,检出106株NTM菌株,检出率为14.4%;其中103株传代成功,传代率为97.2%(103/106)。经NTM菌种鉴定,按照构成比高低依次为脓肿分枝杆菌[34.0%(35/103)]、胞内分枝杆菌[25.2%(26/103)]、马赛分枝杆菌[20.4%(21/103)]、鸟分枝杆菌[9.7%(10/103)]、堪萨斯分枝杆菌[5.8%(6/103)]、偶发分枝杆菌[1.9%(2/103)],以及1株缓黄分枝杆菌、1株猪分枝杆菌和1株阿加普尔分枝杆菌[均占0.9%(1/103)]。98株NTM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者前3位依次为阿米卡星[93.9%(92/98)]、克拉霉素[91.8%(90/98)]和阿奇霉素[71.4%(70/98)],耐药者前3位依次为利福平[89.8%(88/98)]、左氧氟沙星[83.7%(82/98)]和亚胺培南[77.6%(76/98)]。并且NTM不同菌种对部分药物的耐药性存在种间差异。结论广州市NTM的检出率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流行的菌种以脓肿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克拉霉素和阿米卡星是临床治疗NTM患者的优选抗生素,应重视对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安徽省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率和人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NT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全省86个结核病门诊抽取42个调查点,连续纳入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8月31日的涂阳疑似肺结核患者3047例,对痰标本酸性罗氏培养阳性的2652株菌株行菌种鉴定[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和早期分泌蛋白(MPB64)胶体金法]和基因测序(16S rRNA和hsp65 DNA测序),再对其中的NTM临床分离株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检测(微孔板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2652株培养阳性菌株经初步菌种鉴定获得122株NTM菌株,进一步经基因测序获得NTM临床分离株107株[符合率为87.70%(107/122),分离率为4.03%(107/2652)]、结核分枝杆菌12株、诺卡菌1株、污染菌2株;其中107株NTM共计分离出6种优势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65.42%(70/107)]和脓肿分枝杆菌[25.23%(27/107)]为主。NTM菌株在复治[9.26%(41/443)]、女性[6.32%(39/617)]、≥40岁[5.11%(1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广州市1819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行药物敏感度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第一线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对2009-2011年来自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以及少部分院外单位在实验室中从痰液、支气管冲洗液、胸腹腔积液、尿液以及咽拭子等样品培养出的14 095株分枝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对确认为NTM的实验菌株3264株,选择没有混合感染的株种1819株采用临床上常用的一、二线药物(包括INH、RFP、S、EMB、Am、Clr、Lfx、Mfx、环丙沙星(CIP)、力克菲蒺、Rfb、Pto和Cm共计13种药物)进行敏感度试验。 结果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INH和力克菲蒺耐药率达96.15%(1749/1819)和95.41%(1248/1308);其他依次为S 76.25%(1387/1819)、Pto 73.94%(817/1105)、Lfx 72.94%(954/1308)、RFP 72.51%(1319/1819)、EMB 70.42%(1281/1819)、Mfx 65.29%(854/1308)、CIP 60.13%(543/903)、Rfb 56.87%(236/415)和Cm 50.50%(102/202);而Clr和Am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率为88.17%(1163/1319)和67.73%(892/1317)。 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具有高度的原始耐受性,而大环内酯类的Clr和氨基糖甙类的Am则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能,因而对实验室中分离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必要进行药物敏感度试验。 相似文献
5.
氯法齐明对不同耐药类型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氯法齐明对不同耐药类型的MTB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孔板观察法,测定氯法齐明对MTB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敏感、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各15株的MIC,并将氯法齐明对不同耐药类型的MTB菌株体外活性与异烟肼、利福平、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和氧氟沙星进行比较.结果 氯法齐明对敏感菌株的MIC(0.06~4.00mg/L)高于异烟肼(0.06~0.25 mg/L)和利福平(0.06~0.25 mg/L),与氧氟沙星(0.06~2.00mg/L)、阿米卡星(0.06~4.00mg/L)和卷曲霉素(0.50~4.00mg/L)相似;氯法齐明对单耐药菌株的MIC(0.03~4.00mg/L)与异烟肼(0.06~0.25 mg/L)和利福平(0.06~0.25 mg/L)相似,低于氧氟沙星(0.25~8.00mg/L)、阿米卡星(0.06~4.00mg/L)和卷曲霉素(0.50~8.00mg/L);氯法齐明对耐多药菌株的MIC(0.06~8.00mg/L)与阿米卡星(0.25~8.00mg/L)相似,优于氧氟沙星(0.125~8.00mg/L)和卷曲霉素(0.50~8.00mg/L);氯法齐明对广泛耐药菌株的MIC(0.03~8.00mg/L)明显优于其他药物.结论 氯法齐明对MTB菌株,尤其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MTB菌株,均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 vitro antituberculous activities of clofazimine (CLF) to different drug-resistant typ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ethods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CLF and isoniazid (INH), rifampicin (RFP), ofloxacin (OFLX), amikacin (AK), and capreomycin (CPM) against sensitive, single-drug resistant (SDR), poly-drug resistant (PDR), multi-drug resistant (MDR), and extensive-drug resistant (XD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s isolated clinically were determined by microplate assays.Results The MICs of CLF for sensitive, SDR, PDR, MDR and XDR strains of clinically isolat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ere 0.06 -4.00 mg/L, 0.03 -4.00 mg/L, 0.06 -8.00 mg/L, 0.06 - 8.00 mg/L, 0.03 - 8.00 mg/L.For the sensitive group, the MIC of CLF ( 0.06 -4.00 mg/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H (0.06 -0.25 mg/L) and RFP (0.06 -0.25 mg/L),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OFLX (0.06 -2.00 mg/L), AK (0.06 -4.00 mg/L), and CPM (0.50 -4.00 mg/L).For the single-drug resistant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CLF (0.03-4.00 mg/L), INH (0.06-0.25 mg/L), and RFP (0.06-0.25 mg/L), but the MIC of CLF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FLX ( 0.25 - 8.00 mg/L), AK ( 0.06 - 4.00 mg/L ), and CPM ( 0.50 - 8.00 mg/L).For the MDR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LF (0.06 -8.00 mg/L) and AK (0.25 - 8.00 mg/L), but the MIC of CLF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FLX (0.125 - 8.00 mg/L) and CPM (0.50 -8.O0 mg/L).For the XDR group, the MIC of CLF (0.03 -8.00 mg/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s.Conclusion CLF showed good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especially MDR and XDR strain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五官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五官NTM病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角膜NTM病5例、中耳NTM病6例、鼻咽NTM病2例、喉NTM病5例。收集其菌种鉴定结果、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眼角膜NTM患者主要表现为角膜溃疡。中耳NTM患者主要表现为鼓膜穿孔、流脓。鼻咽NTM以及喉NTM 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咽喉部的新生物,局部溃疡,分泌物增多。18例患者患处分泌物共分离出39株NTM,其中9例为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7例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2例为偶发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力克菲蒺、利福布汀、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或者莫西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克拉霉素缓释片、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乙胺丁醇口服治疗,局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了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经治疗,18例患者皆病情好转,症状消失,病变部位愈合。结论 五官NTM病患者大部分对抗结核药物耐药,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应根据病变部位的特点与疗效及时局部加用硫酸阿米卡星;获取药敏试验结果后,通过全身联合用药和局部使用敏感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药品存在或者没有适应证,或者超疗程、超剂量等情况,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专业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大环内酯类、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药品,以及利奈唑胺、氯法齐明、贝达喹啉、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药品的超说明书用法达成共识并形成此文件,期望对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引起的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NTM致病的菌种繁多,不同菌种NTM对药品的敏感性各异,使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寻找NTM病治疗效果较佳的药品非常有必要。NTM种属分布常具有地域特点,在多数地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脓肿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为较常见的致病菌种。贝达喹啉(bedaquiline, Bdq)、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及德拉马尼(delamanid,Dlm)因对治疗NTM病体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潜力而受到泛关注。为了提高对抗NTM药品敏感性及耐药机制的认识,作者就Bdq、Cfz和Dlm对以上常见致病性NTM的体外抑菌活性及耐药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四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果的比较及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及分枝杆菌快速侦测系统(BacT—ALERT)测定结核杆菌(MTB)药物敏感度结果,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BacT-ALERT检测200株MTB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和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并以传统的耐药性测定方法作为金标准,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以绝对浓度法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2%、88.3%和89.0%,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1%、97.5%和98.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4、4%和94.5%,检测RF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7%、97.4%和97.0%;BacT—ALERT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7.2%和97.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7%、94.3%和94.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9.4%和99.5%,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0%、93.5%和92.5%。以比例法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8.3%、99.4%和94.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6.8%和95.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4.4%和94.5%,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0%、96.7%和94.5%。BacT—ALERT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3%、97.7%和95.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4.9%和93.5%,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8.8%和99.0%,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0%、96.0%和91.5%。结论:PhaB法和BacT—ALERT法检测MTB耐药性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吡嗪酰胺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快速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建立的PhaB测定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吡嗪酰胺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PhaB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最佳测定条件为pH值5.5、药物浓度200μg/ml、37℃作用48h。用绝对浓度法检测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吡嗪酰胺敏感33株、耐药75株;用PhaB检测该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若以噬菌斑减少95%为判断标准。则吡嗪酰胺敏感32株,耐药76株。2种方法检测均为敏感的为28株,均为耐药的为71株,符合率为91.7%;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为9株,其中5株的PhaB结果与MIC结果相符,4株的结果不符,测序结果表明9株中有7株的PhaB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4.8%,阳性预测值为93.4%,阴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91.7%。结论 PhaB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简便、快速,3d即可获得药敏结果,可作为吡嗪酰胺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等7种药物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广州地区6家医院共收集菌株77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16株,鲍曼不动杆菌24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19株,黄杆菌属57株,产碱杆菌属36株.对所有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敏感性最高(71.9%),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均低于50%.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性仍可达55.8%.对碳青霉烯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最高,分别为71.0%和73.0%.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6%和20%的菌株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6 mg/L.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9%的菌株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MIC≤16 mg/L.对黄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种加酶复合制剂敏感性最高,分别为70.2%、63.2%、57.9%和94.4%、94.4%、91. 7%.结论 哌拉西林-舒巴坦对多种非发酵菌尤其是碳青霉烯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应用超短程治疗方案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对方案中药品的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及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I)对其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应用首次复治肺结核超短程治疗方案(Mfx-Pa-Rft-E-Z;为期6个月;Mfx:莫西沙星;Pa: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Rft:利福喷丁;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并完成治疗疗程的48例首次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治疗疗程结束痰菌阴转(成功组),10例痰菌未阴转(失败组);成功组广泛耐药(XDR)者18例,耐多药(MDR)者20例;失败组均为XDR。收集研究对象于治疗前保存的痰标本培养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采用三维棋盘法对Mfx、Pa、Rft及Mfx-Pa、Pa-Rft、Mfx-Pa-Rft 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分析MIC和FICI与患者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结果 Mfx、Pa和Rft单药MIC值[中位数(四分位数)]成功组分别为0.50(0.06,1.00)、8.0(3.5,16.0)、32.0(4.0,64.0)mg/L;失败组分别为1.00(0.50,1.00)、16.0(3.5,28.0)、48.0(24.5,64.0)mg/L。成功组Mfx的MIC值明显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1,P=0.026)。Mfx-Pa和Pa-Rft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成功组协同率分别为2.6%(1/38)和44.7%(17/38),失败组的协同率分别为1/10和6/10,均无拮抗产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分别为0.377和0.487)。Mfx-Pa-Rft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成功组协同率为26.3%(10/38),失败组协同率为1/10;成功组拮抗率为13.2%(5/38),失败组拮抗率为3/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P=0.136)。针对XDR患者的Mfx-Pa-Rft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成功组协同率为38.9%(7/18),高于失败组(1/10);拮抗率为5.6%(1/18),小于失败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成功组Mfx-Pa联合药敏试验的FICI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50(1.00,2.00),失败组为1.75(1.05,2.02);成功组Pa-Rft联合药敏试验的FICI值为0.51(0.47,0.63),失败组为0.44(0.28,0.65);成功组Mfx-Pa-Rft联合药敏试验的FICI值为1.25(0.75,2.50),失败组为2.31(1.47,4.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662、-1.134、-1.168,P值分别为0.523、0.263、0.097)。结论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方案中核心药品的药物协同性越好,患者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越大;在应用不同治疗组合方案前,应进行治疗方案药品的联合药敏检测,通过判断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品的协同性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且初步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共计97株。菌株均分离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收集的疑似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标本。采用PCR及基因测序鉴定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使用Sensititre? SLOWMYCO药敏板测定菌株对13种药品(克拉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利福布汀、乙胺丁醇、链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异烟肼、乙硫异烟胺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 97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最多[63.92%(62/97)],其次为奇美拉分枝杆菌[18.56%(18/97)]和副胞内分枝杆菌[17.53%(17/97)]。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胞内分枝杆菌的MIC50和MIC90值最低的是利福布汀(0.5和8μg/ml),最高的是链霉素(32和64μg/ml);亚种胞内分枝杆菌和副胞内分枝杆菌的MIC90均为2μg/ml,而奇美拉分枝杆菌则高达64μg/ml。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利福布汀、链霉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总的耐药率分别为9.28%(9/97)、44.33%(43/97)、42.27%(41/97)、15.46%(15/97)、36.08%(35/97)、11.34%(11/97)、38.14%(37/97)和46.39%(45/97);奇美拉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27.78%(5/18)]明显高于亚种胞内分枝杆菌[4.84%(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6, P=0.012)。结论 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对各药品的敏感性有差异,且各亚种对同一药品的敏感性也不同,建议临床治疗前应鉴定至亚种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