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 1男性 ,2 4岁。因“右侧鼻塞 1年”于 1996年 10月 2 8日入院。在院外曾有 3次右鼻腔出血 ,每次量约10 0~ 150 ml不等。入院时查体 :一般情况好 ,心、肺、肝、脾等无异常 ,右鼻腔为一新生物填满 ,光滑 ,淡红色 ,触之易出血 ,鼻中隔被压向左侧 ,右后鼻孔及鼻咽顶有一约 3cm× 4 cm× 3cm大小的新生物 ,外观与鼻腔内新生物相似。拟诊为右鼻咽纤维血管瘤。行 CT扫描示右鼻腔占位性病变 ,考虑为右鼻咽纤维血管瘤 ,侵及右上颌窦。入院后第 4天突发右鼻出血 ,量约 10 0 0 ml,出现失血性休克 ,经输全血 10 0 0 ml,抗休克及右鼻腔填塞 ,休克得…  相似文献   

2.
鼻咽纤维血管瘤一般仅侵犯鼻咽部及鼻腔 ,特别巨大者可侵犯到前颅窝、鼻窦以及翼腭窝、眶内等 ,但较少见。我们曾治疗 2例范围广泛的鼻咽纤维血管瘤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14岁。右鼻阻 3年 ,伴反复间断性鼻出血 ,近期一次出血约 2 0 0ml。入院后检查 :全身情况无特殊。鼻科检查见右鼻腔充满新生物 ,质硬、色淡红、易出血。鼻中隔被肿物推向左侧。后鼻镜见肿物来自鼻咽部右侧。CT示新生物侵及鼻咽部、右鼻腔、筛窦、蝶窦、翼腭窝及颞下窝 ,右侧翼板及颅底骨质有部分破坏。数字减影见瘤体供血丰富 ,主要为右咽升动脉、颌内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4 7岁。因右鼻腔持续性鼻塞、嗅觉消失、粘液性鼻涕中混有血液约 2个月 ,于 1989年 10月 4日入院。患者一年前感觉右鼻间歇性鼻塞 ,感冒后鼻塞加重 ,嗅觉显著减退 ,鼻涕增多。平时鼻内发胀、咽部不适、干咳、头昏及呼吸时可闻到臭气味。检查 :全身一般情况好。右鼻背稍有肿胀 ,右固有鼻腔被表面不平、灰色、不透明的新生物充填 ,新生物质中 ,可移动 ,触之不痛及不易出血。鼻中隔向左偏曲。鼻咽部未见异常。右鼻窦 X线拍片显示右鼻窦窦腔模糊、混浊、密度增高。CT扫描 :显示右鼻腔呈均匀一致的高密度软组织影 ,边界清。鼻腔新生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2岁,伴鼻咽部异物感3年,近半年出现反复咯血性痰,时有双鼻塞。查体:鼻中隔左偏,双下鼻甲肥大。鼻内镜检查:双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双鼻腔后端可见新生物遮挡后鼻孔。电子鼻咽镜所示(图1):不规则椭圆形态新生物占据鼻咽部,新生物表面黏膜不光滑,呈糜烂溃疡样,覆污秽分泌物,质地较脆,触之易出血,新生物遮挡双侧鼻腔后端,似有根蒂连于鼻中隔后游离缘,紧邻双侧圆枕。鼻窦CT所示(图2):鼻咽部可见一不规  相似文献   

5.
鼻咽部神经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9岁。因右鼻塞8月余,加重4月,间断鼻出血4次,于1994年3月7日入院。检查:右鼻腔中后段被红色新生物占满,肿物表面光滑,基底不清,触之易出血。右鼻咽部见褐红色肿物,表面光滑,超越中线。触诊鼻咽部肿物呈分叶状,质地较硬,基底位于右鼻咽顶。心、肺、颅神经无异常,颈淋巴结未扪及。柯、华氏位片示右后鼻道软组织影,鼻腔外侧壁部分吸收,右上颌窦密度增高。鼻窦 CT 示右鼻腔至鼻咽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1 0岁。因反复右鼻出血半年余 ,于2 0 0 2年 1 2月 4日来我院就诊。体检 :一般情况尚好 ,心肺正常。专科检查 :右鼻腔可见暗红色新生物完全充满鼻腔 ,并与鼻中隔及下中鼻甲粘连 ,表面光滑 ,无触痛 ,用探针触之质硬且易出血。左鼻腔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球活动自如。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示 :①右鼻腔内圆形大小为 7.7mm×8.3mm高密度影 ,考虑为骨瘤 ;②鼻窦炎并右上颌窦息肉形成。入院诊断 :右鼻腔钩突新生物 ;右鼻腔异物。于同年 1 2月 1 0日在全麻下行鼻内镜鼻腔探查术 ,内镜下见右侧鼻腔肉芽样组织 ,易出血。清理右鼻腔病变组织 ,…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5岁.因右鼻腔反复出血5~6年,加剧1个月于2001年6月28日收治入院.出血多为夜间发作,量10~20 ml不等.自行填塞可止,曾多次予以止血、消炎等药物治疗无效.近1个月来出现进行性鼻塞,伴头部肿胀感,嗅觉减退来我科就诊.门诊取活检病理报告为右鼻腔炎性坏死组织.患者有吸烟、饮酒史.体检:体温正常,全身无紫癜.鼻外观无畸形,右鼻前庭见暗红色新生物堵塞,表面有血迹及凝血块,清除时极易出血.肿物界尚清,与鼻中隔、下鼻甲无明显粘连,表面光滑呈完整的包膜样结构,质地极脆,部分呈坏死性改变.鼻咽镜检:右侧后鼻孔处为一6.5 cm×4.5 cm大的肿物堵塞,并向左侧鼻孔挤压使之狭窄、通气受阻,肿物表面包膜完整、光滑、无渗血.初步诊断:右鼻腔肿物性质待查.胸片,腹部B超,肝功能,出、凝血时间等均未见异常.因故未行鼻部CT扫描.随即于局麻下先行右侧上颌窦探查术,术中见窦腔粘膜光滑无异常,再在鼻内窥镜下摘除右鼻腔肿物,见肿物根蒂部来自右中鼻道的钩突处并垂向后鼻孔.进一步咬除筛泡及钩突骨质,探查筛窦、右上颌窦口处无病变组织,无骨质破坏吸收.术中极易出血,量约500 ml,予鼻腔填塞止血.术后予以抗炎及对症治疗.1周后检查右鼻腔无渗血,无新生物,通气畅.故予出院并嘱行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因左侧鼻塞伴声音嘶哑2年于2008年10月入院.入院前1周于我科门诊行鼻内镜检查,见左侧鼻腔狭窄,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后见左侧下鼻甲、鼻中隔中后段及部分中鼻甲下段均有粉红色光滑新生物呈弥漫性生长,触之极易出血,左侧鼻咽部未见异常;右侧鼻腔未见异常,右侧鼻咽部可见新生物(图1a).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9个月前因感冒出现间接性的右侧鼻堵,有脓臭涕,涕中带血,嗅觉丧失,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了右眼肿胀,逐渐突出,视物模糊,右眼下半视野缺失。查体:鼻中隔向左偏曲,右鼻腔大量灰白色鱼肉样新生物,质脆,触之易出血,中下鼻甲结构不清,鼻咽部及左鼻腔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9岁.因右鼻塞半年加重1个月,以右鼻腔、上颌窦肿物收入院.入院查体心、肺、肝、肾等无异常,局部检查有右鼻腔顶及中部充满息肉样组织,色淡红,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鼻窦CT示右侧鼻腔及右上颌窦内有巨大密度增高影,CT值45~73 Hu,右上颌窦内侧壁及鼻中隔骨质吸收.术前鼻腔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右鼻腔副神经节瘤.于1997年5月7日在局麻下行右鼻腔肿物摘除及右上颌窦根治术.手术用柯-陆氏术式进路,并扩大咬除梨状孔边缘,见鼻腔外侧壁骨质破坏,上颌窦腔内息肉样组织生长.刮除病变组织,出血明显,掩盖术野.在摘除鼻腔病变组织时,大量血液从鼻、口中涌出,无法手术.多次填塞,收缩及吸引后,快速摘除病变组织,结束手术,术中出血约400ml,输血300ml.术后一般情况好,经全身控制感染、止血、换药等治疗.术后5d抽出鼻腔、鼻窦所填全部油纱条,无渗血.检查见鼻腔后端稍有残留,局麻下予以摘除,术中仍出血量多,病变清除后,出血减少.术后7d拆除齿龈粘膜切口缝线,一期愈合,住院13d治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鼻腔及上颌窦副神经节瘤.随访1年,情况好.  相似文献   

11.
鼻软骨瘤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软骨瘤为临床上罕见病例,其表现为渐进性鼻塞,易与鼻息肉、鼻腔肿瘤相混淆,现将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3例鼻软骨瘤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9岁。右鼻塞2年,嗅觉差、无发热、鼻出血。体检:右鼻腔暗红色息肉状组织:肿物将中隔推向左侧,瓦特位见"右上颌窦、筛窦肿物,右鼻腔肿物"。全麻下右上颌窦径路,见肿物源于上颌骨并充满右上颌窦腔内,其内侧壁已破环,筛窦内壁破坏,肿物充填,右鼻腔肿物突入鼻咽部,术中完整摘除肿物,出血少,鼻中隔未见破坏。术后病检:内生性鼻软骨瘤。例2女,58岁。进行性双鼻塞5年余,无疼痛…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2 3岁。因持续性鼻塞 7年于 1 999年6月 1 2日入院。脓涕少 ,伴头闷痛。无鼻出血病史。检查 :左鼻腔见多个淡红色荔枝肉状肿物 ,质软 ,可移动。滴用 1 %麻黄素收缩肿物后见鼻中隔弯曲 ,右中鼻甲前端呈息肉样变。后鼻孔检查 :鼻咽部见一灰白色、表面光滑的圆形新生物。X线摄片示颅底未见骨质破坏。鼻窦片示左侧筛窦、上颌窦炎。拟诊 :鼻息肉 (左 ) ;慢性鼻窦炎 (左 ) ;鼻咽部新生物待查 ?6月 1 5日在表麻下行手术探查 ,擤出积血 ,鼻腔不通 ,用息肉钳仔细清理后鼻孔息肉残根时发现新生物有蒂 ,咬断后 ,新生物从口中吐出 ,呈灰白色 …  相似文献   

13.
鼻腔鼻窦恶性血管球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生在鼻腔、鼻窦的恶性血管球瘤罕见 ,经文献检索国内外鲜见报道。 2 0 0 0年 8月我们成功诊断、治疗原发性鼻腔、筛窦恶性血管球瘤 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3岁。主诉左鼻腔渐进性阻塞近 2年 ,无鼻部外伤、疼痛及出血史。鼻镜检查 :左鼻腔下鼻甲游离缘以上的总鼻道区域有暗红色新生物 ,表面光滑且分叶 ,触之易出血。CT示 :左鼻腔及筛窦有占位 ,初步诊断 :左鼻腔息肉伴筛窦慢性炎症。于局麻下行鼻内窥镜左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术中见新生物来自中鼻道及其相对应的增生肥厚的鼻中隔粘膜 ,触之易出血 ,质地较脆 ,外观似出血…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5岁,渐进性左侧鼻塞半年,加重伴头痛10 d入院.无反复鼻腔出血、复视、牙齿疼痛及张口受限.当地医院鼻窦CT检查显示:左侧鼻腔前部软组织密度影,怀疑为鼻腔血管瘤;左侧上颌窦囊肿(图1、2).入院体检:鼻中隔左侧偏曲,左侧下鼻甲中后份近下鼻道可见紫红色新生物阻塞,肿物表面尚光滑,触之质软、易出血,肿物根部来源不清,鼻腔结构窥诊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10岁.因口内突发新生物悬挂于口外伴出血10min于2002年5月12日在家长陪同下来诊.查体见患儿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口咽内有一淡红色新生物,约3cm×2cm大露出口外,伴少许血液,用压舌板压住舌前2/3,见新生物来源于鼻咽部,鼻咽部及左侧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新生物,基底不清,初步诊断为左后鼻孔息肉.用1%丁卡因表麻后,用1号丝线平悬雍垂结扎口咽新生物、剪断并送病检.鼻窦CT提示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前组筛窦充满软组织影.临床诊断为左后鼻孔巨大息肉(来源于左侧上颌窦).2002年5月17日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左侧鼻腔、后鼻孔息肉摘除术+左侧前组筛窦开放术+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左侧上颌窦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左后鼻孔、左侧上颌窦息肉.抗炎治疗1周出院,嘱定期清理术腔,1月后失访.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85岁。因右侧鼻腔通气不畅,涕中带血半年来本科诊治。前鼻镜检查:右总鼻道见一新生物,呈暗粉红色,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即行病理活检,鼻窦CT扫描。病理报告提示:右鼻腔神经内分泌癌首先考虑,神经母细胞瘤不能排除。鼻窦CT扫描提示:右鼻腔新生物,骨质无破坏。2002年8月28日拟诊“右鼻腔神经内分泌癌”收入院,再行鼻窦MRI检查:右鼻腔见软组织块影,T1W,T2W均呈软组织信号,肿块基底与鼻中隔相连。遂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右鼻腔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来自中鼻甲前端,肿瘤组织极易出血,将肿瘤及部分中鼻甲一并切除,术后肿块送病…  相似文献   

17.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1例,年龄26~72岁,病史1~18个月,3例均以反复鼻出血入院,出血量50~600ml,无鼻塞及黄涕,伴头痛,曾行前后鼻孔填塞及输血治疗。查体2例鼻腔外侧壁稍内移,无新生物。1例鼻腔可见膜状坏死物,触之易出血,鼻腔外侧壁明显内移与鼻中隔相贴,鼻中隔向对例偏曲。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1例右上颌窦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上颌窦内壁骨质变薄,窦腔较对侧扩大。1例左筛上颌窦软组织影,内壁后外移,眶纸板骨质变薄;1例右筛上颌窦软组织影,内壁骨质缺如,上壁、后外壁、眶纸板骨质变薄;1例术前活俭示炎性坏死物,术…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44岁。右侧渐进性鼻塞、血涕 3个月入院。患者无头痛、复视、面颊胀痛等症状。鼻腔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有红色粗糙新生物 ,易出血 ;CT检查发现右鼻腔、上颌窦有实质性占位病变 ,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明显 ,筛窦呈阻塞性病变。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加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术中见右上颌窦及鼻腔有红色质脆组织及出血坏死样组织 ,易出血 ,上颌窦内侧壁后上区骨质缺损与中鼻道相通 ,开放筛窦 ,窦内为粘稠分泌物。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大量出血坏死病灶中见脑膜瘤细胞浸润生长 ,并可见少许核分裂相 ,报告为侵袭性脑膜瘤。因患者拒绝进一步治…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鼻腔鼻窦血管外皮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报告 :患者男 ,34岁 ,干警 ,因右侧鼻腔反复出血 2月余 ,于 1998年 11月 2 7日入院。无鼻腔疼痛、鼻阻塞、头昏、头痛。鼻腔检查见右侧下鼻道有一淡紫红色新生物 ,约1.5cm× 0 .8cm ,1%麻黄素不能使之收缩 ,下鼻道内有血迹。左侧鼻腔粘膜红润 ,通气可。鼻咽部正常。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鼻腔纤维血管瘤” ,遂于 12月 9日在全麻下经右上颌窦行同侧鼻腔外侧壁新生物切除术 ,术中未见骨质破坏 ,上颌窦内粘膜光滑。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鼻腔血管外皮肉瘤(T1N0 M0 )”。行放疗 ,照射剂量为 36Gy ,内照射剂量为2 4Gy。 1999年 6月因…  相似文献   

20.
筛窦软骨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9岁,因右鼻堵4个月入院。20天前当地医院拟右鼻息肉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道;慢性炎症。然鼻塞症状无缓解,遂转入我院治疗。查体:右鼻腔中后段满布淡红色豆渣样新生物,中鼻甲、中鼻道结构消失,鼻中隔后段左偏明显;冠状位CT平扫示右侧鼻腔筛窦区见一约5cm X4.8cm大小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