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嗪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和肝硬化等疾病已有多年,对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相关研究也逐年增多。近年来,关于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不断增多,主要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降低内皮素含量、改变血液流变学、增加神经丝蛋白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保护线粒体和改善细胞内外离子紊乱。  相似文献   

2.
细胞周期是受到严格调控,有大量的细胞分子事件参与才能保证细胞完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NF-kB及I-kBα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1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单纯脊髓损伤组和川芎嗪处理组。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改良Rivlin斜板实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及CBS(Combine Behavior Score)评分对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h、3h、6h、12h、1d、3d、5d、7d、14d和21d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kB及I-kBα表达。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术后斜板临界度数和BBB评分值均逐渐升高,CBS评分值逐渐降低,且术后7、14和21d川芎嗪处理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术后5、7、14和21d实验组BBB评分值均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而术后5、7、14和21d,川芎嗪处理组CBS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3、5和7d,川芎嗪处理组NF-kB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单纯脊髓损伤组低(P<0.05),I-kBα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单纯脊髓损伤组高(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促进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I-kBα的表达,抑制NF-kB的表达,从而起到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解剖学杂志》2021,37(5):517-524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敲除对小鼠脊髓损伤后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空洞形成及运动功能恢复的效应,阐明PD1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发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D1基因敲除小鼠,制备脊髓挫伤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研究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及空洞形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研究炎症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Basso小鼠运动功能评分(BMS)评估小鼠的运动功能。结果: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PD1敲除小鼠脊髓损伤区M1型巨噬小胶质细胞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2型相关分子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显著下调;损伤中心两侧1 mm内血管密度显著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空洞面积显著增加,空洞周围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BMS评分显示PD1敲除小鼠的自发运动功能恢复显著差于WT小鼠。结论:PD1敲除加重小鼠脊髓挫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增强PD1信号可能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脊髓损伤(SCI)大鼠铁死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SCI模型组(SCI)和亚硒酸钠治疗组(SCI+Na2SeO3),每组15只.利用撞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通过灌胃方法进行亚硒酸钠治疗.利用脊髓功能评分(BBB量表)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急性脊髓损伤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Nystrom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32只。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TGF-β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与黄芪多糖组大鼠TGF-β1的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与脊髓损伤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大鼠TGF-Β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结论黄芪多糖很可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参与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
将36例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致伤后30min、2、4、8和24h组,以Allen氏法制备中度(50g·cm)脊髓损伤(SCI)模型,测定各组脊髓组织和血中内皮素(ET)含量。结果表明,SCI后各组伤段脊髓组织ET明显升高,2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血ET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ET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SCI后的继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干预大鼠脊髓中miRNA-125a-5p的表达量,探讨miRNA-125a-5p在脊髓损伤(SCI)后对血脊髓屏障(BSCB)的作用及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miRNA空载组(NC组)和miRNA-125a-5pagomir鞘内注射组(miRNA组)。RT-PCR检测miRNA-125a-5p在各种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尼氏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以及通过BBB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结果:MiRNA组的miRNA-125a-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CI组,且ZO-1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相对蛋白质表达量较SCI组和显著增加。MiRNA组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相对数量明显多于SCI组。MiRNA组大鼠脊髓损伤后1 d、3 d、7 d、14 d、21 d和28 d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SCI组。结论:MiRNA-125a-5p可以有效保护脊髓损伤大鼠的血脊髓屏障功能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背景:脊髓损伤后炎性微环境的失衡会加剧脊髓继发性损伤,阻碍神经功能的修复,川芎嗪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但其在脊髓损伤领域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川芎嗪能否通过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行T10椎板切除术,后两组采用自制双刃显微剪行T10脊髓完全横断,川芎嗪组模型制备后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00 mg/(kg·d)腹腔注射,连续5 d。分别于术后1,3,7,14 d通过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以及改良Rivlin斜板实验评估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14 d取材行苏木精-伊红染色、Niss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术后7,14 d,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炎性因子(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脊髓损伤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BBB评分、改良Rivlin斜板角度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模型组与川芎嗪组大鼠BBB评分...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给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观测脊髓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用药后大鼠脊髓内髓鞘断裂减轻 ,吞噬细胞清除组织降解物 ,神经元变性恢复。结论 丹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及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Ⅰ号(SC-I)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影响。 方法: 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后服用SC-I而引起的肾上腺皮质细胞SDH 和3β-HSD的变化。 结果: 脊髓半横断损伤后1d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SDH和3β-HSD活性均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损伤后3 d组SDH和3β-HSD活性与1 d组无明显差异(P>0.05);损伤后服用SC-I 冲剂3 d组SDH和3β-HSD活性明显弱于损伤后1 d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脊髓损伤后大鼠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的功能增强;服用SC-I后肾上腺皮质功能逐渐正常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GAp-43)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 SD 大鼠,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 GAP-43 抗体组、GAP-43 抗原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用 BBB 评分法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H-E 染色;检测不同时期大鼠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行为学评分最低,抗原组评分最高,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术后对照组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呈下降趋势;抗原组的血清钙水平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水平先上升后下降;抗体组的血清钙水平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水平呈下降趋势.术后3组的骨密度水平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的下降最快、抗原组最慢.结论:GAP-43 能通过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功能的恢复和再生而抑制骨量丢失,对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以及寻找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发角蛋白对脊髓外伤性损伤后脊髓组织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在体内组织中降解的人发角蛋白(human hair keratin,HHK)作为植入脊髓损伤部位的桥接物,应用改制NYUⅡ型脊髓模型损伤装置,在建立大鼠脊髓冲击性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将HHK植入损伤部位,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植入HHK后4,12,26,52周的脊髓损伤组织。  相似文献   

14.
铁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氧化运输和细胞呼吸作用,缺铁会引起细胞生长停滞或死亡,铁过载会使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进而损伤细胞膜、蛋白质、核酸.血红素加氧酶-1(HO-1)分解血红素产生铁是铁重复利用最主要的来源,在铁代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原位形成胶原凝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5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胶原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Allen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用微量注射器将胶原溶液注入损伤部位,在体温作用下让其原位形成凝胶,对照组注入PBS溶液,每周进行运动评分,6周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部位的胶质瘢痕和轴突生长情况。结果胶原组大鼠第5周起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荧光显示损伤部位胶质瘢痕少于对照组,且长入损伤部位的轴突也多于对照组。结论原位形成的胶原凝胶能抑制损伤部位胶质瘢痕的形成,并能促进轴突再生长入损伤部位。证明胶原是一种较好的能用于修复脊髓损伤的可注射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脊髓损伤﹙SCI﹚后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将96只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根据Allen’s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立即管饲白藜芦醇100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MPSS﹚100mg/kg;通过比色法观察脊髓损伤8小时、1天、3天及7天后白藜芦醇组脊髓MPO及SOD活性的变化,并与MPSS﹙甲基强的松龙﹚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在脊髓损伤后8小时、1天、3天及7天白藜芦醇组MPO及SOD活性与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白藜芦醇对脊髓损伤具有明显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而且白藜芦醇组与MPSS组间损伤后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白藜芦醇在脊髓损伤后能够有效抑制MPO活性的升高幅度,并提高SOD活性,对损伤后脊髓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即刻清除出血对脊髓修复的影响,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挤压损伤组和挤压损伤加吸除伤处出血组。对照组仅行椎板去除术,挤压组造脊髓挤压伤模型,挤压加吸引组于脊髓挤压伤即刻行吸引术清除中心出血灶。各组于术后30min内、6h、3d和2w行运动功能评分及形态学观察;于6h、72h观察脊髓含水量的变化;用单宁酸-氯化铁方法观察损伤区血管的通畅情况。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RECA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用HE染色观察脊髓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脊髓挤压伤后立即清除出血可使损伤旁区血流灌注得到明显改善并减轻继发性损伤;脊髓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出血灶清除可减轻脊髓水肿;BBB运动功能评分表证明清除出血灶可加快运动功能恢复。上述结果提示脊髓挤压伤即刻吸除出血灶可明显地促进脊髓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共3个组(每组2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实验对照组,C组为实验组;B组给予常规护理,C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肌肉按压、关节被动运动、皮肤护理等护理干预。应用BBB评分和斜坡试验评价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相点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和电子天平称量,观察大鼠腓肠肌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肌电反应和肌湿重变化。结果 BBB评分和斜坡试验结果基本一致,C组与B组相比,C组大鼠后肢功能明显改善,但与A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后肢功能评分相差很大;腓肠肌肌电反应纤颤电位波幅C组较B组高;腓肠肌湿重下降C组较B组减轻。结论护理干预可延缓肌肉萎缩速度、改善运动功能,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部分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急性脊髓损伤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2)、损伤组(32)和黄芪多糖组(32)。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Akt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与黄芪多糖组大鼠Akt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黄芪多糖组大鼠Akt的表达水平比脊髓损伤组明显升高(0.01)。结论黄芪多糖修复脊髓损伤可能与上调Akt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预损伤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Control),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组和坐骨神经预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组。假手术组仅移除小鼠T8-T10椎骨上棘暴露胸髓,SCI组移除小鼠T8-T10椎骨上棘暴露胸髓给予外力打击造成标准损伤,SNI组小鼠手术切断右腿坐骨神经,在预损伤7d后进行脊髓损伤。在恢复期(即脊髓损伤14d后),通过电生理实验检测运动神经传导功能,通过组织病理学检验检测组织缺损恢复、髓鞘再生及小胶质细胞的募集活化。结果电生理实验表明SNI组小鼠运动传导功能恢复明显强于SCI组;HE染色结果说明SNI组脊髓组织缺损恢复情况明显强于SNI组;以MBP为指标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NI组髓鞘含量明显多于SCI组,髓鞘再生能力明显增强;以IBA-1为指标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NI组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坐骨神经预损伤明显增强了小胶质细胞的募集活化作用。结论坐骨神经预损伤处理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组织形态恢复、小胶质募集活化作用、髓鞘再生作用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