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临产后羊水过少的单胎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4月—2018年3月临产后诊断为羊水过少的358例单胎初孕妇,分为行经阴道羊膜腔灌注的治疗组(166例)和未行羊膜腔灌注的对照组(192例),比较2组的分娩结局(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结局[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乳酸值、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发生率、入住新生儿科率]。结果:治疗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MAS发生率和入住新生儿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羊膜腔灌注治疗单胎初产妇临产后羊水过少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羊水过少妊娠及分娩经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羊水过少对妊娠、分娩经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250例羊水过少妊娠妇女(妊娠30~40周)纳入研究(Ⅰ组),其中中度羊水过少者92例(Ⅰa组),重度158例(Ⅰb组),Ⅱ组为150例羊水量正常孕妇。超声测量胎儿、羊水量,计算出羊水指数,评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程度。多普勒测量母体-胎盘-胎儿系统血流,计算脐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及孕  相似文献   

3.
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羊水过少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羊膜腔内灌注 (amnioinfusion,AI)治疗羊水过少的技术已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 10余年 ,是一项安全、有效、容易操作的新技术。自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3月 ,对来我院检查并有适应证的 16例羊水过少 ,的孕妇 ,产前在 B超引导下经腹行AI治疗 5 8次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3月 ,选择 16例羊水过少孕妇行 AI治疗。年龄 2 6~ 32岁 ,孕 2 4周以上 ,第 1胎 14例 ,第 2胎 1例 ,第 3胎 1例。其中并发妊高征 1例 ,合并糖尿病 1例 ,健康孕妇 14例。16例均行 B超测定羊水指数 (AFI)连续 2次 ,AFI…  相似文献   

4.
羊膜腔灌注术治疗产时羊水过少40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羊膜腔内灌注术(amnioinfusion,AI)产时治疗羊水过少的效果。方法 选择产时胎膜破裂伴关水过少孕妇87例,将其中愿行AI的40例孕妇作为治疗组,余47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进入活跃期后以导管插入羊膜腔内,经导管输入37℃生理盐水500~1000ml。观察分析两组的产程及母儿病率。结果 AI组产程管插入羊膜腔内,经导管输入37℃生理盐水500~1000ml。观察分析两组的产程及母  相似文献   

5.
羊膜腔内输液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0 5 %~4 0 % [1 ] 。羊膜腔内输液 (AI)治疗羊水过少这一技术已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了 1 0余年 ,是一项安全、有效、容易操作的技术。我院自 1 995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应用经腹AI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 3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1 995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行产前检查有下列情况的 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妊娠 2 2~ 36周 ,胎儿存活 ,胎膜未破 ,无产兆 ,B超检测羊水指数 (AFI) <8cm ,诊断为羊水过少 ,除外胎儿畸形 ,孕妇近期无活动性细菌…  相似文献   

6.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290例母儿围生结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回顾性分析29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的母儿围生结局。 1资料与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超声诊断并于产时或剖宫产时收集羊水〈300mL的290例患者为羊水过少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及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将我院69例剖宫产中证实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取其每例后的下一个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过期、延期妊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慢性缺氧的最敏感特异性指征,一旦确诊,宜及早终止妊娠,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易发生胎儿窘迫、胎粪吸人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手术产等并发症。结论 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一经确诊,估计在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宜剖宫产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9.
羊水过少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阶段,羊水指数≤3 cm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羊膜腔输注是将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经腹或宫颈输入羊膜囊,纠正羊水过少。羊膜腔输注已经被证明是安全的,但仍需在充分评估羊膜腔输注的利弊后实施。羊膜腔输注目前主要应用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可延长破膜至分娩的时间,预防肺发育不良和感染。但要推广羊膜腔输注作为临床的常规治疗手段,仍需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剩余羊水量与母儿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后剩余羊水量与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9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PPROM孕妇78例,2005年1月-2009年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PPROM孕妇67例,共计145例.根据胎膜破裂后羊水指数(AFI)结果将孕妇分为3组:羊水量正常组(80 mm≤AFI<180 mm)78例;羊水量偏少组(50 mm≤AFI<80 mm)31例;羊水量过少组(AFI<50 mm)36例.观察各组AFI、孕妇发热情况、白细胞计数、发生PPROM的孕周、潜伏期时限、分娩方式、围产期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牛儿呼吸衰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等,并对各组的母儿围产期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3组孕妇破膜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早剥、白细胞计数、发热等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量过少组孕妇潜伏期时间明显短于羊水量偏少组及羊水量正常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水量过少组孕妇剖官产率(69%)明显高于羊水量正常组(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羊水量过少组羊膜腔感染13例(36%,13/36),羊水量偏少组8例(26%,8/31),羊水量正常组7例(9%,7/78),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羊水量过少组新生儿败血症10例(28%,10/36),羊水量偏少组8例(26%,8/31),羊水量正常组7例(9%,7/78),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羊水量过少组的胎儿窘迫(19%)、新生儿窜息(28%)、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发生率(56%)明显高于羊水量正常组(分别为3%、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NRDS、呼吸衰竭、新生儿HIE、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脑室出血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以羊膜腔感染为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ROM剩余羊水量过少为羊膜腔感染的惟一有效自变量(r=0.863±0.374,P<0.05);以新生儿病率为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ROM剩余羊水量过少是新生儿败血症的惟一有效白变量(γ=0.874±0.462,P<0.05).结论 PPROM后的剩余羊水量过少与潜伏期缩短,剖官产率升高、羊膜腔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增加有关;PPROM后剩余羊水量的多少可作为期待治疗时有效预测母儿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自然临产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苏州母子医疗保健中心入院分娩且曾有1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共230例。所有孕妇均为足月单胎,头位,自然临产,根据孕妇意愿分为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组(98例)和拒绝TOLAC组(132例),TOLAC组根据最终分娩方式分为TOLAC成功组(87例)和TOLAC失败组(11例)。对孕妇的产程管理根据现有规范进行。比较3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前次剖宫产相关因素、母婴结局和社会经济效益。结果:TOLAC成功率为88.78%(87/98),11例因产时胎心异常或产程停滞中转剖宫产终止妊娠。3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OLAC失败组高于TOLAC成功组和拒绝TOLAC组(均P<0.05);其他人口学特征及前次剖宫产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OLAC组子宫破裂率与拒绝TOL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 vs. 1.52%, χ2=0.091,P=0.767)。3组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OLAC成功组明显低于TOLAC失败组和拒绝TOLAC组(均P<0.05);3组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LAC成功组输血率明显低于TOLAC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LAC失败组与拒绝TOLAC组在产时出血量和输血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34和0.092);3组间新生儿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组均未发生子宫切除和母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只要进行充分评估,在合理的监管模式下,TOLAC是一种合理安全的分娩方式,尤其当这些孕妇临产后,阴道分娩可能是比急诊剖宫产更为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双胎妊娠发生率急剧上升,双胎分娩的处理是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分娩时机应结合母胎情况、当地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无并发症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diamniotic,MCDA)双胎分娩不超过37周为宜,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ichorionic-diamniotic,DCDA)双胎可妊娠至38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monoamniotic,MCMA)双胎为32~33周分娩。对于无并发症MCDA双胎与DCDA双胎可考虑阴道试产,MCMA双胎则建议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观察产程中饮食对足月分娩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孕妇338例,根据饮食意愿不同分为流质饮食组162例(对照组)和自愿饮食组176例(观察组),观察2组孕妇第一及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产程中呕吐、酮症的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①观察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孕妇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酮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孕妇产程中催产素使用情况、会阴侧切率及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分娩过程中均未使用器械助产。④2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入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均未出现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分娩过程中自愿饮食的孕妇虽相对增加第一、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但自愿饮食可降低孕妇酮症的发生率、不增加产程干预,且不影响母儿结局,也不增加孕妇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TOLAC)与选择性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的母婴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Ovi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收集1989—2016年有关TOLAC和ERCD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共计91 975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TOLAC组)51 428例,对照组(ERCD组)40 547例。TOLAC组发生子宫破裂风险较ER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78,95%CI:1.24~6.22,P=0.01);TOLAC组子宫切除的风险比ERC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7,95%CI:0.44~0.74,P0.000 1);而孕妇产褥感染风险(RR=1.10,95%CI:0.78~1.56,P=0.58)、孕妇输血风险(RR=1.09,95%CI:0.62~1.92,P=0.75)以及孕妇死亡风险(RR=0.71,95%CI:0.26~1.92,P=0.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RR=2.30,95%CI:1.74~3.03,P0.000 01)及围生儿死亡(RR=1.71,95%CI:1.29~2.25,P=0.000 1),TOLAC组均比ER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应该鼓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进行阴道试产。为了降低相关风险,产前需要进行充分评估,产时严格且规范监测,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全,同时还要合理、科学地评估每次剖宫产的指征。  相似文献   

15.
16.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囊种植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其外周被子宫肌层和纤维组织包围,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可以导致阴道大出血、子宫破裂、孕产妇生育能力丧失,甚至死亡。近年来,CSP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做好CSP的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超声检查能够辅助医务人员做到CSP的早诊断,但是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CSP的治疗,也尚未统一规范化。综述CSP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治决策。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2年8月因CSP住院治疗的患者51例,统计患者剖宫产指征、次数、术后恢复情况及发病时间。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用清官、子宫动脉栓塞、宫腹腔镜诊治、经阴道病灶切除及子宫切除等方式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超声诊断。患病距上次剖宫产时间5-147个月,平均(60.5±9.5)个月。妊娠2-6次,除10例(19.61%)为临产后剖宫产外,41例(80.39%)为未临产选择性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成功:其中8例超声监测下单纯清官、19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8例在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监测下清官、11例行宫颈局部注射或深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2例经阴道行子宫前壁修补术,另3例切除子宫(其中1例死亡)。结论:CSP属高危妊娠,早期诊断、谨慎处理至关重要。超声是诊断CS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初产妇阴道分娩巨大儿时的产程特点以及对母婴的影响,从而合理安排巨大儿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行阴道试产的88例分娩巨大儿的初产妇、60例分娩正常体质量儿的初产妇以及60例择期剖宫产分娩巨大儿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初产妇中有43例阴道分娩成功,其余45例阴道分娩失败的初产妇主要表现为活跃期停滞,宫颈口开大3~5 cm。阴道分娩失败改行剖宫产不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论:对于临床上预测为巨大儿的初产妇,若无明显头盆不称,可进行试产。在产程中若出现活跃期停滞等产程异常,需及时改行剖宫产,从而降低巨大儿分娩对母婴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