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期谵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61例老年期谵妄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两组,年龄<75岁共33例,设为A组;≥75岁共28例,设为B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躯体疾病状况、诱发谵妄危险因素、谵妄评分量表评分、临床疗效等资料以及出院后6月-1 a的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90.20%为急性起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A组脑梗塞及老年期痴呆发病率显著低于B组(X2=5.60、17.87,P<0.05或0.01);有精神刺激、白细胞增高、低氧血症、胆红素增高等诱发谵妄危险因素均显著高于B组(P<0.05);谵妄评分量表总分及急性起病、意识水平的改变、知觉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因子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1);精神运动性抑制因子分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住院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出院1 a内死亡率为6.25%,B组为29.63%,A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老年期谵妄发病急,有波动病程,发病以意识障碍为主,及时诊断与治疗预后相对较好;高龄老年期谵妄抑制症状较多,出院后易罹患痴呆或加重原痴呆症状、1 a内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出院的老年期谵妄患者要密切随访,及时治疗躯体疾病,以改善老年期谵妄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贾守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15-2116
老年人谵妄、痴呆和抑郁的护理策略 3相关证据 3.2谵妄、痴呆和抑郁的护理策略概述由于谵妄、痴呆和抑郁的许多症状相互交织,老年人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三种状态,因此,对这些状态的干预措施也经常重叠。谵妄、痴呆和抑郁总的护理策略(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认知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评定患者的认知状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认知状况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状况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谵妄、痴呆和抑郁的护理策略3相关证据3.4痴呆患者的护理痴呆的主要特点就是多重认知缺陷,引起患者的社会或职业功能损害和原先功能的下降.这些认知缺陷包括记忆损害和至少一种以下症状:失语、失用、失认或执行功能下降.影响痴呆患者接受合理及时照顾的一个难点就是诊断,早期阶段的痴呆患者往往处于未被识别和诊断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例伴有谵妄状态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谵妄状态的安全护理;及时做好肾功能监测和尿色、尿量的观察;大量补液、碱化尿液的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等.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5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其症状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结果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发生率达94.64%,针对行为和精神症状采取了饮食和心理护理,加强对症护理并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结论 加强老年痴呆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哈伯因与茴拉西坦治疗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哈伯因壮族组和茴拉西坦壮族组,每组50例,分别口服哈伯因和茴拉西坦治疗;将100例汉族老年期痴呆患者分为哈伯因汉族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50例,哈伯因汉族组口服哈伯因治疗,综合治疗组口服哈伯因或茴拉西坦治疗,同时联合肠溶阿斯匹林及其他康复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末,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生活能力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各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12周末,综合治疗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其他各组下降更显著(P<0.05).所有对象中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效率为91.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63.3%;轻度痴呆患者为82.2%,中度痴呆为53.6%.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轻度痴呆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痴呆患者(χ2=19.69、18.16,P<0.01).各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哈伯因与茴拉西坦能有效改善壮族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功能,对血管性痴呆及轻度痴呆患者效果更显著,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治疗安全性高,依从性高;但药物联合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85例老年期痴呆患者与90例非痴呆老年患者的医院内感染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以寻求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刘霞  黄润  费琴 《当代护士》2014,(11):10-12
综述了国内外ICU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护士对于ICU谵妄的识别现状、ICU谵妄评估工具,并提出ICU谵妄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入室前访视;加强沟通,尊重患者;舒适护理;改善环境;保证患者的睡眠;防止跌伤或自我损伤。认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ICU谵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期谵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4例老年期谵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64例患者57例治愈(89%),3例未愈(4.7%),4例自动出院(6.3%)。结论护理人员加强对住院老年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正确认识老年谵妄的临床特征,早期发现谵妄的先兆症状,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老年期痴呆患者居家护理指导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指导,并分析、评估其效果,进而探讨适合我国现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方法 在海宁市筛选出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老年期痴呆患者108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84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4例),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患者在一般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实施规范的居家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社区卫生服务.干预开始时、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量表(ADL)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ADL测评结果比较,试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居家护理的老年期痴呆患者衰退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2.
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 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对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 应用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期痴呆患者小组活动套餐项目,以运动锻炼为基础,辅以认知功能训练、娱乐活动,并注意加强患者之间、训练者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与情感调节,形成小组活动中的互助氛围,激发患者的自我价值感,为老年期痴呆患者重构一个丰富的活动氛围.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套餐项目,可提高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境状况,并在维护其认知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养老机构护理员对老年期痴呆护理的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促进职业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8所社会养老机构的248位护理员进行痴呆护理的知信行调查.结果 护理员对护理痴呆老人具有较为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但对老年期痴呆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不高,其中安全护理方面正确率最高,其次是疾病知识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方面正确率最低.结论 加强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其症状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结果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发生率达94.64%,针对行为和精神症状采取了饮食和心理护理,加强对症护理并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结论加强老年痴呆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晶  姚梅琪  封秀琴   《护理与康复》2018,17(2):38-41
正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意识和认知功能改变为特点的急性障碍[1-2],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注意缺损、思维紊乱,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2-3],常发生于ICU患者。因此临床常将ICU患者发生的谵妄称为ICU谵妄(ICU delirium)[4]。谵妄会导致患者认知和生活能力下降、痴呆和病死率增加,以及家庭负担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在护理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困难时存在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规范护士的进食护理实践。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实践,并采用"典型个案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立医院30例老年期痴呆伴有进食困难问题的住院患者,按照护理实践规范进行为期2个月(2013年8~10月)的饮食干预,探讨进食护理实践规范的使用效果。结果进食护理实践从进食准备、进食护理、进食结束、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5个阶段来提供进食护理,每个阶段从观察要点和实施要点2个方面来具体实施护理;比较30例患者干预前后午餐自主进食时间(t=-5.761,P<0.001)、食物摄入量(t=-4.415,P<0.001)、三头肌皮褶厚度(t=-5.037,P<0.001)、上臂围(t=-4.176,P<0.001)、爱丁堡痴呆进食评估量表得分(t=4.892,P<0.001)、血清白蛋白(t=-2.756,P=0.010)及血红蛋白(t=-2.705,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实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进食困难,增加自主进食行为和食物摄入量,改善其营养状况。行动研究法的螺旋循环模式,可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使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实践能够更加适用于临床实践,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福州鼓山镇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福州鼓山镇老年期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福州鼓山镇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问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52名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5.13%;照顾负担重、患者有躯体功能障碍、患者ADL总分越高、没有护工帮助、对老年期痴呆认识不足、认为照顾患者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每天照顾时间越长的照顾者负担总分越高.结论 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照顾者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主要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子女与配偶,且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对老年期痴呆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有效地为老年期痴呆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认识、预防和护理特点。方法对26例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给予安定和异丙酚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防止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对患者的任何不良刺激,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本组26例老年患者,25例康复出院,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高度重视,全面熟悉和观察病情,正确用药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护理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总结102例患者肝切除术后谵妄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谵妄;做好心理护理、睡眠护理、疼痛护理,及时吸氧,预防谵妄发生;发生谵妄后正确用药并做好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同时做好安全护理。102例中发生谵妄11例,经治疗及护理,6d后症状基本缓解。  相似文献   

20.
李东莎  黄芳  徐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128-128,F0003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神经精神后发症。其特征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精神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