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将60例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以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黄芪30 g 北沙参30 g 天冬15 g 麦冬15 g 女贞子12 g 石上柏30 g 石见穿30 g 七叶一枝花30 g等)治疗;化疗组以NP方案或GP方案治疗,化疗加中药组以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化疗治疗,两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气阴两虚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80%)与化疗加中药组(35%)和化疗组(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8,P<0.01);中药组、化疗加中药组卡氏评分增加稳定率分别为90%、85%,高于化疗组(75%),其中中药组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P<0.05);中药加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9.47%,高于中药组(72.22%)和化疗组(77.7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加中药组治疗后CD3+T细胞具有上升趋势(P=0.05),与中药组、化疗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化疗加中药组治疗后CD4+T细胞升高明显(P<0.05),化疗组治疗后CD4+T细胞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后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化疗加中药组治疗后CD4++4/CD8+比值有升高趋势(P=0.06)。中药组、化疗加中药组治疗后CD8+CD28+ T细胞明显上升(P<0.01、P<0.05),化疗组治疗后CD8+CD28+ T细胞有下降趋势(P=0.06),与化疗加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养阴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T细胞活性、增强辅助性T细胞及杀伤性T细胞功能,全面提高了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CTF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近期疗效、中医证候变化、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缓解率分别为500%、43.3%(P>0.05);临床证候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0%、46.7%(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6.7%、50.0%(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上升(P<0.05),CD+8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减轻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菊花决明散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角膜缝线法诱导受体角膜新生血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术后治疗组采用每天菊花决明散方0.1g/2 mL灌胃,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 mL灌胃,观察植片存活状况;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受体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大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14.50±3.55)天,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的(8.25±0.71)天(P<0.01);治疗组术后虹膜铺片Fas、FasL的表达低于对照组;术后14天外周血中CD+4CD+25FOXP3+阳性细胞治疗组[(14.81±2.58)%]高于对照组[(5.1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房水中IL-2浓度低于对照组而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菊花决明散方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大鼠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联合碘-12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联合碘-125(I12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I125粒子植入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PS 250 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42 d。观察治疗前患者瘤体大小,进行治疗前后KP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NK,CD3+,CD4+,CD8+)和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3.3% (P<0.01);治疗后对照组NK,CD3+,CD4+,CD8+及CD4+/CD8+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NK,CD3+,CD4+及CD4+/CD8+上升并高于对照组,CD8+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APS联合I125治疗中晚期NSCLC,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I125起到增效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和参麦散加减对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TAX)+顺铂(DD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和参麦散加减,1剂/d,常规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放化疗期间均可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肿瘤大小、记录毒性反应,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KP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观察组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为82.05%优于对照组的58.33%(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和CD4+/CD8+呈下降趋势,CD8+呈上升趋势;观察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IgG,IgA变化不明显,IgM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IgG和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放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观察组在放化疗后第4,8及12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膀胱刺激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皮肤反应及直肠刺激反应也呈轻于对照组趋势。结论:桂枝茯苓丸和参麦散加减提高了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炎平方内服联合蒲地方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黄藤素分散片,4片/次,3次/d,自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一个疗程20 d;苦参栓,1粒/次,1次/d,自月经干净后3 d开始用直肠给药,1个疗程连续使用10 d。观察组采用盆炎平方,1剂/d,常规水煎,每次约200 mL,从月经干净后分早晚服用,一个疗程20 d;蒲地灌肠方,1剂/d,自月经干净后3 d开始保留灌肠,1个疗程连续使用10 d。两组均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补体C3,C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CD3+ T细胞,CD4+细胞,CD8+ T细胞及CD4+/CD8+;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IgG,IgA,IgM,C3及C4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下降,C3和C4水平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IgG水平低于对照组,C3和C4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异常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治疗后两组血清IL-2,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NF-α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炎平方内服联合蒲地方保留灌肠能调节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体液免疫,调节T细胞亚群,促进其平衡,还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这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药皂甙成分对老年人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研究了3种中药皂甙成分(人参皂甙Rg1,绞股蓝皂甙Gy-P,宝藿甙ⅥEP-MⅥ)对19名老年人及10名青年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用MTT法和3H-TdR参入法检测了PHA(植物血凝素)刺激培养72h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3个特点:(1)剂量依赖性的双向调节;(2)与PHA的协同作用;(3)同淋巴细胞功能原有水平的相关性。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单克隆抗体ACT-1,4KB5及UCHL1分别检查了淋巴细胞的CD25、CD45RA及CD45Ro表型。老年人的CD25和CD45RA+细胞皆低于年青人,分别为8.6%±2.7%及10.43%±3.5%;20.95%±15.1%及50.86%±4.2%,两者CD45Ro+细胞分别为41.57%±13.9%及39.63%±3.2%,老年人的CD45Ro+细胞增多。PHA及中药成分对淋巴细胞表型有利激作用,都相应增加(P<0.001)。Rg_1和Ep-MⅥ增高老年人淋巴细胞膜流动性,尤以Rg1显著(P<0.05)。作者讨论了老年人淋巴细胞功能衰退的原因及中药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四妙散加减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因痛风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二氟尼柳片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四妙散加减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血尿酸、T细胞亚群、白介素1β(IL-1β)、IL-6、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血沉(ESR)、红细胞电泳(EE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93,P<0.001)。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关节急性红肿、关节功能障碍、口渴、发热、心烦不安、尿黄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尿酸、TNF-α、hs-CRP、IL-1β、IL-6、IL-8、IL-17、CD4+、CD4/CD8、ESR、EEP、ηb、ηp、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D3+、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四妙散加减方治疗AGA的临床效果较好,能降低血尿酸,改善临床症状,预计与改善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3(Rg3)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分离纯化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Rg3共培养48h或72h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各项指标测定,观察Rg3对淋巴细胞增殖率、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率及Th1/Th2细胞的影响。结果 Rg3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增加HLA-DR,HLA-ABC,CD3-CD56+16等分子表达,使CD4+/CD8+及Th1/Th2向免疫增强的方向漂移。结论 Rg3能增强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A(rSEA)及其突变体蛋白对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作用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分群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体外经rSEA及其3种突变体(rSEA/H187A、rSEA/H225A和rSEA/D227A)蛋白刺激后,采用噻唑蓝法(MTT)检测人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及活化CD4+、CD8+ 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含量。结果 5~20 mg·L-1的rSEA及其3个突变体蛋白对人PBMC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5);经rSEA、rSEA/H225A刺激后的人PBMC中,CD3+、CD4+、CD8+T细胞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rSEA/H187A能上调CD3+和CD8+T细胞,而rSEA/D227A只上调CD8+T细胞(P<0.05);rSEA及3种突变体蛋白均能上调活化CD4+和CD8+T细胞,rSEA、rSEA/H187A、rSEA/H225A能上调NK细胞含量(P<0.05)。结论 rSEA及其3种突变体(rSEA/H187A、rSEA/H225A和rSEA/D227A)蛋白对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促增殖和活化作用,并可不同程度地上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及NK细胞的含量,为筛选出低毒、高效的升白细胞相关药物候选突变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前期实验基础上,明确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刺激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对CD4^+CD25^-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黄芪甲苷(AST IV)对HMGB1介导Treg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随机将CD4^+CD25^-T细胞分为对照组、Treg组、(HMGB1+Treg)组、(HMGB1+AST IV+Treg)组。4组均于培养后72 h检测脾脏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及CD4^+CD25^-T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 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P〈0.01),其上清中IFN-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L-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HMGBI+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程度明显逆转(P〈0.01),与Treg组比较,(HMGB1+Treg)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HMGB1+Treg)组比较,(HMGB1+AST IV+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HMGB1在体外可明显降低小鼠Treg免疫抑制能力,而黄芪甲苷可拮抗此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萱萱  王海丹  王进  施艳秋  刘志辉 《中医药学刊》2011,(12):2605-2607,I0017,I0019
目的:观察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CD4^+/CD8^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小鼠透明带多肽,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六味地黄丸组、乌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和佐剂组,共灌胃给药4周。实验末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佐剂组(P〈0.05)。乌鳖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小鼠卵巢Fas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卵巢Fas、Fas—L蛋白表达和Fas/Fas—L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各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Fas/Fas—L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具有调节CD4^+/CD8^比值和Fas/FasL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49例,湿热兼虚者53例;对照组38例。对各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予以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各组的CD4+数值均增高,CD8+数值均降低,CD4+/CD8+的比值均增高,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湿热夹瘀组及治疗湿热兼虚组CD3+数值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益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疗效与对照组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子合剂对ACA阳性先兆流产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ACA阳性先兆流产患者为治疗组(27例),给服中药安子合剂,125ml,2次/日,连服4周;选取正常孕妇为对照组(15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孕妇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CA指标、B超检查胚胎发育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27例患者中20例ACA阳性的转阴率达85.00%,7例ACA定量滴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保胎的成功率达92.59%。结论:ACA阳性先兆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低于正常妊娠妇女,存在免疫调节异常;安子合剂治疗ACA阳性先兆流产的作用机理之一与增加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调节妊娠期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脾合剂如何对脾虚型溃疡型结肠炎(UC)进行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健脾合剂治疗组10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健脾合剂(党参、白术、山楂、陈皮、麦芽等)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一剂煎3袋,各150 mL。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均为20天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复查免疫指标。结果:UC患者治疗前的CD+4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CD+3和CD+8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后,其CD+4细胞数回落(与治疗前比较,P>0.05),CD+3和CD+8细胞数回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和P<0.05)。UC患者治疗前的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经治疗后回落(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个疗程间总有效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且主要提高了Ts细胞,从而缓解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所致的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实施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及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及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增强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瘢痕灸对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黏膜免疫中肠道集合淋巴结(PP结)及固有层中淋巴细胞(LPL)亚群的影响。方法运用给小鼠原位接种C-26结肠癌并重复灌胃环磷酰胺,建立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模型,瘢痕灸处理17d,观察瘢痕灸对瘤重、抑瘤率及PP结面积的影响,分离肠PP结内的淋巴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黏膜免疫各部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环磷酰胺组瘤重显著降低,抑瘤率约为37.59%;环磷酰胺加灸组瘤重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荷瘤及环磷酰胺都可显著降低PP结面积,明显增加PP结内CD3^+和CD8^+细胞百分比,降低LPL中CD4^+细胞百分比。而瘢痕灸可明显减轻环磷酰胺对PP结面积的影响(P〈0.01)。瘢痕灸还能使荷瘤和环磷酰胺作用下显著减少LPL中的CD。’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但对LPL中的CD^8+细胞百分比及PP结中的CD3^+、CD4^+、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结论荷瘤及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而瘢痕灸能减轻荷瘤及环磷酰胺对PP结及LPL中某些T细胞亚群的影响,改善黏膜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20.
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D3^+、CD3^+CD8^+、NK、NKT和Treg水平均显著升高,CD3^+CD4^+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升高,CD3^+CD4^+、CD3^+CD8^+、NK、NKT和Treg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对照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8.53%,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低于对照组的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