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菊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04-1205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用统计学中的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存在着心理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并因人因时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因素,提出相应措施降低其心理应激状况,从而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方法:选用家属应激量表(RS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等指标作为相关因素,对8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评定,并以72例妇科一般疾病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总分及相应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家属的性别、付费方式、家属对待治疗的态度、病人是否知情、病人的疼痛程度有关(P<0.01,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家属的心理状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提供有效措施减轻焦虑,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者,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实验组患者家属实施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家属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对家属采取心理护理后,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细致沟通在改善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遵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家属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进行细致沟通,然后将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的总满意率、沟通前及沟通后即刻、1d的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沟通后即刻、1d的SCL-90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致沟通在改善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均较好,因此细致沟通在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抽搐电休克(MECT)前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治疗的认知及家属心理特征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制MECT调查问卷、SCL-90、SAS、SDS对30名经过MECT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无抽搐电休克认知及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研究。结果:经MECT后,患者家属对治疗的过程、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有所增加。治疗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总均分,强迫状态,恐怖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在患者经过MECT后,对治疗的认知及其心理状态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癌症患者及其亲属心理状态与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小乐  琚红艳 《吉林医学》2011,(18):3804-3804
目的:通过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态及需求的调查,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态及需求,改善服务模式,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癌症患者及43例癌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希望能够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受到尊敬。家属对护士要求是能够缓解患者病痛,对生活及精神上给予支持。结论:把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用于临床并贯穿于整个治疗中,可减轻患者恐惧不安及家属紧张抑郁心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的医治信心,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结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糖血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关心、鼓励病人及家属,讲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听取其提出的问题,指导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便认真执行医嘱,使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家属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白血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入组后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患者、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300多例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与需求,以便提供更好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制的“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态与需求的调查表”对305例肝硬化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与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结论:根据肝硬化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与需求,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对配合治疗、避免复发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形式,对68例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反应调查。结果发现病人家属分别出现悲伤、抑郁、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反应,应积极聆听他们的叙述,帮助他们正视亲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现实,关心他们当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度状况、对病情及预后的了解情况,心理反应等,与家属保持连续性沟通,给予患者家属更多的心理关怀,并做好家庭护理的指导等积极的应对措施,引导和帮助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适应面临的现实,教会他们照护病人的方法,提高其自信,使病人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采用以上护理措施,90%以上的患者家属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未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就医态度及心理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家属的就医态度,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家属进行评估,并与国内常模作比较。结果:未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缺乏,SCL-90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PQ的各分量表评分也与常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未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及不良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对干预前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病例对家属进行干预如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结果】干预组家属干预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3.11±3.20及42.11±2.01,经t检验,P<0.05。对家属进行干预前的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性的两组病例,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所好转,干预组病人SDS得分在对家属进行干预前后分别为61.71±3.56及42.11±2.01,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分别为62.00±2.93及51.50±3.14,P<0.05,但干预组病例在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脊髓损伤家属的心理状况影响着患者的心理,通过对家属的心理疏导,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对住院精神分裂症170例患者家属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与国内常模组进行对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CL-90评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方面明显高于常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负担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总病程、住院次数及疾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分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出人均月收入、总病程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等三个因素是导致患者家属心理负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均月收入、总病程和对疾病认知水平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实施对策的效果。方法:对100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评定,同时针对患者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认知治疗和心理疏导,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缺乏了解,患者患病后,家属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和抑郁,经认知治疗和心理疏导后家属对精神分裂症有了正确认识,SAS和SDS评分随之下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对家属的心理均产生了负面影响,积极进行认知治疗和心理疏导,有利于患者家属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三甲医院门诊患者量较大,情况复杂,每个来院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各不相同,针对就诊过程中发生投诉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学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不孕症且要求行辅助生殖治疗的5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方面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AS、SDS)、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及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辅助生殖的成功,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干预.方法 对47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划分类型,并实施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结果 患者家属都能密切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护士达到最佳的护理状态,除1例患者转院治疗外,其余患者都痊愈出院,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0投诉,满意度100%.结论 加强对重症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消除其不良情绪,将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是多种颅脑疾病的严重后遗症。其护理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患者家属既担负着对无任何自理能力的患者照护工作,又要承担高额的治疗护理费用,很多还要兼顾家庭,事业,往往存在着较高的心理应激状态和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形式,对68例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反应调查。结果发现病人家属分别出现悲伤,抑郁,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反应,我们积极聆听他们的叙述,帮助他们正视亲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现实,关心他们当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度状况,对病情及预后的了解情况,心理反应等,与家属保持连续性沟通,给予患者家属更多的心理关怀,并做好家庭护理的指导等积极的应对措施,引导和帮助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适应面临的现实,教会他们照护病人的方法,提高其自信,使病人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我们的护理措施,90%以上的患者家属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70例.7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一般资料、心理特点等进行调查,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结果:干预后,本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伴有不同心理特点,而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患者家属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0例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资料。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家属,58例心理反应均得到缓解,2例情绪失控未能缓解,缓解率97%;42例(70%)患者家属得到积极配合医疗工作;18例(30%)的患者家属对医疗工作表示理解,并给予配合。对照组60例患者家属,20例患者家属心理反应自我缓解,其余患者家属心理反应无缓解,缓解率19%;10例(6%)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疗工作。结论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家属心理反应,促进患者家属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