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 HBs 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的病毒携带者可从慢性肝炎逐渐进展为肝硬变、肝癌。携带 HBs 抗原的机制是乳幼儿期的 HBV 感染。采用乙型肝炎疫苗(HB 疫苗)以获得 HBs 抗体,是预防病毒携带的重要措施。基于这种观点,作者参加了HB 疫苗的第三阶段试验,获得在乳幼儿使用 HB 疫苗的机会,并进行长达25个月的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根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继发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必须阻断这种病毒的母婴感染。因此,厚生省从1985年6月开始,对全体孕妇进行HBs抗原检查,1986年1月开始对HBs抗原阳性,且HBe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采取用HBIG(高价HB球蛋白)和HB疫苗的预防感染措施。一、乙型肝炎母婴感染防止对策事业的进展状况及效果据厚生省儿童家庭局母子卫生科汇总的来自于各地方自治体的资料,本事业孕妇检查实施状况在2年10个月期间,接受HBs抗原检查的孕妇达3093911人。推算85年为孕妇数的58.9%,86年及87年度分别有91.8%和92.2%的孕妇接受了HBs抗原检查。孕妇HBs抗原阳性率几乎没有年度差别,大约是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在垂直感染方面,一般认为母亲HBe 抗原阳性时子女易成为携带者,HBe 抗体阳性时对子女一般不引起传染。我们在对HBs抗原阳性携带者母亲生育的子女观察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肝脏疾病     
一、肝炎1.肝炎病毒自由地利用各型肝炎病毒的种种标记,在临床诊断上是非常有用的。根据单份血清测定IgM型抗HAV抗体便可确定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HBs抗原和HBe抗原未必经常阳性,此间如不注意观察HBc抗体则易误诊为非甲非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时,较早出现IgM型HBc抗体,其滴度逐渐降低。因此,对于急性期查不到抗原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通过检测IgM型HBc抗体,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作为急性肝炎与慢急肝炎恶化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肝炎与病毒一般肝炎病毒分为甲型(HAV)、乙型(HBV)和非甲非乙型(NANB)三种,甲型只有急性肝炎,而乙型和非甲非乙型除了急性肝炎之外,还有无症状带毒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多种病型。此外,乙型病毒携带者还可表现为免疫复合物病,即HB肾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儿童乙型肝炎。也有人在乙型肝炎病毒基础上重复感染δ病毒(D型)。本文重点叙述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向成人期的过渡。乙型肝炎 (一)关于乙型肝炎病毒 1.HBs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6.
B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的诊断依靠 HBs抗原、抗体检测 ,HBV增殖程度则以 HBe抗原、抗体、HBVDNA多聚酶、HBV DNA量来判定。但是 ,随着病程的自然过程和治疗的进行 ,不能产生 HBe抗原的突变株已显现 ,而且 ,因 HBV DNA的量变动较大 ,依靠现有敏感度的 HBV DNA检测法 ,则难以正确把握 HBV的增殖状况。作者采用高敏感度可定量的实时 PCR( realtime PCR)法 ,研究 HBV携带者的病况与 HBV增殖的关系。对象为 1HBe抗体阳性无症状者 ( ABC) ,为本院接受普查的 HBs抗原 ( EIA法 )阳性者中 ,HBe抗体阳性 5年以上、AL T正…  相似文献   

7.
对医疗工作者来说,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均是具有工作中感染危险的重要疾病。在日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率为2~3%,而在综合医院患者中,HBs 抗原的阳性比率为8~9%。因此,从事医疗工作人员被感染的机会远比一般人高。在辅助医疗科室人员之中,护士,检验技师等直接接触血液、血清的人,被感染的机会则更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为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抗原抗体之一的IgM 型的HBc 抗体(IgMclass anti—HBc),应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于诊断急性乙型肝炎,认为很有用处。同时由于提高了测定方法的敏感程度,在HBV 持续感染者病例中,也能检查出来。一、对象和方法对象:HBs 抗原阳性群:无症状病原携带者(AsC)79例,急性肝炎(AHB)6例,慢性肝炎(CHB)80例,肝硬化症(LCB)12例。HBs 抗原阴性群:急性肝炎(AHNB)8例,慢性肝炎(CHNB)23例,肝硬化症  相似文献   

9.
肝脏     
Ⅰ病毒性肝炎继甲型、乙型肝炎以后,建立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检查法,尤其是建立包括疫苗在内的预防对策,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诊断法的普及,已无必要像过去一样间隔一定时间采取双份血清测定抗体效价。关于甲型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所见已有很多报告。虽然甲型未见真正的慢性化,但肝功能检查持续异常达三个月以上者似占相当多数。随着未感染者年龄的提高,如果中年以后的甲型肝炎增加,其临床表现也可能发生变化。故甲型肝炎疫苗在目前虽然尚非立即必需,但期望A型疫苗不久也可建立。82年清水氏在急性期患者  相似文献   

10.
1972年Masgnius等发现了HBe抗原抗体系统。他们用免疫扩散法,看到在HBe抗原和HBe抗体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沉淀线。同时还观察到有两条较弱的沉淀线。对这两条e抗原与e抗体之间形成的沉淀线,以后由Williams等命名为e_1、e_2。Ohori等报告,在HBs抗原阳性的献血者中,多数只能检出e_1抗原,而在HBs抗原阳性的肾透析患者中则多数可检出e_1、e_2抗原,而且有报道说在e_1、e_2抗原都呈阳性的血液中,发现来自Dane颗粒的HBc抗原的检出率也很高。但对e_1、e_2抗原所具有的临床意义,还不能说已经十分清楚了。这次我们将报告通过  相似文献   

11.
前言乙型肝炎疫苗问世已经四年,经过四年来的开发、应用,使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工作基本走上正轨。乙型肝炎疫苗于1985年11月问世。从1986年1月开始在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带菌母亲所生的婴儿身上,公费投予高价乙型肝炎球蛋白(HBIG)及乙型肝炎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子感染。1987年7月,日本三重大学的两位医务人员因患重症乙型肝炎死亡,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极为关注。于1988年2月起,对以国立医院职员为主的医务人员决定公费给予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同时,替代以前所采用的来源于血液的疫苗,改为遗传因子,使乙型肝炎疫苗更加安全、有效,并得以迅速推广。另外,即使是医疗单位也要提高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一、输血后肝炎的主要问题日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为防止发生输血后肝炎,凡HBs抗原阳性血及sGPT35KU以上者均不采用。在1987年全国血液中心接受的献血8217340单位中,sGPT35KU以上者约占2.1%,用RPHA法测定,HBs抗原的阳性率达1.3%,为防止发生输血后肝炎,从供血者中,将他们去掉了。但据厚生省输血后肝炎研究班(片出透班长)的调查资料,在过去的12年间约有18%非甲非乙型肝炎、0.3%乙型肝炎是由输血引起的。输血及血液制剂的使用同其他所有的医疗手段一样,作为医师的原则是要权衡对患者的利弊,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使危险率接近于零。对乙型肝炎采取的对策是,经过现行的筛选法之后,再测定HBc抗体,把显示有高效价HBc抗体,而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为一种世界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发现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已知HBs 抗原排泄于尿、便、胆汁中。有人用病人的唾液给黑猩猩静脉注射引起发病,因而强调唾液亦是重要的传染源。HBe 抗原阳性、DNA 多聚酶阳性HBV 血清,稀释10~(-9)能成功地使黑猩猩感染并发生肝炎。种种事实均足以说明构成乙型肝炎传播之容易,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各种医疗途径构成感染。于日本,人群的2~3%为抗原携带者。随着乙型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确实是肝炎的病因,然而,目前还不清楚HBV这种由3200对碱基组成的,生物界最小的DNA病毒是发生肝癌的主要原因还是辅助原因。本文介绍关于HBV和NANBV最近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并从分子生物学的立场出发,以HBV为中心,就人类以外的宿主并使该宿主发生肝癌的hepadna病毒和肝癌发生的关系作一介绍。一、流行病学研究1.乙型肝炎病毒Beasley等把台湾40岁以上的22707名男性公务员按HBS抗原阳性者(3454人)和HBs抗原阴性者(19253人)分为2组,经过8.9年的追踪观察,结果是HBs抗原阳性者肝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HBs抗原阴性者高100倍。Beasley等7年前曾初次报道,相对危险度是223倍。总而言之,在台湾HBV是发生肝癌的主要原因。在HBs阴性者19253人中有9人得肝癌,全都是  相似文献   

15.
1977年Rixxetto等在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的过程中,在用荧光抗体法和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HBc抗原和core颗粒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核内,发现有显示荧光的HBc抗体阳性血清,由于证实了它是在细胞核内,并有与HBc抗原抗体系统不同的抗原特异性,所以把这种存在于肝细胞核内的物质命名为δ抗原,并把与它发生反应的抗体命名为δ抗体。迄今  相似文献   

16.
输血与肝癌     
据统计,日本1976年死于肝癌的人数剧增,达10万分之9,1987年增加一倍,为10万分之18。其中HBs抗原阳性者为10万分之4,无增加,骤增的病例均非乙型肝炎。非乙型肝硬化、肝癌病例40%有输血史。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可有肝硬化和肝癌发生。1988年Chiron社一个小组成功开发了用C_(100)-3抗原的抗体(HCVAb)测定方法,此抗原在酵母中发现,并作为HCV感染的特异标志。1989年2~3月检查了东大、山梨医大、信州大、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人的肝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无论在流行病学上或在临床都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南亚和非洲这些所谓肝细胞癌的高发地区,这种认识尤为突出。据报道,日本的肝细胞癌近40%的病例为血清HBs 抗原阳性,而且如果把含有其他某些HBV 相关抗原抗体阳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肝炎就是在急剧而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或高度肝功低下基础上,出现以肝性昏迷为主要表现等肝功不全症状的肝炎。日本的重症肝炎有90%以上为病毒性的。本病的生存率依然很低,1986年全国统计仅为25.5%。本文概述目前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法及今后展望。一、重症肝炎的原因病毒近年来,通过IgM型HA及HBc抗体的测定,已经确立了甲型、乙型重症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据高桥的全国统计资料,在日本占90%以上的病毒性重症肝炎原因病毒的发生频率为:在除外14例药物性的196例中,甲型11例,gM型HBc抗体阳性(确定为乙型)49例,HBs抗原阳性的IgM型HBc抗体不明者40例,乙不属于上述各型者96例,其中认为属于非甲非  相似文献   

19.
肝脏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1.乙型肝炎(1)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变异HBV虽然是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但在它复制过程中通过逆转录容易发生变异。其中不能产生或分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基因变异,一种是前核心抗体(precore)领域产生终止密码(stopcode)者;另一种是在核心抗体启动子  相似文献   

20.
据82年第5期日经医学报道:类固醇制剂从来是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和控制炎症的。而对乙型肝炎的中断疗法是集中投与类固醇后一旦中断,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从而促进乙肝病毒抗体的出现,人为地引起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这种免疫现象。东京虎之门病院熊田博光氏在最近召开的日本消化器病学会讨论会上发表了该院HBs用性1年以上132例慢性肝炎的观察结果。方法是首次给强地松龙40mg(6~7mg/kg)以后渐减,待HBs抗原效价2~7~2~(10)。较低时停药。由于短期集中给与类固醇,一旦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抑制后,因抑制的解放,相反引起更强的免疫反应,人为地达到血清转换。10例e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