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天士诸多医案中除《临证指南医案》外,尚包括《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考诸多医案虽以内科疾病为主,亦见妇科、男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杂病的治案。叶天士诊治疾病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各家学说熔为一炉,自成体系,其诸多创见实为后世可垂范。男科杂病医案在其医案中虽所占不多,但梳理其梗概可管窥其男科诊治要诀。  相似文献   

2.
温热大师叶天士不仅擅长治疗温病,还是一位治疗杂病的大家。《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叶氏治疗痹证的医案共55例,体现其独具一格的治痹思想,对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叶桂舌诊     
叶桂是清代温热病大师。其名著《温热论》,全文36条,涉及舌诊者近半,且三次提到“要验之于舌”。其另一部著作《临证指南医案·温热门》(以下只叙某门某案)中,凭舌以议病用药者几占半数。可见他对舌诊在温热病诊断中的特殊价值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以《温热论》为主,结合《医案》,对叶氏舌诊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4.
叶天士在温病学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著作《温热论》不仅为温病的确立治疗确立了准绳,而卫气营血的辩证理论在杂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临证指南医案》为叶天士的门人所辑的叶天士的医案,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叶天士的处方特点,与《温热论》比较可以探究其有关消渴的辩证与治疗方面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程杏轩是清代新安医学派中较有影响的一位医生。他不独以《杏轩医案》(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嘉惠来兹,又著有《医述》采集古今医籍三百余种,辑其切要之语,删繁就简,以便检阅,堪为类书之较佳者。他治内伤杂病,立论取法于《景岳全书》较多;治外感时病,选方用药,轻灵巧妙,多宗叶氏。今将《杏轩医案》的证治经验特点试探于下。重舌诊知常达变治时病之法多宗叶天士,是程氏医疗经验的特点之一。他按照叶氏《外感温热论》之意,把舌诊作为时病审病因、察病机、定治则、议用药、判预后等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他的治案里不仅可以看到舌诊在治疗时病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就是杂病的诊治亦重舌诊,且有其一定规律可循。程氏对舌象与病症一致者多从舌,反之则  相似文献   

6.
清代名医叶天士,以其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荣为温热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于杂病的施治方法,无论是运用温热理论別出新意,还是胎息化裁古人方法,都能达到“运古法而仍周以中规,化新奇而仍折以中矩”(《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评语) 的境界,论证辞简理达,文仿汉魏;处方简洁明净,罗罗清疏,颇为后世业医者所效法。近读叶氏《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对其治疗咳嗽的经验略有体会,兹举数则,以就正于大家。一、风温咳嗽,治在上焦叶氏是治温热病的泰斗,重视感染流行病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医疗实践活动中。风温之  相似文献   

7.
试析叶天士甘寒养阴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临让指南医案》,《温热论》中叶天士运用甘寒濡润之品滋养肺胃之阴的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8.
谢海洲 《河南中医》2002,22(6):14-14
米伯让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 ,宿具儒学底蕴 ,早年不欲以著述炫鬻于世 ,因此所留医案甚少 ,但仅由其留传于世的《四病证治辑要》、《中医防治十病纪实》、《气功疗养汇编》以及由学生们所辑《米伯让先生医案》 ,已足可见其博学术精。本书虽仅 10 7案 ,但尽管疑难杂病或经他医久治不愈之坏症 ,经过先生之手 ,如度金针 ,无不霍然而痊 ,而且追访数年 ,确认治愈无疑。温热病医案凡 2 0 ,杂病验案 72 ,异病同治医案举隅 9,其它疑难大症病例讨论 6 ,每篇医案都显示了米老在临证上一丝不苟 ,治疗上丝丝入扣 ,有理有据 ,指出治疗上应如何预防出现…  相似文献   

9.
名医薛雪     
<正>薛雪(1861~1770),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四大家之一。少时因其母多病而醉心于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尤以治疗温热病见长。薛雪虽然在温热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但因其不屑医名,故世上少有其著作。其所著《湿热条辨》,后世多宗其说。另有《薛生白医案》《扫叶庄医案》等传世,录入大都为时病、内科杂病及外科、妇科、儿科诸症医案。薛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他天赋很高,勤勉好学,年轻时就跟随当时颇负盛名的的诗论家叶燮学习诗文,颇得真传。其所写的诗想象瑰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等论著,结合古代文献,分析整理其对温热证齿病的诊治思路。王孟英医术精湛,理论功底深厚,善于归纳、分析。此外,遣方用药注重阴阳的平和,注重顾护阴液、依火郁而发,使邪有出路,同时慎用下法、使津液得护。王孟英总结前人之言,系统地归纳整理热证齿病诊治,为后世医家拓展了临床的诊治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8)
温病重舌,杂病重脉,察舌诊病对于温病诊疗的各个环节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温热论》及参考历代医家的观点和舌诊专著,阐述察舌在温病辨治中的突出作用及重要性。旨在根据舌象性质,对疾病的病性、病位、预后转归等问题作一一阐述,并探讨了《温热论》舌诊理论对临床运用的指导,最后以叶天士医案选析,来说明《温热论》舌诊理论的具体运用。通过以上论述,以阐明《温热论》舌诊理论对临床理、法、方、药等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柳宝诒学术思想及治温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江苏省江阴县人,1841~1902年。据《江阴县志》称:“其为人和厚好学。能文工书,尤长于医,苏常一带,妇孺皆知。”柳氏一生医著颇丰,著有《温热逢源》、《柳宝诒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医藉。其中《温热逢源》是柳氏成名之作,成书于1900年,全书计3卷。上卷录引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原文,并博引各家之注后参以己见,广为注解;中卷引明、清医学名家吴又可、周禹载、张石顽、蒋问斋等论文著述,提出商榷意见,加以辨证;下卷主要就伏气温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方面内容,详为论证,其论共计16则,颇具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柳宝诒伏气温病辩治经验钩玄317400浙江省黄岩市中医院喻平瀛柳宝,晚清江阴人,著有《温热逢源》,从六经辨证立论,阐发卫气营血理论。是伏气温病学术的代表作。笔者从《温热逢源》、《柳宝治医案.》及《柳选四家医案》中,探析其伏气温病的辨治经验,兹从如下几...  相似文献   

14.
陈学达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14-514
叶天士创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体系,对内科杂病证治造诣颇深,尤精于脾胃病证的论治。笔者现就《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病医案共791则,879诊次的内容,来探讨叶氏对脾胃病证治的独到经验。1 脾胃的生理特点叶氏把脾胃生理特点,概括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  相似文献   

15.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必读之书,内容相当丰富,但对于它的作者却一直以来有人存有疑问,如《温热论》脍炙人口,但是否为叶天士之作?《临证指南医案》的编者是否为叶天士之学生?而“河间温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整理成册的《董建华医案选》,集中反映了董老的临床经验,其中尤以温热病及内科杂病的案例格外丰富,其善用清法的临床治验亦跃然纸上,现就此作一浅析,有挂一漏万者,祈请同道补正。一、清宣透表感受风温者常现表证,当清宣表邪,疏达肌腠。董老常宗叶桂“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旨立法。如风温发疹王孩,虽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全身红疹,但并未浪投凉血清营之品,唯恐邪陷,据喷  相似文献   

17.
温病大师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不仅是温热病奠基之作,而已是后世研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书。故自叶后,鞠通、孟英、虚谷诸辈均予潜心研究,广为发挥,及至现今有关论文叠出,惜其专著较少。近有福建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林可华、杜建、戴春福编著的《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浅释》一书,足以填补此项空白。笔者有幸拜读,颇受启迪,略予评价如次。 1 精心校释提要精选诸家华章《外感温热篇》乃叶氏游洞庭山时泛舟口述,由其门人整理而成,世传有华岫云与唐大烈两种版本,前者载于《临证指南医案》附篇中名曰《温热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源流述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治未病学术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认为其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  相似文献   

19.
王鸿士主任医师(1919—1985)是我国著名中医杂病专家,在治疗温热病方面,师古而不泥古,博采众家之长,辨证论治多有新意,临症诊治常获奇效。兹举其医案二则如次。病例一:邓×,男,65岁,干部。以发热不退两周余就诊,患者于1975-9-5以“无黄疸型肝炎”住院,经治疗后病情逐渐好  相似文献   

20.
正王邦才主任中医师诊治外感热病以仲景《伤寒论》为基,融汇温病诸家学说,不拘寒温,衷中参西,病证双辨,三因制宜,创立新方。现将其诊治经验作一介绍。1重视舌脉,四诊合参王师认为,舌象的变化对判断外感热病病邪的性质与病情的轻重非常重要,要仔细辨别,通过对《温热论》与《临证指南医案》的研读,他将叶天士察舌内容结合临床观察总结如下:舌苔薄白,多见外感风寒,宜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