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亿平教授认为慢性肾衰所致的便秘具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特征,不同于普通便秘,该病作为慢性肾衰常见合并症之一,可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独立消化道疾病。便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长期便秘会进一步加重尿毒素的蓄积,进而加重慢性肾衰,两者相互影响,危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徽省名中医王亿平教授认为其发病特点来源于慢性肾衰病机的复杂性,王亿平教授从“肠肾轴理论”诊治慢性肾衰所致便秘具有独特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郝娜  杨洪涛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52-654
慢性肾脏病(CKD)缠绵难愈,长期治疗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躯体不适也会导致精神困扰,这些因素作为心理应激源,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后,出现各种心理-躯体症状。黄文政教授认为"肾阳虚"是其发病之本,在疾病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痰蒙、火扰、气郁及血瘀为标。黄教授治疗CKD相关焦虑抑郁,以温补肾阳,疏肝理气以治本,化瘀通络,豁痰开窍以治标,并且在治疗中强调豁痰、泻火、除烦、开窍、解郁、活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伟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及科研,经过潜心专研,不断临床验证,提出了“护肾延衰”理论,即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保护肾脏,延缓肾衰进展,延迟透析,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该理论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患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治疗理念,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增强信心,更好的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受到多种临床症状困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科学有效的症状管理。本文介绍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应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我科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症状管理的经验,为临床挖掘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归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范畴。戴恩来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专攻肾脏病多年,临证经验丰富。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度为本虚,“毒损肾络”为标实,治疗以固护肾气为要,兼顾七情调节、饮食居处、适当运动,予患者全面指导,通过病证结合诊断,治则治法明确,临床效果显著。通过查阅文献、阅读书籍及临床跟师,探析名中医戴恩来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6.
陈大威  郝婷婷 《光明中医》2021,36(3):459-461
慢性肾脏病是一系列肾系疾病急性期未经有效控制发展而来,随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研究不断深入,虽然治疗上可明显缓解病情,但仍存在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并发症广泛、不良反应多、易复发等情况,近年来慢性肾病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基于经典启发及后世医家思想,将脾肾相关思想运用于慢性肾脏病诊疗当中,取得良...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冠心病的患者常常伴有慢性肾脏病,而肾脏病患者亦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与肾脏病的密切关系与中医的"心肾相关"理论不谋而合。文章以中医视角,运用"心肾相关"理论,阐述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生理机制、病理联系,并确立中医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35-1636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肾脏病于急性阶段未经控制后的共同转归,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研究虽已不断深入,但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良反应明显,且易复发。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优势及疗效,导师何永生教授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脾肾两脏的关系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取得一定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亿平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尿酸及治疗高尿酸血症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王亿平教授主张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并重,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胆囊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是因病致郁、因郁致病,属消化心身疾病范畴.中医认为心与胆相通,二者相通于经络,统一于神志,协调于气血,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故本病病位虽在胆,但与心密切相关;病机分虚实两端,虚证以心虚失养、胆腑虚怯多见,实证以心气不畅、胆腑郁滞,心火内扰、胆火上炎多见;辨证可分心虚胆怯证、心郁胆滞证、心胆火旺...  相似文献   

11.
胡顺金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CKD) 3~5期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见于脾肾二脏,随着本病发展,脾肾虚损日甚,湿浊、瘀血等标实内生,虚实交杂,共同致病。治疗上主张根据证候,标本兼治,分清缓急,各有侧重,将证型分为脾虚湿盛夹瘀证、肝郁脾虚夹瘀证、阴虚内热夹瘀证和湿热蕴结夹瘀证,临床工作中获得满意疗效,并列举相关医案,以作考鉴。  相似文献   

12.
刘建材  郑涵尹  潘卉  叶灵兰 《河北中医》2022,(12):1954-1957+1962
李传芬教授认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与焦虑抑郁虽属不同疾病,但二者以气血作为共同的物质基础,在病机演变过程中关系密切。肝脾失调为二者共同发病的核心病机,气血不和为关键环节。李教授临床善用四诊技巧捕捉辨证信息,运用形神合一、五脏相关、异病同治等理论分析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抓住核心病机,灵活运用当归芍药散进行加减治疗并辅以情志疗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胜容教授认为“肾衰一病,脾胃先伤”,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肾两脏相互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并伴有湿、浊、瘀、毒等邪实混杂,贯穿全程.张胜容教授根据自身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4种证型,分别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浊毒内蕴证及气阴两虚浊瘀互阻证.治疗上主张早期就应顾护脾胃,并根据慢性肾...  相似文献   

14.
<正>湿热是慢性肾脏病(CKD)肾组织损害的直接原因和CKD进展的关键环节,湿热证是CKD最常见的证型,其发生率高达47.8%~100%~([1]),并贯穿于CKD的整个病程中~([2]),故对湿热证的准确诊治对慢性肾脏病具有重要意义。余仁欢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对中医辨治慢性肾脏疾病湿热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属“双心医学”范畴,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治疗。樊瑞红教授认为该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心肝同治、心脾胃同治、心肺同治、心肾同治之法配合语言疏导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佩青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佩青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强调病证结合、衷中参西,重视脾肾、善调阴阳,谨守病机、知常达变,立法处方、传承衍变,使CKD复杂庞大的病因及治疗变得简单明了。张师提倡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融中西医理论为一体的疾病认识思路.将为解决临床疑难杂症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肾脑相关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肾脑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研究显示目前所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多是围绕肾对脑的影响而展开,尚缺少脑对中医五脏的影响的研究。因此,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李小会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58-2359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在生理上互相依存,相互协调,病理上则相互传变。慢性肾脏病虽然是肾脏之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肺、脾、心、肝等脏腑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能达到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杨倩教授从“思则气结”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CAG是临床常见慢性胃病之一,病程长,病症反复,患者常伴焦虑抑郁状态。杨倩教授结合多年脾胃病临床诊治经验,提出CAG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关键病机为过思导致脾胃枢机运转不利。在此基础上,杨倩教授主张运用疏肝运脾,宣散调气,平衡五脏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肾性水肿是指由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马鸿杰教授将本病病机归于本虚标实,总以脾肾两虚为本,病理因素以风、水、湿、瘀为要。治疗上分早、中、后期,辨脏论治;湿浊壅盛,化浊消肿;后期重“瘀”,自拟越婢宣肺饮、温脾化湿汤、二六固正汤、真武护阳汤、化浊消肿方、下瘀水方等经验方,临床使用疗效满意,提示中医诊治此病优势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