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全世界近一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靶向治疗和全身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有限,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肝癌的成功,开启了肝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包括联合靶向、化疗、放疗、溶瘤病毒以及另一种免疫治疗等多种策略。然而,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极大地限制了免疫单药...  相似文献   

2.
肝癌手术切除率偏低和术后复发率较高是当前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 寻求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系统治疗有望打破传统局部治疗的局限性, 在肝癌术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一些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已在肝癌新辅助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 有学者探讨了系统治疗方案在肝癌术后的应用, 但由于选择患者的标准不同, 其有效性仍未达成共识。目前, 系统治疗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流程, 对于靶向药物及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知之甚少。本文就系统治疗在肝癌术前与术后的可行性, 以及围手术期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为肝癌围手术期的系统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生存期短,预后极差,是严重影响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医学界的广泛共识。近年来,免疫阻断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本文重点探讨免疫阻断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转化序贯外科治疗方案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并就免疫阻断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转化序贯外科方案在晚期肝癌治疗方面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多达半数的肝细胞癌初诊时即为晚期,而晚期肝细胞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极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已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也为序贯外科根治性手术提供了可能。为了提高肝癌总体人群的远期生存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提高15%的...  相似文献   

5.
靶向治疗是目前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免疫治疗的出现使晚期肝癌的治疗进入新时代, 2个治疗手段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联合使用可使部分晚期肝癌患者获益。以介入为主的局部治疗, 能够迅速控制肿瘤进展, 促进肿瘤抗原的表达、释放, 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靶向的全身治疗, 可使部分患者延长生存时间甚至获得治愈机会。笔者报道1例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其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 成功转化后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良好, 生命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华外科杂志》2022,(7):688-694
目的探讨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CNLC)Ⅱb、Ⅲa期可切除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经手术切除的129例CNLC Ⅱb、Ⅲa期肝细胞癌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新辅助治疗分为两组, 新辅助组14例患者, 男性13例, 女性1例, 年龄(55.4±12.6)岁(范围:34~75岁), 术前接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 每2周1次, 连续使用3次),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为阿帕替尼(250 mg口服, 1次/d, 连续服用3周);常规手术组115例患者, 男性103例, 女性12例, 年龄(55.8±12.0)岁(范围:21~83岁), 术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新辅助组中, CNLC Ⅱb期3例, CNLC Ⅲa期11例;常规组中, CNLC Ⅱb期28例, CNLC Ⅲa期87例。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 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  相似文献   

7.
肝癌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肿瘤高度异质性造成了其疗效差异。肝癌的精准治疗蓬勃发展。本文对精准医学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疗法,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靶向治疗、放疗、化疗、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粪菌移植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AATDs)治疗后行序贯外科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序贯外科手术的41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51.8±10....  相似文献   

9.
肝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由于起病隐匿,仅1/3左右的初诊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或肝移植.学术界对于选择腹腔镜还是传统开放肝切除,解剖性还是非解剖性肝切除的争议仍未停止.另外,在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和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问世之后,肝癌的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  相似文献   

10.
本综述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肝移植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应用的临床报道,分别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以期为临床管理人员制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诊疗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仑伐替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在体内外表现出强大的抗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增殖的能力。帕博利珠单抗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一, 可以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相结合, 恢复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研究发现,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可以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 使其从免疫抑制状态转变为免疫支持状态, 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效果。本文对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基本机制以及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综述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肝移植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应用的临床报道,分别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以期为临床管理人员制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诊疗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综述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肝移植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应用的临床报道,分别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以期为临床管理人员制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诊疗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肾癌指南中对于晚期和转移性肾癌系统治疗最大的更新亮点就是不再推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帕唑帕尼、卡博替尼等单药治疗作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成为这类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和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分子靶向药物仅作为无法接受或者不能耐受免疫治疗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而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靶向药物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本文就2020年EAU肾癌指南中晚期和转移性肾癌系统治疗更新部分进行介绍并解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每年>50%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肝癌的化疗敏感性较低,以抗血管生成为主的靶向治疗是进展期肝癌的主要系统治疗手段,但能达到的有效率和生存延长作用十分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临床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疗效,正在改变肝癌治疗格局,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程序性死亡配体-1、肿瘤突变负荷、错配修...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起病隐匿, 病情进展迅速, 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丧失手术机会, 系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兴起给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尤其是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已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作为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从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的应用现状、治疗失效后的应对策略、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不良反应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肝细胞癌(HCC)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晚期肝癌已经进入到了多种方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综合治疗时代,尤其是免疫治疗、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以及肝动脉灌注化疗等降期转化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阿特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更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正式写入了多个指南之中。本文就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适用人群、疗效监测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肝细胞癌(HCC)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晚期肝癌已经进入到了多种方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综合治疗时代,尤其是免疫治疗、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以及肝动脉灌注化疗等降期转化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阿特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更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正式写入了多个指南之中。本文就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适用人群、疗效监测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肾细胞癌对于免疫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断获准上市,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迎来了新的曙光。前期一项临床1b期试验证实,阿西替尼(VEGF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分子靶向药  相似文献   

20.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多种ICIs治疗肝细胞癌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迎来了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时代。近来一项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标准治疗,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新的一线标准治疗。目前ICIs联合放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及局部治疗的研究正在全世界开展,将进一步刷新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