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喘息宁颗粒制剂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0.5g,口服,3次/d,14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喘息宁颗粒剂1包,口服,3次/d,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哮喘缓解总有效率、PEF或FEV1增值〉10%病例数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哮喘缓解总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EF或FEV1增值〉10%病例数非常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非常显著好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喘息宁颗粒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沙丁胺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治疗的128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改善患儿气道功能,进而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对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腹膜炎全麻术后患者100例(均未使用镇痛泵)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注,1 次/d;对照组未给予维生素B1而改用灭菌注射用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12(VitaminB12)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120例CHF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予CHF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5 mg(1次/d)及维生素B120.5 mg(1次/d),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峰值(E峰)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峰值(A峰)比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Hcy、NT-proBNP均明显下降(P≤0.05),E/A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变更加明显(P≤0.05).LVEDD、LVEF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能明显降低CHF患者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改善左心舒张功能,减轻CHF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E干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维生素E(300mg/d)治疗;另选取14例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病灶部位及脑梗死程度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不给予维生素E治疗.收集所有患者发病24h内和发病14天时的尿样和血清,测定尿样中8-iso-PGF2α及血清中维生素E浓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14天时尿液中8-iso-PGF2α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5.20±9.17 vs 91.36±4.24ng/mmol creatinine, P<0.05);而血清中维生素E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56±6.98 vs 10.91±4.36μmol/L, P<0.05).静脉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总胆固醇、LDL三酰甘油和LDL游离胆固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08±0.61 vs 4.72±0.61mmol/L,0.88±0.06 vs 0.84±0.03 mmol/L,1.72±0.41 vs 1.75±0.92mmol/L, P>0.05).结论 维生素E干预治疗可以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尿液中8-iso-PGF2α含量,减轻其体内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商品名凯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控制情况.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凯时组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治疗前血糖值及尿微量蛋白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凯时组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延缓隐匿性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同时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克拉霉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口服茶碱,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不允许使用其他大环内酯类药;治疗组给予口服克拉霉素0.25 g,1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及肺功能(FEV l、P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集群免疫治疗(cluster immunotherapy)前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Υ干扰素(INFF-Υ)的变化,探讨集群免疫治疗的机制.方法 68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予剂量累加阶段为期7周的集群免疫治疗,而后每4周给予1次维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IL-4和INF-Υ值.检测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中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年的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值降低,而血清INF-Υ值升高.治疗组血清IL-4值(均数±标准差)由治疗前的(17.01±3.26) ng/L降至(11.43±2.48)n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6.84±2.94)ng/L降至(13.89±3.05)nb/L,治疗组血清IL-4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INF-Υ值(均数±标准差)由治疗前的(12.24 ±2.39) ng/L增至(16.98 ±3.16) n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1.96±2.15) ng/L增至(13.92±2.34)ng/L,治疗组血清ⅢF-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群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4值,同时能升高INF-Υ值.本研究表明调节患者血清IL-4和INF-Υ的平衡可能是集群免疫治疗的分子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丁剑锋  李璐 《兵团医学》2015,45(3):13-15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科共收治125例(146眼)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73眼)和观察组(73眼).对照组给予维生素、路丁、肌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皮下注射,2mL/次,1次/天.14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 VS82.2%,x2=8.990,P=0.003),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1%VS 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结论:复方樟柳碱对于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正向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合制剂)和富露施(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富露施0.6 g口服,3次/d;对照组(18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QOL)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占预计值%、QOL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和QO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利迭与富露施联合应用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QOL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确诊的高血压病同时具有高脂血症患者135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10mg(A组,45例),20mg(B组,45例),40mg(C组,45例)。比较三组中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脑钠肽水平。结果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mg、20mg、40mg)4周后血脂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可改善内皮功能,其中C组4周后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01),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A、B治疗组(P〈0.001),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高于A、B组(P〈0.001),不良反应三组相似。结论降脂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40mg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改善内皮功能及脑钠肽水平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A组加厄贝沙坦片;治疗B组加厄贝沙坦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疗程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 MG)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FPG、2 hPG、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治疗前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对照组、治疗A组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明显减少U-mAlb、U-β2MG,保护肾脏、减缓糖尿病肾病进程,同时对脂代谢紊乱也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单用或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mission rate,UAER)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在原治疗方案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西格列汀组予以西格列汀片100 mg,口服,1次/d;厄贝沙坦组予以厄贝沙坦片150 mg,口服,1次/d;联合用药组予以西格列汀和厄贝沙坦片,用法和剂量同前;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血清CysC、IL-18和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CysC、IL-18和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西格列汀组与厄贝沙坦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HbAlc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患者HbAlc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西格列汀单用或联合厄贝沙坦均可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与肾功能,联合用药效果更佳,血清CysC和IL-18的下降可有效反应肾功能的改善,西格列汀有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因子、抗氧化应激作用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守梅 《西南军医》2008,10(1):25-26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认知护理疗法,两组分别于观察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Hamilton评分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治疗后积极应对因子(PC)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因子(NC)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认知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辅助治疗儿童缓解期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分为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和黄芪加激素治疗组(治疗组)。临床上观察治疗前后PEFR值的变化及1年随访中哮喘的复发次数,并于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FN-γ、IL-4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3.3%),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PEFR%、IFN-γ含量有明显的升高(P〈0.05),IL-4含量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PEFR%、IFN-γ含量、IL-4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黄芪与激素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6 min步行试验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住院老年患者经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5~7 d,病情相对稳定,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级-Ⅳ级,入选的患者随机分组,最终收集资料完整患者235名,其中治疗组109例、对照组126例。治疗组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20μ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对照组除不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前后测定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其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LVESd、LVEF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有显著性差异,LVEDd、LVESd、LVEF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LVESd较对照组明显改善、LVEDd、LVEF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明显提高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6 min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水平及肺组织中NF-κB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ELISA法检测豚鼠BALF中IL-4,IFN-γ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在豚鼠支气管上皮的表达。结果:哮喘组BALF中的IL-4、IFN-γ含量及PC20水平都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而地塞米松治疗组豚鼠BALF中IL-4含量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其IFN-γ含量和PC20水平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豚鼠气道中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豚鼠BALF中IL-4水平,升高IFN-γ含量,同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NF-κB在哮喘豚鼠支气管上皮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各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 2例常规治疗欠佳的不同类型的银屑病 ,分博来霉素组、银屑灵组、迪银片组分别观察。博来霉素组 30例 ,给博来霉素 8mg加入 5 %GS 5 0 0ml中静滴 ,1次 /d ,15次为 1疗程 ;银屑灵治疗 8例 ,给予银屑灵 2 0~ 30mg/d口服 ,1周后增至 30~ 5 0mg/d病情控制后 ,每 2周左右减 10mg ;迪银片治疗 6 0例 ,先给予迪银片 5片 2次 /d ,服至 2 0~ 30d有大量脱屑时减为 4片 2次 /d ,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逐渐减量 ,每次减 2片。结果 博来霉素组 90 %有效 ,银屑灵与迪银片组均为 87 5 %有效。结论 博来霉素、银屑灵及迪银片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研究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保护梗死心肌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住院NSTEMI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ACEI、β受体阻滞剂及曲美他嗪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予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2.0g,qd,iv-drip)共2周。分析治疗前后脑纳肽(BNP)、超声心动图(UCG)参数中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结果,比较二组参数间的差别。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后BNP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能够最大限度保护NSTEMI患者梗死心肌细胞以保存左室收缩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杨林英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67-1568
目的:观察以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63例,随机分两组,接受7d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莫西沙星组予以莫西沙星400mg/次,1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对照组予以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停药4周后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并评价耐受性。结果:莫西沙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0.3%,对照组为78.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优于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