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丙泊酚2.5 mg·L-1靶控输注和瑞马唑仑1.8 mg·kg-1·h-1静脉泵注,并同时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1·min-1泵注,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顺阿曲库铵0.2 mg·kg-1静脉注射,麻醉诱导10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给药前(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和5 min(T4)各时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定麻醉诱导前后动脉乳酸和血糖值。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期MAP最大变化值为(-19.6±7.6)mm Hg,对照组为(-26.7±9.2)mm Hg,试验组MAP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麻醉安全有效至关重要。新型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瑞马唑仑因其起效和恢复迅速、通过组织酯酶代谢、不增加肝肾负担等特点,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潜力巨大。目前,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的应用研究多处于初级阶段,其确切效果尚不明确,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就近年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更广泛用于老年患者麻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艾司唑仑(Estazolam,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属苯二氮(艹卓)类衍生物,具有高效镇静、催眠、抗焦虑、抗中枢性惊厥等药理作用。我院将艾司唑仑注射液应用于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切除术40例及低位硬膜外麻醉下的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42例,共8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人分组 预丛麻醉组:选择颈浅丛阻滞下行甲状腺单侧或双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在时间范围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之间选取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各3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麻醉中使用0.35mg/kg瑞马唑仑,观察组在麻醉中使用0.25mg/kg瑞马唑仑,由此对比两组人员的脑电双频指数、谵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认知功能以及镇静情况。结果:两组人员在髋部骨折手术过程中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瑞马唑仑进行麻醉干预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整理对比相关数据后可发现观察组的脑电双频指数高于对照组,谵妄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观察组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镇静情况的对比中发现观察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的对比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来说,在手术全麻过程中,利用低剂量瑞马唑仑进行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谵妄的风险,且低剂量也具备较好的麻醉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中南药学》2022,(1):204-209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维持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将1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瑞马唑仑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艾司唑仑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时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访视时、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或者生理盐水后的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VASA);记录患者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值;记录患者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NRS)、手术时长、麻醉药物及其他药物使用剂量、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比较,艾司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入室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艾司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诱导前给药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T2时对照组、艾司唑仑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对照组HR明显升高,T4时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T2、T3、T4时联合用药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于T2、T3、T4时的MAP、HR各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缓解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助于维持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前一晚口服艾司唑仑联合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全身麻醉诱导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并评估其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剖宫产术的住院产妇6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艾司氯胺酮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20例。3组均采用快速静脉诱导,L组、H组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0.5 mg·kg-1,C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随后均给予丙泊酚1 mg·kg-1·min-1、瑞芬太尼1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于Nacrotrend指数稳定在D1~D2水平时行气管插管,后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手术剖出婴儿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1。比较3组产妇麻醉诱导中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及胎儿取出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Nacrotrend指数,记录每组麻醉诱导时间、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复苏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新生儿的Ap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静脉麻醉中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准备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的ERC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确定患者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的静脉泵注起始给药速率,观察患者静脉泵注至警醒/镇静(OAA/S)评分≤1分的意识消失时间(TLOC),手术中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来调整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的泵注给药速率。记录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泵注后至OAA/S评分≥3分的意识恢复时间(TROC)。以术中95%患者药效指标满意、TLOC≤5 min、TROC≤10 min为目标利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的相互作用并计算最佳配伍给药速率范围。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根据所选药物给药速率不同分为12组,每组10例响应曲面模型显示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联合使用在ERCP患者静脉全身麻醉过程中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其最佳配伍给药速率范围:艾司氯胺酮为0....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泌尿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和丙泊酚组(PR组),分别使用瑞马唑仑及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术后苏醒时(T5)等不同时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BIS值变化;比较两组诱导时间、诱导成功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注射部位痛病例数,麻醉诱导维持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病例数;以及两组患者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和术中知晓情况,麻醉期是否做梦、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T1~T4)两组患者血压和BIS值均较基础值(T0)显著降低(P<0.05);T1、T2时RM组患者血压高于PR组(P<0.05);T1~T4时RM组患者心率变化较小(P>0.05),但PR组患者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P<0.05),且RM组患者心率明显高于PR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诱导成功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组患者注射部位痛病例数显著少于PR组,且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PR组(P<0.05)。RM组患者苏醒后5 min、30 min时Ramsay评分均优于PR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RM组患者苏醒后问询麻醉期做梦例数显著多于PR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时,能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能维持较为稳定血压和心率,苏醒质量好,无注射痛且无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实施鼻部整形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组(PR组,单纯丙泊酚麻醉)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按相应方案完成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丙泊酚使用后1 rmin(T1)、丙泊酚使用后3 mi...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比较瑞马唑仑、丙泊酚单用及合用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ERCP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瑞马唑仑组(R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组(RP组),每组各40例,3组按指定的用药方案(P组用丙泊酚;R组用瑞马唑仑;RP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完成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后(T1),置镜时(T2)、十二指肠乳头切开(T3)、支架或鼻胆管置入(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与比较术中加药总次数,体动、肠蠕动过快人次数;呼吸、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和麻醉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医师、患者满意度及麻醉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R组和RP组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胆心反射发生率低;麻醉后RR及BIS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用于烧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术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R组最终纳入54例,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1诱导+舒芬太尼0.3μg·kg-1;P组最终纳入49例,诱导丙泊酚2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诱导起效时两组患者的HR、MAP及不良事件如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的发生率。结果:R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长于P组(P<0.05)。R组患者未出现注射痛,而P组有13例(26.5%)患者发生注射痛(P<0.05)。麻醉诱导药物起效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较基础值下降,但R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安全用于烧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2年10—11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观察组(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各30例。比较两组在入室安静时(T0)、镇静起效时(T1)、进镜时(T2)、退镜完毕(T3)、呼唤有反应时(T4)、苏醒时(T5)的生命体征指标,以及镇静起效时间、呼唤有反应时间、苏醒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进镜时体动、麻醉过程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 用药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T1~T4时MAP均高于对照组,镇静起效时间、呼唤有反应时间和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进镜时体动发生率(43.3%,13/30)高于对照组(16.7%,5/30),低血压(0)和呼吸抑制发生率(3.3%,1/30)低于对照组[(20.0%,6/30)、(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固定剂量给药和按体质量给药2种方法对无痛胃镜麻醉效果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探究无痛胃镜中瑞芬太尼联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最适剂量。方法 选择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无痛胃镜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W1、W2、F、C组共4组:理想体质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1(W1组);理想体质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1(W2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固定剂量5 mg(F组);理想体质量丙泊酚1.5 mg·kg-1(C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瑞芬太尼0.25μg·kg-1(理想体质量)行镇痛预处理后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或丙泊酚。记录麻醉效果、复苏质量、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等;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历时性变化。结果 W2组镇静成功率最高(96.0%),C组镇静成功率(86.0%)仅次于W2组,W1组镇静成功率72.0%,F组镇静成功率10.0%,镇静明显不足。F组在初次给药后血压较W2组和C组均高(P<0.05),在给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妇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4~7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R组:苯磺酸瑞马唑仑诱导剂量6mg·kg-1·h-1,维持剂量1mg·kg-1·h-1;P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20mg·kg-1·h-1,维持剂量4mg·kg-1·h-1。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成功后(T2)、气腹建立成功后(T3)、拔除气管导管前(T4)、拔除气管导管后3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意识指数(Ai)。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T1、T2时MAP和Ai值高于P组(P<0.05);而T3、T4、T5时的MAP和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麻醉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126 例拟接受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3 组: 舒芬太尼组( S 组) : 0. 01 μg·kg- 1舒芬太尼; 瑞马唑仑组( R 组) : 0. 01 μg·kg- 1舒芬太尼 + 瑞马唑仑; 丙泊酚组( P 组) : 0. 01 μg·kg- 1舒芬太尼 + 丙泊酚,每组 42 例。记录 3 组患者检查时间; 记录 3 组患者麻醉前( T0) 、胃镜置入后 1 min( T1) 、胃镜置入后 3 min( T2) 、苏醒后 5min( T3) 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脉搏血氧饱和度 ( SpO2) ; 观察 3 组患者术中呛咳、呼吸抑制、低血压、需要处理的低血压、心动过缓、误吸、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评估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R 组和 P 组的检查时间少于 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时,选择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分析不同的麻醉方案,产生的麻醉质量。方法:研究设置为随机对照实验录入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内资料登记有效的早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实验在开展时将我院中96名早孕患者作为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并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案;采用丙泊酚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n=48),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患者记录为实验组(n=48)。在麻醉完成后,医务人员按要求对患者麻醉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患者在麻醉完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在研究完成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各个指标进行记录后,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各个时间点的麻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结束唤醒时,虽然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基本与麻醉前一致,而对照组患者相较于麻醉前的血压状况出现降低,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指标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而对照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心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其他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与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使用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ce图书馆的数据库, 从建库到2023年3月发表的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ERC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试验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的麻醉方案, 对照组采用其他静脉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方案。由互不关联的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仔细筛选, 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项RCTs, 共532例患者。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方案比较, 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RR=0.29, 95%CI 0.17~0.50;RR=0.18, 95%CI 0.08~0.38)。结论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能减少患者ERCP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是一种更平稳、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021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LC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全身麻醉诱导,观察两组LC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镇静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T0),两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 min(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0 min(T3)、麻醉后15 min(T4),两组RR、HR、MAP均较T0时降低,且对照组较观察组低(P<0.05);T2、T3、T4时,观察组BIS数值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