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带蒂肌瓣包裹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制备带血运并具有新骨组织形成的,来源于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的肌骨瓣,方法 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实验组,每只兔左前肢尺桡骨旁肌肉内植入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对照组,右侧相同部位植入单纯异种无机骨,术后2、8、12周进行X线片,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组X线片显示植入物呈松质骨样密度,不随植入时间改变,大体观察见植入后2周植入物与肌肉完全融合,包裹有植入物的带蒂肌瓣的血管清晰可见,将此包裹有植入物的带蒂肌瓣游离30分钟后,植入物仍然与周围组织色泽相同,无缺血坏死改变,组织学观察植入后2、8、12周显示植入部位肌肉组织与植入物相连接,但实验组植入后2周,血管进入复合物中,无新骨形成,8周,异种无机骨边缘有较少的新骨形成征象;12周,新骨组织形成明显增多,成骨细胞位于骨的边缘,周围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血管和骨基质丰富,骨细胞包绕在骨陷窝中,偶尔可见骨髓腔,对照组直至12周,异种无机骨孔隙间仅有带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无新骨形成,结论 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植入肌肉内12周可预制成具有血运的、有新骨形成的肌骨瓣。  相似文献   

2.
可降解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硫酸钙(CS)/骨基质明胶(BMG)复合人工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分别制备CS、BMG,按一定比例复合,植入兔尺骨15mm骨缺损,并随机分为3组,CS/BMG组植入复合人工骨、CS组单纯植入硫酸钙、空白对照组缺损区旷置。标本于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经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学及四环素荧光示踪检测,观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植入区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CS/BMG组植入4周,缺损区两端及中央均可见岛状新骨生长,8周时材料已完全降解,新骨生长活跃,并逐渐由编织骨重塑为板层骨,12周缺损区被新生骨替代,骨结构逐渐成熟,与宿主骨间形成骨性桥接,髓腔再通,完成骨性修复。CS组4周两端也见新骨生长,但较CS/BMG组成骨量少,中央部位新骨出现时间晚。8周时材料完全降解吸收,植入区可见大量骨痂生长,两端出现板层样新骨,12周缺损区得到基本修复,但骨髓腔轮廓不清。空白组术后形成骨不连。[结论]。CS/BMG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有效地修复兔尺骨骨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异种脱蛋白皮质骨管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力学作用及成骨效果。方法 36只成年猪,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植入异种脱蛋白皮质骨管复合骨基质明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膜细胞,对照组植入异种脱蛋白骨皮质骨管复合自体髂骨微粒,空白对照组植入单纯异种脱蛋白骨管,三组均采用锁定钢板及异种皮质骨板固定。通过X线检查、病理组织学、生物力学及灰量测定检查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骨缺损处新生骨生长良好,骨小梁排列整齐,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新生骨较少,且与断端部分相连。植入后2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及骨矿含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异种脱蛋白皮质骨管复合骨基质明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膜细胞修复大段骨缺损具有良好的应力支撑作用,其成骨效果与自体松质骨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牛脱蛋白松质骨,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自体红骨髓(RBM)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其作用自体骨移植替代材料的合理性,可行性。方法 在42只家兔双侧桡骨中段制备骨缺损模型,分为4组:牛脱蛋白松质骨,胶原,BMP,RBM复合物植入组(A1组:20侧),单纯牛脱蛋白松质骨植入组(A2组,20例),自体骨植入组(B1组:20侧),空白对照(B2组:20侧)。在2,4,8,12周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12周时,A1组,B1组骨缺损均已完全修复,而A2组,B2组骨缺损未修复;生物力学测试术后4周A1组的最大扭矩和抗扭刚度均高于B1组,而术后8周后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牛脱蛋白松质骨,胶原,BMP,RBM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可修复骨缺损,并能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一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自固化磷酸钙复合BMP及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自固化磷酸钙(CPC)复合BMP与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复合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提供参考。[方法] 5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于一侧股骨中上段造成2cm长皮质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A组复合BMP与CPC的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B组单纯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C组自体大段骨移植。移植骨均用直径3mm三棱髓内针固定。于术后4、8、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对比各组移植骨愈合过程与修复效果。[结果] CPC复合BMP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早期骨修复效果优于单纯异体骨移植(P〈0.01),与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相似,至12周3组均达骨性愈合,以A组及C组骨修复塑形较好。CPC复合BMP组骨痂量较多,分布于移植骨与宿主骨结合部及移植骨周围,形成皮质骨外骨桥,并较早在异体骨外表面形成破骨与成骨,异体骨内哈佛氏管扩大,衬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血细胞较其它组多。CPC随着新骨的形成及改建塑形逐步缓慢降解。[结论] CPC复合BMP对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及替代有增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异种脱蛋白骨管复合骨基质明胶(BMG)、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膜细胞与复合脱钙骨基质(DBM)、自体红骨髓(RBM)作比较,观察修复猪大段骨缺损的成骨差异.方法 建立猪双侧胫骨大段骨缺损模型.24只成年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A:异种骨管+BMG、BMP、骨膜细胞;实验组B:异种骨管+DBMLRBM;两组均采用锁定钢板及异种皮质骨板固定.分别于术后4、8、12、24周时通过大体标本观察.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评估其修复猪大段骨缺损的成骨情况.结果 植入后24周,异种骨管复合BMG、BMP、骨膜细胞完全修复.成骨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重建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复合脱钙骨基质、自体红骨髓成骨能力较弱.结论 异种脱蛋白皮质骨管复合骨基质明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膜细胞能够有效修复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治疗与生长因子缓释方法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效果。[方法]于兔双侧桡骨中段造成1.5cm骨缺损,采用4种方法修复:A组植入转基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与PLA/PCL(聚乳酸/聚己内酯)支架的复合物;B组植入单纯MSCs与含重组BMP-2的PLA/PCL缓释载体的复合物;C组植入单纯MSCs与PLA/PCL复合物;D组植入单纯PLA/PCL。术后4、8、12周行X线、组织学、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等检测,[结果]A组体内植入4周后,成骨细胞和间质细胞呈BMP-2强阳性表达;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12周时骨缺损完全修复、C组成骨能力较弱,而D组则无新骨形成,残留骨缺损。[结论]BMP-2基因治疗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移植修复长骨干缺损的成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仿生制备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移植修复长骨干缺损的成骨性能、修复效果及可能的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双相羟基磷灰石(HA/β-TCP)为支架材料,与聚-DL-乳酸(PDLLA)复合后再复合Ⅰ型胶原及重组合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兔骨膜成骨细胞及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培养。将仿生制备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移植到日本大耳白兔桡骨完全骨膜-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进行大体解剖观察、X线观察、HE染色及Masson三色法染色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扫描电镜、X线能谱分析,研究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第4周可见新生板层骨;第8周植入物与自体骨呈皮质骨融合,有新骨髓长入;第12周植入物外周被新生皮质骨完全替代,组织学新生骨呈数个连续过渡的条带样分布区。新生骨定量4周组与8周组及12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周组与12周组差异无显著性。随植入时间延长,植入体中钙/磷比值趋向于自体皮质骨。结论 仿生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植入体内修复长骨干缺损,修复效果好,其骨再生机制为软骨内化骨。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工骨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hIGF-1)/珊瑚羟基磷灰石(e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自体红骨髓(autogeneous red bonemarrow,ARBM)复合构建重组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成年中国家兔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制成双侧桡骨干11mm骨-骨膜全层缺损模型,每组动物双侧缺损分别随机植入两种不同材料,形成自体对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1组:实验组(A组,植入CHA/ARBM/rhIGF-1)和对照组(B组,植入CHA/ARBM);2组:实验组(C组,植入CHA/rhIGF-1)和对照组(D组,植入CHA);3组:实验组(E组,植入取自埘侧相应缺损骨段的自体骨)和对照组(F组,缺损旷置)。于术后2、4、8和12周行X线片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能力。结果 A组在各时间点X线片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均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观察A组12周时可形成均匀致密的板层骨,整个过程与自体骨移植后组织形态学变化基本相似。12周抗弯生物力学测试,A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1);C组和D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效果低于A、B和E组。12周时F组缺损未修复。结论 CHA/ARBM/rhIGF-1重组后可协同实现骨再生、骨传导和骨诱导三重促成骨功效,可替代自体骨移植,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活性人工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松质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工人骨在骨缺损区的成骨作用,探索该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接种于藻酸盐-松质骨基质中,形成松质骨基质-藻酸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修复自体颅骨缺损。分别植入松质骨基质和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作为对照。植入4周和8周后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 复合人工成骨量优于单纯植入松质骨基持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组,并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结论 松质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髓修复颅骨缺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临床大型骨缺损修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60岁,平均32.5岁。骨缺损部位:胫骨7例,股骨2例,肱骨4例。采用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断端治疗,自体红骨髓经皮注射每2周1次,共5次,每月复查肢体正侧位X线片。结果:13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5个月。13例骨缺损完全修复,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红骨髓注射创伤小,疗效明确,并能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是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科学  丑小冰  李浩宇  陈继营  柴伟 《中国骨伤》2019,32(12):1112-1116
目的:对比自体骨髓血注射与弹性髓内针支撑引流治疗儿童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收治的单纯性骨囊肿患儿56例分为2组,自体骨髓血注射组和弹性髓内针组。其中自体骨髓血注射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7.7±1.9)岁;肱骨近端10例,股骨近端8例,胫骨近端6例,股骨干4例;采用多次自体骨髓血注射治疗。弹性髓内针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7.5±2.2)岁;肱骨近端11例,股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5例,股骨干4例,股骨远端1例;采用弹性髓内针支撑引流治疗。术后采用Capanna骨囊肿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其中弹性髓内针组随访时间17~35 (25.6±4.2)个月,自体骨髓血注射组19~35(27.4±4.8)个月。按照Capanna的骨囊肿评价标准,弹性髓内针组27例治疗有效(25例治愈,2例愈合但残留部分病灶),1例复发,0例治疗无反应;自体骨髓血注射组中18例治疗有效(13例治愈,5例愈合但残留部分病灶),8例复发,2例治疗无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两组患儿中完全治愈病例,弹性髓内针组(25例)和自体骨髓血注射组(13例)随访计算整体治愈时间,弹性髓内针组患儿治愈时间(20.2±3.5)个月,自体骨髓血注射组治愈时间(27.7±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骨囊肿的治疗,弹性髓内针治疗疗效优于自体骨髓血注射,并且治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6  
目的 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的成骨作用。方法 选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中段骨及骨膜缺损1cm模型,两骨断端髓腔用骨蜡封闭。6周后,实验侧(右)桡骨骨缺损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2ml,对照侧(左)桡骨骨缺损区注射自身外周血2ml。于注射前及注射后不同时间内分别行X线、组织学检查及骨缺损区瘢痕组织内钙磷含量的测定。结果 注射一1周,实验侧X线显示以骨缺损为中心形成一个密度增高的弧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慢病毒介导BMP-2过表达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丝素蛋白支架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效果。方法:构建慢病毒BMP-2过表达载体,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细胞核支架的联合培养体系,体外实验利用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转化。选择10只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2~4.5 kg,平均3.9 kg;年龄(2.89±0.45)岁;使用口腔钻在兔子胫骨钻孔(长度5 mm、宽度2 mm、深度3 mm的锥形胫骨缺损)构建兔子胫骨骨缺损模型,HE染色观察动物模型内骨缺损的修复。实验组造模后植入丝素蛋白支架+转染BMP-2过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阴性对照组造模后植入丝素蛋白支架+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结果:实验组(丝素蛋白支架+转染BMP-2过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中支架表面黏附的细胞与对照组(丝素蛋白支架+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细胞数明显增多。实验组细胞外基质分泌与对照组相比,支架间细胞外基质含量明显增多。对照组支架表面元素EDX分析显示钙离子含量为0.22%,实验组支架表面元素EDX分析显示钙离子含量为0.86%,可见实验组诱导钙离子形成的能力要比对照组强。钙结节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肉眼观无明显变化,镜下观察可见少量钙结节点。实验组肉眼观可见明显红色区域染色,镜下观察可见大量钙结节点。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肉眼观无明显变化,镜下观察未见明显变化。实验组肉眼观可见紫色区域染色,镜下观察可见ALP染色呈强阳性。丝素蛋白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培养体系可以对软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转染BMP-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修复作用明显优于未转染组。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炎性细胞减少,支架略有消失。实验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支架消失,血管生成。结论:慢病毒介导BMP-2过表达质粒可以促进BMSC向骨细胞的分化作用,并且分泌更多的含Ca2+成分的细胞外基质,从而发挥其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AIM: Osteogenic Protein-1 (OP-1) is known to be a very potent osteoinductive growth factor. However, experimental studies using critical-size defect models in the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show non-uniform results. Therefore, we studied the osteoinductivity of OP-1 in a tibial worst-case defect model in sheep. Potential improvement of OP-1 induced new bone formation using a composite graft with autogenous bone marrow was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 In 19 sheep a 5 cm segmental defect of the tibial diaphysis was treated by intramedullary nailing and filled with the following implants: 5 mg OP-1 + inactivate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group 1; n = 6); 5 mg OP-1 + inactivate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 5 ml autogenous bone marrow (group 2; n = 5); autogenous cancellous bone (group 3; n = 4), or inactivate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 5 ml autogenous bone marrow (group 4; n = 4). RESULTS: In total, 3 out of 10 defect sites treated with OP-1 were completely bridged radiographically by 12 weeks. Initially, x-rays showed accelerated new bone formation by use of the composite grafts containing OP-1 and autogenous bone marrow. However, 12 weeks post surgery 3D-CT-volumetry could not detec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new bone formation within the defect sites treated by OP-1 with or without bone marrow, while new bone formation by autogenous cancellous bone was better than by OP-1. CONCLUSION: In our worst case defect model, the osteoinductive potential of OP-1 is initially accelerated but 12 weeks post surgery not increased when combined with autogen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o far, critical segmental bone defects of the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can not be bridged regularly in our model by use of OP-1. Therefore, for the treatment of such critical defects with rotational instability the examined application device of OP-1 can not yet b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增强引导性骨再生 (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18只兔分为 5组 ,每组 3只 (第 5组 6只 ) ,造成双桡骨干 10 mm骨缺损 ,以硅胶管桥接骨断端 ,实验组于 0、2和 4周分别在硅胶管内注射自体骨髓 0 .3ml;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外周静脉血。在不同时间内作 X线片、大体、组织学观察及生化检测。结果 实验组成骨活跃 ,10周骨缺损完全修复 ,对照组各时间点均较实验组差 ,10周时仍无 1只兔骨性愈合。术后 2、4周实验组钙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骨髓可明显增强 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石晓兵  梁克玉 《中国骨伤》2002,15(5):278-279
目的 研究理想的、能较快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人工骨材料。方法 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多孔复合陶瓷(PCC)结合研制成BMP/PCC人工骨,并将BMP/PCC和PCC人工骨进行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术后2、4、8和12周时取材,分别作大体、组织形态学、新骨形成定量分析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BMP/PCC人工骨内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PCC人工骨。术后12周时,BMP/PCC侧植入部位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PCC侧。结论 BMP/PCC人工骨能更快促进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骨材料。  相似文献   

18.
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膜引导性骨再生与骨诱导再生的理论,将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为临床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的方法对17例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男10例,女7例;年龄7~52岁,平均32岁;胫骨10例,桡骨5例,锁骨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7~36个月,平均12个月。入院前已手术1次者10例,2次者5例,3次者2例。骨不连部位均位于骨干,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好。X线片显示增生性骨不连11例,萎缩性骨不连6例。均拆除原有内固定物,重新用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并用自体深筋膜密闭缝合骨折端,内注入自体红骨髓。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2年,平均1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术后根据骨折愈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优14例,良2例,差1例。结论: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短,适合于骨不连位于骨干,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牛脱蛋白松质骨、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自体红骨髓(RBM)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其作为自体骨移植替代材料的合理性、可行性.方法在42只家兔双侧桡骨中段制备骨缺损模型,分为4组牛脱蛋白松质骨、胶原、BMP、RBM复合物植入组(A1组20侧)、单纯牛脱蛋白松质骨植入组(A2组20侧)、自体骨植入组(B1组20侧)、空白对照(B2组20侧).在2、4、8、12周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12周时,A1组、B1组骨缺损均已完全修复,而A2组、B2组骨缺损未修复;生物力学测试术后4周A1组的最大扭矩和抗扭刚度均高于B1组,而术后8周后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牛脱蛋白松质骨、胶原、BMP、RBM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可修复骨缺损,并能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一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0.
李刚  刘智 《中国骨伤》2013,26(4):277-280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36.8岁.骨不连部位:肱骨6例,尺骨4例,桡骨3例,股骨10例,胫骨13例.伤后距治疗时间8~24个月,平均13.7个月.增生性骨不连22例,萎缩性骨不连14例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肢体肿胀X线片提示骨折线清晰伴骨缺损.术后通过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植骨区及骨髓穿刺区反应、骨折愈合、邻近的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现过敏和免疫排斥反应.骨髓穿刺区无感染及血肿形成.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6.2个月.无骨髓穿刺区慢性疼痛、植骨区骨质感染、切口周围皮肤红肿或窦道形成.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2个月,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愈合后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消失、肢体肿胀消退.5例患者遗留邻近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中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可靠、加速骨愈合等优点,是其理想的植骨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