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研究兰茂治疗外感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兰茂著作《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中治疗外感病的处方,按照疾病分为中暑、感寒、伤风3类方剂,分别录入系统平台,并利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提取出治疗中暑方剂24首,感寒方剂9首,伤风方剂16首,进行分析后发现使用频次≥3次的药物在中暑方剂中有27味,在感寒处方中有11味,在伤风处方中有19味。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了治疗3种病证的用药规律,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药物之间的关联度,得出治疗中暑、伤风新方各1首,感寒新方2首。对药物组合规律及新方组合进行网络化展示。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出兰茂治疗外感病的用药规律,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兰氏遣方用药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云南地区治疗外感病提供临床用药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兰茂从肾论治内伤头痛的学术思想。方法:研读《医门揽要》《滇南本草》等兰茂著作,从兰茂对肾的气化异常导致内伤头痛的病因病机、治疗思想来论述兰茂的学术特色。结果:兰茂将头部与肾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肾功能的异常可以从多方面导致头痛的发生。结论:兰茂创造性地提出"头为人之元气"理论,不仅对多种内伤头痛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为后人诊治内伤头痛开拓了新的思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1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篇》《素问·热论篇》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伤于寒”之“寒”,可概括为各种外邪。热病之辨证,《热论》中首创六经分证法:太阳受病,“头项痛,腰脊强”;阳明受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少阳受病,“胸胁痛而耳聋”;太阴…  相似文献   

4.
一、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素问·热论》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  相似文献   

5.
纠正阳虚的治疗方法 ,统称为扶阳。扶阳之法 ,不外乎养阳、通阳和温阳三个方面。笔者就个人解悟 ,对《伤寒论》中扶阳法的运用阐述于下。1 养 阳所谓养阳 ,就是消除或减少损阳耗阳的各种因素 ,以达到纠正阳虚的目的。《伤寒论》中的养阳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1 祛寒邪寒能伤阳 ,有寒必当祛之 ,寒去则阳无伤损之因而得养。《伤寒论》中对寒邪束表而伤表阳者用麻黄剂发表散寒以养阳 ,主方有麻黄汤、大小青龙汤、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如第 5 5条 :“伤寒 ,脉浮紧 ,……麻黄汤主之。”“伤寒”是病因 ,“脉浮紧”是寒邪束表 ,表阳被伤 ,腠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祝味菊《伤寒质难》之伤寒五段学说,认为应以人体之“阳气”为枢纽探析伤寒类病的辨治,强调临床应分段予以和阳、抑阳、通阳、扶阳、回阳之法。  相似文献   

7.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言求其受病之本因也.有本因,斯有本证.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病轻者无传变,重者多传变,谓之变证.小伤寒谓绍派伤寒中一本证.为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内经》热病的证治《內经》所载的热病,计有伤寒、溫病、暑病、风热病、湿热病和疟、痢、霍乱等多种。其证治详略不一,兹概述如下。 1.伤寒《内经》关于伤寒的证治理论集中于《素问·热论》中。篇中“热病”、“病热”与“伤寒”交互称谓,似表明“伤寒”作为病名尚未正式确定。然由伤于寒而命为“伤  相似文献   

9.
和法为八法之一,首见于《内经》,弘扬于《伤寒杂病论》,系统于《医学心悟》,所以程国彭说:“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温、清、补八法尽之。”狭义的和法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和脾胃、调和胃肠的区别,唯戴北山深得和法要领,指出和法有更为广泛的涵义,提出了“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的精辟见解。把《伤寒论》“和”的涵义进行高度概括,赋予了《伤寒论》“和”的最新意义。一、寒热并用之谓和寒热并用者,适用于又有寒象,又有热象,寒热错杂的病证。单用热药不能治其热,单用寒药不能治其寒,必须寒热杂投,方能中病。《伤寒论·太阳篇》说:“伤寒  相似文献   

10.
黄元御系山东清代名医,一生“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治学勤奋,著述甚丰,影响颇大。黄氏“博搜笺注”,“倾历群言”,历经“十载幽思”,先后于乾隆十三年(1748)与乾隆十九年(1754)著成《伤寒悬解》(简称《悬解》)与《伤寒说意》(《简称《说意》)两书。《悬解》十六卷,基本依宋本条文原例依次顺解注释:《说意》十一卷,则综合分类六经病篇阐说大意奧旨。两书集中反映了黄元御治伤寒学的基本思想及方法,现就其治伤寒学思想作一大要评述。力驳传经为热传经为热,直中为寒,是伤寒传经学说的重要内容,且为大多伤寒注家所赞同。黄氏则反其道而行之,指出:“叔和混热病于伤寒……,启后来传经为热之讹,注伤寒者数十百  相似文献   

11.
《伤寒杂病论》中温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温性或热性药物来振奋阳气,以消除病人的沉寒痼冷,补益人体阳气,达到寒祛阳复的目的,是《伤寒杂病论》整个治法中始终贯穿的基本精神.纵观《伤寒杂病论》全书,不论是预防、治疗,还是预后,仲景无一不强调正气、阳气的作用,总以恢复人体正气、阳气,驱邪外出为宗旨.现代社会由于冰箱、空调等广泛应用以及滥用抗生素、寒凉药物等诸多因素,导致阴寒性病证的发生率较高,故温法可起到很好的补偏救弊作用.现代对仲景温法的临床应用,扶阳派最有特色,其理论上推崇扶阳,临床上善用姜、附、桂等辛热药物治疗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吴佩衡医案》是扶阳流派代表性医家吴佩衡先生毕生临证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吴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精髓。医案中瘟疫部分9则医案是先生基于《内经》阴阳理论、《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体系、《瘟疫论》疫病传变理论,活用经方达原饮、白虎汤、承气汤、生脉散治疗各阶段瘟疫的典型代表。本研究旨在对瘟疫医案进行系统深入分析总结,为当下疫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 《伤寒论》中,以麻黄组成的方剂是治疗伤寒主证和兼证的常用方药。其辨证立法、组方及加减变化,对指导临床实践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笔者根据皮肤病特点,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荨麻疹,获得满意疗效。“麻杏石甘汤”原方出于《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甘汤”。从条文看,较难看出治皮肤病的含义,但从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两书也,凡条中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可见《伤寒论》一书乃是以六经分司诸病,并不为伤寒而专立,即六经分证皆兼伤寒杂病。其立方大法,则源于《内经》“调治之方,必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者,调其内……其有形者,渍形以为汗,  相似文献   

14.
刘奇  陈靖雯  李赛美 《新中医》2012,(4):145-146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继承发展了《内经》中“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并以六经辨证为载体,将其应用于临床,可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扶阳学派、温病学派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伤寒为热病之总名温热病古代属于伤寒,伤寒一词即人为寒所伤。《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同书《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凡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同书《水热穴论》说“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据上所述很明白说明人伤于寒就会发热而为热病。并说明有当时发的,有过时发的,从发的时间不同而名称不同,但是它的原因总是寒。古代当时的认识,寒是病原,可以潜伏于人身至春夏发病。此后医家多宗上说,以分伤寒温病。《难经·58难》提出了“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先师门纯德公,河北蔚县人氏,生前系山西大同医专副教授,为山西著名中医耆宿之一。平生惟以阳气为重。认为自然界春生夏长,阳热交复则万物生长化生;秋收冬藏,阴寒凝聚则万物潜藏。人之气属阳,血属阴,阴血暴脱,阳气犹存,则生机尚在;阳气一脱,阴血虽充而命难旦夕。门公谓仲景之《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始终贯串一“寒”字;一百一十三方,多重一“温”字。三阴病治宜扶阳,人多知之,而三阳病亦多扶阳,往往为粗涉者忽视。太阳病中以桂枝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  相似文献   

17.
一、散寒之法因时异用药分四时,《内经》早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诫,雷氏则具体提出了“在春令辛温不宜过剂,在冬令辛热亦可施之”(《时病论·卷二·风寒》)的治疗大法。治体实邪盛的伤寒患者,用麻黄汤辛温峻汗;治春温、风寒症,则用辛温解表法,方中以葱、豉“代麻黄,通治寒伤于表”(《时病论·卷一·风温》),防风、桔梗祛表寒;而治病邪轻浅的冒风症,仅用微辛轻解法,方中薄荷、紫苏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之意。盖温热  相似文献   

18.
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在金元时期开始倡兴。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云:“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后王安道著《医经溯洄集》中,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眉列。”二公虽识伤寒与温病异治,但未洞悉温病中于杂气,仍从外感风寒化热同治,实有千虑一失之弊。明·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邪自口鼻而入,侵及募原,而即发病。他说:“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皆同,皆  相似文献   

19.
于学康 《陕西中医》2006,27(12):1583-1583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该方是为太阳伤寒本应汗解而误用吐下,以致伤及脾胃之阳气,寒水上逆而致的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诸证而设。笔者体验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顾名思义,全书着重突出了“寒”字。考仲景当时所治之病,多因寒而起,证则以寒象居多,方药每以除寒为法,病机乃以寒热转化为枢。从三阳病热型而言:太阳·恶寒发热”。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少阳“往来寒热”。再从三阴病性质而论:太阴“脾胃虚寒”,少阴“全身虚寒”,厥阴“寒热错杂”。然“寒”与“热”相对,谈其寒必言其热。故学习《伤寒论》应从“寒”字入手,掌握“寒热”机转,便能执简驭繁而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