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顾2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目前宫角妊娠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形态异常或宫腔占位、辅助生殖技术等因素有关,妊娠早期易发生误诊及漏诊,超声及磁共振成像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生命体征平稳或病灶未出现破裂、大出血之前均可行腹腔镜手术以及腹腔镜直视下宫角妊娠组织清除术。如果患者已出现腹腔内大出血及休克表现,或考虑腹腔有严重粘连者,或孕周较大、胎儿较大时,均应尽快行开腹手术。宫角妊娠治疗后需严格随访,对宫角楔形切除者或吸宫时宫角穿孔者,至少严格避孕6个月,2~3年内受孕最佳。再次妊娠后需警惕重复性宫角妊娠、子宫破裂和胎盘植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对照组采用B超诊治,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81.7%(P<0.05);观察组60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7%(58/60),对照组60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1.7(43/60),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尿、血β-HCG下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准确率高,而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宫角妊娠的作用.方法 应用宫腔镜对宫角妊娠进行明确诊断和成功治疗的32例宫角妊娠进行分析,评价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宫角妊娠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宫腔镜下32例均确诊为宫角妊娠,其中宫腔镜检查定位后行吸宫术者为56.3%(18/32),清宫术后加宫腔镜下插管局部甲氨喋呤注射术者占为9.4%(3/32),宫腔镜检查及B超监护下清宫术者为21.9%(7/32),宫腔镜下异物钳钳取宫角残留病灶和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电切术者各为6.3%(2/32).结论 宫腔镜早期诊断及治疗宫角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官腔镜下直接微型异物钳钳取妊娠物在诊治早期宫角妊娠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2月官腔镜下直接微型异物钳钳取妊娠物诊治14例早期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手术一次成功,监测血β一HcG,约2~3周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官腔镜下直接微型异物钳钳取妊娠物诊治早期宫角妊娠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宫角妊娠47例,误诊输卵管妊娠20例,误诊率为29.85%(20/67).超声、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用于早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1.03%(47/58)、100.00%和100.00%.宫腔镜、腹腔镜治疗的成功率均为100.00%,达到了剖腹手术的效果.结论 宫角妊娠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宫腔镜、腹腔镜早期诊断确切,治疗微创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尤其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5例宫腔镜治疗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病例。[结果]5例宫角妊娠均经宫腔镜下确诊并行清宫术,术后血β-HCG迅速下降。[结论]宫腔镜为宫角妊娠的保守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宫角妊娠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01/2005-12收治的14例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2例异位妊娠中宫角妊娠14例,发生率2·63%,其中有停经史者13例(92·86%),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10例(71·43%),腹部隐痛者9例(64·29%),妇科检查:13例患者子宫增大(92·86%),9例宫角有突起包块(64·29%)。14例患者β-HCG均高于正常。术前B超确诊6例,确诊率42·86%。3例提示宫内妊娠(21·43%),1例疑子宫肌瘤(7·14%),其他4例疑输卵管妊娠(28·57%)。结论宫角妊娠误诊率较高,及时行阴道B超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沈华  杨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27-4528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宁夏中医研究院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宫角妊娠47例,误诊输卵管妊娠9例。超声、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用于早期诊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03%、100.00%、100.00%。5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直接剖腹手术46例,其中宫角楔形切除加同侧输卵管切除术30例,宫角妊娠物剥除修补术6例;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21例,诊断为未破裂型宫角妊娠,其中宫腔镜下定位刮宫术9例,腹腔镜监视下刮宫术10例,腹腔镜下宫角局部注射氨甲蝶呤2例。宫腔镜、腹腔镜治疗成功率100.00%,达到剖腹手术效果。结论:宫角妊娠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宫腔镜、腹腔镜早期诊断确切,微创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治疗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各种治疗方法,探讨宫腔镜治疗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第一、第三医院及长春市妇产医院妇科收治的45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归纳为4个组:1组行开腹手术,2组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3组行腹腔镜手术,4组行宫腔镜下胚物组织清除术。结果:4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应用、抗生素应用、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天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1组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出血量少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未破裂型宫角妊娠安全、微创、有效,是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孕早中期宫角妊娠57例诊断与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孕早、中期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2005年57例宫角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7例均治愈,其中1例为再次住院治疗治愈。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逐步替代开腹病灶切除术。结论宫角妊娠误诊率高,常规B超检查联合宫腔镜、腹腔镜可早期确诊,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和B超或腹腔镜下清宫术在治疗上能达到微创效优的效果,将成为宫角妊娠微创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青少年型囊性子宫腺肌病(juvenile cystic adenomyosis)是子宫腺肌病的罕见分型,主要表现为初潮5年内出现严重盆腔疼痛及痛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盆腔磁共振成像是最敏感的检查,术前与梗阻性生殖道畸形难以鉴别。腹腔镜切除病灶是本病最确切的治疗方式,术后复发率低。报告1例青少年型囊性子宫腺肌病病例,患者初潮后2年痛经剧烈,术前被误诊为梗阻性生殖道畸形,腹腔镜探查术中诊断为囊性子宫腺肌病,完整切除病灶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加深对青少年型囊性子宫腺肌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子宫分割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平滑肌瘤,生长方式特殊,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常无特殊表现,需要术后病理确诊,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分割性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该患者为围绝经期女性,每年体检子宫肌瘤逐渐增大并伴有月经量增多,盆腔超声及磁共振成像为子宫平滑肌瘤,肿瘤标志物正常,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分割性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1例黄体期子宫内膜巨大息肉(4 cm×2 cm×1 cm)自行剥脱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高,但直径大于4 cm的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少见。绝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直径小于1 cm的子宫内膜息肉多为功能性息肉,有月经期自行剥脱的可能。子宫内膜息肉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其形成可能与雌孕激素受体失调、感染、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因子表达异常、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有关。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临床上直径小于0.7 cm的息肉可期待治疗,药物治疗(雌孕激素或孕激素)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多用于宫腔镜术后复发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卵巢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growing teratoma syndrome,GTS)作为一种罕见并发症,其特点是在化疗期间或化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正常,但肿瘤的大小或数目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手术标本病理检查提示仅存在成熟畸胎瘤成分。诊断明确,但由于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被误解为疾病进展。虽然该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临床特征已明确,作为一种耐化疗和放疗的疾病,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式。报道1例卵巢GTS,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持续性腰部疼痛伴心慌的卵巢恶性Brenner瘤(malignant Brenner tumor,MBT)的年轻女性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目前国内外诊断及治疗该病的进展。该例患者经腹腔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确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GATA3阳性,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晚期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要注意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机能状态,避免感染发生,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分析1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双胎妊娠之一完全性葡萄胎的孕妇临床资料。该患者为双胎妊娠,在妊娠早期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因B型超声(B超)尚未出现典型葡萄胎表现而曾误诊为先兆流产,予安胎治疗。后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数值及B超结果诊断为双胎妊娠合并葡萄胎,予B超引导下清宫。查流产组织病理符合部分性葡萄胎改变,但染色体检查结果提示为完全性葡萄胎。术后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患者hCG下降明显,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异常。产前诊断对该病极为重要,病理诊断尚不能成为鉴别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标准。对于双胎妊娠合并葡萄胎的处理,应综合考虑,原则上双胎之一部分性葡萄胎应及时终止妊娠,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应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