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属夹与可吸收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关键是分离和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我院从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5 12例 ,均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与胆囊动脉 ,使用可吸收夹后 ,我们将体会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 5 12例中 ,女 2 84例 ,男 2 2 8例 ,年龄 2 1~75岁 ,平均 4 8岁。 5 12例患者均采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2 结果5 12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 2 0~12 0分钟 ,平均 4 4分钟。病理诊断 :慢性胆囊炎 4 5 5例 ,胆囊息肉 39例 ,急性胆囊炎 18例。术后住院 2~ 6天 ,平均 4 2天 ,术后无 1例出现胆漏、…  相似文献   

2.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丝线体内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 施行LC432例,均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果 中转开腹11例,实际完成421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丝线切割、打结不紧、线结滑脱引起胆囊管残端漏和(或)胆囊动脉出血的并发症.结论 LC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可进一步减少LC与钛夹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可吸收夹、丝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习惯用金属钛夹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但钛夹残留腹腔后在腹腔不能吸收,易游走等而引起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或用可吸收线缝扎胆囊管完成137例LC手术。体会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62例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刚潮  雷亚丽 《吉林医学》2011,(20):4078-4079
目的:探讨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6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均采用双极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可吸收薇乔线套圈套扎阑尾根部,腹腔内无钛夹残留。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3.5 min。术后全部治愈,无出血、阑尾残段瘘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低,可避免腹腔异物残留引起的后遗症,术后治疗费用低,该手术方法安全可靠,且容易掌握,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道福  易斌 《西部医学》2007,19(4):616-616,618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1996年5月~2006年5月10年中我院3 2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6例胆漏,及从外院转来我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4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重新夹闭成功,2例胆管损伤者中转开腹;1例经MRCP证实胆囊管残端漏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冲洗置管引流术,3周后开腹手术。1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9年,平均3.7年,1例术后1年出现胆管狭窄行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丝线结扎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45例阑尾炎患者均采用丝线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分离钳钝性分离阑尾根本系膜,然后用7号丝线分别结扎阑尾系膜及阑尾根部,于结扎线远侧剪断阑尾及系膜。结果:1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阑尾残端漏、残株炎、系膜出血等并发症。病人术后平均住院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丝线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王天平  王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92-419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包括部分切除术后胆漏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2例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迷走胆管损伤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3例,钛夹脱离2例,其中2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3例重新开腹胆囊管残端结扎治愈;肝总管及右肝管损伤3例,经胆囊壁修补,T管引流治愈胆总管钛夹误夹并横断1例,经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囊支架引流治愈。结论:迷走胆管和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及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修复及胆管内或外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80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使用钛夹的技术 ,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80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镜下打结、线圈套扎及超声刀技术处理胆囊动脉或胆囊管完成手术 ;对照组采用钛夹夹闭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2 6例 ,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80 0例全部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免钛夹组手术时间较长 (P <0 0 1)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恢复指标两组类似 ,两组均无术后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借助镜下打结、线圈套扎及超声刀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不使用钛夹 ,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1996年5月-2006年5月10年中我院32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6例胆漏.及从外院转来我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4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重新夹闭成功,2例胆管损伤者中转开腹;1例经MRCP证实胆囊管残端漏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冲洗置管引流术,3周后开腹手术。1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9年,平均3.7年,1例术后1年出现胆管狭窄行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4例,钛夹脱离4例,其中2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6例重新开腹胆囊管残端结扎治愈;肝总管及右肝管侧壁损伤3例,经胆囊壁修补,T管引流治愈;胆囊管钛夹误夹并横断1例,经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囊支架引流治愈;迷走胆管或副肝管损伤6例,其中4例经腹腔引流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迷走胆管和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及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修复及胆管内或外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俞磊  马良龙  陈志刚  崔经建 《吉林医学》2011,(11):2098-21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管残端漏3例,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1例。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漏及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的患者保持腹腔引流通畅;1例胆囊管残端漏患者再次行腹行胆囊管结扎术;迷走胆管漏患者行ERCP放置鼻胆管引流,同时再次行腹腔镜置管引流;1例胆囊管残端漏患者行ERCP放置鼻胆管引流。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迷走胆管损伤,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外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畅腹腔引流、ERCP放置鼻胆管及及时再次手术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技术改进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0例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用7号普通丝线"外结内扎"法结扎阑尾根部,无钛夹腹腔镜切除阑尾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75 min,术中出血0~5 ml,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内出血、残端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结内扎"法妥善处理阑尾残端及系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与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和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中21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0.91%。术中发生胆囊动脉损伤出血5例,占2.27%;术后发生胆漏4例,占1.82%。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可以预防胆漏和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结果 迷走胆管漏1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发生胆漏2例,胆囊管残端烧灼后坏死发生胆漏2例.13例在腹腔镜下经腹腔引流管引流后6~19d痊愈出院;3例手术探查,行胆总管切开引流加腹腔引流术后21~30d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时对胆囊三角的处理要仔细,尽量避免使用电凝钩;胆囊床要避免地毯式电凝;在胆囊床发现管状结构时要用钛夹或合成夹夹闭,不要用电凝处理.术后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是及早发现胆漏并作相应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93例,其中9例术后出现胆漏,发生率为0.56%。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胆管损伤,钛夹夹闭不全或脱落,变异胆管或毛细胆管漏。B超或腹腔穿刺有助于诊断,并应及时手术探查,胆囊管残端漏可重新上钛夹或予缝扎,胆管壁的纵行,细小损伤可行胆管修补术,损伤范围大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肝管损伤则视具体情况行“Y”型管引流术,胆管重建术,肝管空肠吻合术,预防上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胆囊管残端及钛夹的处理,胆囊床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可吸收夹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56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均用可吸收夹夹闭两侧子宫动脉,并观察使用效果。结果:56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平均手术时间66min,术后平均住院4d,无1例出现术后出血及残端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在处理双侧子宫动脉时,可吸收夹明显优于金属钛夹,并且在操作时更加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处理阑尾系膜及粘连松解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临床确诊为阑尾炎的27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单独使用单极电凝处理阑尾系膜,有粘连者松解粘连,其应用情况与以往用双极、钛夹处理阑尾系膜,单极松解粘连的情况作比较。结果 275例患者除1例阑尾包块、中转开腹外,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病例腹腔镜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2.7±11.4)min,平均出血量(7.1±0.9)mL,平均住院时间(5.0±0.7)d。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粘连、残端瘘等常见并发症,阑尾系膜残端均一次性处理成功。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以单极电凝为阑尾系膜粘连的处理方法,疗效显著、并发症低、临床安全,在临床效益和可推广性上均优于其他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C术后胆漏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8036例LC术后1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1例,经重新结扎治愈,胆总管侧壁损伤2例,经修补"T"管支持引流治愈,6例迷走胆管损伤均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不明原因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发胆管损伤、胆漏和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19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9例患者中21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1.37%).胆囊动脉后支撕脱出血5例(2.27%);术后发生胆漏4例(1.82%).结论 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LC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可以预防胆漏和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