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Tn—Ⅰ)及12导联标准心电图检查。对并发脑心综合征者分别于1~7d内反复复查,动态监测其变化。治疗措施:首先原则对所有患者都要针对其原发病进行处理:其次对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密切观察其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情况,兼顾心肌损害的处理。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优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结果本组138例患者中,检查异常的发生率,以心电图最高,Tn-Ⅰ及CK-MB稍低。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共102例,分别经使用脱水、颅内引流、去骨瓣减压、尼莫通、活血化淤药、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药等处理后.大部分(67例)康复,小部分死于原发病(19例)或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16例)。无一例因脑心综合征的心律失常、心衰或心肌损害直接导致死亡。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治疗.以优先其原发病处理.兼顾心肌损害处理为治疗原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病变部位、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 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脑-心综合征17例,发生率56.67%;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8.24%)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11.76%)(P<0.01)。1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丘脑、脑干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变部位位于小脑、基底节及脑叶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7例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肌酶谱异常15例。经卧床休息、吸氧、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后,好转16例,好转率94.12%。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存在相关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防治脑-心综合征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功能监护。  相似文献   

3.
吴婷 《中外医疗》2011,30(30):65-6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达11.4%,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心电图表现主要是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率为53.3%,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尽早采取心脏保护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并发心脏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本院1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出现心脏功能异常、引发脑心综合征的概率很高,达64.29%。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为心电图ST-T段突变、心律不齐及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肌酶谱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结论脑心综合征是脑出血患者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而急性脑血管患者并发心脏功能异常可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颤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猝死。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功能异常,为避免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关键,患者要注重心脏功能的保护,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干及基底节区病灶合并BHS明显高于脑叶病灶,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且在发病1周内最多见。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尤其在脑水肿出现时,常继发心脏损害,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全身各脏器功能及形态改变,而心血管系统尤以心肌最易受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出现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改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常并发心脏损害,引起脑心综合征,这种心脏损害可加重脑部原发病变和引起患者猝死,影响患者预后[1].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被认为是检测心肌损害的金标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是心肌结构蛋白,在心肌损伤早期即持续释放入血.  相似文献   

7.
56例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坤  陈健 《黑龙江医学》2010,34(7):518-519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的不良影响,并讨论其发生的机制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分析8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标准导联心电图资料及其它临床资料。结果 8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心综合征56例,发病率为67.5%。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75%,脑出血86.7%,脑梗死51.2%。脑心综合征中,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发生率较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心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以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为主,心肌损害与脑损伤部位、类型和病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导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死亡原因、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脑心综合征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本组病例心电图改变以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多见;心肌酶异常发生率40%,以CK、CK-MB为主。结论: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出现早,心脏症状常不典型,处理原发病同时要关心心脏症状,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及电解质,尽早持续心电监护,以便及时救治,降低脑心综合征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脑心综合征是指各种颅内疾患,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损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它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脑心综合征是急性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我科从2006年4月-2008年2月对32例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病人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对8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55.2%,其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样改变。提示脑心综合征发病时间较早,与病变部位、预后有关。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保护心脏功能、防止心源性猝死发生,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98例,分别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GCS评分越低,心电图异常几率越大。结论对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应重视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可能,及早发现,及早干预,积极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外伤手术前和手术期间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异丙酚和异氟醚对这一变化的影响。方法 10例泌尿系统手术的非颅脑损伤患者为正常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术前血清NSE含量。急症颅脑外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异氟醚组(B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手术2h、手术结束时测定血清NSE含量。对急症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并记录。结果 脑外伤病人手术前NS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哥拉斯哥评分越低的病人术前NSE越高(r=-0.494,P<0.01);手术结束时异丙酚组NSE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5);开颅手术2h和手术结束时两组NSE均较术前升高。结论 急性颅脑外伤时患者血清NSE浓度是升高的,颅脑损伤越重,血清NSE浓度越高。开颅手术期间持续静脉泵注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降低血清NSE浓度的升高,具有脑保护作用,是颅脑手术麻醉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心电图变化特点、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7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在3d内,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类心肌梗死等,随着病情的平稳或好转心电图异常好转或消失.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心电图异常动态改变和临床表现一致,应同时进行心脏治疗.  相似文献   

14.
曹瑾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38-38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分析6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卒中类型及部位。结果:脑出血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58.1%,蛛网膜下腔出血为33.3%,脑梗死为19.6%;靠近中线部位(62.7%)及脑叶(47.4%)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其它部位(18.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尤其在脑水肿出现时,常继发心脏损害,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对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加强心脏监护,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火器伤早期猫脑微血管三维构型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应用脑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伤后脑微血管三维结构的变化,同时行脑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 颅脑火器伤后,脑微血管发生紊乱,既有血管痉挛又有血管扩张,出血和缺血并存,微血管括约肌出现病理性强力收缩,部分微血管破裂,血管内皮细胞微绒毛、空泡增多,紧密连接增宽,基底膜断裂,血管周围水肿及周围神经细胞损伤。结论 颅脑火器伤早期脑微血管结构出现损害,引起了脑微循环功能紊乱,导致脑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病程中,并发脑盐耗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各种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病例;根据脑盐耗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其诊断。结果:在583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例中,并发低钠血症38例,其中脑盐耗综合征27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大部分为脑盐耗综合征,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钠补水,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秦建武  史晓靖 《当代医学》2009,15(31):60-6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99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发病类型及GCS评分分组,分别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128例,占总数的64.32%;其中有81例(63.28%)同时发生心肌酶学的改变。心脏的异常改变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合并心脏改变的患者死亡率高。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收集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情况,记录患者的转归及基本信息。统计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总结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有74例并发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1.67%。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例数分别为32例、88例,并发脑心综合征例数分别为23例、51例,发生率分别为71.87%和57.9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组内比较,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病死率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且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更高。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差。临床治疗中在加强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亦需要加强心脏监护,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从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的脑心综合征及防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08例ACVD患者起病5天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OT,LDH,CK,CK-MB和AHBDH进行检测,同时行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观察心肌酶谱.结果血清GOT,LDH,CK,CK-MB和AHBDH水平急性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ACVD患者心电图改变占50.0%~86.9%;随着病情控制及好转,心肌酶谱逐渐下降.结论ACVD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征,只要防治及时,病情可好转,从而提高ACV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丘腩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B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丘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38.1%,其中76.6%的患者在急性丘脑卒中后72h内发病.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复极异常、心肌缺血或类心肌梗死、各类型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升高,并且BHS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好转,病死率为39.1%.结论 急性丘脑卒中BHS发生率高,BHS的发生与丘腩卒中相关联,可能与丘脑受损导致自主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一体液调节障碍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