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性肝门阻断切肝24例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325027)郑志强,陈公高肝叶切除的传统方法是全蒂阻断肝门15分钟,近年来文献报道选用选择性肝门阻断法切肝(1)。我院自1990年6月~1995年6月共施行肝叶、段切除63例。其中采用选择性肝门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肝静脉主干血流控制在第二肝门部肿瘤切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我科实施第二肝门部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肝功能Child-PughA级9例,B级2例,单独阻断肝右静脉6例,左中肝静脉共干3例,阻断肝右静脉+左中肝静脉共干1例,阻断肝右静脉+下腔静脉1例。结果 11例患者术中失血量在300~2000ml,住院天数13.5±2.1天,术中血管阻断时间29±10.1min。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腹水2例。11例患者随访时间2~18月,目前无患者死亡。结论熟练掌握和应用肝静脉主干阻断技术,可以提高复杂肝脏肿瘤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肝脏外科的发展和手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成败及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出血量越大,并发症和死亡率越高.为减少肝脏手术中出血及简化切肝技术[1-2],笔者设计并对患者施行了一种简易的切肝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完善建立肝后隧道的方法及双绕肝提拉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胆道探条代替血管钳建立肝后隧道,并预置2根绕肝带.施行双绕肝提拉前入路法行半肝切除术38例患者为提拉组,用传统方法行半肝切除的8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双绕肝提拉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 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安置双绕肝带,双绕肝提拉切肝时断面无明显出血,断面管道系统显示清晰,肝后下腔静脉与肝脏之间拉开1~2 cm的间隙,以减少肝后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肝短静脉的损伤.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双绕肝提拉法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t=4.112,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快(x2=11.14,P<0.05),且胆汁瘘发生率低(P<0.05),术后3个月内肿瘤肝内扩散、腹腔种植少(x2=4.239,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7,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方法建立肝后隧道成功率高.双绕肝提拉前人路半肝切除术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降低胆汁瘘发生率及肿瘤肝内扩散和腹腔种植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肝三叶切除术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肝三叶切除治疗肝巨大肿瘤的手术技术和经验。 方法 本组肝三叶切除术11例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无肝硬化。瘤体最大横径为12 ̄35cm,行右三叶切除7例,左三叶切除4例。术中施行全肝血流阻断6例,阻断时间为6 ̄22分钟,其中在全肝血流阻断下成功修复损伤的下腔静脉和主肝静脉各2例。 结果 术中输血400 ̄1600m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胆瘘和右侧胸腔积液各2例。切除肿瘤湿重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防止肝静脉破裂大出血及空气栓塞的作用。方法对105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患者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所有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并侵犯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肝静脉阻断方法采用绕线结扎、血管带阻断或血管夹及心耳钳夹闭法。结果105例中无一例肝静脉分离破裂。施行半肝全血流阻断41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交替半肝全血流阻断4例,第一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45例,第一肝门阻断加全部肝静脉阻断(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15例。其中46例同时行第三肝门分离。105例肿瘤顺利切除。结论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种方式的半离体肝切除的手术方法,研究证明,在完善的静脉体外转流的情况下,这二种切肝术安全、可靠、手术设计合理,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切肝术式可为临床某些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提供切除的可能。进一步完善后可供在临床上选择性应用。并讨论该术式的临床实际意义、适应证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8.
Hepatic vein hemorrhage and air embolism are easily caused during the resection of the tumor involving the second hepatic hilum.Hepatic vein occlusion has been proven to decrease this risk,while classic selective hepatic vein occlusion with tourniquet is technique demanding.We modified the classic method by using Satinsky clamp in hepatic vein dissection and occlusion.Bas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220 patients who received hepatic vein occlusion with tourniquet and 330 patients with Satinsky clamp,we proved that hepatic vein occlusion with Satinsky clamp is simpler,safer and with high success rate.  相似文献   

9.
<正>病人,女,52岁,因"发现肝多发占位4年,腹胀、纳差2个月余"来我院就诊,病人4年前因腹部胀痛于外院行腹部平扫CT发现肝多发占位,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行MRI检查,MRI(2012-12-04)示肝脏多发囊实性占位,多考虑为囊腺瘤(图1)。建议病人行手术治疗,病人拒绝手术,未予特殊处理,定期复查。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腹胀进行性加重,尤以进食后明显,腹围较前明显增加,来我院就诊,以"肝囊腺瘤"收入我  相似文献   

10.
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防止肝静脉破裂大出血及空气栓塞的作用。方法 对71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病例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所有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并侵犯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肝静脉阻断方法采用绕线结扎、血管带阻断或血管夹及心耳钳夹闭法。结果 71例中无1例肝静脉分离破裂,行肝静脉结扎28例,血管带阻断26例,血管夹阻断17例;阻断右肝静脉34例,右肝静脉+中肝静脉2例,左、中肝静脉共干24例,左、中肝静脉分干2例,左、中、右三干9例。施行半肝全血流阻断35例(右侧24例,左侧11例)。交替半肝全肝血流阻断4例,第一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23例。第一肝门阻断加全部肝静脉阻断(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9例。71例肝肿瘤均顺利切除。结论 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7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Peng SY  Liu FB  Liu YB  Li JT  Xue JF  Wang JW  Xu B  Qian HR  Feng XD  Fang HQ  Hong D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08-1511
目的探讨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施行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术7例。先将肝尾状叶从第一、第二肝门游离并与正常肝实质离断,最后处理肝短静脉而完成尾叶切除。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中单独尾叶全切除4例,单独尾叶部分切除1例,联合右半肝的全尾叶切除2例。平均手术时间(273±44)M IN,断肝和尾叶分离时间歇阻断肝门,平均失血量(1114±241)M 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并发腹水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 D,随访5~16个月,6例继续存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内转移。结论当尾状叶肿瘤与IVC紧贴,难以游离肝短静脉时,或当肿瘤侵犯IVC或肿瘤巨大无法左右推动时,适于应用逆行性尾状叶切除术。该技术提高了肝尾状叶肿瘤手术切除率,增加了高难度尾叶切除的安全性,也适度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脏内重要的非实质细胞之一,可分泌、释放多种胶原纤维和细胞骨架蛋白参与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正常状态下,HSC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和降解维持肝脏正常的组织结构;肝脏损伤时,HSC被激活,活化的HSC导致细胞外基质的增加是肝纤维化形成并最终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HSC在肝脏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并研究与HSC相关的治疗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陈氏双悬吊法在中肝叶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陈氏双悬吊法联合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行中肝叶肿瘤切除26例,术中置入陈氏双悬吊带、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带、第一肝门及不同区域入肝血流阻断带。根据切除边界分配阻断带使用,尽量减少阻断带使用数量、阻断时间和残肝缺血时间,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性残肝体积。结果全组肿瘤最大直径均数为(9.2±2.6)cm。陈氏双悬吊带仅用于肿瘤右侧切开11例,一次性同时使用陈氏双悬吊带和右肝入肝血流阻断带阻断时间为(13.5±3.8)分钟,联合用于肿瘤左右侧切开15例,阻断时间(18.2±6.4)分钟。出血量(425±227)ml,手术时间(153±47)分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于术后10天内恢复正常或接近术前值。结论陈氏双悬吊法使中肝叶肿瘤切除出血和肝损伤可控、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中央区肝段局部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1988~1995年因肝癌行中央区肝段局部切除术13例的经验,无手术死亡。重点介绍了肝短静脉的处理、避免第一肝门误伤的手术技巧;两种肝上下腔静脉阻断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肝静脉系统及下腔静脉出血。  相似文献   

15.
肝切除术中涉及肝静脉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肝切除术中涉及肝静脉并发症的原因 ,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 17例涉及肝静脉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 ,将其分成两类 ,一类为肝静脉破裂导致出血或空气栓塞 ,另一类为肝静脉狭窄导致肝脏血液回流受阻。对其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12例肝静脉破裂出血或空气栓塞的病人术中均抢救成功。 5例肝静脉狭窄的病人有 3例术中及时处理狭窄得到解除 ,另 2例术后经内科及介入治疗获得缓解。结论 仔细辨认 ,妥善处理肝静脉 ,是防止其破裂的关键。肝脏创面张力较大时应避免将其强行对拢缝合 ,以免压迫肝静脉。  相似文献   

16.
A female patient aged 61 years was diag-nosed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from colorectal cance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ning showed that the mass was located at the confluence of 3 hepatic venous trunks and had a diameter of 7 cm. The patient's standard liver volume was 1087 ml, and the volume in the right lobe was 634 mL and the right posterior lobe was 279 ml. We attempted to resect the left and caudate lobes with the middle hepatic vein (MHV) and to reconstruct tributaries of the MHV from segment V using a cryo-preserved autologous iliac artery. The operation time was 280 minutes and blood loss was 300 mL, and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six days. Two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imaging examinations by ultrasound and CT indicated that the graft vessel was patent. Three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bypass was blocked, while no atrophy in hepatic segment V was detected, which indicated that communi-cating branches between the hepatic veins of segment V and the right hepatic veins had formed. 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hepatic venous reconstruction is safe and feasible for hepatoma at the confluence of three hepatic venous trunks.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肝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和卵圆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两种不同大鼠肝再生模型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指数和肝再生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2组: ①肝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模型组(PH)②卵圆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模型组(2AAF/PH) ,计算两组模型肝切除术后4、8、12、16、20天残肝肝再生度及肝再生指数。结果 两组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均在第4天明显升高,12天左右达到高峰,超过再生总量的2/3以上,至20天基本达到原肝重。在4、8、12天同一时间点内,PH组肝再生度比2AAF/PH组高(P<0.05),而到16天时,2AAF/PH组肝再生度则比PH组高(P<0.05)。在4、8天同一时间点内,PH组肝再生指数比2AAF/PH组高(P<0.05)。在12、16、20天同一时间点内,两组肝再生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再生度与肝再生指数是评价肝再生质量变化较直观和准确的指标,肝再生度在反映肝再生规律方面要比肝再生指数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4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3个因素中(包括肿瘤位置、直径、有无肝硬变、肿瘤与周围器官有无粘连、麻醉方法、手术切口类型、肝切除量、切线距瘤体距离、肝血流阻断方式、出血量、补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低血压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的关系最大。如出血量>1500ml,手术时间>240min则术后并发证明显增加。其它因素则多数与这两项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术中注意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缩小术后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朱勇  王敏 《肝胆外科杂志》2005,13(5):361-363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结果261例中141例行胆管切开取石为主的联合手术,120例行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45.9%),其中早期的肝切除33例。肝切除组与非肝切除之间术后残石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1.6%vs34%,P<0.05),其中早期肝切除术后残石率为0。187例获得随访(75.8%),手术至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疗效优良者比例肝切除组优于非肝切除组(89.1%vs70.1%),其中早期肝切除优良率为100%。结论肝切除,特别是早期的规则性肝切除,是肝胆管结石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的径路和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们行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的病例 ,按肿瘤所在部位分成左尾叶肿瘤、右尾叶肿瘤和全尾叶肿瘤切除 3类。结果 共行肝尾叶肿瘤切除 32例 ,其中单独切除 1 4例 ,联合其他肝叶 (段 )切除 1 8例 ;手术径路包括左右侧径路和劈开肝正中裂的前径路。平均手术时间为 (1 .98± 73)min ,平均手术失血量为 (91. 7± 91 .4 )ml;无手术死亡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1. 2 %(4/32 ) ;随访 7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均健在 ,2 5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 1、2、3和 4年生存率分别为 87%、.5. 9%、4. 3%和 4 .3%。结论 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难度随手术部位而有相当差异 ,需行联合肝段切除者手术往往较单独尾叶切除者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