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对 1例发生于上唇的微囊性附属器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微囊性附属器癌镜下表现多样 ,肿瘤上部角质囊肿较多 ,看似良性 ,并向毛发方向分化 ,中部有鳞状细胞岛等 ,深部有腺样结构 ,似汗管瘤 ,并见细胞簇及细胞条索 ,组织结构有明显异型性并累及横纹肌。结论 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 ,组织学形态需与良性及其他恶性的皮肤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神经内分泌癌、腺癌的食管息肉样癌的病理特点和来源。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研究1例伴神经内分泌癌分化和2例伴腺癌分化的食管息肉样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大体呈息肉状。镜检1例见大量巢团状排列的小圆形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成分位于肉瘤样癌之间,神经内分泌癌成分chromogranin、NSE( ),鳞状上皮黏膜间可见角化的鳞状细胞癌;2例伴腺癌成分的食管息肉样癌,局部呈腺管状排列,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K( ),肉瘤样成分见多形性梭形细胞,核分裂及异型明显,α-SMA( ),CK(-)。结论 伴神经内分泌癌,腺癌的食管息肉样癌突起见,它所含的多向分化成分可能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化生。  相似文献   

3.
皮肤毛母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学表型、超微结构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10例毛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8例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2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肿瘤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内,不与表皮相连.肿瘤为单一基底样细胞组成的小叶结构或团块状结构,瘤巢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具有向毛发分化的倾向.肿瘤细胞CKl4和p63( ),而AR、CK7和CKl0(-).电镜下肿瘤细胞符合基底细胞的特征.结论 毛母细胞瘤是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毛源性良性肿瘤,由于认识不足,该瘤容易与基底细胞癌混淆,两者鉴别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电镜不具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择60例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肺肿瘤,对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7例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肺腺癌CK7、TTF-1、Napsin A阳性,15例肺透明细胞性鳞状细胞癌CK5/6、p63、p40阳性,两者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6例肺透明细胞癌(肺大细胞癌亚型)肿瘤组织分化差,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且不具有明确的肺腺癌及肺鳞状细胞癌分化特征。9例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与3例肺透明细胞瘤(肺"糖瘤")病理形态相似,均为大量透明细胞及丰富的薄壁血管,但前者巢状结构比较清晰,间质内含较多纤细的薄壁血管,常见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Vim、CK-L阳性,而肺透明细胞瘤的薄壁血管穿插在肿瘤细胞间,有时可形成鹿角样结构,免疫组化HMB45、S-100阳性,PAS染色阳性。结论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肺肿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需结合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C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MCA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原发性MCA肉眼观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切面囊实性,囊内为黏液样物质。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内衬柱状上皮,细胞质内富含黏液,细胞核位于基底部。部分囊壁肿瘤细胞形成细胞簇或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部分肿瘤细胞质内黏液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向鳞状上皮分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cadherin和CK7(+),PR和c-erb B-2(2+),Ki-67阳性指数为55%、CK20、ER和GATA3(-)。结论乳腺原发性MCA是一种罕见肿瘤,需要与来自卵巢、胰腺或肠道的转移性肿瘤、乳腺柱状细胞黏液癌、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等鉴别。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假血管型鳞状细胞癌(PS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报道1例发生于舌的假血管型鳞状细胞癌,观察其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并结合文献总结该类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患者女性,56岁。舌前部带蒂外生型肿物,大小6 cm×5 cm×1.5 cm。镜下肿瘤组织伴显著的棘层松解特点,大部分区域呈血管瘤样结构,腔内衬覆上皮样或鞋钉样肿瘤细胞,管腔及网状结构内见游离的肿瘤细胞、较多红细胞及炎细胞。肿瘤细胞上皮样或梭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20个/10HPF)。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CK5/6、p63、vimentin、CD56及CD99弥漫(+);EMA、CD34、CD31、E-cadherin及其他肌源性、神经源性及黑色素标记物(-);Ki-67阳性指数70%。AB染色(+),PAS染色(-)。结论假血管型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类型的鳞状细胞癌,可能是棘层松解性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与血管肉瘤及其他多种软组织肉瘤和癌鉴别。该肿瘤转移及复发率高,预后差,应手术扩大切除并进行必要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放、化疗效果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 对1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伴宫颈肿物.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器官样结构,瘤细胞比小细胞癌大,细胞呈多角形,核大、胞质少,核染色质粗,核仁明显,核分裂活跃.局部可见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D56和CK8(+),CK5/6、CD10、CD15、desmin、S-100、CD20、vimentin、CD3、p53、SMA、D2-40、HMB45和TTF-1(-).结论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需与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分化腺癌、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眼睑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文献对20例眼睑皮脂腺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治疗与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肿瘤由嗜碱性的皮脂腺生发细胞和分化的皮脂腺细胞组成,并形成不规则的小叶状结构.免疫组化:PCK、CK8/18、EMA和AR(+).结论 眼睑皮脂腺癌临床少见,需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相鉴别.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皮脂腺癌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肉瘤样癌(SICC)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预后特征.方法 对16例SI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例,年龄35 ~72岁,中位年龄5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局部肿块,病变部位以右叶为主,呈浸润性生长.镜下见胆管癌细胞由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细胞组成,肉瘤样成分按其形态特征分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和多种肉瘤分化.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19和vimentin(+),HepPar 1和AFP(-),并表达多种间叶分化性标记.16例均行术后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肉瘤样癌为见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组织学结构复杂,表现为多种成分并存,肿瘤细胞CK19和vimentin(+),HepPar 1和AFP(-)模式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横纹肌样未分化癌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2例肿瘤分别位于小肠和直肠,均呈浸润性生长,2例肿瘤组织学形态相似,肿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嗜酸性,细胞呈上皮样或横纹肌样,细胞间黏附性差。免疫组化,两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K,INI1和EMA。结论:横纹肌样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类型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对该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需要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特点以及多种相关蛋白表达在其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CK5/6、CK14、Vimentin、P53及EGFR蛋白表达,对比20例管腔型乳腺癌病理形态,分析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乳腺基底细胞样癌大多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13/16),核分级MBNG多为Ⅲ级(15/16);肿瘤周边推挤式生长,有不同程度的片状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巢状、片块状及缎带状结构,肿瘤细胞膜不清晰,细胞质少,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大,核浆比例高,核分裂象多见。16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CK5/6阳性13例,CK14阳性5例,EGFR阳性9例,P53阳性阳性12例,Vi-mentin阳性14例。结论乳腺基底细胞样癌做为一种新的乳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联合检测CK5/6、CK14、Vimentin、P53和EGFR等多项基底细胞蛋白表达,可以用于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例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抗体包括CAM5.2、AE1/AE3、E-cadherin、CD117、S-100、HBM-45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肾脏肿块最大径2.0~4.5cm,肿瘤界限清楚,但无包膜。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样结构,微囊状,筛孔状排列,有葡萄干样的核及核周空晕。4例肿瘤均有脂褐色素沉着,并见散在的微小钙化灶。结论:色素性微囊肾嫌色细胞癌是肾嫌色细胞癌的特殊类型,恶性程度较低,未见明显肉瘤样分化或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5例宫颈ABC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64岁,均伴高危HPV感染,其中1例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4例无症状,阴道镜及大体标本均未见明显肿块,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组织学类型:均为ABC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累及腺体;镜检:上皮下宫颈间质内见分化较好的基底样细胞呈小巢状、索状浸润性生长,癌巢周围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部分癌巢中心可见囊性腔隙,也可见鳞状或腺样分化,浸润深度1.0~6.9 mm;免疫表型:P63及P40在ABC中呈阳性表达,在鳞状分化的区域表达减弱,腺样分化的区域表达缺失,P16及Bcl-2在ABC中呈弥漫强阳性,Ki-67在基底样细胞区域表达低于鳞状分化的区域,随访:术后随访25~48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宫颈ABC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常伴宫颈HSIL及高危型HPV感染,预后良好,需与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68岁。肿物多位于乳晕区,界线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或囊性;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筛状、突体型和梁-管状结构组成,肿瘤实质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及基底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R、PR和c-erb B-2均(-),腺上皮细胞CK5/6、CK7和CD117(+),肌上皮细胞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不同程度p63、CK5/6和CD117(+)。4例随访4~65个月,1例局部复发,4例均无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罕见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姜辉  李新功  高虹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245-246,310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ti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f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喉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镜下结构主要由2种上皮成分构成,即导管腺上皮及肌上皮,呈3种排列方式:筛状、管状及实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K、CKl9、SMA均阳性,P63(+/-),S-100、CD34、CK5/6均阴性,KI一67约20%。25%阳性。结论发生于喉的腺样囊性癌非常少见,组织学形态与发生于涎腺的腺样囊性癌一致,根治性切除标本易于诊断。但在电子喉镜下活检小标本却容易与多形性腺瘤、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基底细胞腺瘤或基底细胞腺癌及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混淆.在实际工作中应预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毛玻璃样细胞癌(G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肿瘤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4例宫颈GCC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26、26、27和31岁。镜下见肿瘤分化程度较差,瘤细胞异型性及多形性十分明星,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弥漫多量均匀分布的细颗粒,呈毛玻璃样;肿瘤间质内可见密集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p16(3/4)、AE1(3/3)、AE3(3/3)、CK5(2/2)和CK8(2/2)(+)。结论宫颈GCC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肿瘤呈菜花样。组织学上,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胞质呈玻璃样需与鳞状细胞癌、腺鳞癌鉴别。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分析1例以微囊性、腺泡样及实性结构为主的儿童肝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pithelioid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sarcoma,EIMS)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复习,做出相应鉴别。患者为3岁女童,肝巨大占位。术后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与肝组织界限较清,肿瘤主体部分呈疏密不均的微囊样或肺泡样结构,囊壁被覆多角形或短梭形上皮样细胞,囊腔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局部上皮样细胞呈腺泡样至实性片状。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样细胞CK18、Vim、Desmin强阳性,ALK阴性,Ki-67指数约3%。综合分析后诊断为EIMS,术后9个月随访,患儿状况良好,无肿瘤复发等异常。本例特殊组织学形态EIMS,未见有文献报道描述,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临床病理上需和多个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需密切随访,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HPV分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妇女,临床无明显阳性体征。组织形态特征为小类圆形细胞巢,由温和一致的基底样细胞组成,巢周栅栏状排列,部分巢中央有腺样结构,表面常伴随宫颈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CK5/6和P63阳性表达,但巢中央腺样结构区阴性。CK7阴性。HPV多为16型阳性。结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与HPV感染相关,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必要时辅以免疫组化,可与其他宫颈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8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进行Cytokeratin7(K72.2)、Cytokeratin8(C-51)、Cytokeratin109(DE-K10)、Cytokeratin14(LL002)、Cytokeratin17(E3)、Cytokeratin18(D10)、Cytokeratin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结果4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癌36例,中分化癌5例)和38例基底细胞癌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鳞状细胞癌显示CK10+/18+/19-;基底细胞癌为CK10-/18-/19+。结论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