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女,9岁.右大腿内侧红肿,反复发热4月余,加重1个月.患儿于2007年10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内侧肿物约鹌鹑蛋大小,质硬,无明显触痛,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39℃,口服退烧药可缓解,2008年1月患儿右大腿内侧肿物处皮肤斑片状破损,患肢活动可,无明显受限.检查:右大腿内侧皮肤可见局部红肿,压之褪色,大小10 cm×12cm,表皮脱落,皮温略高,红肿中心可见8 cm×7cm肿块,质硬,边界不清,轻微压痛,与皮肤粘连,可活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1岁。以“右大腿肿块10年,左大腿肿块伴剧烈咳嗽、发热5 0 d”,于2 0 0 2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发现右侧大腿肿块,缓慢增大,不痛,既往诊断为“纤维瘤”,未治疗。5 0 d前发现左侧大腿肿块并增长迅速,伴疼痛、发热、剧烈咳嗽。查体:全身多处大小不等、质软可移动皮下肿物,右大腿外侧见一14 cm×14 cm×6 cm大小的质软肿块,无压痛,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左大腿根部明显肿胀,可触及30 cm×35 cm×12 cm大小的质韧肿物,皮温及皮肤张力均高,触痛明显,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CT检查显示;左大腿内侧占位累及同侧闭孔内…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40岁,因右大腿内侧无痛性肿块10年余,进行性增大伴间歇性疼痛2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右大腿中下段内侧扪及4 cm×4 cm×3 cm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伴有轻压痛。超声检查:右大腿中下段内侧皮下软组织内见一大小约44 mm×43 mm×31 mm低回声包块,距体表约5 mm,边界不清,呈毛刺状,形态不规则,内部呈极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CDFI:包块周边见稀疏点状血流信号,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性,66岁。因右大腿肿瘤切除术后2年,复发2次于2016年1月8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内肿块,约鸭蛋大小,并逐渐增大,无红、肿、热、痛。曾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右大腿肌肉黏液瘤。术后10个月肿块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此次肿块又复发,并明显增大,遂来我院。MRI检查示右大腿内见18.6 cm×9.5 cm巨大肿块,边界欠清(图1)。临床诊断:黏液瘤复发?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广泛侵及内侧和后侧  相似文献   

5.
病例 男,36岁,因“出生后发现右大腿根部内侧肿块36年”入院.患者于出生后即发现右侧大腿根部内侧约鸽蛋大小肿块,略微隆起,表面颜色正常,偶感局部肿胀,当时未予特殊诊治,近20年来肿块逐渐增大、隆起,表面颜色逐渐转变为紫红色,质地变硬,近半年内增大明显,并逐渐出现局部胀痛不适,偶有破溃出血.入院查体:右臀内侧肿块可触及一大小约10 cm×20 cm不规则肿块,无明显压痛,突起于皮肤表面.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59岁。因右侧大腿肿块10个月入院。患者十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大腿有一肿块,初始约红枣大小,后肿块逐渐增大,现约鸭蛋大小,平时行走无特殊不适。专科检查:右侧大腿内侧可触及一大小5 cm×3 cm×1 cm实性肿块,无明显压痛,质硬、较固定,边界不清,周围皮肤有黑色素沉着,皮肤无破溃出血,无皮温增高,末梢血运尚可。MRI示右大腿内侧皮下脂肪层内见大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44岁。半年前发现右大腿内侧肿物,大小约1.0cm×0.8cm,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就诊外院考虑脂肪瘤,建议观察,期间肿物逐渐增大,来我院就诊。查体:右大腿中下1/3内侧可见一肿物,约3cm×2cm大小,质稍硬,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超声检查:右大腿内侧皮下脂肪层探及一低回声团,大小约4.4cm×2.8cm,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回声欠均匀,上下两端与条状低回声(考虑变性增粗的神经)相连(图1)。彩色多普勒示低回声团周边及内部可见少许散在短棒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大腿内侧皮下脂肪层低回声团(考虑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患者行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1岁,无意中发现右大腿背侧肿块、有麻痛感而来院就诊.查体:右大腿背侧无隆起,可触及一较大肿块,位置深、活动性差,轻压痛、麻,叩击痛,无波动感,皮温不高.超声;右大腿背侧中上段至近腘窝灶肌肉层内探及低回声团块,呈葫芦状,其最大节段10.0 cm×3.2 cm(图1A),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减低、尚均匀,血流信号不丰富,其上端坐骨神经清晰显示(图1B),内径约0.64 cm.超声提示:右大腿背侧肌肉层内低回声团块,考虑神经鞘瘤可能.行包膜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右坐骨神经节段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8岁,以"左侧大腿膝关节内侧上方触痛半年,后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入院.体检:左侧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可扪及界线不清肿块,质地较软,不移动,压痛(+),皮肤表面无隆起.超声检查:左侧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肌肉组织内可见3.1 cm×1.0 cm梭状高回声区,其内部可见1.3 cm×0.6cm类圆形低回声(图1),形态尚规整,未见明显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类圆形低回声内可见小点状不规则无回声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3岁,发现左大腿内侧无痛性肿物半年.查体:左大腿中段内侧触及4 cm×3 cm椭圆形肿块,质硬,边界清,同定,无压痛,左下肢无浮肿.超声:左大腿内侧肌肉层探及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图1),大小4.38 cm×2.06cm,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与股动、静脉紧贴,股浅动脉局部受压,血流信号不丰富.术前诊断:神经鞘瘤.行左大腿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质脆、较硬、色白.术后病理: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核可见异型性,有瘤巨细胞,低度恶性(图2).病理诊断:高分化平滑肌肉瘤.临床诊断:左大腿平滑肌肉瘤.术后半个月行放疗,随访期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3岁.主因"右上臂包块2个月"就诊,无上臂感觉异常及其他不适.查体:右上臂上段内侧距腋窝6 cm处扪及一肿块,大小约2 cm×3 cm×1 cm,边界清,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按压包块右手指有触电样感觉.超声见:右上臂上段内侧肌间探及一椭圆形低回声包块,大小约2.3 cm×3.2 cm×1.3 cm,边界清,有包膜,其上下端与正中神经相连,呈"鼠尾"征,神经受压位于包块一侧,包块左侧缘紧贴肱动、静脉,CDFI示肿块内可见稀疏的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上臂上段内侧实性肿块(考虑正中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75岁,因发现左大腿内侧肿块6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左大腿中段内侧见一皮下肿块,触压痛明显,活动性欠佳,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左足第五趾远端跖侧皮肤发黑,脚趾末端见一灰黑、灰白色肿块,质韧,边界不清晰,触痛明显,无活动度(图1A)。超声检查:左大腿内侧脂肪层内见一大小约5.4 cm×5.3 cm×3.5 cm团状低回声肿块(图1B),呈分叶状;CDFI于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为0.83(图1C)。左足第五趾远端软组织内见一大小约1.5 cm×1.2 cm×1.0 cm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向关节深部浸润,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2岁,因偶然触及右大腿内侧包块来院就诊.查体:右大腿内下方触及一椭圆形包块,大小约1 cm×2 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活动度较差,无触痛.  相似文献   

14.
双侧乳腺癌术后恶性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女,44岁.1995-03发现右乳腺无痛性肿块,1995-07再次发现左乳腺无痛性肿块,病理: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均未见癌.于1995-09-28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6周期CMF方案化疗和外放疗1个疗程.2001年开始自扪及左大腿内侧有1 cm×1 cm的无痛性肿块,拟诊为脂肪瘤未行治疗,2003年以来肿块增大明显,伴左下肢麻木不适.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左右乳腺缺如,左大腿内侧扪及3 cm×5 cm肿块,质硬,无压痛.2003-07-25行左大腿内侧肿块切除术,病理:大体灰白色结节,5 cm×2.5 cm×1.5 cm,有包膜,切面有编织状结构.光镜:肿物由梭形细胞构成,呈编织状结构,部分区域可见明显栅栏结构,其中有少数瘤细胞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少数核分裂相,间质有水肿和粘液变性,免疫组化及特染:S-100( ),Actin( /-),Vim(-).诊断: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 ,17岁。发现右大腿肿块半年来院诊治。体查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右大腿上段内侧可触及10 cm× 4cm梭形肿块 ,质硬、边界欠清、轻压痛、活动度差。超声检查 :右大腿上段内侧可探及 9.8cm× 3.8cm× 3.3cm肿块 ,边缘欠规则 ,边界清 ,肿块内部回声不匀。右侧股动脉和股静脉在肿块内下方紧贴通过 (图 1) ,肿块与股骨分界清 ,但与肌肉分界不清。CDFI:肿块边缘见散在短条状彩色血流 ,中央不丰富。超声提示 :右大腿软组织实质性肿块。病理活检提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讨论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发生于…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8岁.因发现左大腿根部肿物10年余并逐渐增大入院.查体示:左大腿根部内侧无疼痛性肿块,边界清,质韧,不活动.X线片示:左大腿根部内侧一软组织肿物.MRI示:肿块在T1W1呈均匀低信号,T2W1呈多房样均匀高信号.手术见一大小约为11 cm×11 cm×8 cm肿物,包膜完整,边界清,呈灰白色,不透明.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结节被黏液样基质分割. 讨论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WHO肿瘤分类(2002)将其归到来源不明确的软组织肿瘤内.该肿瘤由Enzinger等于1972年首次作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疾病具体描述,国内仅见极少数个案报道.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4 7岁。右上腹疼痛 2个月余 ,B超发现右肾上腺区有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均阴性。B超示右肾与肝右叶之间见一 10 cm× 15 cm× 12 cm大小类圆形肿块影 ,并随呼吸而变形。内部有 3.0 cm× 4 .0 cm× 2 .5 cm大小脂肪性高回声灶。CT所见 :右侧肾上腺区见一 10 cm× 15 cm× 13cm大小肿块影 ,中等密度 ,其内见 3.0 cm× 4 .0 cm× 2 .5 cm低密度影 ,CT值约为 - 37Hu。右肾受压向下后移位 ,右肾上腺未显示。CT拟诊 :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手术病理所见 :右侧肝肾之间见一包膜不完整的肿块影 ,部分与横结肠粘连。大小约…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38岁,右髋部无明显诱因疼痛肿胀3月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右髋巨大肿物,触痛、压痛不明显,皮温稍高;右下肢肿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68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36.80μg/L。超声:盆壁右侧至盆腔内23cm×21cm×14cm不规则团块状异常回声,内见不均匀低回声伴强回声,包绕耻骨使其连续性中断;CDFI于肿块内见丰富血流信号(图1A)。盆部CT:右耻骨17.5cm×16.1cm×24.5cm肿块突向盆腔及右侧大腿内侧间隙,内见点、片状瘤骨或钙化,耻骨上支呈溶蚀状骨质破坏(图1B),右髋部受累,右大腿软组织肿胀;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男,40岁.因右大腿外侧肿物40天入院.患者40天前发现右大腿外侧肿物,无疼痛、红肿.专科查体:右股外侧可触及一5 cm×5 cm×4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压痛,未及波动感,肿块处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例1:女,16岁。因右股部内侧肿块2a,快速增大1个月余来诊。查体:右大腿内侧触及一大小约5.0cm×4.0cm肿块,活动度小,无压痛,中等硬度,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所见:右股内侧探及一4.8cm×4.1cm×2.7cm实性肿块,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PDI示:其内探及较丰富的高速高阻动脉样血流信号,PSV:71cm/s,RI:0.80。超声诊断:右股部实性非均质性肿瘤(考虑软组织肉瘤)。手术所见:肿瘤位于肌间,大小4.5cm×4.0cm×2.5cm,边界清楚,未见完整包膜,切面呈淡黄色,其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附属血管。摘除肿物送病理检验,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