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腾冲县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高温沸泉、气泉、喷泉及一般温泉(群) 79处,遍布全县各乡(镇)。为查清腾冲县高氟温泉区地氟病流行情况,确定病区,由省、地、县三级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l材料与方法 根据腾冲县温泉区域构造,选择温泉规模大,附近居民居住集中的界头、瑞滇、固东等8个乡的11个村(寨)为调查点;采集调查村(寨)居民所有饮用水水源及附近的温泉水,用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在调查点中随机抽取4个村(寨),各采集8~12岁学生即时尿50份,用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在调查村(寨)随机抽取5个村(…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温泉及温泉型氟中毒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温泉及温泉型氟中毒的地理分布李日邦温泉,是指温度超过25℃的泉水、温泉可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热能,也可开辟为疗养胜地。但因温泉普遍含有较高的氟,会引起周围居民罹患地方性氟中毒,称之为温泉型氛中毒。一、中国的温泉及其地理分布我国是个多温泉的国家。据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青海省土旗、汉族、蒙族、藏族人群中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范围,分布特征及病情程度,为研制砖茶氟含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在青海省互助县、海晏县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区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为8~12岁儿童与成人氟斑牙,检查按Dean氏法诊断,饮水氟、尿氟、茶氟均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互助和海晏县水氟含量均<10.mg/L,互助县土族,汉族氟斑牙检出率为48 6%和41.46%,海晏县蒙族、藏族氟斑牙检出率为35.02%和32.26%,互助病情较重,海晏病情轻;互助县茶水氟含量3.25mg/L高于海晏县茶水氟平均含量(2.98 mg/L),两地茶水氟含量比较相近,均值为3.12 mg/L.结论互助县儿童与成人饮茶型氟中毒比海晏县儿童、成人较重,尿氟含量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4.
四川藏区饮茶型氟中毒人群总摄氟量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四川省西北高原的藏族牧民、半农半牧民、僧侣的饮茶方式、饮茶习惯与总氟摄入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水源氟含量在0.11~0.13mg/L之间,且无任何工业污染和燃煤污染。藏族牧民和半农半牧民每日每人氟摄入量达到10.43~14.48mg,藏族青少年每日每人氟摄入量达到5.49~7.26mg,均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日安全氟摄入量(成人4mg,青少年2.5mg)。藏民氟摄入的主要途径是饮用含氟量极高的砖茶,占日总氟摄入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洱源县温泉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洱源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效果,为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8 ̄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在调查的26个自然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44.6%,儿童尿氟中位数为1.0mg/L,温泉水平均含氟5.18mg/L。结论洱源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改水降氟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6.
茶叶氟与饮茶过量氟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饮茶过量氟中毒主要流行于惯饮砖茶的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和部分维吾尔族等居民中,砖茶是一种粗制茶叶,其含氟量受原料采季节、产地、土壤氟含量等多种因素影响。茶叶中多为水可浸出氟,病区饮用茶水氟多在2~3mg/L,以茶或奶茶为主要饮料的居民通过饮茶摄入过量氟而引起氟中毒。存在其他高氟来源的病区,过量饮茶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7.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总摄氟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 调查中国南、北方 2个饮砖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人群总摄氟量 ,为制订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四川省阿坝县和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进行入户膳食调查 ;同时采集砖茶饮料和各种食物样品 ,用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 病区饮水、食物氟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摄氟量 90 %上以来自砖茶饮料食品。观察点居民总摄氟量成人 8.0 5~ 14.77m g/ d,儿童 2 .2 6~ 3.30 m g/ d,远远高于对照点 ,达 3.0 6~ 5 .80倍。结论 藏族居民和蒙古族居民摄入过量氟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饮用含氟量极高的砖茶饮料食品  相似文献   

8.
阿坝县和陈巴尔虎旗儿童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目的 调查藏族、藏古族儿童饮茶型氟中毒的病情严重程度、流行特征,为研制砖茶氟含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在四川阿坝县、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各选当地典型氟病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8~12岁儿童,氟斑牙按Dean氏法诊断。饮水氟、尿氟、茶水氟、奶茶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 阿坝县和陈旗的水氟含量均低于1.0mg/L。阿坝的藏族牧区病情最重,氟斑牙检出率为62.32%。其余是阿坝的格  相似文献   

9.
龙岩地区地处福建省西南部,是革命老区。境内为典型的丘陵山地,贫困县占4/7。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境内已发现温泉20多处。已检验过的温泉氟化物含量为14.00~15.40mg/L。除上杭县外,其余6个县(市)均有高氟病区。现将本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与改水降氟的效益调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4种生活饮用水为历年来各县、各单位送检和抽检的水样(共1486份),温泉水、氟病区和非病区的饮用水、食品、豆腐水、土壤、尿等626份样品为1988年7月以来专题调查样品,共计2112  相似文献   

10.
隆化县七家乡温泉村大部分居民居于温泉地下水流域的山坡及山脚下,常年饮用温泉地下水,水氟含量3~7mg/L,水温40~50℃。1980年调  相似文献   

11.
阿坝藏族自治州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3个县,以乡为单位调查8~15岁儿童23332人,氟斑牙率在30%以上的乡有66个。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24.75%。氟斑牙分型以白垩型为主占76.06%。X线诊断氟骨症患者以早期轻度为主占80.39%。病区均分布在藏族聚居的有饮砖茶、边茶习惯的乡。检测外环境饮水、粮、蔬菜、土壤等含氟量不高,而藏民从饮茶中摄取的氟量较高,每人每日摄氟量达9.07毫克,茶氟就占7.64毫克。调查结果表明:阿坝州是饮茶型氟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12.
氟中毒病是人体摄入氟素过多引起的中毒性疾病。通常将氟中毒分为工业性氟中毒及地方性氟中毒两大类,两者在氟素来源、分布区域及发病特点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工业性氟中毒氟素来源于次生(污染)环境,即来自冶炼、化肥或火电厂等工业生产中矿石及煤炭在加工过程中释放的氟,分布范围多局限于污染源附近 有急性中毒也有慢性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的氟素来源于原生(自然)环境,或来自干旱气候影响下,河流中下游或洼地中迁移富集的氟,或来自温泉或富氟矿石露头处释放的氟,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3.
闽西龙岩地区改水降氟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岩地区地处福建西南部,境内为曲型的丘陵山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境内有温泉20多处,七个县(市)中,除上杭县外,六县(市)均有高氟病区。现将闽西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社会效益及存在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永定 县 地 处 福建 省 西 南 边境 , 有 丰富的 温泉 资 源 , 但地 方 性 氟 中毒 (地 氟病) 危害 着 人 民 的身 体 健 康 ,分 布 在 汤湖 、城 关 、下 洋 温 泉 地 带 。 经 20 世 纪 80 年代 调查 发 现 有 5 个 病 区 。 为了 解 地 氟病 病 区 居 民 对 地 氟 病 防 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昭通市燃煤型高氟区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氟斑牙患病情况,为监测和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对600名昭通市燃煤型高氟区的12岁(400人)和35~44岁(200人)人群进行氟斑牙检查,诊断标准采用Dean法,并抽取120名学生和60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生活习惯、改灶情况、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社会心理状况评价、口腔卫生行为及治疗需求等.结果 受检人群总体氟斑牙检出率为91.0%(546/600),氟斑牙指数为2.58;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86.5%(346/400),氟斑牙指数为2.12,其中农村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90.5%(181/200),与城区学生[82.5%(165/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5);35~44岁人群氟斑牙检出率为100%(200/200),与学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7,P<0.01).城区居民生活用燃煤使用率、食物烘烤率和改炉改灶率分别为66.7%(60/90)、14.4%(13/90)和57.8%(52/90),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95.6%(86/90)、31.1%(28/90)和76.7%(69/90),χ2值分别为24.51、7.11、7.29,P均<0.01];受检人群总体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23.3%(42/180),其中成人知晓率[56.7%(34/60)]高于学生[6.7%(8/120),χ2=55.9,P<0.01],而学生组中城区学生知晓率为0(0/60),农村学生为13.3%(8/6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73.9%(133/180)的人认为氟斑牙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91.1%(164/180)的人有治疗需求.受检人群中有84.4%(152/180)的人有刷牙习惯,其中有50.7%(77/152)的人仍然使用含氟牙膏.结论 云南省昭通市属于氟斑牙重度流行区,加强当地人群特别是学生的健康教育宣教和普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有效控制该地区燃煤型氟中毒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烟台市114个氟病村新水源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张成翠,孙承府,迟玉国,隋红波(烟台市卫生防疫站264000;烟台市地方病办公室)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隆起带,温泉数量多,沿东北向西南走向形成地下水富氟地带,尤以温泉附近地区及局部涝洼地域更...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概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提出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对策。方法 按《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进行。结果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属我国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区分布:河西走廓高氟区;陇中黄土高原高氟区;高氟温泉、矿泉点。针对不同病区,全省以打深井,引江河水、水窖为主要防制手段。已建成的改水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地氟病的发生和流行,但据我们调查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占60%以上,报废停用占50%以上,能坚持学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湖南饮水型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其防氟效果。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8-12岁氟斑牙患病率较改水前均为显著下降,除资兴汤市、临湘金盆、邵阳新利为41.67%,37.93%,40.48%外,其余各点均下降到30%以下,饮水氟含量除邵阳新利和平江县木金乡亲和村部分井水超标外,其余各点均<1.0mg/L,8-12岁学生尿氟也有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改换低氟水源11-15年,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防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吉木萨尔县不同地区(农区、牧区、山区、平原)、不同年龄人群中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Dean氏法诊断标准检查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生活饮用水、茶水、尿中氟离子浓度均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标准曲线延长)。结果吉木萨尔县水氟含量平均值为0.16 mg/L;茶水氟浓度平均值6.20 mg/L;成人尿氟平均值为3.98 mg/L,山区成人尿氟超标率高于平原地区;学生尿氟平均值为0.42 mg/L,山区学生尿氟超标率高于平原地区;成人尿氟超标率高于学生;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56.75%,山区学生氟斑牙患病率高于平原地区;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64.00%。结论新疆吉木萨尔县饮茶型氟中毒的病区主要是山区,应重点加强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的健康教育,减少饮茶浓度和饮茶量,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尽早实现饮用低氟砖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