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尺神经及其血供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应用解剖研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测量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尺侧上副动脉(I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后支(PURA),分别与尺神经伴行长度为(15.1±2.0)cm、(5.0±1.1)cm和(6.4±1.2)cm;尺神经在肘部发出1~2支关节支,2~3支肌支。结论行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时保护尺神经及其血供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进展彭峰①综述陈德松①审校肘部尺神经卡压,又称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肘管综合征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早在1878年,Panas就对本病作了描述。但直到Feindel(1...  相似文献   

3.
尺神经及其血供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剖学研究》2005,27(1):63-64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3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带血管尺神经前移术治疗,检测术中尺神经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其手术前后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变化。术后随访2.5年。结果: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PURA)后支。3条动脉的起点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5.0±1.5)、(4.6±1.3)和(6.0±0.8)cm;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为:(16.5±2.5)、(5.2±1.1)和(6.6±1.4)cm。有30%(6侧)IUCA缺如。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中SpO2检测显示,SUCA、IUCA和PURA均保持通畅组尺神经SpO2为(90±2.5)%。与之相比,阻断2支后尺神经SpO2明显降低(P<0.05)),均阻断后进一步降低(P<0.05)),保留2支则无显著变化(P>0.05))。电生理检测显示术后MCV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临床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4%。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尺神经、肘管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剖学观察测量成人尺神经、肘管的形态结构,为临床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解剖学方法对成人尸体26具(男16具,女10具)解剖观察测量肘管后壁长度,切开肘管后壁,将尺神经前移,测量其前移的最大距离。结果肘管后壁长度:男性为(2.38±0.43)cm,女性为(2.15±0.38)cm;切开肘管后壁将尺神经前移至肱骨内上髁前方皮下,最大前移的距离:男性为(1.53±0.31)cm,女性为(1.38±0.41)cm。结论临床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开肘管后壁进行时,可切开长度在2.15~2.38 cm,肘管内尺神经前移距离在1.38~1.53 cm之间,不会产生术后神经张力增加。  相似文献   

6.
尺神经手背支的显微外科解剖和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0侧尺神经手背支进行了解剖和观察,其长度为52.80±1.88毫米,其起始处、穿离尺侧腕屈肌腱尺侧缘处、分为指背神经处的宽度分别为2.05±0.04毫米、1.99±0.05毫米、1.94±0.04毫米,厚度分别为0.81±0.04毫米、0.76±0.04毫米、0.74±0.04毫米,神经束的数目分别为2.68±0.08条、2.60±0.09条、2.15±0.07条。营养动脉主要来自尺动脉和尺动脉发出的尺侧腕屈肌动脉,其支数平均为1.67条,长度为6.59±0.36毫米、外径为0.16±0.05毫米,来源动脉的长度为8.81±0.60毫米、外径为0.32±0.03毫米。  相似文献   

7.
尺神经肘管段半脱位的临床解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探讨尺神经肘管段半脱位的解剖因素 ,为尺神经前移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教学用的 4 8侧(男 36、女 12 )成人固定上肢标本 ,观测尺神经肘管段横径和肘管横径 ;对 5 7块干性肱骨的尺神经沟和内上髁宽度进行测量 ;对临床 10例患者的尺神经沟X线摄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肘管横径和尺神经肘管段横径分别为 :男 (6 .12± 0 .83)mm和 (4.2 4± 0 .6 9)mm ,女 (5 .93± 0 .71)mm和 (4.15± 0 .71)mm ;(2 )肱骨尺神经沟深度和内上髁宽度分别为 :左 (7.93± 0 .75 )mm和 (13.12± 1.0 5 )mm ,右 (7.89± 0 .81)mm和 (13.2 1± 1.2 3)mm ;(3)屈肘时肱三头肌内侧头向前、向内突出 ,伸入肘管挤压尺神经 ,肱三头肌内侧头收缩时可引起尺神经半脱位。 10例尺神经半脱位患者尺神经沟切线X摄片 ,有 6例患侧示尺神经沟较健侧变浅。结论 :(1)肘管段尺神经过粗、肘管相对浅窄 ,肱骨内上髁宽度过窄、尺神经沟变浅时 ,尺神经易发生半脱位 ;(2 )肘管段尺神经半脱位与肘管综合征无直接关系 ;(3)肘管段尺神经半脱位时行尺神经前移术可避免尺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尺神经沟肘管尺神经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探讨肘管综合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测量肱骨尺神经沟的深度、肘管直径、尺神经肘管段直径。结果 肱骨尺神经沟深度为0.36mm;上肢肘管平均直径为0.55mm;尺神经肘管段平均直径为0.24mm。结论 尺神经肘管段全部嵌入尺神经沟内,嵌合得越紧,发生肘管综合症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腿段胫神经束组及其血供,为小腿段胫神经损伤修复或游离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①成人小腿标本26侧,分离胫神经主干及主要肌支,观察和测定各支横径、长度、起始位置、神经束无损伤分离长度。② 4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分别行动脉乳胶及墨汁灌注并制作透明标本,观察胫神经营养动脉。③ 4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上,死亡4 h内取下胫神经及分支并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胫神经感觉束、运动束分布。 结果 胫神经主要肌支均在小腿8/8~6/8段分出,5/8~1/8段无重要肌支发出;胫神经干中内侧束组、外侧束组自然分束的距离长,平均为(361.4±7.1) mm;胫神经营养动脉丰富,胫后动脉与胫神经全程伴行,为其主要营养动脉;7/8~5/8段主要来自腓动脉,5/8~1/8段主要来自胫后动脉;胫神经内、外侧束组有相对独立的、完善的血供系统。 结论 胫神经上述解剖学特点为小腿部胫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一定解剖学依据。小腿5/8~1/8段胫神经束组具有独立和完善血供系统,内外侧束组无损伤分离长度长,具备了带血供游离移植的供体神经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肘管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tomic elements of the pathogeny of th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Methods60 elbows of adult cadavers were dissected.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arcuate ligament(AL),the depth of the cubital tunnel,the extension of the ulnar nerve(UE) and the distance from medial epicondyle to olecranon(OE) as the elbow flexed from neutral to 90 degrees were measured.ResultsVariations in the arcuate ligament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Ⅰ,the proximal 1/2 part of the arcuate ligament was absent;,the whole tunnel was covered by arcuate ligament;,A thickened fascial band was observed in the arcuate ligament;,the thickened facial band was replaced by muscle.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arcuate ligament were 9.7±2.3 mm and 14.1±4.2 mm respectively.The depth of the cubital tunel was 5.2±1.1 mm,The extension of ulnar nerve and the distance from epicondyle to olecranon were 7.2%±0.5% and 4.7±1.5 mm.ConclusionsThe morphologic change of the cubital tunnel was the anatomical pathogeny of th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和皮下前置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3 月~2012 年10月收治6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32例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原位松解组),32例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皮下前置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侧、病程及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量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手部第一背侧骨间肌肌力、小指展肌肌力以及小指末节指腹皮肤测量两点辨别觉,肘上5cm~肘下5cm尺神经传导速度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2个月,平均27个月。末次随访时,二组患者手部第一背侧骨间肌肌力、小指展肌肌力及小指末节两点辨别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尺神经原位松解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25%明显低于皮下松解前置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神经单纯松解及皮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均可达到良好疗效,其中尺神经原位松解法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解剖观察副神经血供来源及血供形式,为临床带血管蒂副神经移植及带血管的肌肉神经复合皮瓣的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15例(30侧)新鲜尸体动脉灌注乳胶和聚乙烯醇-氧化铋造影显微解剖与X线摄影,观测副神经滋养血管来源、分支及起始外径、血管起始处到副神经的垂直距离、动脉伴副神经走行的最远距离及副神经血供特点。 结果 副神经的血供呈节段性分布,有枕动脉、颈浅动脉、颈横动脉和肩胛背动脉,营养副神经的主干支血管起始处外径依次为(1.5±0.5)、(2.3±0.2)、(2.1±0.3)、(1.8±0.5)mm,各血管起始处至副神经的垂直距离依次为(1.6±0.6)、(4.6±0.4)、(4.8±0.7)、(1.0±0.3)cm,发出数支分支血管进入副神经主干及分支, 伴行副神经走行的距离依次为(4.1±0.7)、(7.3±0.6)、(8.6±0.6)、(8.5±0.5)cm。 结论 副神经血供为枕动脉、颈浅动脉、颈横动脉、肩胛背动脉以及各自的分支节段血管,为副神经神经移术时应重点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临床儿童尺神经前置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具(共20肘)福尔马林固定的6~8岁儿童尸体上肢标本,解剖尺神经沟、尺神经行径伴行血管以及尺神经前置后解剖关系。结果尺神经主要接受尺侧上副动脉血供,前臂尺神经的血供则主要由尺动脉提供,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血管的大部分行程与尺神经紧贴伴行,在尺神经前置越过肱骨内上髁时,不会造成伴行血管过度牵拉而对尺神经血供造成影响。尺神经前置后滑动性好,有良好的组织床,同时又能解除屈肘对尺神经牵拉。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尺神经前置术不会影响神经血供,具有可行性,前置时需切断上臂内侧肌间隔,皮下前置滑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尺神经深支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临床尺管综合征和尺神经深支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神经深支的走行、毗邻关系、终末分支和分布。结果:依据尺神经深支的走行可分为:豆钩管段、小鱼际肌段、掌中段和终末段。小鱼际肌段行于小指对掌肌与第5掌骨之间的占56.7%;在小指对掌肌间隙的走行占30%;在小指短屈肌与小指对掌肌之间占13.3%。终末段分支为4支型的占86.7%,3支型占13.3%。结论:尺神经深支的豆钩管段与豌豆骨、钩状骨钩关系密切;小鱼际肌段与第5掌骨基底紧邻。豌豆骨、钩骨钩和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极易损伤此神经。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on a patient with an unusual anatomic variation along the course of ulnar nerve above the elbow who had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The variation consisted of a cutaneous neural branch that was originating at a distance of approximately 40 mm proximal to the medial epicondyle, and from the radial aspect of the main trunk of ulnar nerve. The branch had a superficial course and it was passing distally, anterior to the medial epicondyle without penetrating the fascia of the flexor muscles origin. Anterior intramuscular transposition of the ulnar nerve was performed leaving the newly found branch over the fascia between the muscles and the adipose subcutaneous t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