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3~6岁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农村3~6岁儿童忽视常模”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用忽视率和忽视度调查并描述河南农村3~6岁儿童受忽视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450名调查对象的总忽视率为37.1%(167/450),总忽视度为51.9±6.5。男童总忽视率高于女童(P》0.05),但总忽视度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有递增趋势;三代同堂、核心家庭与单亲或再婚家庭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以单亲或再婚家庭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为最高;非独生子女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均高于独生子女(P<0.05);留守儿童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六个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类型为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OR=4.78,95% CI:2.10~10.87)、非独生子女(OR=4.53,95% CI:1.99~10.01)是儿童受到忽视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而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09,95% CI:0.01~0.40)、父母亲职业为科技工作者(OR=0.20,95% CI:0.10~0.67)以及非留守儿童(OR=0.03,95% CI:0.00~0.54)是儿童受到忽视的保护因素(P均<0.01)。结论河南农村3~6岁儿童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尤其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3~6岁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农村3~6岁儿童忽视常模"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用忽视率和忽视度调查并描述河南农村3~6岁儿童受忽视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450名调查对象的总忽视率为37.1%(167/450),总忽视度为51.9±6.5。男童总忽视率高于女童(P0.05),但总忽视度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有递增趋势;三代同堂、核心家庭与单亲或再婚家庭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以单亲或再婚家庭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为最高;非独生子女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均高于独生子女(P0.05);留守儿童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六个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类型为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OR=4.78,95%CI:2.10~10.87)、非独生子女(OR=4.53,95%CI:1.99~10.01)是儿童受到忽视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而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09,95%CI:0.01~0.40)、父母亲职业为科技工作者(OR=0.20,95%CI:0.10~0.67)以及非留守儿童(OR=0.03,95%CI:0.00~0.54)是儿童受到忽视的保护因素(P均0.01)。结论河南农村3~6岁儿童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尤其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湖北仙桃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状况。方法:对湖北仙桃农村6所小学4~6年级学生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家庭经济状况问卷、儿童抑郁问卷;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无外出打工经历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收回有效问卷875份,其中留守儿童590名,对照儿童285名。留守儿童平均体重35.5±7.1 kg,显著低于对照儿童的36.3±8.8 kg (P<0.05);留守儿童体重/年龄z评分(-0.9811±0.54)也显著低于对照儿童(-0.7012±0.34)(P<0.05)。但留守儿童身高、皮脂厚度、体重指数(BMI)以及基本营养状态与对照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抑郁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儿童(11.4± 7.2 vs 8.0± 5.8,P<0.01),抑郁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儿童(15.3% vs 6.0%,P<0.01)。留守儿童扁桃体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儿童(32.0% vs 23.2%, P<0.01);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4.6%)显著高于对照儿童(14.6% vs 9.5%, P<0.05);消化道感染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儿童(7.6% vs 3.9%, P<0.05)。结论: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基本正常,但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且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湖南醴陵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0月在湖南醴陵市东部和西部农村地区抽取4所中学和2所小学各年级全体学生3 257人(年龄5~16岁)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居住地周围环境及意外伤害发生情况。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 257名学生中,过去1年中发生意外伤害356人(10.93%)。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性别、是否留守、网吧上网频率、监护人是否父母亲、监护人年龄、父母相处和谐程度、父亲是否外出打工、母亲是否外出打工、家里是否储存烟花爆竹、居住地周围是否常有打架斗殴及自己是否参与打架斗殴等11个因素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751,P=0.013)、留守儿童(OR=1.779,POR=1.337,P=0.028)、居住地周围常有打架斗殴(OR=1.517,P结论 影响湖南醴陵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男孩、留守儿童、家里储存烟花爆竹及居住地周围常有打架斗殴者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行为问题各因子的差异。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庐江县12所中学12~16岁在校初中生5973名(男3168名,女2805名)。其中留守儿童3589名(60.1%),非留守儿童2384名(39.9%),采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中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6%(χ^2=13.185P〈0.05)。其中留守男童在分裂样、强迫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多动及行为问题总分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男童;留守女童行为问题总分与非留守女童差异显著。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相关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影响其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261对4~12.8岁双生子儿童的攻击行为、气质类型及父母教养方式等进行测评;采用Holzinger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遗传度估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双生子儿童攻击行为和相关环境因素的关联。结果 双生子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遗传度为44.4%,攻击行为得分呈中度遗传(男60.9%,女65.6%)。多因素分析显示,双生子儿童攻击行为得分受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和父亲过度保护的共同影响(P < 0.05),其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过度保护有交互作用(P < 0.05)。结论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攻击行为均有影响;影响双生子儿童攻击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父母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调查海南省海口市城乡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热带海岛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儿童意外伤害登记表格,回顾性收集三级甲等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琼山区人民医院)被诊断为意外伤害的0~14岁儿童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城市和农村)、意外伤害时间(以月份为统计)、意外伤害原因、意外伤害地点和伤害结局。结果 共收集儿童意外伤害病例2 006例,男童1 114例,女童892例,男、女比例为1.25∶1。儿童性别构成比在1~4岁段不明显(P>0.05),5~14岁段男童人数多于女童(P<0.05);1~4岁段儿童意外伤害人数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意外伤害人数逐渐减少(P<0.05)。1~2月份和5~9月份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总体上农村高于城市(P<0.01),发生在学校和公路/街道总体上城市高于农村(P均<0.05)。儿童意外伤害跌倒/坠落、交通事故总体上城市高于农村(P均<0.05),烧烫伤、溺水总体上农村高于城市(P均<0.05)。导致死亡前3位的意外伤害原因依次是溺水、跌倒/坠落和交通事故,不同伤害原因的儿童意外伤害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口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时间和危险因素与其他地区不同,政府、学校和家庭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儿童意外伤害干预措施,保障儿童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D4)第3外显子48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exon Ⅲ 48bp VNTR)与学龄儿童气质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350名8~12岁健康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半儿童进行口腔上皮采集,其中164名儿童问卷资料完整且口腔上皮细胞中DNA浓度较高的样本纳入研究,运用PCR技术进行DRD4 exon Ⅲ 48bp VNTR分型,并分析该基因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气质的影响。结果 携带L-DRD4基因型儿童在活动水平、反应强度、情绪本质以及坚持性4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S-DRD4基因型儿童(P < 0.05)。母亲教养方式为拒绝/否认(OR=2.281,P < 0.05)、儿童性别(OR=2.766,P < 0.05)的主效应及儿童性别与DRD4 exon Ⅲ 48bp VNTR的交互作用对儿童活动水平有影响(OR=0.582,P < 0.05)。DRD4 exon Ⅲ 48bp VNTR主效应(OR=0.314,P < 0.01)及该基因与母亲教养方式为拒绝/否认的交互作用(OR=1.872,P < 0.01)对儿童反应强度有影响。DRD4 exon Ⅲ 48bp VNTR (OR=0.420,P < 0.05)及母亲教养方式为拒绝/否认(OR=2.236,P < 0.05)的主效应对儿童坚持性有影响。结论 DRD4 exon Ⅲ 48bp VNTR及该基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可能影响学龄儿童的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3022例在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HBsAb阳性率。结果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P0.05),但1岁~组男孩HBsAb阳性率低于女孩(P<0.01),而3~<4岁组男孩HBsAb阳性率高于女孩(P<0.01)。男孩组中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2岁~组男孩HBsAb阳性率低于1岁~组(P<0.01);女孩组中HBsAb阳性率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且各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sAb阳性率随儿童年龄增高而降低,且低龄儿童是感染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乙肝血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肠道分节丝状菌(SFB)年龄分布特征及其与肠道黏膜免疫的关系。方法收集177例儿童的新鲜粪便及47例儿童肠镜检查时的回盲部肠液,采用RT-PCR法测定SFB,ELISA法测定其sIgA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23例儿童回肠末端黏膜IL-17A细胞数量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及Th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T-bet、FOXP3和ROR-γt的表达。结果儿童肠道SFB阳性率为19.2%(34/177)。趋势分析显示SFB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0岁~、1岁~、2岁~、3岁~、4岁~、5岁~、6岁~、7~15岁分别为40%、47%、32%、15%、12%、13%、15%、4%(P < 0.001)。SFB阳性患儿(24例)的肠液sIgA浓度明显高于SFB阴性患儿(23例)(P < 0.01)。SFB阳性组(12例)回肠末端黏膜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数量及转录因子T-bet、FOXP3和ROR-γt的表达与SFB阴性组(11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FB阳性组回肠末端黏膜IL-17A细胞数量明显低于SFB阴性组(P < 0.05)。结论儿童SFB肠道定植与年龄相关,其中3岁以内婴幼儿SFB肠道定植率较高;SFB阳性者肠道sIgA分泌增加,回肠末端IL-17A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To determine the prenatal antecedents of child neglect by low-income women, data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hild maltreatment were reviewed. Mothers determined to be at high risk prenatally for maltreatment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dentified as neglectful within 24 months of the interview. Neglectful mothers were less likely to have completed high school, had more children younger than 6 years of age, and had more aberrant responses on parenting skills and support systems scales. Neglected children were lower in birth weight, were rated more difficult temperamentally, and had poorer mental and motor developmental scor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社交焦虑的发生情况,分析近视小学生社交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小学中552名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调查学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社交焦虑、自尊现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近视学生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 552名儿童中,社交焦虑检出为31.3%(17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年级学生、女生以及专制型家庭环境、高度近视、低自尊或戴镜时间 > 2年的近视学生更易发生社交焦虑(P < 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较为突出,其社交焦虑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近视程度、戴镜时间、父母教育方式及自尊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在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8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手足口病组,1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CD4+/CD8+、IgA、IgM、IgG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手足口病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补体C3、C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CD5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单独效应分析显示,0岁~手足口病组CD4+/CD8+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0岁~及3岁~的男性手足口病组IgM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3岁~男性及0岁~女性手足口病组Ig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状态评估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需住院或留院观察的颅脑外伤(TBI)患儿的致伤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于急诊科就诊且需留院治疗的126例TB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因素及部分临床特点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TBI患儿中,男95例,女31例,年龄2.8(0.8,5.5)岁,以 < 1岁者最多(48/126,38.1%),死亡26例。TBI类型前2位是硬膜外血肿(54.0%)、蛛网膜下腔出血(50.8%),入院24 h内有83例(65.9%)患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 8分。不同年龄组TBI致伤因素、发生场所各不相同。TBI最常见的前2位致伤因素为坠落/摔伤(51.6%)和道路交通伤害(42.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 1岁患儿最易发生坠落/摔伤(46%,P=0.023)。道路交通伤害所致TBI高发年龄段为3~6岁(35%,P < 0.001)。伤害发生场所集中于家中(47.6%)和公路/街道(45.2%);所有家中致伤患儿中,< 1岁组所占比例最高(48%,P=0.002),3~6岁患儿主要受伤地点为公路/街道(53%)。造成TBI患儿死亡的首位致伤因素是道路交通伤害(69%);死亡病例中,以 < 1岁患儿最多(62%)。结论 不同年龄组TBI患儿的致伤因素和发生场所不尽相同。1岁以下儿童发生TBI比例高、死亡人数最多,多为家中发生坠落/摔伤所致。3~6岁儿童易因道路交通伤害发生TBI。道路交通伤害最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5.
Frequency of suspected abuse/neglect in burn pati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of suspected abuse/neglect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burns presenting to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Criteria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suspicion of abuse/neglect. During a 12-month period, 431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Eighty-four (19.5%) were suspected of being abused or neglected. The frequency of suspected abuse/neglect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was 22%, compared to 10% for married couples (P = 0.027).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suspected abuse/neglect in patients seen fewer than or more than 24 hours after the injury occurred. Seventy-five children (17%) had more than two burn sites, with 24 (32%) appearing to be a result of abuse/neglect (P = 0.01). One hundred twenty-eight patients (30%)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34% suspected of being abused/neglected, compared to 13% who were treated on an ambulatory basis (P = 0.00005). Fifty-eight (69%) of the suspected abused/neglected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or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medical records of 31% revealed previous abuse/neglect, ingestion, failure to thrive, or old burns. We conclude that abuse or neglect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and that the child's previous medical record must be reviewed. Other 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e a single parent family or the child with greater than two burn sites. The actual incidence of abuse/neglect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owing to laws regarding confidential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口学、疾病相关特征、压力、应对方式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纳入149名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8~20岁)。采用一般资料收集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压力知觉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49例患儿中,37例(24.8%)患儿处于高压力水平。与学龄期患儿相比,青春期患儿压力水平更高,且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儿以及低压力水平、面对压力采取积极应对的患儿,其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较高(P < 0.05)。结论 近四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处于高压力水平。医护人员在对儿童青少年患儿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时,重点人群应放在母亲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水平的家庭;策略方面,应以减压为目标,引导患儿更多地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IgG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 203名1~19岁健康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1岁~组(n=240)、4岁~组(n=396)、7岁~组(n=364)和14~19岁组(n=20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浓度,VZV-IgG浓度≥ 100 mIU/mL判定为阳性,表明调查对象具有抵抗水痘病毒感染的能力。结果 VZV-IgG的抗体阳性率为71.49%(860/1 203),抗体浓度为447±17 mIU/mL。随着年龄增加,VZV-IgG抗体浓度呈上升趋势(P < 0.05);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P < 0.05);不同剂次水痘疫苗免疫史人群VZV-IgG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以2剂次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病史人群VZV-IgG的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以患过水痘人群的抗体浓度最高。结论 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存在城乡及年龄差异,需加强薄弱地区和14岁以下人群含水痘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意外伤害患儿的病因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病死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PICU收治的意外伤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阶段共收治意外伤害患儿102例,占PICU收治患儿总数的3.30%(102/3087)。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居前三位分别为食物/药物中毒、溺水、气道/食道异物。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与性别和年龄密切相关,男孩意外伤害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女孩,年龄越小意外伤害发生占比越高(P < 0.05)。儿童意外伤害类型与年龄也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有差异。不同类型意外伤害的发生比例在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意外伤害后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数量,以及呼吸、心血管、神经、肾脏、血液五大器官功能障碍与患儿死亡的发生密切相关(P < 0.05),但不是导致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预防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关键,应根据性别、年龄特点和不同意外伤害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应该普及急救知识,完善急救转运系统,PICU医生应该重视意外伤害患儿器官功能的保护,以降低意外伤害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