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对老年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社区就诊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44例,根据单双序号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22)和常规组(n=22)。常规组实施普通泻药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干预组则采用全科治疗,由全科团队结合病因对患者实施运动锻炼、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等干预措施,电话或上门随访6个月。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每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4.55%;干预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第一周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常规组,且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实施全科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结局,帮助患者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10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36-137
目的探讨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原因,提出治疗方法和针对性护理对策。比较护理前后症状变化情况及同期排便率。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100例患者便秘症状护理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护理前后同期排便率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积极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对提高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芬  欧爱萍  蒋瑞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00-1501
目的:观察音频电疗联合针刺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音频电疗加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为88.9%.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频电疗联合针刺治疗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迎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3,(10):1567-1568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确诊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8患者采用芪术润肠汤辨证施治,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杜秘克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疗程3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时间及排便困难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1)。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对本社区内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实行全面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实行一般护理干预,半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干预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为(8.5±1.1)%,治疗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6.3±0.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作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减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以长期很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引入延续性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遵医嘱用药、体育锻炼、饮食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糖尿病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8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组除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还给予了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统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遵医嘱用药、规律体育锻炼及饮食控制情况。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规律体育锻炼及饮食控制情况分别为52例(89.7%)、42例(72.4%)、44例(75.9%),而对照组分别为30例(51.7%)、24例(41.3%)、21例(36.2%),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7.
马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71-17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干预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治疗组在应用济川煎基础上同时给予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单纯口服济川煎,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有效率为71.0%(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济川煎可明显提高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和便秘程度等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排便次数和排便困难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行为干预等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改善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常规服用酚酞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便秘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便秘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便秘症状接受莫沙必利与普芦卡必利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药学分析。方法 78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治疗,干预组接受普芦卡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排便情况及排便症状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意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粪便性状评分(3.51±0.66)分高于对照组的(3.05±0.58)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1.12±0.28)分低于对照组的(1.66±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接受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药物的联合治疗,进一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改善患者临床症表现,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在社区进行系统指导和康复治疗后的效果,并与未进行康复治疗之前进行比较。方法对本辖区4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社区康复、生活方式和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并在持续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动能力、患者(或患者家属)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的表现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的日常生活行动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改良Barthel氏指数由进行康复治疗前的(45.2±10.4)分上升到了康复治疗后的(61.7±1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1)。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由进行康复治疗前的38.8%上升到康复治疗后的81.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78%,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在经过社区康复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人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朱若莉  曾洁 《安徽医药》2014,18(3):568-57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包括遵医嘱和配合护理治疗),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及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由治疗前的30%上升到治疗后的7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仅为5%,与对照组的35%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已出现糖尿病足和褥疮患者恢复时间远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妈咪爱、乳果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41.9%,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DHS与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8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动力髋螺钉(DHS)46例(DHS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38例(PFN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病例均愈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与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相同,临床应用可根据病情和医师经验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结合高频电灼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根据个体的皮损状况给予ALA-PDT联合高频电灼治疗,同时给予良好的护理及指导,对完全缓解的病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 经过5~15次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后,完全缓解31例(77.5%),部分缓解4例(10.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美容效果满意度评价中,满意29例(72.5%)、一般满意4例(10.0%)、不满意7例(17.5%);31例完全缓解的患者随访6个月,有4例(12.9%)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创口愈合不良.结论 ALA-PDT结合高频电灼治疗对基底细胞癌疗效优越,结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球筋膜下麻醉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下的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连续收入院的50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眼:球筋膜下麻醉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对照组35眼:球后麻醉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观察患者合作度,眼压。结果球筋膜下麻醉组有89.2%的合作度,球后麻醉组有88.2%的患者合作比较好或非常好合作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眼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压:观察组(11.42±5.16)mmHg,对照组(14.12±3.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21mmHg为标准,观察组的完全成功率为96%,条件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完全成功率为74.3%,条件成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球筋膜下麻醉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在用药24~48h,仍然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病例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68例COPD患者(治疗组)进行社区康复治疗,与同期68例未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COPD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按时进行复查、按时服用药物、按医嘱进行呼吸训练、按医嘱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和呼气峰值流速(P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有23例(65.7%)明显改善,10例(28.6%)改善,2例(5.7%)无变化.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P、LH和E2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和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丙酸氟替卡松对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3月入本院治疗的3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口服酮替芬片(1mg,2次/d)治疗哮喘,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丙酸氟替卡松吸入(125μg,2~4次/d),治疗3个月,记录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并定期随访做记录。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治疗前后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和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EF值无变化(P〉0.05)。结论:长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有助于缓解患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在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在我院门诊或病房选择便秘患者60例,对每名患者进行5~10次的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评估。结果 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经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后,10.0%(6/60)治愈;40%(24/60)显效;31.6%(19/60)有效;18.3%(11/60)无效,有效率81.6%。生物反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9)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9±8),与中国常模相比较,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2±7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3±7)显著改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表明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