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把大脑中的计划"取出",绘制成一幅树林状的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笔记的方法,它通过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来实现,遵循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易忘的、纷乱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像.它与人的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其原理基于想象和联想,是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1].  相似文献   

2.
<正>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脑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基于对人脑的模拟,为突出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而发明的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将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形,帮助记忆理解,启发发散性思维,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以及右脑的想象和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1]。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学、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近几年护理同仁尝试将此工具引入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应用现  相似文献   

3.
正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强化记忆的笔记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实用性较强。思维导图是将所有信息围绕几个主题进行图解,可以使人从不同方面清楚了解各方面信息在主题上的情况。思维导图不依赖大量的文字,而是使用线条、符号、关键字、颜色和图像使得相关信息更简单、更易记忆。近年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已在医学、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在国内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思维导图的起源和概念、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国内外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了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对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制作、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区别、思维导图用于乳腺癌的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虽然研究理论体系形成、研究内容也较为完善,但还存在大部分研究未绘制思维导图的情况。建议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时可以采用Mind Manager绘制出思维导图,使研究方法更具直观性。  相似文献   

6.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记忆方法,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在实习生护理操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准备工作、制作步骤和应用方法,有助于师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CT小肠造影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CT小肠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预约检查时对各项检查指引进行传统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认知率、知晓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CT图像质量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是实用、有效的护理思维工具,可提高患者的认知率及满意度,是CT小肠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素兰  韩小云  赵艳春 《全科护理》2015,(10):888-890,901
阐述思维导图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及制作,综述近10年国内外思维导图在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思维导图在国内医学方面的研究不多、程度不深,必须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其精髓,扩展其临床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教学对象及师资配备、教学策略,总结基于思维导图教学的体会,认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出护生自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日益年轻化,近几年,中青年因急性AMI猝死的悲剧频繁上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特别是AMI合并情绪障碍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1].因此,早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能拓展思维,利于记忆.它是由英国"记忆之父"Tony Buzan提出,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将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形,帮助记忆理解,启发发散性的联想思考,帮助我们做出选择,更好地解决问题2].为更好地提高中青年AMI患者心理疏导效果,降低心理障碍发生率,我们运用思维导图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红静  张云美 《护理研究》2014,(7):2438-2440
概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优点和制作,对国内外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周海云  徐梅玉  周秀娟   《护理与康复》2016,15(8):794-795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在心身科护理病历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评估表及特殊事件记录单5个方面切入,自行设计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先对科室护士进行理论培训,再进行应用指导。比较思维导图应用前后护理病历书写合格数。结果思维导图应用后护理病历合格数明显高于应用前,经比较,x2=70.748;P0.05。结论思维导图的应用能改善护理病历书写缺陷。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优点和制作,对国内外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并制作急性心梗(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教育思维导图,为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成立思维导图研究设计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初步拟定运动康复教育思维导图的内容,应用XMind软件绘制运动康复教育思维导图初稿,在经过专家小组会议及验证后确定思维导图终稿。结果形成以中心词为"I期运动康复""疾病治疗与运动""II期运动康复"和"运动安全保障"4个模块的运动康复教育思维导图。结论运动康复教育思维导图内容较客观全面,可于PCI术后运动康复教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初次行CT增强扫描患者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31日收治的120例初次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采用Excel 2010软件产生的随机函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包括不良症状、造影剂渗漏、造影剂不良反应)、依从性及图像检查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T扫描不良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检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能够减少初次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图像检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规范手术器械包装思维导图,探讨其在规范手术器械包装及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从器械核对、质量检查、规范摆放、包装四方面质量要求考虑,自行设计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成立思维导图应用培训及器械包装小组,采用理论培训和情景模拟实践应用、发放问卷调查表,并比较思维导图前后发生手术器械包装缺陷的例数。结果前后检查手术器械包11 550和11 260个,思维导图应用后包装缺陷8件,较应用前36件有较大的改善,改善幅度77.8%。结论思维导图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提高了供应室护士器械包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手术器械的包装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检验医学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思维导图作为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从词汇的结构、词源、专业课程的特点等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英语词汇,通过问卷星调查和课堂效果观察,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对国内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工具,通过直观化及发散化的方式来帮助掌握学习内容。本文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分析思维导图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的优势及其在康复学习中的应用,指出运用思维导图将有助于康复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更能通过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康复教育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本科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级护理学本科两个班,分别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果 思维导图教学组期末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思维导图教学法能明显提高生理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