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3.1岁,75%的患者在50岁后发病,年轻妇女患EC的比例为2%~14%。年轻妇女EC的年龄界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0岁的EC患者为年轻妇女EC,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45岁者为年轻妇女EC。近年来,伴随着妇女的高龄化,E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趋年轻化。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生殖道肿瘤的25% ~ 30%,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40岁以下)多为Ⅰ型子宫内膜癌,占子宫内膜癌的2%~14%,且多伴有月经不调、无排卵、不孕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提示内源性雌激素代谢紊乱与年轻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预后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老年妇女,好发年龄为50~69岁,绝经后妇女占70%~75%,但年轻患者也不罕见,40岁以前发病者约占5%.根据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具有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021年CA-Cancer J Clin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42万,居女性癌症第6位;中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为8万~([1])。约25%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绝经前女性,40岁以下的患者约占5%~10%~([2~4])。大约75%子宫内膜癌在早期得到诊断,预后较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好。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具有为雌激素依赖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妇女。近年报道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有推迟趋势,最近的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许多学者称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较少见,仅占子宫内膜癌病人的2.5—5%,近年国外有关这方面报道渐多。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虽不多见,但在临床及病理上有一定特殊性,在诊断和治疗上与老年妇女子宫内  相似文献   

6.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对15例年龄<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研究组)与同期的122例年龄≥40岁的子宫内膜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总数的10.95%;研究组和对照组刮宫病理检查,未提示子宫内膜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和4.10%(P>0.05),Ⅰ型子宫内膜癌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和77.8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G1级所占比例分别为86.67%和48.36%(P<0.05),Ⅰ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和61.48%(P<0.05);研究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具有不同于一般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的预后因素,保守治疗有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早期子宫内膜癌单独使用孕激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升高,虽然大多数发生在绝经后妇女,但是绝经前发病者仍占20%~25%,特别是年龄<40岁的女性占2%~15%[1-5].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高发年龄为58~61岁。近十多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在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预后上存在一定特点。现针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随访进行探讨。1临床病理特点与复发1.1肌层浸润程度及肿瘤的大小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两种类型,即: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乳头状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34家医院2000 ~2010年住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6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癌中年轻患者构成比无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发病平均年龄无下降趋势;93.6%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2.0%为G1和G2;87.2%无和≤1/2肌层浸润;术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1.6%,10.6%,16.1%,1.7%.术前临床误诊率为19.0%;临床分期Ⅰ、Ⅱ、Ⅲ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的误差率分别为18.6%,53.5%,18.9%.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 <0.01)、深肌层浸润(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1)是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时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0.01)、深肌层浸润(P<0.01)、宫颈受累(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5)、脉管浸润(P<0.01)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时,只有宫颈受累(P<0.05)和组织学分级G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占有一定比例,但未见有年轻化趋势.病理以子宫内膜样腺癌、G1/G2为主;手术病理分期多数为Ⅰ期.'术前临床误诊率高.宫颈受累和组织学分级G3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绝经期和围绝经期妇女。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北京市肿瘤登记办公室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子宫内膜癌已居北京市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1]。其中20%~25%发生于绝经前,3%~5%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70%以上发病时未完成生育[2]。除了有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与其他年龄的患者相比,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及病理特点:(1)月经不规律或不规则  相似文献   

11.
最新发布的《CA CANCER J CLIN》报道称,2019年美国有70余万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超过5万的新发病例。子宫内膜癌已成为美国发病率排名第二的妇科肿瘤,仅次于乳腺癌[1]。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年龄延迟,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据最新一期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我国2015年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3.88%,这一数据也较2014年的3.79%有所上升。城市地区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1.35/10万,高于农村地区;在上海,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已超过子宫颈癌[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2.
        最新发布的《CA CANCER J CLIN》报道称,2019年美国有70余万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超过5万的新发病例。子宫内膜癌已成为美国发病率排名第二的妇科肿瘤,仅次于乳腺癌[1]。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年龄延迟,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据最新一期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我国2015年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3.88%,这一数据也较2014年的3.79%有所上升。城市地区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1.35/10万,高于农村地区;在上海,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已超过子宫颈癌[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3.
尽管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年老妇女,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增加,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约1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绝经前妇女,5%的患者为40岁以下妇女。不少年轻患者渴望保留卵巢功能,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可否保留卵巢日益成为妇科肿瘤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能否保留卵巢,虽尚无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一些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本文就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卵  相似文献   

14.
狄文  程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6):403-405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现居我国女性新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据我国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EC的总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为21.8/10万[1]。EC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其中75%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2],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度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年轻患者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0~30岁年轻患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保留生育功能和卵巢功能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诊治的10~30岁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限、肿瘤的病理性质、分期、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10年间在我院诊治的1251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10~30岁者共64例(占5.2%),其中子宫内膜癌6例,子宫肉瘤3例,子宫绒毛膜癌5例,宫颈恶性肿瘤14例,卵巢恶性肿瘤36例。随年龄增长,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增加。卵巢恶性肿瘤中,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结论:10~30岁年轻患者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恶性肿瘤占首位,其次为宫颈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各种力求保留年轻患者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好发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占到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根据发病原因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在基因和转录水平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5%发生在40岁以下的妇女,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生育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症状(月经异常)出现早,多为早期、分化程度好、且多数为性激素依赖型,预后较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保守手术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成功分娩的报道,现就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我院 14年中收治的 13例年龄≤ 45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6 5例 ,其中≤ 45岁者13例 ,占 2 0 %。1 2 年龄 ≤ 45岁组最小者 32岁 ,平均年龄 39.7岁。其中 ,32 35岁 2例 ,4145岁 7例。 >45岁组最大年龄 74岁 ,患病高峰年龄 5 15 5岁。1 3 婚育史  6 5例患者全部已婚。≤ 45岁组的 13例中 ,原发性不孕 7例 ,继发不孕 2例 ,妊娠≥ 2次者 4例。 >45岁组的 5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性恶性肿瘤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82年7月-1999年8月我院共收治20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合并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201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性恶性肿瘤(6%),其中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6例(2.98%),平均发病年龄51.4岁,发生部位在卵巢、结肠及乳腺;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7例(3.5%),第一恶性肿瘤年龄46.4岁,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54.5岁,发生部位乳腺、肾脏、卵巢、脑及结肠。治疗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 重视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性恶性肿瘤,高危患者定期复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78例子宫内膜癌相关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我院1990年~2004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046例,回顾分析其中78例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78例多原发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7.5%,其中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宫颈癌、大肠癌、乳腺癌和其他少见部位恶性肿瘤分别为26例(33.3%)、16例(20.5%)、16例(20.5%)、12例(15.4%)、8例(10.3%)。发生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中位间隔时间为7年3个月。多原发癌中子宫内膜癌中位发病年龄51.6岁,临床病理特点和单发子宫内膜癌相似。除大肠癌外,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总5年生存率26.9%)。结论 子宫内膜癌相关多原发癌的预后差,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